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5160-1994 是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称为《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体制》。这项标准发布于1994年,旨在规范和指导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要求、工作原理及系统构成,以促进此类通信系统的兼容性、互操作性和技术进步。

标准内容概述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那些不依赖中央控制站来管理信道分配和用户接入的移动通信系统。这类系统能够自动选择空闲信道进行通信,常见于专业移动无线电(PMR)系统中,如对讲机网络。

  2. 系统架构:标准定义了系统的组成模块,包括移动台(用户终端)、基站(如果有的话)、以及它们之间的通信协议和接口规范。在无中心系统中,每个移动台都能独立选择信道进行通信,无需通过中心控制器协调。

  3. 信道管理与分配:详细说明了如何在多信道环境下实现信道的自动选择和使用,以避免同频干扰,确保通信质量。这通常涉及信道监听、动态信道切换和共享机制。

  4. 技术要求:规定了发射功率、频率范围、调制方式、信号带宽、误码率等关键技术参数,确保不同制造商的设备之间能够相互通信。

  5. 兼容性与互操作性:为了促进不同厂家设备的兼容与互操作,标准设定了共同遵循的通信协议和信号格式,使得系统内设备可以无缝对接。

  6. 安全与隐私:虽然重点不在安全措施,但标准可能也包含了基本的安全要求,如防止非法接入和保护通信内容的基本指导原则。

  7. 测试与评估方法:提供了系统性能测试和评估的方法,包括信道切换速度、通信距离、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的检测标准,确保系统符合设计要求。

实施意义

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统一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的制造和技术标准,促进设备间的互换性和兼容性,降低系统部署和维护成本,同时提升紧急通信、专业服务领域及特定行业通信的效率和可靠性。

注意事项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15160-2007
  • 1994-08-12 颁布
  • 1995-0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5160-1994 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体制_第1页
GB 15160-1994 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体制_第2页
GB 15160-1994 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体制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5160-1994 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体制-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体制5160一94a 990年版)。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必要的技术体制要求。根据无中心控制的体制特点,对系统、发射机、接收机、控制单元、结构及配套件等的主要技术要求作出了规定。本标准适用于有关单位研制、生产、进口、使用和管理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系统。2引用标准380电话自动交换网铃流和信号音2192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发射机测量方法由各移动台或固定台分别设定无线通信链路的分散控制方式。率)供用户共同使用,并按被呼用户地址(号码)发出选择呼叫信令以建立通信的一种技术。M/D/1,M/M/79通信系统的服务过程,可以作为一个随机服务系统来处理,按输入过程、服务规则和服务机构这三个组成部分可分成不同类别。输入过程分泊松输入(用定长输入(用,服务规则分指数分布服务(用定长服务(用,服务机构的数目在通信系统中为信道的数目。M/D/1表示泊松输入定长服务/1个信道,M/M/79表示泊松输入指数分布79个信道。4系统组成本系统可由固定台、车载台、数传台、便携台、手持台、遥控台、转发台、有线无线转接器等用户设备及电波监控系统、呼号编码器等监控设备组成。定台可作固定使用;b车载台可供车辆移动使用,c便携台可供个人背挂使用,d数传台可供计算机通信使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一08一12批准1995一01一01实施5160一94e手持台可供个人手持移动使用,f遥控台可供远距离操作使用;9转发台可转发移动台或固定台的信号,延伸其通信距离;h有线无线转接器可以沟通无线网和有线网的单工入口设备。以对其无线覆盖区内所有电台的通信活动进行监测、控制的无线电波管理系统,指配的电台呼号编码写入图1)任一电台可在其无线覆盖区内任意选址另一(或一组)电台直接通信,形成小区全连通网。有权电台可在转发台无线覆盖区内任意选址另一(或一组)电台转接通信,形成大区部分连通网。,、 孔一、已月卜门、J、直通一转发洲代尸监控,一一如固定台t L,表1)5160一94表1系统技术规范序号 项目 交错(12. 5式宽带(25 式 1 控制方式 各种电台都是通过载波电平检测,分别独立设定无线通信链路的分散控制方式2 通话方式 同频单工按讲方式 可以1:1 1:N 频率范围 915 3 903 430 4 多控制信道 915 信 903 道 430 共 用 方 式 M/D/1等待制 信道数1 信道间隔25 通话信道 915. 037 5987 5 903. 037 5987 5 430. 037 5431. 987 5 M/M/157损失制 M/M/79损失制 信道数157 79 信道间隔12.5 25 信道选择方法 无三阶互调组法(参见附录B) 5 载波电平检测门限 1 路电压) 1s 6 发射功率 一般5w;其中对430. 5 W W 天线高度与固定台间隔 天线高度10时,固定台间隔李200; 天线高度30,10时,固定台间隔)500; 天线高度30时,固定台间隔李1 000; 特殊使用场合,经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批准允许天线高度)30 8 大区方式, 半径5 9 小区方式, 10 每部电台忙时话务量e 1s?一一 限电平?一一一一一丁一菊发控制信令二二二发信号回铃振铃(2)按收松话发控制信令二地址号相同的响应按二发射淞二发控制位令按复位健地址号相同的响应二二发拆线控制信令返回控制信道上守候返回控制信道上守候图4通信流程图图中:(1)载波电平检测门限置为1 路电压)(2)避免话务拥挤,通话限时开始。5160一94了接收机主要技术要求(见表4)表4接收机主要技术要求项目 交错方式 宽带方式 参考灵敏度 车(船)载台便携台车(船)载台便携台 手持台 手持台 大区方式优于6 小区方式优于20 V 通带宽度(6 10 12 选择性(60 25 30 杂散响应抗扰性, )60 )50 )65 )55 邻道选择性, )60 50 )65 )55 互调抗扰性, )55 )50 )60 )55 本振频率容限10一 900 2 3 5 3 5 7 杂散发射 4 000 静噪功能 有 载波电平检测功能 有 信道使用率测定功能 有 控制单元技术规范控制信令(见表5)表5控制信令项目 交错方式 宽带方式 码型(符号形式) 信令传输速率 1 200 s 允许偏差士200X 10 调制方式 副载波 传号频率, 1 200 允许偏差士20O X 10 空号频率, 1 800 允许偏差士200 X 10 频偏, 士2. 5 信令格式位同步 50 101010. 帧同步 巧 111011001010000 被呼地址 20 5位 信道号 8 进制 指令码 4 进制 呼号编码 48 识别码 8 2据长度)+12=188 信令总长 188+50+15=253 10. 8 用20 进制1 2 3 0001 0010 体见表6:表6信道号码01000101信道号二进制码 1 0000000180 0101000081 01010001158 10011110叫、重呼指令,由控制信道发送,应答、松键、拆线指令,由通话信道发送。具体见表7:表7指令码二进制码交错方式 宽带方式 0000 大区一般呼叫、应答 一般呼叫、重呼、松键、应答0001 大区一般重呼、松键 进转发标志 0010 进转发标志 进有线标志 0011 进有线标志 拆线 0100 大区1分钟呼叫、应答 0101 大区1分钟重呼、松键 0110 大区拆线 0111 小区一般呼叫、应答 1000 小区一般重呼、松键 1001 小区1分钟呼叫、应答 1010 小区1分钟重呼、松键 1011 小区拆线 1100 1101 1110 1111 示电台呼号(见表8)05160一94表8呼号编码比特号 1 1332 337 415 呼号编码判别省识别码 台号 限时 判别 网号第1位 1 A. Z 10001 F(10 1 D(3 码型 例 1 43 10001 F F A 1 十进制16示通信双方为同一组,以便拆线时识别,具体见表9:表916进制十进制二进制 10 16 00010000 255 11111111十进制。示松键时的通信剩余时间,具体见表10:表10识别码通信剩余时间,S 00 30 01 30 02 60 03 90 04 120 05 150 06 180 07 210 08 240 09 270 300 330 360 390 0E 420 450 9结构、线和电源9单片微机需用掩膜将程序固化并焊在印制板上,或采取其它保护措施,使不能改写程序。外形尺寸5160一945 x 75 0表11)表11接口引脚1 2 3 4 5 6 7 8 功能E空脚+5v 表12)表12特号 1 1332 337144 455510529呼号编码判别省识别码台号 频段 限时 判别 网号 组号 群号 1 A. 10001 1,3,F D,F 10999 10000 10099 码型 表126呼号编码气信代芝之33 371 915917 3 3 43010 D 903905 F 表13)表13接口及增益型式 便携式车载式固定式插口 增益( 57注。430H:便携式可用携台(见表14)直流电压:13. 8 05160一94表14车载台、便携台发射((5 w)接收守候消耗电流800 00 表15)直流电压:5 w)900 00 0 士1000 50 士10%50 V 的过压保护)5160一94附录考件)接收输入电平对连通可靠度(见图 八11一5 )5 1U 15 20接收愉入电平((图利衰落中心频率903 落率20 衰落曲线C, 10通可靠度)9000附录考件)无中心选址通信系统采用多信道共用方式,其信道选择方法有顺序法、随机法及无三阶互调组法。经计算机模拟,顺序法在短的观察统计时间控制信道即已发生严重堵塞。随机法可较顺序法长1倍的时 5160一94间才发生堵塞,而无三阶互调组法可使等待概率较随机法减少1倍,不再堵塞,因此推荐优先使用无三阶互调组法,其方法如下:成10组无三阶互调组1 10 21 29 36 50 54 67 772 11 22 30 37 51 55 68 783 12 23 31 38 52 56 69 794 13 24 32 39 53 57 70 809 20 28 44 49 62 66 768 19 27 43 48 61 65 757 18 26 42 47 60 64 746 17 25 41 46 59 63 735 16 34 58 7114 15 33 40 72信道按无三阶互调组排成两张搜索排序表。信道搜索排序表之一:1 77 21 67 10 54 29 50 36 51 22 2 55 78 68 11 37 3038 31 69 79 52 56 23 12 3 80 57 13 53 4 39 32 24 7076 49 28 66 20 9 44 62 8 43 75 48 65 61 19 27 26 6447 18 60 42 74 7 17 25 63 6 41 46 59 73 5 16 34 3558 71 14 72 15 40 45 33信道搜索排序表之二:1 10 21 29 36 50 54 67 77 2 11 22 30 37 51 55 68 783 12 23 31 38 52 56 69 79 4 13 24 32 39 53 57 70 809 20 28 44 49 62 66 76 8 19 27 43 48 61 65 75 7 1826 42 47 60 64 74 6 17 25 41 46 59 63 73 5 16 34 3558 71 14 15 33 40 45 72查表一,就从所停信道开始,按排序搜索,通过载波电平检测判别忙闲以寻求空闲信道;若查表二也如此。因此在所搜索期间及在所搜索空间,其所搜索的信道可在某一无三阶互调组内,或相继的某几个无三阶互调组内,可降低被干扰或误判为忙的概率。附录考件)对宽带方式通常自动限10 话信道使用率高于75时,自动转为限3 时到前30 定通话信道使用率的方法:当信道使用率等于75时,信道空闲率则等于25%,即忙:闲3:1,当按排序表搜索空闲信道时,设连续跳了3个信道均被占用,跳至第4次以后才寻到空闲信道,此时可粗略认为通话信道使用率高于75,而自动转为限3 窄带方式通话信道使用率高于80时,自动转为限3 测定方法如下:当信道使用率等于80时,信道空闲率则等于20 0o,即忙:闲4*1,当按排序表搜索空闲信道时,设6160一94连续跳了4个信道均被占用,跳至第5次以后才寻到空闲信道,此时可粗略认为通话信道使用率高于80写,而自动转为限3 录码方法(参考件)无中心选址通信系统采用的护间距最小为19位,冗余度为1/2,效率为500o。其编码、解码具体电路与D. W. 1编码电路如图 2 3 4 5 6 7 C 编码序列图 88位信息数据为A; A; A; A; i=0,1,2.b在信息数据输入之前要添加6位“0”信息位,在信息数据全部输入之后,还要添加6位“0”信息位。c监督位由移位寄存器1和4的内容模2加并反相后输出。d信息位由移位寄存器7的内容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