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证券化培训教程_第1页
信用风险证券化培训教程_第2页
信用风险证券化培训教程_第3页
信用风险证券化培训教程_第4页
信用风险证券化培训教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用风险证券化,演讲:胡怡斐、杨轲PPT制作:谢晓珺、胡怡斐、杨轲、谈华资料收集:杨轲、谈华、谢晓珺、胡怡斐、林斌、杨爱明,信用风险证券化,证券化市场及基本原理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类型从次级债危机看信用风险证券化总结资产证券化意义,证券化市场及基本原理,资产证券化的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市场参与主体信用风险以及资产证券化的产生证券化管理信用风险的特点资产证券化基本运作流程,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阶段,30年代大萧条至60年代,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之后,标准化长期贷款转型,典型代表MBS出现,证券化市场逐渐成熟,起步于1985年,8.6万亿美元,规模高速增长,增速保持年均11.28%,余额373亿美元,8.6万亿美元,373亿美元,证券化的市场主体,证券化分散信用风险,证券化?,风险产生?,转移和分散信用风险,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的违约行为,经济周期波动个体状况恶化,后果,现金流量的减少甚至是终止,证券化市场的必然,根本原因,市场条件,贷款信息优势贷款组合交易成本低,供给方融资需求方投资,价值创造,证券化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承担风险,不承担风险,内部,外部,审查标准化,对象分散化,信用衍生工具,贷款出售,证券化,效果有限,效果明显,1、确定证券化资产池,2、设立SPV,3、资产出售,4、信用增级,5、信用评级,6、发售证券,7、管理资产池,基本运作流程,资产证券化分类,广义ABS,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租赁与学生贷款,过手型证券化,狭义资产证券ABS,贸易应收款,消费与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分类,转付型证券化,担保债务证券CDOs,抵押担保债务证券CMOs,etc.,主要类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ortgage-backedSecurities,MBS):以住房抵押贷款基础资产由政府机构或政府背景的金融机构对该证券进行担保,主要类型,资产支撑债券证券化(Assets-backedSecurities,ABS):以非住房抵押贷款为支撑通过统计手法测算出风险后,再有信用级别高的银行提供部分担保或进行优先/滞后部分安排,对滞后部分的风险进行控制,优先部分取得高信用评级后卖给一般投资者,主要类型,抵押担保债务证券(CollateralizedMortgageObligation,CMO)通过现金流量的重新安排来创造较佳评级的证券等级把还款分为不同层次支付给不同需求的投资者债务抵押凭证(CollateralizedDebtObligation,CDO)CDO的抵押资产包含不同类型的债务类似CDO的结构与CMO,CDO的支付,短期投资者,长期投资者,超长期投资者,期限越长,风险越大,收益越大,支付层级,现金流,本金逐档依次支付,利息定期偿还,从次级债危机看信用风险的来龙去脉:,次级债的定义及美国次债市场的基本状况次级债的定义次债的借款者状况次债的市场规模次债危机的前因后果阶段1泡沫诞生阶段2风险的传导阶段3信用风险的爆发次债信用风险的影响,基本概念介绍次级按揭贷款,PartOne,次级按揭贷款,所谓次级房屋贷款,是指专门为信用记录不佳或者资金不足的贷款人提供的一种短期内低息、中长期高息的房屋贷款品种。为了吸引客户,次级房贷承销商通常在最初的若干月内只向贷款人收取很少的利息,而到后期则加收比普通房贷高23的利息,从而平衡先前的利差.,基本概念介绍次级按揭贷款,PartOne,忍者(NINJA)三无人员Noincome无收入Nojoborasset无工作无资产抵押,以次级按揭贷款为标的发行的证券化资产,属于金融衍生产品(上网查准确定义),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者,次级按揭贷款证券化,PartTwo,次债危机的前因后果,阶段1,信用风险诞生,2000年-2001年,美国互联网经济泡沫破裂,经济陷入低谷,相应地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放宽,2001年9.11事件,更是令已陷入低迷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进一步推动了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次债信用风险的孕育,起源于2000年以来美国的经济走势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1999年至2006年美国联邦基金率走势图,PartTwo,次债危机的前因后果,宽松的货币政策,从本质上来说,次债的信用风险的根源在于,该金融衍生物的标地资产次级抵押贷款的高风险,也就是说,次债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金融机构将贷款发放给本无力还贷的人群。,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下面补充数据,较低的资金成本促进了金融机构放贷意愿扩张放松对借款人的几个审查依赖机械的计算机程序而不是评估师的结论。,PartTwo,次债危机的前因后果,阶段2,信用风险的传导,PartTwo,次债危机的前因后果,阶段2,信用风险的传导,次级债抵押证券在市场上的流通,主要通过两次资产证券化过程,MBS(房贷资产证券化)和CDO(债务抵押凭证),第一次资产证券化MBS,次债抵押贷款公司以次级按揭贷款为标地资产,在投资银行的帮助下,通过房贷资产证券化(MBS),形成了第一级次级债资产证券化产品。,然而,由于MBS的基础资产信用风险很大,以获得足够高的信用评级,这使得高风险的MBS资产不具备有充足的市场流动性。,因此,需要第二次资产证券化以增加此资产的流动性,第二次资产证券化CDO,PartTwo,次债危机的前因后果,阶段2,信用风险的传导,CDO按照偿付的优先/次级结构安排,分成了四档不同的偿付结构。,经过两次资产证券化之后,次债的风险,传导到了金融体系的各个角落。,PartTwo,次债危机的前因后果,阶段3,信用风险的爆发,2003至2006年美国联邦基金率走势图,当时间进入2004年,在经历了两年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美联储面临的主要问题变为通货膨胀的压力以及流动性泛滥所带来的资产泡沫,2004年年底,美联储进入了加息通道,在短短的2年之内,联邦基金率从1%的低点仅过13次0.25%的提息之后,达到了5.25%的水平。,紧缩的货币政策,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收紧的货币政策,是次债危机爆发的导火索。,美国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限制了贷款者利用房产增值部分再贷款的可能当房屋市场价格小于未还贷款总额时,借贷者存在违约动机,利率的提高,增加了次债借款者的还款成本。次级债的还款方式前2年固定利率先甜后18年浮动利率后苦基准利率的提高,使得浮动利率水涨船高,阶段3,信用风险的爆发,次债信用风险的影响,PartThree,下面,我们将从不同主体的角度,分析次债危机对于金融系统各个环节的冲击。,次级按揭借款者,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投资银行的证券化业务,承销业务,违约行为是系统整体信用风险的源头,对冲基金,共同基金,投资银行自营业务,其他金融机构,风险评估的失职,使得信用风险广泛传播,最终投资者与原始资产距离遥远,风险评估难度极大却是最主要的风险承担者,次债信用风险的影响,PartThree,次债风险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蔓延和传播,不但波及到市场的每个角落,并且严重打击了市场的信心,并有可能影响到投资者的心态与风险偏好,以此对所有投资行为产生影响,资产证券化的意义,微观层面:实质:对资产的特性(期限、流动性、收益、风险)分解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