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遵义会议.ppt_第1页
红军长征遵义会议.ppt_第2页
红军长征遵义会议.ppt_第3页
红军长征遵义会议.ppt_第4页
红军长征遵义会议.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阅读课文P61,思考以下问题: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几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面对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感到惶恐不按。蒋介石为了消除“心腹之患”,便大举“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一、红军的反“围剿”,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各个击破,博古、李德,违背根据地实际情况,推行“左倾”错误主张: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失败,胜利,为了保存红军力量,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005,瑞金,湘江战役冲破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二、长征开始:,蒋介石调集重兵,在红军通往湘西的道路上,布置新的防线。若红军继续北进,无异虎口投食。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弃湘西、取贵州的主张,得到多数人赞同。红军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城。,瑞金中国工农苏维埃政府旧址,遵义会议旧址,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参加遵义会议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朱德,周恩来,博古,1.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错误;2.肯定了毛泽东军事上的正确主张;3.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4.会后成立了三人小组,1.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2.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3.。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5年1月,贵州遵义,三、遵义会议,遵义会议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议一议,提示:从遵义会议前红军面临的处境,遵义会议上的重大决议,遵义会后战争形势的变化,这三个方面思考。,遵义会议前“左”倾冒险主义领导人执行错误路线,致使红军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遵义会议上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遵义会议后红军胜利完成长征,转到了抗日的前沿阵地,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会议产生的影响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结合课本P63“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寻找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的路线?,找一找,005,瑞金,湘江战役冲破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四、长征的胜利,1.时间:1936年10月,2.标志:,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楼,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毛泽东,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长征是宣言书”,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不可战胜的力量,3、“长征是宣传队”,它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论和政策,4、“长征是播种机”到处播下了革命的火种,3、长征胜利的意义,飞夺泸定桥,红军由22名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在火力的掩护下一边铺桥一边战斗,终于占领了对面的桥头,为主力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说一说长征中的故事:,彝海结盟,红军在彝族区的标语“红军不杀番人”,中国工农红军在彝族区颁发的布告,说一说长征中的故事:,红军长征史上一组令人惊叹的数字路上一共368天,有15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于夜行军。长征路上,红军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5公里才休整一次,日平均行军37公里。路上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途中,红军穿越数十年来没有一支军队经过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突破国民党中央军和10个地方军阀武装的围追堵截,几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红军三大主力在长征中牺牲的营以上干部超过数百人,牺牲的战士就更多了。红军过草地时,一次就有七八百红军战士饿死在草地上。,红军长征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阻截。.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没有粮食没有装备.少数民族地区的复杂情况。,长征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四、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艰苦奋斗的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干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今天你如何发扬传承长征精神?,学习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生活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红军不怕远征难,一、长征的开始,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时间:,1934年10月,初期的路线:,瑞金,冲破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二、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1月,主要内容:,解决取消肯定。确定确立。,意义:,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三、长征的胜利,后期路线:,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两次会师:,1935年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在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四、长征的意义:,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强渡乌江,1.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其目的是()A、北上抗日B、将革命进行到底C、保存革命力量,实现战略转移D、实现革命重心转移,C,2、1935年10月,毛泽东在写七律长征中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诗句。诗中的“三军”指的是()A、陆、海、空军B、红一、二、四方面军C、红一方面军D、红二方面军,练一练,B,3、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是A1933年秋B1934年10月C1935年10月D1936年10月4、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A遵义会议B四渡赤水C巧渡金沙江D会宁会师,练一练,C,A,5.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遵义会议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红军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A、B、C、D、6红军在长征途中发生的事件中,正确顺序是()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ABCD,练一练,D,C,四渡赤水总图,一渡赤水:遵义会议后,蒋介石调集薛岳兵团和黔军全部,滇军主力和四川、湖南、广西军队各一部,共几十万军队合围红军。红军逃离遵义,北上,分三路出发,最后在扎西集结,,二渡赤水:这时,蒋介石急调重兵布防长江。为了逃离川、滇军的侧击,红军调整作战计划,掉头向东,再渡赤水河,重占遵义城。并进攻国军力量薄弱的黔北地区,击溃和歼灭国军两个师又8个团,生俘约3000人。这是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三渡赤水:这时,蒋介石以堡垒主义和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法,南北夹击。红军为跳出包围圈,第三次渡过赤水河。佯装北渡长江。,四渡赤水:蒋介石判断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令所有军队向川南进军。此时红军突然折向东北,四渡赤水河。随后,以一部分兵力牵制国军,主力继续南进。南渡乌江,逼近贵阳。击溃黔军5个团,歼其2000余人。这样,红军跳出了国军的合围,把蒋介石的几十万大军甩在乌江以北。,四渡赤水是中国十年内战时期,中央红军为了争取战略主动,在贵州、四川边境进行的高度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它是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役。,左倾是指政治上追求进步、同情劳动人民的倾向。而带引号的“左”倾,则是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陷入空想、盲动和冒险的倾向。所以,为了表示贬义,特在左字上添加了引号,即“左”倾。“左”倾思想表现为急于求成,主观地夸大革命力量,轻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