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ppt_第1页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ppt_第2页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ppt_第3页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ppt_第4页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七,主讲老师:潘旭,合江县榕山初级中学校,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丘吉尔,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p135课前提示)含义: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它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背景:(1)国内:落后的农业国(2)国际:资本主义包围,形势紧张。2.必要性(目的):(1)为了加强国防力量维护民族独立(2)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结合苏联当时的状况,你认为谁的说法有理?,提示:生产力水平落后,资本主义的包围,布哈林和斯大林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的争论:,实行农业集体化,必须优先高速发展重工业,在发展个体农业基础上实现对农业的改造,工业化过程中国民经济要平衡发展,斯大林正确,当时苏联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同时又面临资本主义的包围,作为单个社会主义国家,要生存就必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独立。,联共(布)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和政治局委员,3.过程:,1928年-1932年,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工业化),1933年-1937年,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工业强国),1938年起实施,因二战爆发而被打断,探究二: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有何不同之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第聂伯河水电站当时被誉为苏联工业化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标志,同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探究三:,苏联的工业化为什么短短时间取得了巨大成就?,1.苏联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2.苏联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奉献精神,3.农民的贡献,4.高积累政策;,材料: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几项重要指标完成情况,4、工业化的特点:,3.资金通过本国力量采用行政手段高积累获得;,材料二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斯大林在苏联工业化时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价格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结果,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危机。”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材料三毛泽东在评论苏联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毛泽东选集第五卷5.请思考:苏联的工业化是如何进行的?有何不足之处?,牺牲农业,轻视轻工业,片面发展重工业,不足一: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不足二: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二、农业全盘集体化,2、目的,a根本: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b直接:克服粮食收购危机,保证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1)1929年底开始集体化运动,掀起高潮,(4)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3、方针提出:,1、原因:,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2)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工业化需要大量的粮食、原料和资金。),(1)落后的个体小农业阻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4、过程:,(2)1930年整顿、发展,(3)1932年富农被作为一个阶级消灭,强制加入,违背自愿原则;牺牲农业发展工业;挫伤农民积极性,影响农业长久发展;,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笑容的背后会是什么呢?,6.对农业集体化的评价,积极:,消极:,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挫伤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停滞落后;,是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次尝试,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违反了自愿原则,加剧了社会矛盾。,课堂小测,1、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的经济方针是()A、实行新经济政策B、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C、开展农业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