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侵权责任法概述ppt课件_第1页
第一章侵权责任法概述ppt课件_第2页
第一章侵权责任法概述ppt课件_第3页
第一章侵权责任法概述ppt课件_第4页
第一章侵权责任法概述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总主编曾宪义侵权责任法(第二版)张新宝著,.,2,第一编侵权责任法总论,.,3,温州7.23动车事故,2011年7月23日20时34分,浙江温州双屿下岙路段,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追尾。D301次列车1至4位脱线,D3115次列车15、16位脱线。至今,已造成40人死亡、192人受伤。从最初的17.2万元,到50万元,再到91.5万元,几天之内“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遇难者赔偿救助标准出现了“三级跳”。赔偿标准为何变化如此之大?赔偿标准应当怎么确定?,.,4,死者张三的赔偿问题,张三,男,1961年5月生,江西农村人,务农。爷爷:张大山,1921年生;父:张佳,1941年生,务农;母:兰舟,1942年生;妻:女,1962年3月生,务农。子:张小珊,1987年生,已死;女:张晓兰,1989年生;孙1:2009年1月生;孙2:2010年12月生。请问:张三的死亡赔偿金额应该是多少?为什么?,.,5,死者李四的赔偿问题,李四:男,1980年6月生,浙江杭州人,公务员;父:李达四,1957年7月生,残疾,无业无生活来源;母:吴大嫂,1958年9月生,残疾,无业无生活来源;妻:张晓兰,1981年7月生,浙江温州人,中学教师;子:李晓思,2006年11月生。请问:李四的死亡赔偿金额应该是多少?为什么?,.,6,第一章侵权责任法概述,.,7,重点问题,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权利和民事法益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特征侵权行为的分类侵权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及意义侵权责任法的概念和渊源,.,8,第一节侵权:受到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权利和利益,问题:何种权利或利益受到侵害后适用侵权行为法救济?即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权益的范围。,.,9,(一)案例案例1亲吻权2001年7月24日,四川省广汉市法院受理了由一起交通事故引一名女士因车祸嘴唇受损使自己的“亲吻权”遭到侵害而向一名驾驶员索赔。原告陶女士称,6月1日晚,被告吴某驾驶的奥拓车,将她撞伤。她被送至广汉市人民医院抢救,医生诊断:“车祸造成上唇裂伤,全身软组织挫伤,门牙折,脑震荡。”陶称:两颗门牙折断,不仅破坏了身体的完整性,而且损害了撕咬食物的功能。更让她感到难受的是:不但与丈夫不能感受到亲吻时醉人的甜蜜,而且其女儿向她“索吻”,她都不能给予,身为母亲的她为之愧疚。认为吴某的行为侵犯了她的身体权、健康权、财产权以及“亲吻权”等。请求法院判令吴某赔偿其损失3.9万元。,.,10,案例2尊严权,原告于4月22、28及5月1日三次到被告酒吧消费时,均被拒绝入内,后在派出所的介入下,查清原因是经理让保安在假期人多时,对三种人禁止进入酒吧。原告高某曾因烧伤面部而留有明显疤痕,属于“相貌不好者”。高某生活的自信和勇气好不容易恢复。被告的行为严重伤害了原告的尊严,其以人格尊严受到伤害起诉。北京市朝阳区法院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得到尊重的权利,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实施侮辱、诽谤的行为,判决被告赔礼道歉、赔偿查询费、交通费以及精神损害赔偿费(4000元)。,.,11,案例3*悼念权、贞操权、音乐欣赏权。,原告父亲去逝,在殡仪馆火化后把骨灰盒领回,开追悼会时,殡仪馆赶来了说骨灰盒拿错了。死者家属非常生气,全家抱着哭了半天的骨灰盒竟然不是自己的亲人,这在情感上显然无法接受。死者家属到法院起诉。殡仪馆侵犯了什么权利,无法用现行法规定的权利来对应,不能因此而拒绝支持受害人的赔偿要求,.,12,【案例4】某市举办春节名贵花市,甲约女友乙前去参观。两人因说笑,未注意门前挂有“展览之花,严禁采摘”的牌子。在走到一盆花前,乙停下来对甲说:“这花真好看,你摘一朵给我。”甲上前采摘,因用力过重,造成花根松动,导致该盆花死亡。同时,甲因突然转身与正在身后参观花展的丙相撞,造成丙的眼镜摔碎。该盆名花为丁所有,丁为此损失500元;丙的眼镜损失300元。丙、丁提起侵权诉讼。,.,13,侵权法对权利保护的考虑因素:,1.对权益的保护越来越宽泛,甚至侵害对象无法在法律上找到对应的概念,但法官不能因此拒绝判决,只要合法利益、具有可救济性都可以受到保护(如悼念权),.,14,2.法官要考虑:这样一种权利和利益是不是应当受到法律保护,是不是有一种可补救性、可救济性?如喝了三鹿牌奶粉得了肾结石,损害已经客观发生,但假设没有患肾结石,仅感到身体不舒服、乏力,在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是不是应该救济?又如说冒名顶替上学,冒名顶替上学事件中的受害人被侵犯的公法上的受教育权,还是民法上的姓名权?,.,15,3.还要考虑这种权利和利益能不能实行强制执行?如妻子不愿意生孩子,丈夫到法院起诉说他的生育权受到侵害,这个法院能管得了吗?再如妻子不愿意和丈夫同居,丈夫说同居权受到了侵害,等等。对于这些不具有强制执行性的事项,法院判决之后能执行吗?,.,16,(二)法律规定,侵权责任法第2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最高院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1条: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17,(三)明确:利益与权利有区别,1、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权利:绝对权利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其他财产权,.,18,人身权人格权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身份权:监护权,财产权物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债权?,.,19,讨论:隐私权,艳照门事件2008年年初,香港艺人陈冠希与多位女艺人的私密不雅照被他人盗取,在网络上发布,光是在百度网站上的点击率就有几千万,后艳照门男主角程冠希宣布从此推出香港娱乐圈。,.,20,2.垃圾短信事件2008年“315晚会”暴露了在垃圾信息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巨大的产业链,而被肆意贩卖的正是手机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曝光的北京分众无线传媒技术有限公司宣称拥有2亿多用户(相当于我国手机用户的一半)私人信息并可以随意代发广告短信,更令人震惊的是该公司还进一步掌握了手机用户的职业、住址、收入甚至消费取向等等,可以分类定向发送。,.,21,3.人肉搜索第一案该案中的北京女白领姜岩于2007年12月29日从24层的家中纵身跳下。在自杀之前,她写下“死亡博客”,记载了她自杀前的心路历程,并提及丈夫王菲的姓名、工作单位地址等信息。据媒体报道,大旗网曾于2008年1月10日刊载从24楼跳下自杀的MM最后的日记专题报道;天涯论坛也于当日发表大家好,我是姜岩的姐姐一文;姜岩的同学张乐奕于1月11日注册了“北飞的候鸟”网站。这3个网站上的部分文章均披露了王菲、第三者的真实姓名,以及王菲的工作单位、居住小区,还提到“王菲一直不露面”、“王菲另有新欢”等内容。王菲后将张乐奕和3个网站告上法庭。,.,22,提出的问题:1、何谓隐私?隐私的范围?2、隐私利益是否应当保护?3、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如何解决?4、隐私权与舆论监督的冲突如何解决?back,.,23,2、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法益主要包括“纯粹经济利益”、某些财产性质的信赖利益、某些尚未上升为民事权利的精神利益。,.,24,人格法益亲属间人格法益(婚姻法第46条)免受性骚扰的法益(妇女保障法第40条)死者人格法益(精神赔偿司解第3条)特定物品上的人格法益(精神赔偿司解第4条)财产法益商业秘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占有(物权法第245条),.,25,讨论:,死者的人格利益胎儿的利益纯粹经济损失的利益FORWORD,.,26,死者利益,案例:荷花女之死思考:法律所要保护的到底是死者的权利、利益,还是死者遗属的权利和利益、还是社会公共利益?,.,27,司法解释: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三)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28,胎儿利益,尽管学界对胎儿的概念、法律地位等有争论,但胎儿利益应当受法律保护已是共识。台湾民法:胎儿以将来非死者为限,关于个人利益的保护,视为既已出生。我国法律不承认胎儿有权利能力。但继承法28条“特留份”的规定对胎儿利益的保护表现为亲属法上的身份利益。也存在对对胎儿人身利益的侵害,.,29,涉及胎儿利益保护的情况:,1、他人给胎儿造成损害A在受孕后B在受孕前2、父母给胎儿造成的损害A父母有遗传病B父或母的过失,给胎儿造成损害3、错误怀孕、错误出生、错误生活(wrongfulconceptionwrongfulbirthwrongfullife),.,30,纯粹经济损失(pureeconomicloss),概念:指并非通过对被侵害人的人身和确定的财产权利造成的实质损害而产生的费用损失。纯粹经济损失作为法律义务的新领域,各国在立法和司法的认识上有很大的差异,但在严格条件下的纯粹经济利益受侵权法保护已是一个事实。对纯粹经济损失的保护通常各国加以限制,须满足严格要求时才加以救济。,.,31,3、例外情况下的债权,(1)侵害债权原则上不受侵权行为保护,理由如下:债权属于相对权,存在于当事人之间,债权人对于给付标的物或债务人的给付行为并无支配力;债权不具有典型的社会公开性,第三人难以知悉,同一债务人的债权人有时甚多,加害人的责任将无限扩大,不合社会生活上损害合理分配原则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涉及债务人的意思自由及社会经济生活的竞争,应作限制的解释。,.,32,(2)侵害债权的类型分析:,债务不履行:本身不构成对债权的侵害,承担违约责任,惟债务不履行侵害债权人的人格权或财产权时,则成立侵权行为,与契约责任发生竞合。合同法第122条:“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身体、财产权益的,受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请求其承担侵权责任。”,.,33,第三人侵害债权:合同法第121条: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解决。具体类型:因第三人行为致使债务人不能履行对债权人的给付义务二重买卖诱使债务人违约,.,34,(3)例外情况,一般情况下,第三人侵害债权的上述情形均不受侵权法保护。例:甲乙有一每日供货合同,一日甲没送到,原因是因为丙造成交通事故而没有送到。乙可以追究甲的违约责任,之后甲可以向丙主张侵权责任,但乙不能向丙主张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第三人不构成侵犯债权。,.,35,例外情况下,如果第三人属于故意以违反善良风俗的方法损害合同债权人时,个案可认定侵害债权,受侵权法保护。例:某明星A与甲演出公司签订合同,约定某日在该公司演出。后作为甲公司竞争对手的乙公司知道该事实,故意制造事故,致使该明星受伤住院,无法参加同甲公司约定的演出,甲公司由此造成重大损失。,.,36,(四)不适用的部分,1、合同权利债务不履行及一般情况下的第三人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迟延履行2、工伤损害职工在执行职务中发生的人身损害,依照有关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定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处理。,.,37,3、国家机关致人损害民法通则第121条: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国家赔偿法第2条: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38,第二节侵权行为:自己加害行为与准侵权行为,一、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特征(一)侵权行为的概念狭义:侵权人自己的加害行为广义:侵权人自己的加害行为和准侵权行为(他人的加害行为以及物件造成损害的情形),.,39,(二)狭义侵权行为的基本特征,1、狭义侵权行为是侵害他人人身权、财产权以及法律保护的利益的行为是侵权人的一种事实行为,不具有意思表示的要素;侵害的对象不限于民事权利,还包括法益;必须造成损害或存在实际损害发生的危险或者妨害。,.,40,2、一般情况下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行为人的过错-不正当性和非道德性,是法律对其行为的否定性评价,同时也起到对责任承担的限制作为-有过错有责任,无过错无责任;特殊情况下,法律规定无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无论是否有过错,都不影响其承任的承担。,.,41,其他学者的观点:民事主体因违反法律而应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后果的侵害行为。,解释:1、没有包括过错含义;2、没有标明“法定义务违反”;3、没有明确侵害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以及对利益的侵害;4、没有明确行为人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42,二、侵权行为的基本分类(一)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一般侵权行为法律无特别规定,适用一般侵权规则的情形特殊侵权行为法律有特别规定,适用特殊侵权规则的情形区别:在责任构成要件上有不同归责原则不同责任主体不同(替代责任)构成要件不同举证责任不同(举证责任倒置)适用法律不同(法律特别规定),.,43,(二)作为的侵权行为和不作为的侵权行为区分主要看行为人是否负有作为的义务案例:医师张某在为一病人吴某作手术时,发现该病人是他的情敌,当初抢走了自己的女朋友,于是张某暗自庆幸,作手术时不正确操作,使吴某的病情加重。,.,44,(三)自己加害行为和准侵权行为自己加害行为由行为人对自己的加害行为承担责任;准侵权行为人是行为人对自己的物件或他人的举动或行为承担责任,归责原则一般为无过错责任原则或是过错推定。他人行为致害(替代责任)雇主责任职务侵权责任(法人责任、国家责任)监护人责任物件致害,.,45,第三节侵权的民事责任:概念、特征与意义,一、侵权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概念:是指侵权人一方对自己的加害行为或准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等后果依法应当承担的各种民事责任。特征:(一)侵权责任是民事责任的一种基本形式(二)侵权责任的本质:一种不利的法律后果(三)侵权责任的形式多样化,.,46,二、侵权责任的意义(一)填补损害(二)预防损害(三)教育与惩戒作用(四)分担损失与平衡社会利益,.,47,第四节侵权责任法的概念、特征、体系、渊源和立法目的,一、侵权责任法的概念、特征和体系(一)我国侵权责任法的概念和特征1.我国侵权责任法的概念是调整有关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行为(举动)而产生的相关侵权责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综合。或者说侵权责任法是调整赔偿权利人与赔偿义务人之间以损害赔偿为核心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之总和。,.,48,侵权责任法概述,通过时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于年月日通过实施日期:2010年7月1日,.,49,为何称侵权责任法?,教科书一直都称“侵权行为法”,英美法称“侵权法”,日本称“不法行为法”,我国台湾地区最初借鉴日本称“不法行为法”,后来改称“侵权行为法”,德国也称“侵权行为法为什么法工委别出心裁称“侵权责任法”?1.行为法强调任何行为人要为自己的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后果负责,强调的是为自己行为负责(十九世纪侵权法重视责任自负)2.侵权法究竟是制裁法还是救济法?(现代侵权法更重视对受害人的救济),.,50,侵权责任法的历史沿革,从复仇到赔偿从加害责任到过错责任现代侵权责任法的发展,.,51,损害赔偿的社会化(风险分担、公平责任)保护范围扩大化(权益泛化)损害后果规模化(大规模侵权,如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因果关系判断标准多样化(直接、间接、推定:关联性)归责原则多元化(过错责任过错推定、严格责任)过失的客观化(非心理状态而是客观标准:合理的注意)免责事由的限制越来越严格(意外事故、自助行为)侵权责任的形式多样化(侵权之债精神性责任、惩罚性赔偿)对人格权的救济方式倍受关注(精神损害赔偿),.,52,2.我国侵权责任法的特征(1)侵权责任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它是赔偿权利人与赔偿义务人之间以损害赔偿为核心的权利义务关系,即侵权责任关系。(2)侵权责任法是一组相关法律规范的总和,不仅包括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也包括其他法律文件中的相关规定,其渊源具有广泛性。(3)侵权责任法属于我国民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所调整的对象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和人身关系。,.,53,(二)我国侵权责任法的体系,我国侵权责任法的体系,是指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内在结构。1.总则规定与分则规定的关系总则的规定适用于一切侵权责任,分则中对某类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等作出了特别规定的,则优先适用于特殊规定。2.一般侵权责任法与特殊侵权责任法以及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特别法优于普通法,.,54,二、侵权责任法在我国民法中的地位(一)侵权责任法在民法中的地位侵权责任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侵权责任法是未来民法典中独立的一编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各编与侵权责任的关系是:前者是从正面规定权利的取得、行使、转让(除人身权外);后者是在上述权利受到侵害时起到某种救济作用。,.,55,(二)侵权责任法与其他相关法律部门的关系1.侵权责任法与刑法2.侵权责任法与行政法3.侵权责任法与经济法4.侵权责任法与劳动法5.侵权责任法与保险法,.,56,三、我国侵权责任法的渊源1.宪法2.民法通则3.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4.单行民事法律5.司法解释。6.民事习惯与民法学说,.,57,相关法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及意见2、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9、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0、最高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58,四、我国侵权责任法的立法目的侵权责任法第1条: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制定本法。立法宗旨和立法目的,制裁是手段,保护是目的。,.,59,对立法目的的理解:,(一)对侵权责任法立法目的的一般理解侵权责任法主要是通过“明确侵权责任”以及“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来实现对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上一目的实现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60,(二)明确侵权责任对保护的民事权益的种类和范围作出规定;对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作出规定;对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的各种方式及适用条件作出规定;对减轻和不承担侵权责任的各种事由作出规定;对他人造成损害或者物造成损害的责任承担作出规定对特殊侵权责任之构成要件与适用条件作出规定,.,61,(三)预防和制裁侵权行为预防:主要是通过规定侵权行为及其责任,确定行为人应当遵守的规范,并借由以损害赔偿为主的责任形式,吓阻侵权行为。同时,科以行为人一定的注意义务,引导行为人防范危险、提高谨慎程度,从而达到预防损害的功能。制裁:广义上,侵权责任的承担本身意味着法律的否定性评价;狭义上,指责令侵权人承担超出实际损失之外的赔偿责任,如惩罚性赔偿责任、精神损害赔偿。FORWORD,.,62,例如:法律规定高空危险作业、高速运输工具均适用严格责任。行为人必须证明完全是受害人自己故意造成的才能够免除责任有一火车交叉口在闹市区,来往行人很多,又没有人把守,结果有人闯过去撞上了火车,法院判决高速运输工具(包括铁路部门)应当承担责任,后铁路部门马上采取措施派人来防范,效果非常好。因此,严格责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风险的作用BACK,.,63,关于惩罚性赔偿,在美国:一个老太太在咖啡店里喝咖啡,咖啡煮得太烫了把老太太嘴唇烫了,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