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辽宁省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辽宁省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辽宁省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_第4页
辽宁省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皎洁推祟电磁波恰如其分断章取义B萧索鲁钝跆拳道郑重其事矫揉造作C渺茫作揖糊涂账情郁于衷形销骨立D愧赧嶙珣金箍咒经纶世务自出心裁2 .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学作品可以提升心理的平衡感。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做人游刃有余、潇洒自在,当属“从心所欲不逾矩”者。,时刻在束缚着思想的自由,让心灵不能自由呼吸,进而失去应有的心理平衡。A然而,生活的规范像是一条绳索B不过,生活的确是一把枷锁C可是,生活即无规矩不成方圆D生活总会处处规范着你的行为和一举一动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B学期结束前的法制报告会非常好,它对防止青少年犯罪起了重要的作用。C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可以发挥得更好。D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4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溃退(ku)提防(t)箱箧(qi)高屋建瓴(lng)B寒噤(jn)疟子(n)荒谬(mi)转弯抹角(m)C差使(ch)要塞(si)歼灭(qin)锐不可当(dng)D愧怍(zu)绥靖(su)阻遏()颤巍巍(chn)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 ),蟋蟀们在这里(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5 . (1)请用第一段中的一个词来概括作者童年时期心中的百草园。(2)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6 . 填出文段括号中的两个动词:。 7 . 从“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来看,这段文字采用的写景顺序是:8 . 第二段中景物描写扣住了景物各自的特点,描写菜畦桑葚,突出了它们的_,描写皂荚树石井栏,突出了它们的_;描写蟋蟀油蛉,突出了它们的_;描写覆盆子则突出了它的味道。9 . 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作者在百草园泥墙根一带所做的事。再写出两件即可 例如:拔何首乌,。10 . 句子“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中的“似乎”、“确凿”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起使用是否矛盾?为什么?11 . 文中写“我拔何首乌”表现什么?A表现“我”小时候很淘气,毁坏东西。B表现“我”小时候有想吃何首乌成仙的幻想C表现百草园的生活充满无穷乐趣。D表现“我”小时候很好奇,勇于实践。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回答后面小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夂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囯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棹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千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12 . 文中敌论点是什么?13 . 作者批驳论敌的论点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论点,这个论点是什么?14 . 第段中,作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15 . 作者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从中可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句子默写16 . 古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2)_,归雁入胡天。(3)此中有真意,_。(4)_,衣冠简朴古风存。(5)_,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_,_。四、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腥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玩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17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身亡所寄(2)因往晓之(3)天果积气18 .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积气耳,亡处亡气。(2)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19 . 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列子天瑞,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B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申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C“若屈伸呼吸”和“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若”的意思是一样的。D本文嘲讽了那些对一些不必要的事或基本 上不会发生的事担心的人。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列小题。醉眠唐庚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馀:剩下的。簟(din):竹席。便:适宜。忘荃(qun):忘记了捕鱼的荃,这里指忘了用什么语言。20 .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颔联所展现的画面。21 . 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六、名著阅读22 . (题文)名著阅读。聪明人!在这漠漠的世上只能提着“自信”的灯儿进行在黑暗里。小孩子!你可以进我的园,你不要摘我的花看玫瑰的刺儿,刺伤了你的手。母亲呵!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以上三段文字选自,作者是_,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_”著称。三段诗句体现了_的语言特点。七、综合性学习23 . 语言综合运用。A几年前,一首歌曲引发了“供暖的北方”和“不供暖的南方”究竟哪边更冷的讨论,特别是歌词“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更是引起了很多南方朋友的共鸣,引发了一股歌词模仿热潮。其中仿写歌词“你在南方的艳阳里露着腰,我在北方的寒风里裹着貂”,赢得了一片喝彩。(歌词擂台)你认为原歌词和仿写歌词哪一个更好?请说说理由。(牛刀小试)看到网上仿写歌词的热潮,你也跟风写了以下两句歌词。B根据情景把内容补充完整。今年岳阳楼景区推出的“背岳阳楼记,领免费门票”新春活动受到游客热捧,大年初一至初十有近万人“背”得岳阳楼免费门票。5月1日至5月7日,孔子故里曲阜也推出“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针对这两个景区的新举措,某班级出现了两种不同声音。甲:我们不赞成这种做法。景区完全是拿传统文化作秀,纯属借背诵之名来提高景区的知名度,以达到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乙:我们认为这种做法值得推广。_。八、作文24 .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莫言说: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小时候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一脸的惋惜,眼里流淌着深深的责备与痛心,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也常有那样一种场景打动你,也常有那样一种眼神触动你,请以“那眼神触动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25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路边那株无名小花,不知道什么时候开了又谢了;房子边上那棵树,什么时候长粗了,变大了?忙碌的生活中,你是否曾经忽略了什么?或是一处美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