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_(广东专用)2011高考地理 第二章第1课时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F_(广东专用)2011高考地理 第二章第1课时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F_(广东专用)2011高考地理 第二章第1课时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F_(广东专用)2011高考地理 第二章第1课时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F_(广东专用)2011高考地理 第二章第1课时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课时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考点突破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基础梳理能量来源(最重要的):最后结果: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作用:大气的受热状况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并被地面和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又以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给,基本过程,大气,太阳辐射,地面,温度,地面,反射,吸收,长波,近地面大气,学法指导1.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原理,学法指导2.列表法归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3.列表法归纳大气的保温作用,强化专练1.2008年奥运会火炬手在特定时间内携带奥运圣火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顶,由于火炬登珠峰比较容易受天气因素的影响,登珠峰的火炬会增加一些如供氧装置等特殊设备,以应对珠峰上低压、高寒、缺氧的恶劣自然环境,保证火炬正常燃烧。读图回答(1)(2)题。,(1)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A.B.C.D.解析从图中可看出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是太阳辐射、是地面辐射、是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则大气削弱作用较小,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A,(2)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A.B.C.D.解析四川盆地由于地势低,冷空气不易进入,暖空气与外界交换慢,则气温较高;与青藏高原相比主要是海拔不同导致大气密度、水汽含量不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不同,即大气逆辐射的差异导致两地气温差异。,D,考点二热力环流基础梳理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形成: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大气运动,作用,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各种天气的变化,能量来源: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引起,引起,导致,太阳辐射,学法指导1.用图解法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形成可用以下关系式说明:,冷热不均,大气运动,根本原因,大气垂直运动,上升,下降,气压差异,直接原因,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2.等压面(线)图的判读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等压面图表示气压的垂直分布状况;等压线是气压相等的点的连线,等压线图表示气压的水平分布状况。结合下图说明阅读等压面图的基本技巧和应注意的问题:,(1)从等压面的定义看,PA=PB=1000hpa,PD=PC=500hpa。(2)从气压的概念看,在空气柱L1、L2中,距离地面愈近,上方空气柱越长,则气压值越高,所以气压值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即PAPA,PDPD,PBPB,PCPC。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气压与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是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3)从同一海拔高度看,如h1,由于PAPA,PA=PB,PBPAPDPC。,强化专练2.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气压状况,是由热力作用引起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气压相等的数码是。(2)表示气压最高的数码是。(3)表示气压最低的数码是。(4)在图中“”上画出箭头完成热力环流。(5)如考虑摩擦力,B点吹风。,解析因a、b、c三点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所以a、b、c三点气压相等;又因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所以ae,dc,故e点气压最低,d点气压最高。近地面气压AC,则热力环流近地面是由A到C,呈逆时针方向。近地面要考虑地转偏向力,则北半球向右偏。答案(1)a、b、c(2)d(3)e(4)略(为逆时针方向运动)(5)西北,考点三大气的水平运动基础梳理,大气的水平运动,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原因方向于等压线,并指向,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南半球向方向始终风向只改变,摩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既影响,又改变,风的类型,高空风,力: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近地风,力: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直接,垂直,低压,右偏,左偏,垂直于,风向,相反,风速,风向,平行,斜交,方法指导1.表解法掌握影响风的力及对风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2.风力及风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3.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强化专练3.下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其中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字母依次是()A.a、b、c、dB.a、b、d、cC.b、a、d、cD.c、b、a、d,解析图中与等压线垂直且由高压指向低压的箭头a肯定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互为相反方向的箭头c、d必是风向和摩擦力,与该组箭头垂直的b为地转偏向力;再根据风肯定由高压吹向低压可知,c代表风向,d代表摩擦力。答案B,考向调研考向一气压场分布与气候【例1】(2008江苏地理)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上述“某月”是()A.1月B.4月C.7月D.10月,(2)该月份甲地盛行()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3)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多雨B.低温少雨C.温和多雨D.炎热干燥,解析第(1)题,气压带、风带随季节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各气压带、风带明显向北移动,说明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第(2)题,甲地位于南半球,处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此时盛行东南风。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候炎热干燥。答案(1)C(2)A(3)D,思维拓展巧用“高高低低”规律和“高低低高”规律,判断气温和气压1.“高高低低”规律(1)在等温线分布图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气温偏高;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气温偏低。(2)在等压面分布图上,等压面向高处凸出的地方,气压偏高;等压面向低处凸出的地方,气压偏低。(3)在等温面分布图上,等温面向高处凸出的地方,气温偏高;等温面向低处凸出的地方,气温偏低。,2.“高低低高”规律(1)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气压就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就高(冷高压,热低压)。(2)在同一地点上空的不同高度,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海拔越低,气压越高。(3)在同一地点上空的不同高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越低,气温越高。,(4)在同一地点,低空是高压,高空就是低压;低空是低压,高空就是高压。注意:由于气温和气压都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因此,气温和气压之间的关系,只适应于近地面热力环流的判断,在高空,对于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气压是不适用的。另外,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来判断季节,有一个很好的小窍门,即记住一句话: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大陆等温线就向哪凸出。,【预测1】理论联系实践,学习有用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出发点。例如,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结合“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甲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乙图),回答(1)(2)题。,(1)图甲中、四处气温最低的是()A.处B.处C.处D.处(2)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来完成拍摄()A.16时至次日8时B.8时至16时C.18时至次日6时D.6时至18时,解析第(1)题,由甲图中气流运动状况知近地面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气温,根据气温垂直分布规律知甲图中处气温最低。第(2)题,海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说明陆地温度高,空气上升;海洋气温低,气流下沉,这样风才从海洋吹向陆地,所以在海洋温度低于陆地温度期间,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答案(1)B(2)B,考向二热力环流【例2】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若某些年份赤道太平洋东部(秘鲁附近)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海水表层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0.5以上,则称为“拉尼娜”现象。读下面“沃克环流示意图”,回答(1)(2)题。,(1)在沃克环流中()A.甲地为高压B.乙地为低压C.水平气流由乙吹向甲D.甲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2)当“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下列地区降水可能增加的是()秘鲁沿海我国南方北美南部印度尼西亚A.B.C.D.解析首先明确沃克环流是一个呈顺时针方向的热力环流,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区西岸气流上升,为低压,东岸气流下沉,为高压。拉尼娜现象发生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温差增大,沃克环流增强,西岸沿海如印尼和我国南方降水可能增加,而东岸如秘鲁、北美南部会变得更加干旱。答案(1)C(2)D,【预测2】2009年12月3日,北京被大雾笼罩,造成首都机场多次航班延误。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解析深秋初冬时节,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昼夜温差大,夜晚降温快,水汽易凝结形成大雾。扬尘天气为大雾形成提供凝结核。答案D,对点训练题组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围绕在地球周围的厚厚的大气中,时刻不停地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各种物理现象,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产生深刻的影响。据此完成12题。1.根据图中昼夜的阴晴情况,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在苏南盛夏,甲地闷热难挡B.若在苏北冬季,乙地人此日感觉稍暖C.丙图常见于我国西北地区D.假设四图连续出现在某地的四天中,丁日气温日较差最小解析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温度较低;夜晚多云,云层有保温作用,温度不会太低。答案A,2.运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工作在太空中的人造卫星表面温度总是特别低,一般都是在零下几十度B.从没有阴雨天气的月球上看到天空总是特别蓝C.一般说来,在远日点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在近日点时D.早晨与傍晚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中午,解析工作在太空中的人造卫星及月球上不存在大气,也没有大气的削弱作用;近日点与远日点是相对而言的,地球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球体,地球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与太阳高度角、太阳光通过大气层的距离有关,故近日点、远日点相差不大;早晨与傍晚时太阳高度角小,通过的大气层距离长,故削弱作用大于中午。答案D,题组二:大气的水平运动烟流的扩散有爬升型、熏蒸型、波浪型、平展型等不同形态,大气对流运动对烟流的扩散具有很大的影响。读下面四幅图,回答34题。3.下列四种烟流扩散形态,与其对应的大气状况图正确的是(),4.波浪型烟流出现的时间多在()A.晴朗的夜间B.日出前后C.多云的夜晚D.晴朗的白天解析第3题,大气的稳定程度决定着烟流的扩散形态,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烟流呈波浪型;下层稳定上层不稳定时呈爬升型;下层不稳定上层稳定呈熏蒸型;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时呈平展型。第4题,晴朗的白天,由于近地面受热不均匀,大气不稳定,烟流呈波浪状态。答案3.D4.D,5.读“高空等压线图”,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