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教材范文_第1页
安全用电教材范文_第2页
安全用电教材范文_第3页
安全用电教材范文_第4页
安全用电教材范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用电教材范文 一、触电及其预防 接连不断发生的触电事故,给国家、给个人都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是触电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我们掌握了安全用电的方法,并严格按照用电的要求去做,我们就可以驯服电,让它做我们的好朋友,为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服务。那么, _做到安全用电呢?安全用电应该注意什么? 1、触电是怎么回事? 因为人体是导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有电流通过人体。这就是触电。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2、人触电一定会死亡吗?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安全电压值是多少? 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的电阻;安全电压:只有不高于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的;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伏。触电事故是由于过大的电流通过人体而引起的,且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通电的时间越长,越危险。 3、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低压触电的两种形式) 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 单相触电(: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则电流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地,经地线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 双线触电:站在绝缘体上的人若同时触到两根电线时,电流将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另一根线(零线)而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 为了安全用电,绝对不要接触没有绝缘皮的火线以及跟火线连通的导体。 4、生活用电中要特别警惕什么? 注意防止绝缘部分破损。保持绝缘部分干燥,不用湿手扳开关,不在电线上晾衣服。有人触电,要先切断电源,或者用干木棍等绝缘体拨开电线。架设电视天线时,注意不要触及电线。 5、家用电器的安全用电 为了安全用电,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在高大建筑物上,室外天线一定要装避雷装置。 6、高压触电的两种形式 高压电弧触电:当人体靠近高压带电体到一定距离时,高压带电体和人体之间会发生放电现象。这时有电流通过人体,造成高压电弧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高压输电线落在地面上,地面上与电线断头距离不同的各点存在着电压,当人走近断头时,两脚位于离断头远近不同的位置上,因而两脚之间有了电压(跨步电压)。这时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跨步电压触电。为了安全用电,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 7、高温季节用电安全注意什么? 高温季节,人出汗多,手经常是湿的,而汗是导电的,出汗的手与干净的手的电阻不一样,因此,在同样条件下,人出汗时触电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均超过一般。所以,在夏季要特别注意: (1)不要用手去移动正在运转的家用电器:如台扇、洗衣机、电视机等等。如须搬动,应关上开关,并拔去插头。 (2)不要赤手赤脚去修理家中带电的线路或设备。如必须带电修理,应穿鞋并带手套。 (3)对夏季使用频繁的电器,如电热淋浴器、台扇、洗衣机等,要采取一些实用的措施,防止触电,如经常用电笔测试金属外壳是否带电,加装触电保安器(漏电开关)等。 (4)夏季雨水多,使用水也多,如不慎家中浸水,首先应切断电源,即把家中的总开关或熔丝拉掉,以防止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因浸水,绝缘损坏而发生事故,其次在切断电源后,将可能浸水的家用电器,搬到不浸水的地方,防止绝缘浸水的受潮,影响今后使用。如果电器设备已浸水,绝缘受潮的可能性很大,在再次使用前,应对设备的绝缘用专用的摇表测试绝缘电阻,如达到规定要求,可以使用,否则要对绝缘进行干燥处理,直到绝缘良好为止。 二、怎样预防常见用电事故 1不乱拉乱接电线。 2在更换熔断丝、拆修电器或移动电器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不要冒险带电操作。 3使用电熨斗、电吹风、电炉等家用电热器时,人不要离开。 4房间内无人时,饮水机应关闭电源。 5发现电器设备冒烟或闻到异味时,要迅速切断电源进行检查。 6电加热设备上不能烘烤衣物。 7要爱护电力设施,不要在架空电线和配电变压器附近放风筝。 三、如何应急处置触电事故 1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若无法及时找到或断开电源时,可用干燥的竹竿、木棒等绝缘物挑开电线。 2将脱离电源的触电者迅速移至通风干燥处仰卧,松开上衣和裤带。 3施行急救,及时拨打电话呼叫救护车,尽快送医院抢救。 四、家庭用电常识 、入户电源线避免超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应更换,以免发生意外。 、入户电源总保险与分户保险应配置合理,使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