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I)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语句有语病的一句( )A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B事实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C在知识的海洋中,使我们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D学校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2 .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项是( )A如雷贯耳唯唯连声面面相觑自暴自弃B众叛亲离辨伪去妄置之不理怀古伤今C与日俱增心旷神怡相得益彰鸠占鹊巢D矫揉造作杉杉有礼眼花撩乱断章取义3 .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模式(m)渊博(yun)孜孜不倦(z)B汲取(j)压榨(zh)持之以恒(hng)C机械(ji)路径(jn)根深蒂固(d)D探求(qi)典型(xn)锲而不舍(qi)4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千态万状,惟妙惟肖。B这篇说明文把苏州园林山水描写得象形逼真,读完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C虽然是非已经分明,但他显然不肯承认错误,低眉顺眼地站着,倔强地一声不吭。D我们新宾开发绿色生态产业,要因地制宜,千万不能盲目。5 . (2017届湖南岳阳卷)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在赤道,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给儿童说明“雪”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儿童也不能明白。老师说:_,儿童就猜测:。老师说:_,儿童就猜测:。老师说:_,儿童就猜测:_。老师始终没能告诉孩子雪是什么,考试的时候,出了“雪”的题目,结果有几个儿童这样回答:“雪是淡黄色,味道又甜又粗的沙子。”雪是像冰淇淋一样雪是像沙子一样雪是像盐一样雪是纯白的东西雪是冷冷的东西雪是粗粗的东西。ABCD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小题蜜蜂消失,人类只能再活四年?大多数人一想起蜜蜂,都会想到蜂蜜、蜂胶、蜂王浆但这和蜜蜂对大自然作出的最大贡献维持生物多样性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那人类只能再活四年。”因为,蜜蜂是为植物授粉的一支生力军。世界上有数万种植物的繁育依靠蜜蜂授粉,而在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中,也有1000多种离不开蜜蜂。假如蜜蜂消失,人们将告别大多数的粮食和蔬菜瓜果。此外,蜜蜂还为众多饲料植物授粉,没有它,肉类和牛奶也将变得稀有和昂贵;世界上植物类型变得单调,这会直接影响各种动物的生存也就是说:如果在生态系统中丢失了一个环节,整个系统便会开始崩溃。令人不安的是,蜜蜂消失的事件正在发生。在美国,一些蜜蜂突然神秘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有超过60%的蜜蜂消失。如今,蜜蜂消失现象又像瘟疫一样传到了德国、瑞士、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等欧洲国家。实际上,不仅仅是蜜蜂遭遇到了生存危机,没有天敌的北极霸主北极熊也被列为了潮危动物。由于气候变暖,北极熊生活的冰面缩小,食物来源变得稀缺,让北极熊的数量也越来越少。冬天,居然有饥肠辘辘的北极熊残忍地捕杀小熊来填饱肚子。根据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由大致每天一种加快到每小时一种,比以前快了约1000倍,比新物种的形成速度更是快了100万倍。即使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地球上也有至少10%的物种正在面临生存威胁。一旦某种生物绝种,就永远消失,无法弥补;而每当我们失去一样物种,我们就失去一项对未来的选择。随着某种生物的灭绝,或许治疗艾滋病、或发展抗病毒农作物的希望也会跟着破灭。在地球史上,曾经发生过5次物种灭绝。最近的一次发生在6500万年前,一次陨石撞击地球,造成了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物种的灭绝。 目前,地球再一次走向物种灭绝的边缘,原因却是人类本身的行为:在过去的100年里,地球上45%的森林已经被砍伐掉了;全球20%的珊瑚礁已经遭到无法逆转的彻底破坏,而另外50%的珊瑚礁也接近崩溃边缘联合国将2010年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呼吁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很多人的理解不同,在生态系统中,是没有“害虫”和“益虫”这类概念的,每个物种都有其特定的“使命”。例如,昆虫吃的往往是一些老弱病残的树,或许正好切断了树木疾病的传播途径。因此,地球上的每个物种都值得尊敬和保护。作为人类的个体,我们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什么贡献呢?我们可以不再吃珍稀野生动物,少吃肉类多吃素食,节约用纸和燃气,少坐车多步行其实,由于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太密切,只要我们能稍微压制一点点欲望,都是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的贡献。6 . 文章说明了什么现象?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7 . 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8 . 第段中加点词语“或许”能否删去,为什么?9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联合国将2012年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呼吁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B即使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地球上有10%的物种正在面临生存威胁。C从文中可以看出,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密切,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保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D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蜜蜂,按照由个别到一般的顺序进行说明。10 . 读完本文后,你的感受是什么?11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少年画海孙湜在少年的窗边,摆着一个画架,上面有一幅未完成的油画。画布空白的地方好像停笔很久了,油彩已经干透。少年画不下去。海边简陋的房屋,破旧的渔船,白色的船帆,整日只知道与海为伴的父亲,平静安宁得有些单调的海天,那不是少年心中的梦想与画面。于是每次从学校回家,他都浑浑噩噩,没日没夜地睡觉,好像要把在学校缺的觉都给补回来。只是今天,他在睡梦中听到了海浪发疯的声音,听到了海风狂啸的声音。他从来没有梦到过这样的大海,所以一下子就惊醒了。他发现,湿咸的海风已经把窗户吹开,米色的老旧窗帘不安地抖动着。他慢慢眯着眼睛向窗外望去,惊诧地看到炭黑的乌云笼罩了天地,让人感到无比压抑。他锁了锁眉头,向屋外走去,快步找到母亲,问父亲有没有出海,母亲不安地点了点头。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他等来的只是愈演愈烈的狂风和瓢泼大雨。而父亲的渔船却总也望不见。他的手开始轻轻颤抖,慢慢地,焦躁和不安完全占据了他。母亲已经向海上救援队报警,而他几乎什么忙都帮不上,只能用手扶着窗台,无助地张望着大海。后来,承受不了煎熬的他冲进房间,疯狂地把自己曾视为珍宝的贝壳一股脑儿扔出窗外,诅咒大海这个喜怒无常的怪物。他在心里祈求,只要父亲能够回来,让自已做什么都可以。闪电骤然降落,风吹雨水,打在脸上,他再也看不清似有似无的海平面,他用力揉揉眼睛,想阻止懦弱而绝望的眼泪。这才发现自己一直依靠的父亲,在汹涌的大海面前也仅仅是一个普通人而已。母亲像往常一样在客厅的椅子上等父亲归来。少年走过去让母亲靠在他那还不够宽厚的肩膀上,“没问题,相信父亲!”他镇定地说,他的手却在剧烈地颤抖。母亲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不安,哭泣起来,一缕缕银丝从她头上滑下来,赫然散落在少年的眼前。少年深吸了一气,内心却开始变得平静,说:“妈,别怕,还有我,爸一定会没事的!”也许以后就只有自己来保护母亲了。等母亲平静下来,少年回到自己的房间,把画板立在窗前,画中景与窗中景融为一体,多了的,只是不同的天气和不同的心境。少年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拿起落尘已久的画笔,一笔一笔地勾勒这陌生的大海不知过了多久,大海已经平静了许多,一个白色亮点在海上移动,那个白点一点点变大,最后变成少年熟悉的白帆少年的泪水不知不觉滴落在画板上。他站起身来,深深地凝望着大每,弯下腰,深深地鞠躬。原来,父亲遭遇了特大风浪,却幸运地被风吹到了一处可以躲避风浪的海湾。那一天,父亲晚回家几个小时,少年画出了人生中最美的大海。(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第段通过“一幅未完成的油画”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B少年把贝壳扔出窗外,这处动作描写表现出他内心的坚强与沉着。C第段母亲“哭泣”的原因,一是担心丈夫,二是儿子的安慰触动了她。D第段交代了父亲遭遇风浪后幸存的原因,使故事情节更为完整。(2)第段中加点词“镇定”与“颤抖”是否矛盾?为什么?(3)第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请结合本文,探究第段少年“深深地鞠躬”的原因。三、对比阅读阅读下列以“读书学习”为主题的相关短文,完成后面小题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目:“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孙权劝学)丙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选自论语十二章)丁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珠无异人处,少长,貌寝陋,人咸易之。及长大,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终有所成。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均可诵读,或当食忘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如是默诵,书有弗记者乎?(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编)注板桥:即郑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殊:根本寝展:丑隴易:轻视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箸:筷子。12 . 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划两处)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13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裘葛之遗(_)(2)假诸人而后见也(_)(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4)或对客不听其语(_)14 . 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用法相同的组是A板桥幼随其父学/其真无马邪B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自钱孔人,而钱不湿C蒙乃始就学/乃重修岳阳楼D自以为大有所益/全石以为底15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向而近思,仁在其中矣。”(2)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16 . 下列对上述选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诸生”在太学学习那里师资雄厚,书籍丰富但还有的人”业不精,德不成”,是因为学习不够专一。B丙文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述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乙文中的吕蒙学有所成,就是因为听从了孙权的劝告,从书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C丁文板桥刻苦自学,由浅入深,积极探求,喜欢诵读默背,达到了“当食忘箸”的痴迷程度。D甲文宋濂以“太学诸生”为例,对东阳马生进行了劝勉,言辞恳切,发人深省;乙文用对话表现人物,孙权善劝,吕蒙听劝,言简意丰,富于情味;丁文先抑后扬,夹叙夹议,揭示了刻苦自学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性。四、句子默写17 . 默写_,以观沧海。,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句直抒胸臆,表明了舍身取义的精神,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我们常用范仲淹岳阳楼记“,”的语句,抒发我们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表现我们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忧国忧民的思想。五、诗歌鉴赏阅读古诗次北固山下,完成小题。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8 . 这首诗颔联写_,尾联表达了作者的_。19 . 诗中划横线的两句是千古名句,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请你加以说明。六、语言表达20 . 请以“青春”开头,依照例句的句式进行仿写,构成一组排比句青春是盛开的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_,_;青春是奔腾的河流,用它排山倒海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七、名著阅读21 . 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阳光可以照到洋面下30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使我惊奇。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水层,把水中的颜色驱散,我可以清楚地分辨一百米以内的物体。百米之外,水底现出天蓝一般的渐次晕淡的不同色度,在远处变成浅蓝,没入模糊的黑暗中。真的,在我周围的这水实在不过是一种空气,虽然密度较地上的空气大,但透明的情形跟地上空气相仿。在我头上,我又看见那平静无波的海面。(1)文段节选自法国作家_(填人名)的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法国_(填学科名)家阿龙纳斯带着一个捕鲸手和仆人康塞尔跟着尼摩船长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2)请用一句话概述这次探险旅行的结局。八、综合性学习22 . 请你从下列图片中写出古代的交通工具。 A:_ B:_C :_九、作文23 . 根据要求作文。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大自然的一切已然苏醒。看,春天朝气蓬勃的原野,蝴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