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C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是( )A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实现,可以捕捉到用户心情,体温的变化,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B武汉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C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是所有中国人都必须铭记的日子。D把阅读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人一定拥有勃勃生机和巨大的潜能。2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他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同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B从太空回眸这颗我们生存的星球,在变幻莫测的白云的飘忽中,它总是散发着一种浅蓝色的绚丽,谁也说不清那究竟是大海还是气晕的颜色。C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D凭着健壮的体魄,你可以支撑起一方蔚蓝的天空;凭着旺盛的精力,你可以开垦出一片神奇的土地;凭着巨大的潜力,你可以变得出类拔萃,令人刮目相看。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上下几千年,知名的书法家很多,但谁也不能否认,王羲之不是继往开来的宗师。B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C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D现代著名作家吴伯萧的籍贯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出深刻的内涵。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能让游客“宾至如归”,大丰区内旅游景区纷纷开展文明旅游活动,劝导不文明行为,给文明旅游带来新的空气,营造出了一片和谐。B据预测,2018年成品油需求量约为 3.46 亿吨,比 2017年增长约 4%左右。C2017年4月27日19时07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标志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D央视朗读者收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5 . 下面对游山西村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A首联写农家在丰年里殷勤待客的情谊,直接抒写自己在农家做客时的感受。B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C颈联写农人庆贺“春社”,迷人的山水、古朴的民风让诗人流连忘返。D尾联写出了诗人的悠闲惬意,表现了作者对古风犹存的家乡的热爱之情。6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恣睢(z)豢养(jun)箪食壶浆(dn)B拮据(j)诓骗(kung)不攻自破(p)C褴褛(l)眺望(tio)与日俱增(j)D栈桥(zhn)桑梓(xn)前赴后继(f)7 .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不能掌握科学的方法,就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结果。B人们在这山水中返璞归真,全无了市井中的那股俗气。C他肩膀很宽,看上去是个孔武有力的硬汉子。D我现在开始若无其事地考虑目前的情形和环境,把我每天的经历用笔记下来。8 .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惆痛苦。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D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9 .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希望”、“涤清”、“勾当”、“希望”都是动词。B“秋天,我想家乡的田野应当算是最美丽的地方。”这个句子中,“秋天”作主语。C“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D“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这个病句的修改方法是把“突然”和“渐渐”交换位置。10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B我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的一个小村庄官庄。(现改临清市)C“请放心,我马上就给你们建造一座更加出色的庙,并且还附带一个广场,怎么样。”D“是一只老鼠。”我说,接着补充了句,“也许是一只田鼠。”11 . 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炽热(zh)洗涤(d)不能自已(j)深恶痛疾(w)B濒临(pn)交卸(xi)毛骨悚然(sn)不折不挠(ro)C禁锢(g)畸形(j)藏污纳垢(gu)东挪西借(nu)D蹒跚(mn) 挟持(xi)坦荡如砥(d)俯瞰(kn)12 .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人家虽然没有明说,自己这种掂(din)斤拔两的交易未免落得个吝啬(s)的罪名。B必须不被搽在表面上的脂粉所诓(kung)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j)梁。C孔乙己便涨(zhng)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zhn)出,争辩道D人配衣裳马配鞍(n),何满子穿上这条花红肚兜(du),一定会在小伙伴们中间出人投地。1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香港少数人发起的“占中”非法集会让每一个爱国爱港的中国人义愤填膺。B在努力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无论领导还是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纪守法。C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是改进农民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D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战略,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已成为复兴襄阳的时代。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傅雷杨绛说起傅雷,总不免说到他的严肃。傅雷的严肃确是严肃到十分,表现了一个地道的傅雷。阿聪、阿敏那时候还是一对小顽童,只想赖在客厅里听大人说话。傅雷严格禁止他们旁听。有一次,客厅里谈得热闹,傅雷自己也正笑得高兴。忽然他蹑足把门一开,只见门后的哥哥弟弟正缩着脖子笑呢。傅雷一声呵斥,两孩子在咚咚一阵凌乱的脚步声里逃跑上楼。梅馥也赶了上去。在傅雷前,她是抢先去责骂儿子;在儿子前,她却是挡了爸爸的盛怒,自已温言告诫。等他们回来,客厅里渐渐回复了当初的气氛。但过了一会,在笑声中,傅雷又突然过去开那扇门,阿聪、阿敏依然鬼头鬼脑并坐原处偷听。这回傅雷可冒火了,梅馥也起不了中和作用。只听傅雷厉声呵喝,夹着梅馥的调解和责怪;一个孩子想是哭了,另一个还想为自己辩白。我们谁也不敢劝一声,只装作不闻不知,坐着扯谈。傅雷回客厅来,脸都气青了。梅馥抱歉地为客人换上热茶,大家又坐了一会儿辞出,不免叹口气:“唉,傅雷就是这样!”有人说傅雷“孤傲如云间鹤”;傅雷却不止一次在钟书和我面前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傅雷的自比,乍听未免滑稽。梅馥称傅雷为“老傅”;而我觉得傅雷在家里有点儿老虎似的。他却自比为“小老鼠”!但傅雷这话不是矫情,也不是谦虚。我想他只是道出了自己真实心情。他对所有的朋友都一片至诚。但众多的朋友里,难免夹着些不够朋友的人。傅雷曾告诉我们,某某“朋友”昨天还在他家吃饭,今天却在报纸上骂他。这种事不止一遭。傅雷讲起的时候,虽然眼睛里带些气愤,嘴角上挂着讥诮,总不免感叹人心叵测、世情险恶,觉得自己老实得可怜,孤弱得无以自卫。他满头棱角,动不动会触犯人;又加脾气急躁,止不住要冲撞人。他知道自己不善在世途上圆转周旋,他可以安身的“洞穴”,只是自己的书斋;他也像老鼠那样,只在洞口窥望外面的大世界。朋友们爱说傅雷固执,可是我也看到他的固而不执,有时候竟是很随和的。他有事和钟书商量,尽管讨论得很热烈,他并不固执。他有些朋友(包括我们俩)批评他不让阿聪进学校会使孩子脱离群众,不善适应社会。傅雷从谏如流,就把阿聪送入中学读书。钟书建议他临什么字贴,他就临什么字贴;钟书忽然兴用草书抄笔记,他也高兴地学起十七贴来,并用草书抄稿子。1954年在北京召开翻译工作会议,傅雷未能到会,只提了一份书面意见,讨论翻译问题。讨论翻译,必须举出实例,才能说明问题。傅雷信手拈来,举出许多谬误的例句;他大概忘了例句都有主人。这就触怒了许多人,都大骂傅雷狂傲;有一位老翻译家竟气得大哭。平心说,把西方文字译成中文,至少也是一项极繁琐的工作。译者尽管认真仔细,也不免挂一漏万;译文里的谬语,好比猫狗身上的跳蚤,很难捉拿净尽。假如傅雷打头先挑自己的错作引子,或者挑自己几个错作陪,人家也许会心悦诚服。假如傅雷事先和朋友商谈一下,准会想得周到些。当时他和我们两地间隔,读到钟书责备他的信,气呼呼地对我们沉默了一段时间,但不久又回复书信来往。傅雷的认真,也和他的严肃一样,常表现出一个十足地道的傅雷。有一次他称赞我的翻译。我不过偶尔翻译了一篇极短的散文,译得也并不好,所以我只当傅雷是照例敷衍,也照例谦逊一句。傅雷怫然忍耐了一分钟,然后沉着脸发作道:“杨绛,你知道吗?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我当时颇像顽童听到校长错误称赞,既不敢笑,也不敢指出他的错误。可是我实在很感激他对一个刚试笔翻译的人如此认真看待。而且只有自己虚怀若谷,才会过高地估计别人。14 . 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多样,请以第段为例进行分析。15 . 第段别人说傅雷“孤傲如云间鹤”,作者回家常和钟书研究:他像老虎。而他自己却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联系全文,谈谈为什么有如此之比。16 . 杨绛擅长通过一些生活琐事来展示人物性格,请分条概述本文三段所写之事。17 . 杨绛的语言沉静诙谐,干净明晰,有极强的表现力。请赏析第段中划线句子。(1)译文里的谬语,好比猫狗身上的跳蚤,很难捉拿净尽。(2)所以我只当傅雷是照例敷衍,也照例谦逊一句。18 . 请根据全文概括傅雷的性格特点。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小题紫藤萝瀑布宗璞(1)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2)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bng)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3)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4)“我在开花!”它们在笑。(5)“我在开花!”它们嚷嚷。(6)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qing)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7)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zh)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8)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lng)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9)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qi)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10)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种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11)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19 .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全文以此开篇,有什么作用?20 . 作者写盛开的藤萝时,从视觉的角度,由_及_,由面到点,写出了花的“盛”。21 . 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分析下列语句的表达作用。(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修辞的角度)(2)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理解加点词语含义的角度)22 . 作者由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了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它的理解。三、文言文阅读23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1)非宁静无以致远(2)屠自后断其股(3)吾十有五至于学(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阅读爱莲说一文,回答下列小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家,宜乎众矣。24 .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濯清涟而不妖涟:水波B香远益清益:更加C亭亭净植植:植物D宜乎众矣宜:应当25 .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是“名词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26 .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至“亭亭净植”几句,在描写中渗透作者对莲的无限赞美之凊,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语言精练而一气呵成。B本文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对牡丹高洁的形象铺排描绘,后一部分则揭示了牡丹的喻义,并以牡丹自况。“爱牡丹”即爱君子之德这是本文的主旨。C这篇文章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D本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四、句子默写27 . 古诗文默写自非亭午夜分,_。(郦道元三峡)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角声满天秋色里,_。(李贺雁门太守行)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无论身在何方,总是被“故乡”牵动着心灵。黄鹤楼边,崔颢面对滔滔江水,不禁感叹:“_?_”(崔颢黄鹤楼);荆门山外,李白站立船头,动情吟出:“_,_”(李白渡荆门送别)。五、名著阅读28 . 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1)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A. 回延安选自贺敬之诗选,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诗歌采用了西北地区的“秦腔”的形式创作而成。B.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C. 小石潭记是宋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表现手法与“赋、比、兴”三种诗歌形式。(2)请根据对联知识,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上联“冬尽梅花点点” 最恰当的下联(_)A.万户栖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29 . 名著阅读。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连A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以上文字选自中国现当代作家老舍写的长篇小说_,文中A处的人物是_。小说通过_、_等情节内容,塑造了这一悲剧性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与无奈。30 . 名著阅读题。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太阳也生得更高了”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我”一口气把书背了下来,且“梦似的就背完了”,请分析“梦”的含义是什么?某班开展“亲近文学,走进名著”活动。要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把西游记读完,如果你是本班的语文课代表,你怎样组织全班同学开展此项活动?请把你的活动设计写下来。阅读西游记后,在办理召开了读书交流会,对唐僧这个人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双方展开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说词该怎么说?正方:我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宁愿自己被妖魔吃掉,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个可亲可近的人。反方:31 . 阅读朝花夕拾选段,并完成下列问题。(1)“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这段文字中的“书”是指_,“她”是指_。(2)“我却并没有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五猖会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为什么“我”却不那么高兴? _阅读名著。(3分)(1)“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中的“她”出自(填作者)写的散文集中的“长妈妈”。(1分)(2)结合课文说说“她”是个怎样的人?32 . (题文)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内容。文学作品中往往围绕“变”来展开故事。如_(朝代)文学家司马迁笔下的陈胜从一个“与人佣耕”的被奴役对象,变成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鲁迅的故乡选自_(作品集),主要写故乡人的变化,其中的_(人物)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从一个活泼的“小英雄”变成了一个麻木的“木偶人”,而杨二嫂则从文静端庄的“豆腐西施”变成了尖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