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打磨技术ppt课件_第1页
钢轨打磨技术ppt课件_第2页
钢轨打磨技术ppt课件_第3页
钢轨打磨技术ppt课件_第4页
钢轨打磨技术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轨打磨技术,1,主要内容1。钢轨打磨分类2。钢轨预磨的作用3。钢轨预磨参数4。轨道预研磨程序5。高速铁路钢轨的研磨l附件:客运专线钢轨预研磨规格(草案),2,1。轨道磨削分类,3,轨道修复磨削:磨削速度低,重复,轨道表面损坏或波磨削的基本消除,深度裂纹不能消除。轨道预防渐进磨削:从修理磨削逐步过渡到预防磨削。4,钢轨打磨的分类,钢轨预磨:开通前新钢轨的研磨;导轨预防性研磨:快速研磨一次,完全去除有微裂纹的薄层,形成或保持理想轮廓。5,2。钢轨预磨的作用,6,钢轨预磨的作用:1)形成适合轮轨接触的钢轨头表面;2)消除钢轨表面脱碳层;3)消除施工引起的钢轨损伤;4)提高轨道平顺性,整合焊接接头钢轨表面;5)预研磨后,车轮传动带应位于中心位置。7,3。轨道预研磨参数,8,1)轨道预研磨剖面的设计是中国铁路轨道地面坡度相当小(1: 40),因此,在新轨道布置的轨道和车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直线轨道车轮传动带在轨道侧面的范围为10 30mm(从轨道表面R80开始到R300的大约5mm),曲线轨道的链节带如图1和图2所示导轨的运行后,其轮廓如图3所示。9,图1西环路直线段轮轨接触带(2007年4月打开,2008年1月测量),10,图2西环路曲线段(R2000m)轮轨接触带(2007年4月打开,2008年1月测量),13,图4U71Mn轨道运行后的轨道表面状态(安装成有线的U71Mn轨道运行一年半后的光带),14,当轨道更硬、车轮重量更小、大型机器磨削不及时执行时,如果车轮/轨道接触长期在轨间侧,则该部分可能形成滚动接触疲劳损坏(RCF)(图5)车轮/导轨运行后的轮廓情况如图11和图6-12所示。15,图5矿深准高速铁路下行线k14 600曲线上的钢绞线表面裂纹(PD3轨道),16,图6现有流线型插入轨道的广大,17,图7现有导轨接触轨枕角,产生鱼鳞裂纹,18,图8现有钢轨在轨枕各部分生成剥块图10放在直线上的热处理轨道由于车轮轨道长期难以运行,导致轨距各部分疲劳裂纹,21,图11K36 700准高速商船主U71Mn轨道剖面图(2004年8月更换,2006年12月测量,表面光泽度,无RCF车轮轨道,22,图12 qinshen线U71Mn轨道剖面图) ,24,图13-1钢轨预磨轮廓(1),图13-2钢轨预磨轮廓(2),25,2)钢轨预磨深度目前客运专用钢轨的脱碳层深度大部分小于0.3mm,各为0.3-0.5mm,其中总脱碳深度约为0,26,图14-1胎面脱碳层深度0.4mm完全脱碳层深度约0.2mm,图14-2钢轨角度脱碳层深度0.4mm完全脱碳层深度约0.2mm,27,因此,为了减少表面脱碳所引起的硬度减少等因素对钢轨使用性能的影响,必须预抛光导轨。为了消除轨道表面的脱碳层,轨道前磨削深度必须大于非工作边0.2mm,车轮轨道的主要接触部分必须大于0.3mm。28、在轨道工程中,有时工程车运行会导致轨道滚动和擦伤,因此,在正式运行之前,必须通过轨道的预先研磨来消除这些缺陷。29,底座闪光焊接接头或现场焊接接头的直线度也可以超过标准要求。如果焊接接头的轨道顶部平整度大于0.5mm/m,则必须首先使用仿形砂光机对焊接接头进行部分抛光,然后用大型机器进行抛光,以符合焊接接头和轨道主平整度基本一致、小于0.2mm/m的标准规定,提高轨道的平顺性。30、焊接接头轮廓磨削不得低于钢轨其他部分焊头1m范围的平整度。不要只在焊接接头1m范围内满足标准要求,而是在整个导轨上放置焊接接头,考虑问题,避免形成1m范围内的低接头。31,3)钢轨预磨次数形成预磨轮廓,为保证磨削后钢轨表面的粗糙度,48磨头磨削车辆通常需要4次左右,96磨头需要2次左右。32,4)预磨轨道表面粗糙度法国高速铁路,轨道磨削后粗糙度要求小于5m,英国要求小于7m,而我们的铁路低于欧洲标准要求10m。33、目前钢轨预磨存在的问题,目前中国客运专线钢轨预磨大部分根据钢轨原轨头轮廓进行抛光,emu运行过程中钢轨光带分布在轨距角度。34,如果车轮以轨距角度长时间接触,不仅会提前对导轨造成损坏,还会加速emu车轮的磨损,形成凹磨。在一定程度上开发了车轮凹面磨机后,高速行驶条件下emu的侧面不稳定性会产生抖动,从而影响emu的操作方便性,并加速车轮故障。提出35,特别是客运专用钢轨预磨规范,见沿线钢轨预磨场,附件。36,4。钢轨打磨程序设计,37,38,第一通路内部轨道角度(4010)根据第二通路内部和外部第三通路轨道顶部表面前三种情况确定39,1。武广PGM-96C钢轨打磨车参数双磨。一次性:磨削速度:15-16km/h;研磨角度:10-40,-3 -10;磨削功率:50%;第2集:光泽。磨削速度:18km/h;研磨角度:-10-45;磨削功率:50%;40,真心线新轨迹磨削程序圆弧磨削模式:角度排列的目的是叠加45 33至24个砂轮进行分割,主要磨削遮光和导轨内侧作用边缘的接触部分。圆弧磨削模式:角度排列从44 22均匀分布24个砂轮。主要对钢轨内部作用边缘进行抛光,利用磨削模式扩大角度,圆整进行比较。41,研磨模式:角度排列均匀分布23 0至24个砂轮。主要连接磨削模式,将磨削区域扩大到0,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或增加磨削功率,达到最佳皮带效果。42,研磨模式:角度排列从0 22均匀分布24个砂轮。主要目的是连接研磨模式,完成整个钢轨打磨。上述四种研磨模式在研磨后完成钢轨的基本抛光,研磨时根据研磨速度(12-14km/h)、研磨力(11-13kw)、研磨地导轨的实际情况增减,达到最佳抛光效果。43,研磨模式:无固定研磨模式。根据钢轨本身的硬度等不同的特殊性,对钢轨打磨4次后出现的不圆顺等情况进行5次完整性抛光。具体模式是根据实际情况定制的选择研磨模式,特殊情况可以在现场临时研磨的方式研磨。真心线轨道经过打磨,可以看出在轨距角度R13部分打得更多。44,5高速铁路的钢轨打磨不同于中街铁路,不同于现有繁忙干线,周期和研磨方式也不同。以我国高速铁路为例,通过预研磨形成车轮和导轨匹配的合理导轨面后,通过导轨头前轮廓磨削提高平顺性,减少噪音,其抛光周期总通过重量为30006000万吨,可进行一次。一次4-6次。严格要求表面粗糙度。,45,1)日本高速铁路钢轨打磨效果:改善驾驶条件,延长钢轨寿命;减少噪音。周期:更换导轨后必须在一年内抛光。住宅密集地区一年或3000万吨更换一次,根据居民的相对密度,以3000万吨6000万吨打磨一次。一次研磨46次;每个通路0.05 0.10mm1磨削进度为4 6公里。46,2)德国高速铁路钢轨打磨,每4年;3)法国高速铁路的钢轨打磨取决于钢轨损伤情况。47,附件客运专线钢轨预磨规范(草案),48,1普通钢轨预磨是指在轨道布置后,在线路正式开通前打磨新包装的轨道,在消除轨道表面脱碳层和施工造成的轨道表面损伤的同时,形成必要的磨削轮廓,改善轮轨接触状态。该规格适合新建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专线铁路,现有铁路钢轨的预磨可以参考执行。49,2钢轨预磨参数2.1磨削轮廓设计轨道预磨轮廓根据图1红线,钢轨打磨后,车轮传动带应严格居中,宽度为20 30mm(图2)。轨道磨削深度应小于导轨头的非工作边0.2mm,在轮轨的主要接触部分应小于0.3mm。磨料轮廓范围为-20到45 (-15到42)(见图3)。50,图1导轨前磨削导轨头轮廓,图2砂轮行驶皮带中心,宽度25 40mm,51,2.2磨削时序导轨前磨削必须在线路正式开通或执行试验操作之前完成。52,2.3其他参数预防研磨次数可控制在3 4次以内。轨道磨削速度取决于磨削列车特性,一般使用8 12k m/h。53,3抛光工程要求3.1抛光工程前,要整理轨道床和轨道侧易燃物品,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引起火灾。3.2在磨削前,如果磨削扇区影响正常磨削操作,特别是检查影响规格角度磨削的因素,采取事前措施,使钢轨打磨正常进行。在54,3.3磨削前,应检查焊接接头导轨平面平整度。如果焊接接头的平面度超过0.5mm/m,则焊接接头的部分磨削必须使用轮廓磨削设备进行。根据3.4抛光设备,在逆场轨道上进行磨削参数调整测试,确认抛光轮廓表面达到图1要求后,开始正式磨削。55,4磨料检验和验收4.1仿形磨削轮廓检验,确定是否满足磨削轮廓设计要求。使用4.2轨头轮廓模板确定轨道磨削后车轮行驶皮带宽度是否在20 30mm之间,光带是否严格居中。56,4.3磨削后,焊头平整度必须满足:轨顶垂直方向小于0.2mm/1m的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