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精度及检测PPT课件_第1页
齿轮精度及检测PPT课件_第2页
齿轮精度及检测PPT课件_第3页
齿轮精度及检测PPT课件_第4页
齿轮精度及检测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精度与检测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最重要的传动形式之一,在现代机械中应用广泛。本章主要研究影响齿轮传动精度的齿轮或齿轮副的偏差项。11.1概述,1、适用范围广;2.高效率;3.传动平稳,结构紧凑;4.运行可靠,使用寿命长。齿轮传动的主要特点是对齿轮传动运动精度的要求:齿轮转动一次,最大角度误差在一定范围内。拐角误差-实际拐角和名义拐角之间的差异。齿轮传动运动要求,2。传动运动的平稳性:要求齿轮的瞬时传动比变化不大(在一定范围内)。3.载荷分布的均匀性:当齿轮啮合时,要求齿面接触良好。齿轮传动运动的要求,4。合理的传动间隙:11.2齿轮加工误差及其检测,1。影响运动精度的误差:(4) (GB/T10095.2-2001),1。切向综合总偏差F1(F1):当被测齿轮在一侧与理想精密齿轮啮合时,在被测齿轮旋转一周期间,实际旋转角度与标称旋转角度之间差值的总振幅。fi,影响运动精度的误差,2。齿距的累积总偏差Fp(Fp):分度圆上同一侧的任意两个齿面之间的实际弧长与标称弧长之间的最大差值。Fi是通过划分弧长计算出来的,示意图如图11-5所示。7,累积节距偏差Fpk(Fpk):在分度圆上,k个节距之间实际弧长与标称弧长之间的最大差值。3.径向跳动Fr(Fr):当探针在齿轮一周内与齿高中间部分的两侧接触时,探针相对于齿轮轴线的最大变化。影响运动精度的误差,4。径向综合总偏差fi(fi):当被测齿轮与两侧的理想精确测量齿轮啮合时,被测齿轮旋转一周时,双啮合中心距离的最大变化。(2)影响传输稳定性的误差:(4)。1.切向综合偏差fi(fi):当被测齿轮在一侧与理想精密齿轮啮合时,实际旋转角度和标称旋转角度之间差值的最大幅度。影响传动稳定性的误差,fi是通过划分弧长计算出来的,用单面啮合仪测量。这将影响传输稳定性。单齿径向综合偏差fi(fi):当被测齿轮与两侧理想的精确测量齿轮啮合时,被测齿轮一个齿距角内双齿中心距的最大变化。(双齿测试仪)、影响传输稳定性的误差和3。齿廓总偏差(齿廓误差ff):两个设计齿廓之间的距离,包含齿轮端部齿廓工作部分的实际齿廓(齿廓)线。齿廓形状偏差,齿廓倾斜度偏差,4。单节距偏差fpt(节距偏差fpt):分度圆上实际节距和标称节距之间的差值。影响传动稳定性的误差,7,基础接头偏差fpb:实际基础接头和名义基础接头之间的差异。基础截面:同一侧两个相邻齿廓的交点之间沿切线方向的距离,由基圆的切线切割。基底神经节的偏差不能太大或太小,并规定:-FPB FPB FPB。普通法向长度变化Fw:齿轮旋转一周内实际普通法向长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当用公共法向千分尺测量齿轮上k个齿交叉时,测量公共法向的长度,两个夹紧脚在两点AB处与齿廓相切,两个切点之间的距离为。公共法向的长度用w表示,跨距齿数k为:影响载荷分布均匀性的误差,3。影响载荷分布均匀性的误差:(1直齿),(齿廓误差:ff),总齿廓偏差,影响载荷分布均匀性的误差,螺旋形状偏差,螺旋倾角偏差,要求的评价指标f即齿高方向:接触迹线的平均高度h与工作高度h之比。即:1。接触点:组装好的齿轮轻微制动后,运转后齿面上分布有接触抛光痕迹。2。齿轮副侧隙:分为正常侧隙jn和周向侧隙jt。法向齿隙jn:当工作面与装配好的齿轮副接触时,非工作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周向侧隙jt:当一个齿轮固定时,另一个齿轮的周向摆动由分度圆上的弧长来测量。横向间隙关系:主要限制正常的横向间隙,在实际应用中用塞尺测量。齿轮副精度指数,11.4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1。齿轮精度等级:GB/T10095.1-2001和GB/T10095.2-2001规定,在选择精度等级时,应综合考虑齿轮的使用要求、工作条件和技术要求。圆柱齿轮的精度,二。齿轮检验项目的确定GB/T10095.1-2001规定了单个齿轮的加工精度:在检测切向综合偏差时,无需检验即可提高高速齿轮的检验精度。新的国家标准没有规定检验项目的公差值。建议暂时采用88年国家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新国标中的齿轮检验项目包括:FpFpkfpt、螺旋偏差Fb、切向综合偏差:fifi、径向综合偏差:fifi、径向跳动:Fr、建议齿轮检验组、3fifi、4fptfr(等级10-12)、5fifi(当协议要求时)、轮廓偏差:1fptFpFbFr、2fptFPFbFrFPK、齿轮精度标记(新国标)、1。如果齿轮的每个检验项目具有相同的精度等级,则可以直接标记精度等级和标准号。7GB/T10095.1-2001,2。如果齿轮各检验项目的精度等级不同,应单独标注。6(),7(,),GB/T10095.1-2001,11.4.2齿轮副齿隙,获得齿隙路径:增加中心距离。中心距不变,减小齿厚。齿轮副齿隙,为了获得最小齿隙,计算齿厚的最小和最大变薄量。对于上下齿厚偏差Esns和Esni,计算齿厚的最小减少量:(P216),1。补偿因温度升高和正常润滑引起的热变形所需的最小齿隙量:(P216方程11-3和11-4),2。齿轮副的齿隙,2。安装和制造误差引起的齿隙减少量jn:p217方程11-5、11-5a和3。有时有必要考虑,当考虑中心距偏差fa0时,齿隙会减小,最后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得到方程11-7。Esn、Esni、Tsn、齿厚上偏差Esns、齿厚下偏差Esni、Tsn、Tsn见公式11-8,esni=esns-tsn,国家标准规定齿厚上偏差和下偏差由代码号(14种,P218)、齿轮副齿隙(例如or -3或-18)表示,齿厚的上偏差和下偏差代码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新的国家标准没有规定齿厚极限偏差的代码,也没有推荐齿厚极限偏差的数值。齿坯的精度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