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鲁尔区的探索ok_第1页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ok_第2页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ok_第3页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ok_第4页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ok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第二章第四节,阅读:,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曾是我国最大的老工业基地,目前的困境与20世纪5060年代的德国鲁尔区十分相似,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东北三省一再丧失机遇,致使东北地区的工业经济未能突破20世纪20年代确立的总体格局,患上了严重的“市场不适应症”,工业生产曾一度步履维艰,效益严重下滑,被称为“东北现象”。以资源开发的城市面临着共同的两大问题: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它们接受着同样的考验:向何处去?,回顾:高中地理必修2,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原料、动力(能源)、水源、土地、环境(自然条件)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社会经济条件),温故知新:,德国,50N,10E,鲁尔区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它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经济结构以重工业为主,煤炭钢铁是其主导产业,是德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其中有多特蒙德、杜伊斯堡、埃森等比较有名的工业城市。,区位优势条件:1、便捷的水陆交通,内河交织成网,且与海洋相通,水运便利;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2、丰富的水源条件,区位优势条件:3、广阔的市场:德国、西欧,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鲁尔煤田,鲁尔区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亿吨,占全国的90%。,区位优势条件:4、丰富的煤炭资源,且开采条件好,思考:鲁尔区没有铁矿,却发展了钢铁工业,它的铁矿石来自哪里?,区位优势条件:5、靠近铁矿石(原料),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区较近3、充足的水源4、便捷的水陆交通5、广阔的市场,一、总结:鲁尔区的区位条件,6、劳动者素质高,丰富的煤炭,运入铁矿石,丰富的水资源,A煤炭工业B钢铁工业C电力工业D化学工业E机械工业,A,B,C,D,E,合作探究1:,鲁尔区辉煌时期的产业链,在持续了100年的工业辉煌后,鲁尔区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衰落。(看教材P59-60),钢铁工业,煤炭工业,思考:仅仅以煤炭为基础,钢铁为主导会导致什么问题?,结论:导致生产结构单一,结论: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煤炭危机),每炼一吨铁所消耗的煤和铁,新技术革命的冲击,钢铁危机,世界性钢铁过剩,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产钢、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环境污染、土地紧张、交通拥挤,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落户,衰落的原因,二、总结: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生产结构单一,煤炭危机,钢铁危机,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本区煤炭工业成本上升,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内在原因),(根本原因),合作探究2:如果你是德国总理,你会采取什么整治措施?(小组探究),对传统工业进行了怎样的改造?,引进了哪些新兴产业?,旧厂改造的商业园区,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铸铁厂改造科技产业区,杜伊斯堡生态景观公园,思考:鲁尔区为什么要把炼铁高炉建到荷兰的海边,钢铁工业也日益向鲁尔区西部集中?,调整工业布局,1、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1)改造传统工业(2)发展新兴产业(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5、调整工业布局,2、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4、大力开展环境保护,3、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三、总结:综合整治措施,整治后的鲁尔区,寂静街道,清澈河流,整治后的鲁尔区,读辽中南工业区图,完成下题,(1)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2)比较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1、煤、铁、石油资源丰富,2、交通便利。3、以辽河为水源;4、接近消费市场5、工业基础好,技术力量强。,相同点:煤炭资源、交通、市场条件都很优越,不同点:辽中南的铁矿丰富,鲁尔区不丰富,辽中南水源供应紧张。,合作探究3:,1、东北区煤炭资源几乎枯竭;2、水资源严重不足;3、环境污染严重。,辽中南工业基地,(4)、结合德国鲁尔区的综合整治,请你为我国改造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献计献策。,1、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引进人才;3、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强自身的技术改造4、进一步完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5、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6、大力拓展融资途径,引进民间资本7、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3)、辽中南工业基地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区位优势,衰落原因,整治措施,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区较近3、充足的水源4、便捷的水陆交通5、广阔的市场6、劳动者素质高,1、生产结构单一2、煤炭能源地位下降3、世界性钢铁过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