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微观)(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ppt课件_第1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ppt课件_第2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ppt课件_第3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ppt课件_第4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欲望与效用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第三节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第四节无差异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第五节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推导第六节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第七节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居民户提供各种生产要素获得相应收入,并把这种收入用于消费。他们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第一节欲望与效用一、欲望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二、效用效用是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效用特点:1)主观性;2)相对性(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请看下例:例:最好吃的东西-免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免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吃。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老鼠的肉非常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免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说明了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不同的偏好决定了人们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傻子地主-从前,某地闹起了水灾,洪水吞没了土地和房屋。人们纷纷爬上了山顶和大树,想要逃脱这场灾难。在一棵大树上,地主和长工聚集到一起。地主紧紧地抱着一盒金子,警惕地注视着长工的一举一动,害怕长工会趁机把金子抢走。长工则提着一篮玉米面饼,呆呆地看着滔滔大水。除了这篮面饼,长工已一无所有了。几天过去了,四处仍旧是白茫茫一片。长工饿了就吃几口饼,地主饿了却只有看着金子发呆。地主舍不得用金子去换饼,长工也不愿白白地把饼送给地主。又几天过去了,大水悄悄退走了。长工高兴地爬到树下,地主却静静地躺着,永远留在大树上了。这充分说明了效用的特点。,.,三、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1、基数效用论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基本观点: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2、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介绍基数效用论者如何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来说明消费者均衡的实现,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实现。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总效用(TU)是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边际效用(MU)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MU=TU/Q边际的含义是增量,指自变量增加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增加量,.,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表),.,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图示),O,Q,U,TU,MU,MU:+,TU:,MU:0,TU:最大,MU:,TU:,从图可看出,.,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从表和图中还可以看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述如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原因第一,生理或心理的原因。第二,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三消费者均衡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假设:第一,消费者的嗜好是既定的。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第三,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消费者均衡正是要说明在这些假设条件之下,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购买与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1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作出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消费选择。约束条件:M=PxX+PyYMUxMUy均衡的实现条件:=MUmPxPy,.,2消费者均衡举例设M100元,Px10元,Py20元,x与Y的边际效用如表1,总效用如表2。,.,消费者均衡的数学推导:消费者均衡问题,用数学语言讲就是在消费者收入预算约束条件下求解效用函数的极大值的问题。设效用函数和预算约束分别为:TU=U(X,Y)PXX+PYY=M构造拉格朗日函数:Z=U(X,Y)+(M-PXX-PYY)ZX=dZ/dx=UXPX=0ZY=dZ/dY=UYPY=0Z=dZ/d=MPXXPYY=0UX=dU(X,Y)/dX=MUX,UY=dU(X,Y)/dY=MUY由、得UX/UY=PX/PYMUX/MUY=PX/PY即为了使效用最大化,边际效用之比必须等于价格之比。或者UX/PX=UY/PYMUX/PX=MUY/PY即为了使效用最大化,所有物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必须相等。这就是效用函数极大值的必要条件。由、还可得UX/PX=UY/PY=,MUX/PX=MUY/PY=是货币的边际效用上式表明,要使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效用,处于均衡状态,必须使每1元所购买的物品的边际效用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第三节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序数效用论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说明消费者均衡的实现。一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无差异曲线: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总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连线。,o,X,I1,I2,I3,Y,.,例如,Y,X,O,I,无差异曲线,.,二无差异曲线的特征,1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2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总效用水平越高。3同一平面上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相交。4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由边际替代率递减决定的)。,.,三、边际替代率1边际替代率消费者在保持相同的效用时,减少的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与增加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之比MRSxy=Y/XX代表X商品的增加量Y代表Y商品的减少量,.,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XY=-Y/XYdY=lim=X0XdX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即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O,Y,X,a,b,c,Y1,Y2,I,X1,X2,.,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原因),MRSXY=-Y/X=MUX/MUYTUX=-TUY(无差异曲线存在的前提是总效用不变,X增加所增加的效用=Y减少所减少效用)XMUX=-YMUY-Y/X=MUX/MUY由于随着X商品数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递减;而随着Y商品数量的减少,其边际效用反而在增加,所以X商品的边际效用与Y商品的边际效用的比值将不断减小,即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从而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3边际替代率与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无差异曲线向原点凸出的弯曲程度则完全取决于两种物品替代性的大小。如果两种物品的替代性很大(大米与面粉)无差异曲线的弯曲程度就小如果两种物品是完全可以互相替代无差异曲线就是一条直线如果两种物品完全不能替代无差异曲线与原点成90。凸出,.,四、消费可能线(预算线、支出线),消费可能线又称家庭预算线,或等支出线,它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I=PXX+PYYPX商品X的价格,PY商品Y的价格,X商品X的数量,Y商品Y的数量,I收入,,.,消费预算线(图示),o,X,B,A,Y,K=-Px/Py,OB=I/PyOA=I/Px,OB=I/Py,OA=I/Px,I=PXX+PYY,M,N,.,如果消费者的收入(I)和商品的价格(P)改变了,则消费可能线就会变动。如果P不变,I,消费可能线AB向右平行移动A1B1如果P不变,I,消费可能线AB向左平行移动A2B2如果I不变,PX,PY同比例消费可能线AB向左平行移动A2B2如果I不变,PX,PY同比例消费可能线AB向右平行移动A1B1如果I不变,PY不变,PX消费可能线ABA1B,O,B2,B,B1,Y,A2,A,A1,X,B,A,A1,X,Y,O,OA=I/PXPXABA1B,OA=I/PXOB=I/PY,.,一、消费者均衡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结合在一起来分析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可以图来说明这一点。,第四节无差异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O,X,Y,B,A,I1,I2,I3,E,N,M,I1I2I3,X=OM,Y=ON,.,证明:E点是消费者均衡点I3I2,I3与AB不交,在I一定时,(X,Y)组合无法达到。AB与I1相交C、D,C、D购买(X,Y)组合是P,I一定下最大组合,但I2I1,C、D购买(X,Y)组合并不是最大效用。I2除E点外,其他各点在AB之外,在P,I一定下无法实现,只有E才能实现消费者均衡。,Y,X,O,I1,I2,I3,E,B,A,C,D,N,M,.,二、无差异分析法与边际效用分析法比较根据边际效用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MUXMUYMUXPX=或=PXPYMUYPY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之点,即在这一点上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消费可能线的斜率无差异曲线的斜率=MRSXY=Y/X消费可能线的斜率=K=OB/OA=PX/PYY/X=PX/PY,MUX=TU/XX=TU/MUX,MUY=TU/YY=TU/MUY,MUX/MUY=PX/PY,X,Y,O,E,B,A,OA=I/PXOB=I/PY,K=OB/OA=PX/PY,I,.,第五节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推导,一基数效用论者如何推导需求曲线1商品价格(P)取决于商品的(MU)MU大愿意支付P高,MU小愿意支付P低,MU递减随商品消费量连续增加(Q)愿意支付PQ与P反方向变化。2消费者均衡条件为MU/P=对于任何一种商品来说,随商品消费量连续增加(Q)MU递减,(MU/P=)不变PQ与P反方向变化。,.,二序数效用论者如何推导需求曲线1价格消费曲线,o,I1,I2,I3,B0,E0,Y0,X,Y,E1,E2,B1,B2,Y1,X1,X0,X2,Y2,EO、E1、E2连线效用最大化均衡点的轨迹称为价格消费曲线(PCC),OB1=I/P1OB0=I/P0OB2=I/P2,A,.,2消费者的需求曲线,o,X,Px,P0,X0,a,P1,X1,b,P2,X2,c,D,D=f(PX),.,三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推导(图1),o,X,I1,I2,I3,Y,A2,E3,Y3,A3,A1,B1,B2,B3,Y2,Y1,X1,X2,X3,E2,E1,当PX,PY不变时,I(收入)变化,预算线平行移动与一条又一条无差异曲线相切,切点为E1、E2、E3。连接E1、E2、E3点的轨迹称为收入消费曲线(ICC),.,恩格尔曲线推导(图2),o,X,I2,X2,a,I3,X1,b,I1,X3,c,EC,I,恩格尔曲线:EC表明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与某种商品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也称收入需求曲线。,.,.,四.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一个建立在需求曲线上的概念。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需求曲线用反需求函数Pd=f(Q)表示。,消费者剩余,.,令消费者的反需求函数为Pd=f(Q),则当消费者以实际价格P1购买Q1数量的商品时的消费者剩余可以用公式表示为:消费者剩余=由消费者剩余的定义和几何图形可以看出,消费者剩余的大小与商品实际价格的高低直接相关:商品的实际价格定得越低,则消费者剩余就越大;相反,商品的实际价格定得越高,则消费者剩余就越小。,.,在理解消费者剩余这一概念时要注意两点:第一,消费者剩余并不是实际收入的增加,只是一种心理感觉。第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者剩余大。因为消费者对这类物品的效用评价高,愿付出的价格也高,但这类物品的市场价格一般并不高。,.,第六节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一、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含义一种商品价格变化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响,使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变化(效用水平变化),使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化(不改变效用水平变化),情况会改变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例如:购买商品1购买商品2,P1,一方面:货币收入不变,现有货币收入的购买力实际收入水平消费者改变对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达到更高效用水平这是(收入效应),另一方面:P1商品1对商品2,较以前便宜。商品相对价格变化商品1购买;商品2购买这是(替代效应),.,结论:商品价格(P)变动引起实际收入水平变动引起商品需求量变动收入效应(效用水平变化)商品价格(P)变动引起商品相对价格变动引起商品需求量变动替代效应(不改变效用水平),.,二、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商品2,商品1,P1引起的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P1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P1成反方向变动。由于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之和,所以,正常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的变动,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总效应,.,三、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1、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及收入效应商品可以分为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两大类。正常物品(收入水平需求量)低档物品(收入水平需求量)由此可推知:正常物品P实际收入需求量(正常物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P成反方向的变动)低档物品P实际收入需求量(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P成同方向的变动)由于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