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A在古代,山的北面江河的南面叫阴,山的南面江河的北面叫阳。B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北宋著名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305篇,称为“诗”,又称“诗三百”,列为“五经”之一。D陋室铭陈涉世家桃花源记马说中的“铭”“世家”“记”“说”都是表示文体。2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贮蓄(zh)静谧(m)徘徊人迹罕至B倜傥(tn)侍弄(s)和霭各得其所C粗犷(un)确凿(zo)荫蔽咄咄逼人D莅临(l)吝啬(s)诀别呼朋引伴3 . 根据下列描述写出相应的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生活艰难,四处流浪。(颠沛流离)B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付之一笑)C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不耻下问)D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为人师表)4 . 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学校决定在5月份举行有关马克思的图片展览、学术研讨、征文比赛等大型主题活动。B学校组织同学们到钢铁厂参观,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芳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C“2018世界移动通信大会”2月2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参观的人数超过10万左右。D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问题。“民信”比天大子贡问孔子怎样理政。孔子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如果要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孔子答;“去兵。”又问,再去一项呢?答曰:“去食。”可见,在孔子看来,“民信”比天大。所谓“民信”,即取信于民。可以说,只有取信于民,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发展。孟子提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国共产党正是取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才缔造了共和国。无论古今,只要能获民心,便能得天下、治天下。相反,即便是高城深池,坚甲利兵,也不足恃。历史的常态就是这样;人心不摇,莺歌燕舞;人心不附,鸟散猿吟。欲民信之,先要“修己”。这里的修己,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让百姓信任的修己。这种修己,要习惯于晚上“过电影”:想想当天为百姓做了哪些事?还有哪些事没做好?第二天应该怎么干?也要习惯于听取“谔谔之音”。毕竟,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唐太宗即位时,曾下诏全国免征免调一年。但不到四个月,便下诏要征集16至18岁身强力壮的男子入伍。魏征得知后,两次抗旨,并谏言唐太宗:朝令暮改,怎能让百姓相信?魏征的“谔谔之音”,让李世民顿悟,下令停征。正因李世民此后纳谏修己,进而开创了史称“贞观之治”的盛世。欲民信之,还要“正己”。老百姓信谁,常常不是听他讲得多动听,而要看他做得是否能够服人。隋朝的赵轨,任齐州别驾时,看到别人家的桑葚落到自己家,他不是捡为己有,而是“遣人悉拾还其主”;做原州总管司马时,一次夜行,身边人的马不小心跑进农田,踏坏了老百姓的庄稼。他立即下马,等到天明、找到庄稼的主人,偿付了钱才离开。他的行为让老百姓深为叹服、信服。他被调离齐州时,父老乡亲挥泪说:“公清若水,请酌一杯水奉饯”;原州的百姓官吏更是对其由信而学,“莫不改操”。欲民信之,更要“后己”。人,皆有个人私事。但当了“官”,做了“公仆”,就须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凡事先人而后己。只有“先人”,才能得人,得心;只有“后己”,老百姓才会自动跟上来、聚过来。总而言之,只有为民着想者,才能使民信之,民服之,民从之。每名官员都要时时牢记“民信”比天大,处处践行“民信”比它大。只有取信于民,百姓才能拥护政府,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注)谔谔:形容直话直说。5 .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6 . 选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7 . 选文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8 . 选文段有什么作用?9 . A,B两项哪项更适合作段的事实论据,并请说明理由。A曹刿不顾乡邻的劝阻,主动去见鲁庄公,与庄公共谋克齐大计。B贪官刘铁男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论为人所不齿的“阶下囚。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用文化滋养时代的心灵李洪兴我们离经典有多远?2018年的第一天,不少人走进国家图书馆稽古厅,一睹文津阁四库全书真容。原稿原书原函,离人们只有最后一层专藏库玻璃门的距离,参观之余,领一页字帖,坐在展厅里一笔一画地抄写书中内容,文韵也随着人群流动,文化的书函,在这样一次“观四库、抄经典”的读者体验活动中被打开。读者、观众与经典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故宫打开千里江山图卷轴,中国美术馆展示徐悲鸿的“奔马”与“战马”,国家典籍博物馆将鲁迅生前收藏的大量中外美术类书刊整理陈列在不同场地、以适宜的方式择精品而展,成了打开文化的一种共同选择。虽然只是吉光片羽、却也让人们在“拈花”之间,感受到穿越千年、跨越万里的经典散发出文化的沁人芳香。藏,是为了存,也是为了传。这个传,不仅是传诸后世,也是传诸众人,一位学者在美国考察时,佛利尔美术馆馆长允许他在库房里对感兴趣的玉器进行测量线绘,并赠送了一些玉璧的原版彩色照片。这位学者想在书中使用相关素材,致信征询,馆长表示“很高兴在你的书里用了一些佛利尔收藏玉器(照片)”。无论是历史文物还是经典文本,最珍贵的莫过于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倘若不能被更多人欣赏、研究、传承,也就很难实现“价值外溢”,更谈不上价值增值。当前,我们的文化视野不断打开,但文物的“开放度”依旧有待提升。例如,有的场所作为历史遗迹,长期以“保护”的名义被“铁将军”把门;有的文保建筑,明明是开放的,普通群众却“没资格”进入;有的文物,被一些单位藏着掖着,生怕失去了研究的“首发权”。“文化遗产有自己的生命历程、自己的责任服务于当下和未来,这样才是有尊严”。就像故宫博物院,开放区域越来越大,展出文物越来越多,文创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才无愧于近600年积淀。可以说,从实物到数字,从文物修复到展示,开放的文化有着更大辐射力,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才能涵养出真正的文化自信。面对文明的瑰宝、文化的结晶,人们会有一种与时间对话、与历史握手的感受。这是一代代人传承、发展着的文化,在最鲜活心灵中的投射,促人思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本性问题。这样的震撼,很多人感受得到,却表达不好。现代景观社会,各种“奇观”炫目,目迷五色却难以静心,思想容易扁平化。这个时候,让现代人有更多机会近距离接触、感受这些文明的宝藏,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文化观念、审美趣味,让心灵和生活都更加丰盈;更有利于涵养时代的文化水位,让时代和社会都更加丰厚。这又何尝不是美好生活、全面发展所需?文心雕龙有言,“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在古人看来,人可以用内心感知天地之道、世界万物,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时,便容易产生文学、艺术,最终积累成文化、文明。但别忘了,对世界的审美感知、对文化的一次触摸不能空无对象。只有真正推开文化的大门、打开经典的书函,让更多的人走进去,才能在新时代实现“美美与共”。10 . 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11 . 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2 . 第段中将故宫博物院和有的场所、文保建筑、文物放在一起写,有什么作用?请加以分析。三、文言文阅读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甲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f,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3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俄而雪骤(_) 其家甚智其子(_)14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未若柳絮因风起。暮而果大亡其财,15 . 甲乙两文一共有三个儿女,你更欣赏哪一个?请说出你的理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主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从是,天下服其巧矣。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此二异也。(选自三国志杜夔传注引马钧传)注释:给事中:皇帝左右的一种侍从官。器之模:陶器的模型。翻车:龙骨水车。童儿:年轻人。16 .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1)记言之虚(2)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3)二子哂之曰(4)患无水以溉17 . 下列各项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功百倍于常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B夫何远之有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C患无水以溉以中有足乐者(宋濂送东阳马生序)D先生乃作翻车屠乃奔倚其下(蒲松龄狼)18 .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2)从是,天下服其巧矣。19 . 文中的马钧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四、句子默写20 . 古诗文积累积累。(1)江山如此多娇,_。(沁园春雪毛泽东)(2)山舞银蛇,_。(沁园春雪毛泽东)(3)_,但惜夏日长。(观刈麦白居易)(4)今夜偏知春气暖,_。(月夜刘方平)(5)槲叶落山路,_。(商山早行温庭筠)(6)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7)从你积累的古诗句中写出一句关于“春雨”的完整诗句。(课内外均可)_,_。从你积累的古诗句中写出一句关于“星星”的完整诗句。(课内外均可)_,_。五、综合性学习21 . 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恐怕中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是不可能从他本民族母语中的“明”字(光明、明亮的意思)里引发出“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这样美妙而大胆的联想。(摘自袁鹰汉字的魅力)(材料二)司马迁集大半生心血融进一部史记,历史上的点点滴滴就此凝结进小小的汉字中。一个汉字映入眼帘,你的心境便随它而产生了一种相关的情感;文人笔下的“杏花春雨江南”成了所有欲回乡而不得的游子的纽带,连接着故土、文化和游子的回忆。(摘自2017年8月6日光明日报)(材料三)“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正式出版,这是历史上第一部由机器人写的诗集。相比当下一部分所谓“诗人”的诗,“小冰”的诗一点都不落下风,但“小冰”的诗本质上只是对于文字的调动和排序而已。诗歌写作中,最落下乘的便是那些素材组合、词语堆砌和套路句式,而这些正是机器人“小冰”最容易学习、模仿和复制的。(摘自2017年3月1日光明日报)(1)请根据材料一说说汉字的特点。(2)有人说“炎黄子孙最为显著的标志是汉字”。请根据材料简述理由。(3)根据以上材料,请你就指导同学写作提出两条具体建议。六、作文22 . 阅读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