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试题D卷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试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若为佣耕(你)辍耕之垄上(去、往)欲穷其林(尽)晓雾将歇(消散)B扶苏以数谏故(因为)朝晖夕阴(日光)与其奇者(与比较)怒而飞(奋发)C皆次当行(依次)春和景明(景色)连月不开(放晴)便扶向路(沿着)D无问津者(渡口)宜多应者(适宜)皆指目陈胜(眼睛)长烟一空(全)2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B无案牍之劳形C箬篷覆之D缘溪行,忘路之远近3 . 下列断句准确的一项是( )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B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D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4 .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法皆斩(按照法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B楚人怜之(爱戴)临表涕零(流)C凡三往(总共)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完)D国险而民附(地势)岂直五百里哉(通“值”,价值)5 .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打算明天去扬州”和“我真的还不清楚他的打算”中两个“打算”的词性不同。B“新华字典”囊括两项吉尼斯纪录,是世界“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分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应将“新华字典”的引号改为书名号。)C诗句“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运用的是对偶的修辞手法。D西游记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整合而创作的一部深受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分析:主干是“西游记是小说。”)6 . (题文)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其妻献疑曰B其如土石何C帝感其诚D惧其不已也7 . 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食之而不能尽其材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B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C是故谋闭而不兴D执策而临之8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大道之行也B不足为外人道也C策之不以其道D说不清,道不明9 .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奥运会的圣火跨越了千山万水,传遍了五洲四海。无论哪个民族、哪种文化、哪种信仰的人们,都会从奥运圣火的传递中,感受到它彰显的进取精神,领悟到它承载的友谊信息,体会到它倡导的和平宗旨。“圣火”的传递,。A让世界各地了解北京奥运,把世界人民汇聚到五环旗下B表现了北京奥运会的特色,把世界人民汇聚到五环旗下C让世界各地了解北京奥运,弘扬了和平与友谊的奥运理念D表现了北京奥运会的特色,弘扬了和平与友谊的奥运理念10 . 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 )A蒙辞以军中多误。B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D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乙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读孟尝君传注 赖:依仗,依靠。虎豹:像虎豹一样的。特:只、仅仅。雄:首领。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所以:的原因。11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请广于君(2)臣未尝闻也(3)休祲降于天 (4)长跪而谢之曰12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士以故归之B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学而不思则罔C聂政之刺韩傀也/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D安陵君其许寡人/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3 . 翻译下列句子。(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2)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14 . 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士”的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世说新语荀巨伯探病友15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B太丘舍去舍弃C吾今死矣,子可去离开D友人有疾 生病16 . 下列“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不思则罔/相委而去B而入有义之国/人不知而不愠C而敢独止/温故而知新D遂班军而还/不义而富且贵17 . 用现代文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_(2)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_18 . 用自己的话概括【乙】文的主要内容,【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元方和荀巨伯什么样的性格品质。阅读孙权劝学,完成后面小题。【甲】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注释:斫(zhu)轮:用刀斧砍木制造车轮。释:放下。说:理由。徐:宽松。甘:光滑。固:坚固。疾:紧。苦:涩 。入:与相适应。数:方法,规律。喻:使明白。不可传:指不能传授的,指古人社会经验中不能用文字留传下来的部分。已夫:罢了。19 . 解释加点词语(1)徐以杓酌油沥之(2)轮人安得议乎?20 . 把文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2)臣也以臣之事观之。21 . 甲文中,“康肃笑而遣之。”你认为康肃公“笑”的原因是什么?乙文中,桓公听了轮扁的话后,你认为他会怎么做呢?三、句子默写22 . 默写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越明年,。(范仲淹岳阳楼记四、对比阅读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嘻!微斯人,吾谁与归?(乙)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注释)殍殣(pio jn):饿死的人。募民存饷:指招募灾民服役,使服役者有饭吃。敖仓:粮仓。晏然:安宁的样子。23 .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是时范文正领浙西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B为术甚备世人甚爱牡丹(爱莲说)C及公私兴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D发司农之粟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4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又新作敖仓吏舍,日役千夫。(2)两浙惟杭州晏然,民不流徒,皆公之惠也。25 .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既 已 恤 饥 因 之 以 成 就 民 利 此 先 生 之 美 泽 也26 . 依据选文,回答问题。古代仁人志士,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未尝废替。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既体现在“A”的抱负中,也体现在为政一方的实际行动里,(乙)文中范仲淹在浙西救灾时采取了“B_”和“C”两项措施,后来这两项措施被著录于令典。(A处请用(甲)文语句回答,B、C两处请用(乙)文语句回答。)五、诗歌鉴赏27 .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下列两道小题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品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一句,结合诗人生平和自己的理解,揣摩诗人叹息的内容。(写出两点即可)(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六、作文28 . 似乎是一转眼间,你已经站在八年级的末尾,不知不觉中你已经度过了两年的初中生活。 初中的这两年里,相信,你有付出的辛劳,更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