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烧伤2014年培训_第1页
化学烧伤2014年培训_第2页
化学烧伤2014年培训_第3页
化学烧伤2014年培训_第4页
化学烧伤2014年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烧伤的应急救援、化学烧伤、烧伤以外的第二个烧伤原因,不仅多数是从事职业造成持续进行性损害,而且被皮肤、粘膜吸收,是全身性中毒硫酸、氢氟酸和苛性碱最常见的致伤化学物质2011年烧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化学烧伤远高于发达国家占所有原因烧伤6.4%的文献报道,化学烧伤在所有烧伤原因中仅占3%,但烧伤死亡原因中达到30%,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军事科学研究和工业农业生产中,引起人体损害的化学物质约有25000多种,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化学烧伤的致伤机制化学物质接触人体,会产生局部损害和全身损害。 其损害程度与化学物质的性质、用量、浓度、接触时间和面积、处理是否及时有效等因素有关。 化学物质对局部组织损害有氧化作用、还原作用、腐蚀作用、原生质体、脱水作用及疱疹作用等。 取决于化学物质的性质。 一种化学物质可以同时存在几种。 有些人燃烧后烧伤。 例如磷烧伤。 有些对健康的皮肤不会造成损伤,如果起火燃烧,引起皮肤烫伤,有害物质就会通过创面进入体内,引起中毒反应。 化学物质被正常的皮肤、创面、呼吸道、消化道等吸收,引起中毒和器官破坏。 化学烧伤死亡率明显高于一般烧伤患者,是化学毒物引起的中毒及并发症所致。 常见化学烧伤,1、酸烧伤常见硫酸、盐酸、硝酸烧伤。 此外,还有氢氟酸、酚酸、草酸等。 其特点是使组织脱水、蛋白沉淀、凝固,烧伤后创面立即结痂,边界清晰,限制了对深部的侵蚀。 硫酸、盐酸、硝酸烧伤:硫酸、盐酸、硝酸烧伤的发生率较高,占酸烧伤的80.6%。 硫酸烧伤创面呈黑色或棕黑色盐酸者为黄色; 硝酸是黄褐色的。 另外,颜色的变化与创面的浓淡也有关系,潮红最浅,灰色、茶色或黑色较深。 酸烫伤后,痂皮隐藏,因此初期深度的判断比一般烫伤困难,没有水泡不能判断为浓度烫伤。 硫酸、盐酸、硝酸在液体时会引起皮肤烫伤,气体时吸入会引起吸入性损伤。 比较三种酸,浓度相同,液体中硫酸作用最强,气体中硝酸作用最强。 吸入气体硝酸后,数小时内出现肺水肿。 口服后可引起上消化道烧伤、喉水肿、呼吸困难,甚至溃疡穿孔。 氟酸烧伤,特征:为剧毒物质,小面积死亡病情发展迅速,数小时(甚至50%,烧伤面积为1%; 任何浓度的氢氟酸烧伤面积均为5%; 吸入氢氟酸浓度的60%的烟。 碱性烧伤,常见碱性烧伤与苛性钠、石灰、氨水碱性烧伤的特点是结合蛋白质,形成碱性蛋白质复合体,易溶解,进而使创面皂化,加深脂肪组织,因此碱性烧伤比酸性烧伤严重,碱性烧伤:碱性氢氧化钠烧伤后创面呈骨头或肥皂状焦痂,色潮红一般较深,通常深度以上,疼痛剧烈,创面坏死组织脱落后,创面凹陷,边缘潜行,常不治愈。 氨水烧伤:氨水易挥发释放氨气,具有刺激性,吸入后可发生喉痉挛、喉水肿、肺水肿等吸入性损伤。 氨水接触创面浅者有水泡,深者干燥呈黑色皮革样烧焦痂。 3、磷烧伤合并中毒磷烧伤在化学烧伤中居第三位,仅次于酸、碱烧伤。 磷除了在空气燃烧中受伤外,由于磷氧化生成五氧化二磷,还具有使细胞脱水和夺氧的作用。 五氧化二磷接触水生成磷酸,反应过程中热量持续加深创面。 磷蒸气吸入可能引起吸入性损伤,磷和磷化物可能因创面和黏膜吸入而引起磷中毒。磷系原生质体抑制细胞氧化过程。 磷吸收后,多含于肝、肾组织,易引起肝、肾等器官的广泛损害。 磷烧伤后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恶心,严重者无肝、肾功能衰竭、肝肿大、肝区痛、黄疸、少尿或尿,尿有蛋白和管型。 磷烧伤后,应立即熄火,脱去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或浸泡在水中。 清除创面的磷颗粒,避免与空气接触。 暂时无大量清水,可用湿布复盖创面。 为了避免吸入性损伤,患者和救护人员用湿手帕和口罩遮住鼻子。 患者入院后,用1%硫酸铜冲洗,形成黑色磷酸铜,容易去除,然后用清水冲洗或浸水。 注意硫酸铜的用量和创面不产生白烟。 馀创面的磷酸鲷鱼用镊子好好清除,清水洗净后,用5%碳酸氢钠溶液浸湿,中和磷酸,46小时后包扎,严禁油质敷料。 深度创面迟早要切开痂皮植皮。 4、氰化物烧伤合并中毒,氰化物按化学结构分为无机氰化物和有机氰化物,后者称腈类化合物。 氰化物进入体内后,氰离子与氧化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快速结合,阻碍其细胞色素还原为具有二价铁的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引起“细胞内窒息”。 氰化物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无力、胸痛、胸闷、头晕、耳鸣、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瞳孔缩小或扩大、陈发性或强直性痉挛、昏迷,最后死于呼吸、心跳停止。 是尽早投用亚硝酸异戊酯和亚硝酸钠的处理。 现场和运输途中,将亚硝酸异戊酯0.20.6ml重复1530秒、数分钟12次,慢慢静注3%亚硝酸钠1020ml,以23ml/分钟的速度静注,然后静注25%硫代硫酸钠50ml。 注射时不要加快速度,以免引起低血压。 局部创面先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再用0.01%高锰酸钾冲洗,再用5%硫化铵湿敷。 沥青烧伤沥青被称为沥青,具有较高的粘性,广泛用于房屋建筑、工程防腐防湿、铺路等。 液体沥青引起皮肤烧伤完全是热作用,无化学伤害作用。 其特点是不易清除、发热高、散热慢,创面较深,多发生于手、脚、脸等皮肤外露部位。 大射程沥青烧伤应用汽油擦拭,以免引起急性铅中毒。 沥青烧伤后,可以立即放在冷水中降温,然后用橄榄油或麻油可以去除创面沥青的松节油擦拭,但因具有刺激性,适合中小面积的创面。 对创面禁用红汞、龙胆紫。 化学烧伤的特点,化学烧伤不同于一般烧伤:化学烧伤的致伤因子与皮肤接触时间长,引起局部进行性障碍,创面深,某些化学物质在创面、呼吸道等吸收中毒,导致全身器官损害,化学烧伤的特点,化学物质的性质, 释放方式与续发效果不同的损伤重点方面差异以皮肤损伤为主:硫酸、硝酸、氯磺酸、液碱等,大面积烧伤可以警惕酸碱不平衡去除皮肤损伤,易被呼吸器吸入,肺损伤重:高挥发性物质如硫酸二甲酯、液氨液溴、甲胺类、盐酸等清除皮肤损伤,全身中毒明显:如氢氟酸、苯氨基或硝基化合物、苯酚、磷等化学烧伤的特点和呼吸道烧伤较一般烧伤更为突发性:化学品事故常见,难以预测集体性危害大:不仅是现场,邻近地区作用时间长,化学毒物消失困难,化学烧伤抢救,现场抢救:脱、冲、泡、盖、大量清水冲洗作用:稀释、机械冲洗、降温不考虑先用中和剂现场水冲洗30分钟,重症患者在现场抢救用水冲洗后送医院,浓硫酸和盐酸碰水后发热用干布晾干,或用石灰水、肥皂水等中和剂洗后用水洗或水洗是有效的,越早越充分,损伤越轻,创面越浅,需要植皮的概率越低! 什么? 酚难溶于水,水洗效果差吗? 用50%聚乙二醇(PEG )、70%异丙醇(IPA )或70%乙醇擦洗,然后用大量水冲洗? 动物实验证实水洗也是有效的急救措施! 现场经过有效水洗的临床患者,创面也多以浅度表现! 单纯水清洗不充分,需要进一步处理有机溶剂! 生石灰、电石和干燥水泥遇水生成强碱,释放出大量热量,必须先去除粒子,再水洗吗? 有更好的措施吗? 像高压水枪一样水洗! 化学烧伤的应急救援,化学烧伤的应急救援,时间是生命,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 伤后现场抢救、搬运和医院抢救各环节处理是否及时有效,与伤情和预后有直接关系。 尽管伤化学品种多样,伤后处理仍有共同性。 化学烧伤的应急救援、一揽子化学烧伤的应急救援、一揽子烧伤的特点是事故的突发性,瞬间烧伤大量伤员,烧伤事故现场秩序混乱,难以及时自救,烧伤程度相对较重,常合并吸入性损伤、爆炸和化学中毒等情况,伤情复杂。 整批化学烧伤应急救援需要多方面的协助,只有事先制定处理预案,事故发生后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成批烧伤应急救援、化学烧伤应急救援的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救助者应注意自身防护,如浦江5.7氢氟酸泄漏事件、事故原因、注意事项、化学品随流程不断变化,有时厂方应提供流程资料,必要时进行现场调查, 在伤害物质生产过程中可以明确设备爆炸或喷出物的产生,在烧伤的同时可伴有毒物污染,伤后的中毒表现可能被烧伤或合并伤掩盖,注意事项、混合物引起的化学烧伤,主要对伤害化学物质无明显毒性,但含量少的物质有毒性,注意事项、盐酸、 硝酸、溴和硫酸二甲酯等化学物质具有强挥发性和刺激性,皮肤可能无明显损伤,吸入性损伤非常严重。 受伤后由于病情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只是早期有轻度黏膜刺激症状,常常不受重视,漏诊容易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