师生有效沟通PPT课件_第1页
师生有效沟通PPT课件_第2页
师生有效沟通PPT课件_第3页
师生有效沟通PPT课件_第4页
师生有效沟通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话好好说师生的沟通艺术,主讲:程箐,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项因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有人比喻说:“沟通就是构架心灵的桥梁。有了桥,你就拥有了世界,甚至拥有了一个宇宙。”师生沟通就是“架桥”,是构筑一座通往教育目的的“心灵之桥”。这座桥一头连着教师,一头连着学生。教师是这座“心灵之桥”的主要设计者、营造者。,美国教育家季洛特说:“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作为教师,必须要重视与学生的关系,要能夺得每个学生的心。”,师生沟通的问题及原因,师生有效沟通的原则,师生有效沟通的方法,目录,一、师生沟通的问题及原因,1.较重的职业压力2.阅读量少,面窄3.错误的师生观4.“网络时代”学生的特点5.沟通技巧欠缺,“现在做老师,越来越不容易了,压力非常大!”这是许多教师谈起自己职业时的感受。教师职业从来就不是轻松的。教师的日常工作量远超过了八小时,而近年来推行的素质教育和各种教育改革又不断地对教师的学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许多教师不得不在一天的忙碌工作后又进入夜校进修。尤其,现在教师职业也实行聘任制度,并且还开始在社会上推行教师资格考核,即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只要通过一定的考试和培训之后也可以来当教师,教师们不得不正视优胜劣汰的职业竞争问题。,1.较重的职业压力,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对教育的日趋重视,现行教育中的许多问题与缺陷被提了出来,并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人们对教育的诸多不足津津乐道,并且一致将职责的矛头对向教师,教师成了僵化的应试教育体制的象征。教师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沉重的职业压力导致教师们情绪紧张、厌倦工作、逃避责任、对学生冷漠他们不愿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心力与学生沟通,更害怕因与学生多沟通而惹出更多的“麻烦事”。有时候,教师还可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学生身上,从而导致师生沟通状况的更趋恶化。,1999年,中国教育报社曾组织过一次有关中小学师生关系的调查,结果发现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师的阅读面比学生窄。2001年中国教育报又组织实施了“全国城市中小学教师阅读情况调查”,调查显示:在回答“是否经常阅读”时,91.2%的教师肯定了自己,但7成教师每天业余阅读时间只有半小时到1小时,不常阅读的原因,80%的人选择“没有时间”。中小学教师阅读的价值取向明确:为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师的阅读种类结构中教参读物高居榜首。这一方面表明教师们确实都非常想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过分依赖教参教学是否也说明部分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存在欠缺。,2.阅读量少,面窄,调查表明,教师阅读状况与教师个人的成长关系密切。特级教师、高学历教师,教师个人获奖情况都与各项阅读指标明显相关。师生沟通不同于其他人际沟通,它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和引导性,这是教师的教育职责。师生沟通的内容涉方方面面,政治、思想、心理、生活等等。为此,教师一定要博览群书,丰富更新自己的知识。教师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必然会导致师生沟通的种种问题。尤其在今天这个时代,互联技术、数字化技术迅速发展,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方法和途径日趋多样,很多情况下,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在某些方面的信息掌握情况已超出了他们的老师,教师们惟有不断地去掌握和探索新的东西,才能与继续学生沟通,才能胜任教师岗位的工作。,中国历来强调“师道尊严”,甚而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这些原本都只是出于对教师的尊重,但久而久之却转化为一种畸形的师生观,即认为教师在学生面前是高高在上的,师生之间成了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时至今日,虽然师生平等,要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已人尽皆知,但还是有很大部分教师不能摆脱错误的师生观的影响,他们在对待学生时常常表现出专制、霸道、控制和命令的特点。持这种观点的教师当然不能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要知道虽然在学识、经验和阅历上学生可能不如教师,但是在人格上,师生双方是平等的。师生只有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才可能进行良好的沟通。,3、错误的师生观,也有些教师可能会认为尊重学生和“好脾气”只会让学生愈发粗野而无法管教,只有拿出教师高高在上的强硬作风,才能“镇压”住那些顽皮的学生。是的,在教师的强硬手段下,学生们是被暂时地压住了,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地被教育,相反,在他们的心底各种不良的情绪:不满、逆反、厌恶、轻蔑都在不断地滋长。事实上,教师想要教会学生民主、文明,那惟有以民主、文明的方式进行才可以。,3、错误的师生观,许多老教师都说:现在的学生比以前难教多了!从某些方面来讲,确是如此,以前的学生视教师为权威,他们愿意听老师的话,用心上课、读书。因为获取知识的途径非常有限,而教师则是知识的象征。“网络时代”的学生呢?网络世界中的处处平等使得他们无视权威,对自我、对民主非常重视。他们经常接触数位科技,在某些方面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与信息已超过他们的教师,他们看到了教师的不足,这更加强了他们的反权威意识。若教师们还是动不动就拿出老师的架子,向学生施加权威,反而更加剧他们的反权威意识,并且也引起他们对教师的反感。因此,教师们常说现在的学生不听话、叛逆,4、“网络时代”学生的特点,教师们也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们没心思读书。诚然,当学生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途径获得知识与信息时,他们当然会喜欢在网络上利用各种搜索器、新闻网站、学术网站取得相关的东西。对于学生们来说,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最新的知识与信息,而且这种较之传统教学而言十分新颖的学习方式也更符合学生们好奇求新的心理特点。如果教师们还是按照传统的满堂灌的方法来进行教育教学,那么“网络时代”的学生们会比从前的任何一代学生都更加反感和厌学,也讨厌他们的老师。,事实上,许多教师都十分想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他们学习了许多许多关于如何与学生沟通的教育理论,而且非常愿意学以致用。但是一旦碰到实际的问题时,教师们往往会弃所学的理论不顾。这并不是说教师们不愿将理论用于实践,而是实际的问题太灵活、太琐碎,系统的理论无法具体有效地解决问题。于是教师们只好按照自己的习惯来处理问。学生们因此而常常埋怨他们的老师不理解、不尊重自己,其实教师们大多都能了解学生们的需要,也想要去满足它们,但是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来。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矛盾。,5沟通技巧欠缺,在季洛特的师生之间一书中,一位教师的话可能道出了许多教师的心声,他说:“我业已知道学童的需要,由衷的知道他需要你予其接纳、尊重、喜欢、信赖,需要你予其鼓励、支持、打气、使其高兴;他还需要自己有能力去探询、实验,获得成就我所欠缺的是所罗门的智慧、弗洛伊德的洞察力、爱因斯坦的知识和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美)季洛特著,欧申谈译,师生之间台北教育资料文摘杂志社,1985年版第9、10页)难道要成为一个好教师真的要具备这些苛刻的条件吗?当然不必要,而且也不可能,教师们真正需要的是记住沟通的原则并掌握一些具体而实用的沟通技巧。,1、接纳学生2、尊重学生3、有同理心,二、师生有效沟通的原则,接纳是这样的一种心理品质:“教师相信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相信他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帮助学生相信他的老师即使对他的某些行为和想法不认同,而且它们必须改变,但是,他在老师的眼中仍然是一个有潜力和价值的人。”(唐思群、屠荣生编著,师生沟通的艺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41-42页)老师不要求学生先改正错误,变得完美,然后才接受他,而是始终无条件地相信学生自己有朝好的方面去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这是接纳较完整的品质。,1、接纳学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咨询专家高顿认为接受他人是培育良好关系的重要因素。接受令学生深思,敞露自己的情感;不接受则使学生焦虑不安,导致反抗致使交流滞塞、终止。但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如果你接受一个孩子,他会保持老样子,所以要他将来变好的最好办法就是告诉他你对他的行为不能接受。师生间之所以会出现交流不畅正是因为教师通常的反应方式训斥、命令、探询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不对的、不应该的、不可接受的。如:学生举手。,尊重是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在人格上是绝对平等的。因为学生和教师一样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人”。一位贤明的教师对学生讲话的方式就象对家里的访客,如果他的客人穿着鞋子躺在干净的沙发上,这位教师不会说:“你疯了吗?你怎么敢把你的鞋子搁在我干净的沙发上!马上把脚放到地板上来,如果再让我逮到一次,我就处罚你!”事实上,这位教师会对客人说什么呢?他也许会这么说:“对不起,我担心沙发会被弄脏。”主人对客人总是以礼相待,留有情面的。教师若能象对待自己的客人一样对待学生,师生关系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2、尊重学生,教师们也许会觉得很难做到这一点,那么至少记住:在处理问题、批评学生时就事论事,不要批评、诋毁学生的品性与人格。其实,这就是对学生人格的重视和尊重。让我们举一些学校实际生活中常会碰到的事来说明教师该如何尊重学生。例如:学生因为没做作业而撒谎,老师会有什么反应呢?教师A:“不做作业么,就是太懒!作业不做,读书不好好读,撒谎倒学得很快!你这样子下去能有什么出息”。教师B:老师悄悄把他叫到一旁,拍拍他的脑袋说:“把作业补上就行了,何必说谎呢?”,学生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窗,老师会有什么反应呢?教师A:“啊!你怎么又闯祸了!除了闯祸你还会干什么!这么不小心,读书肯定也读不好!”教师B:“你把玻璃窗打破了,是吗?那你必须按价赔偿或换上新的。”,以上两例中,教师A就没有做到尊重学生:他们由学生的某一个行为借题发挥,批评学生的其它方面,预测学生的未来,评价学生的品性,给学生贴标签,发泄自己的情绪。但是,他们却不指出该如何解决问题。教师A的做法起不到真正的教育作用,却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伤害。有时候,这种做法还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河北省某重点中学的初二学生王某因为被老师误认为上课说话而说成你不是块学习的料,老师的这句话让他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于是购买了10片安眠药服下,因为抢救及时才脱离了生命危险。事后,王某说:“老师当着全班60多名同学的面这样评价我,我感到自己受到了很大的羞辱,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所以就想吃药自杀,以证明自己的清白。”),相对教师A而言,教师B则较好地做到了尊重学生。他关心发生的事,对这件事作出客观的评价并努力去解决,他让学生认识到该怎样弥补过失,他不会因为一件小事而伤害学生的人格。,也有人将同理心称为换位,移情。有同理心要求教师能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了解学生的心情,思考问题。对任何事物的看法,教师和学生之间都不可能完全一致。如果教师只一味强调自己的观点,忽视学生的感受,就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生就会疏远你,拒绝你,甚至讨厌你。学生平时最感苦恼的就是不被人理解,尤其是不被自己的师长理解。所以教师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了解学生的心情,找出与学生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让学生感到老师是理解自己的。学生接受了你,沟通才能有效地继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果碰到以下的事该怎么处理会比较有效。,3、有同理心,例一:学生:老师,我不知道怎样写这篇作文?您的回应是:,同理练习:,例二:在语文课上,一位学生拿着一道化学试题与另一名同学讨论。如果运用同理心,该如何处理?,三、师生有效沟通的方法,学生:数学对我来说太难了。我教师:启示数学并不难,你的问题是第一次遇到困难就放弃努力了,现在你再试试看!学生:升到六年级后,学校有好多测验,我常常觉得紧张,我教师:我以前遇到考试的时候也是好紧张,不过,要升学嘛,总得拼搏一下,你不会有事的啦!,急于表达自己,下结论,提供解决办法!,你根本不尊重我的感受。你不接受我的想法。你不信任我自己能解决问题。不懂倾听、无效沟通、不解决问题,给学生的感受,师:你今天迟到了半个小时,这是怎么回事?生:老师,我昨天晚上看书看得太晚了,今天早晨睡得特别死,连闹钟响了都没听见,所以迟到了。师:我知道你一向爱看书,如果晚上看得太晚,确实会影响早起。【表示理解】但是你上课迟到不但耽误了自己听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同学们专心学习,这些你知道吗?生:我知道,我这样做确实对大家的学习都有影响,我以后一定注意不再迟到了。,师:看书是一件好事,不过你是学生,每天必须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能不能将看书的时间提前一点呢?生:我们家吃饭晚,吃完饭,写完作业,就已经9点了,可我又特别喜欢看书。师:学校下午4点就放学了,吃晚饭前你都在做什么呢?生:(不好意思)我看电视了。师:你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真的喜欢看书,是不是可以少看点电视,匀出时间来看书呢?这样就可以早点睡觉了。生:我知道了。谢谢老师!我回去试试看,重新安排一下时间,争取以后不再迟到了。师:老师相信你能做到,不过你今天迟到了,还是应该好好想一想,写一份检查交给我。,安迪是班上的替罪羔羊,孩子们常联合起来对他侮辱和攻击,带头恶作剧的是杰伊。教师知道了这回事很恼火,她的最初反应事严厉地惩罚杰伊,但她忍住了。她这样说服自己:“我不想造成更多的残暴,他不需要人家为他添加蛮荒的气息,他需要的是文明的示范。为了避免争辩并予以较持久的印象,教师写给杰伊一封信以代替面对面的谈判。信的内容如下:,亲爱的杰伊:安迪的母亲告诉我说她的儿子今年被整得很惨,辱骂和排斥使他难过而孤独。我很关心这情况,以你在班上当领导者的经验,我以为这件事和你商量似乎很合适。我很看重你同情弱者的能力,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安迪,请把建议写给我。杰伊没有回信,但他不再攻击安迪了。在这封信中,教师用关怀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期求,避免苛评,仅仅置焦点于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文明的方式教学生文明,也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范老师:您好!不敢想以后的日子,我是否还能遇见像您一样的班主任。说实话,刚开始时我对您的信任只有百分之零点几,但是现在,我对您简直佩服极了。出了天大的事,您都会处理得恰到好处,现在您所拥有的是我100%的信任!蓦然回首间,发觉自己原来是一个肤浅且被情感左右的孩子,只求瞬间的心畅,却未曾远虑化学试卷上呛人的分数刺得我心痛,很感激老师您在平时对我的鼓励,特别是在我沉到谷底时,您在日记本上对我的激励,在我想要放弃时,是您又把我拽到岸上,使我又重新沐浴到了阳光,是您使我懂得了珍惜,我想这一辈子我都无法忘记您。很担心自己的现状,总觉得进步很慢,很后悔初三上学期被我浪费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