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浣溪沙》_第1页
苏轼《浣溪沙》_第2页
苏轼《浣溪沙》_第3页
苏轼《浣溪沙》_第4页
苏轼《浣溪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2、理解词的大意,初步欣赏这首词。3、复习词的相关知识。,自学指导一:1、请同学们正确流利的朗读这首词,注意体会词的节奏美。2、我能想大家介绍苏轼。,苏轼简介:苏轼:(10371101年)我国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文学家,世称“三苏”。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在小组内交流这首词的大意,然后全班交流。,词的大意: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上阕,写景,兰芽浸溪,路静无泥,暮雨萧萧,子规轻啼,下阕,抒情,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自然的美景和生机令人心旷神怡。,不要徒发衰老之叹。,小结这首词: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赏析:作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产生了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生之“再少”,非如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还童”,而是应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因为人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人所能改变的,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作者尾句认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应有那种“黄鸡催晓”、朱颜已失的衰颓心态,体现了作者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全词的特点是即景抒情,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情昂扬向上,富有哲理。,自学指导三:我们已经学过了几首词,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词的哪些相关知识呢?让我们交流一下吧。,词,原是配合隋唐以来娱乐而创作的歌辞。后来逐渐脱离了与音乐的关系,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一直以格律诗的面貌流传至今。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唐诗、宋词并举。可见它已成为我国宋代的主要文学样式。词又叫诗余,长短句。,什么是词?,1、不同曲调的歌词,它的段数,句数,韵数,字数和平仄,都有不同的格式。词保留了这些歌词格式,称为词调。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叫做词牌,可以做为后人继续照样填词的标准。2、词依据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根据段数的多少,词分为四类:一首词只有一段的称为单调。有两段的称为双调,第一段叫上阕,第二段叫下阕。有三段的称为三叠,有四段的称为四叠,分别称为第一,二,三,四叠.其中双调的是最为常见的形式,三,四叠的都很少。,词有哪些特点?,课堂练习: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