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现代文阅读课内精读1 . 品析下列描写清国留学生的句子,体会文章的讽刺艺术。(1)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2)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3)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2 . 前两段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请说说你的看法。3 . 作者为何对“日暮里”和“水户”记忆深刻?4 . 简要概括“我”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例,并分析藤野先生的性格。5 . 品析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1)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2)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6 . 如何理解“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中国人何时开始用筷子徐风中国人使用的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是一桩值得骄傲和推崇的科学发明。筷子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有挑、拔、夹、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物美价廉。筷子也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餐具。李政道论证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种族时说:“中国人早在春秋战时代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的两根东西,却巧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温,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究竟是谁发明了筷子?我们早已无从考证。礼记郑玄注云:“以土涂生物,炮而食之。”说的是先民把谷子用树叶包好,糊上泥再放入火中烤熟。更简单的方法是把谷粒放进火灰中,不时地用树枝拨动,让谷物得到均匀的受热后再食用。也许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启发,一根树枝逐渐变成了两根,树枝又被竹木代替,最原始的筷子就出现了。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筷子是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的铜筷子。筷子古称“箸”,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是最早使用象牙箸的君王。司马迁在史记宗微子世家亦云:“纣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这虽是对纣王生活奢侈而引起朝臣恐惧的陈述,却为我们追溯箸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文字史料。在商周及其以后的春秋战国时代,用筷子的是贵族,用筷子吃饭在当时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之后才慢慢向民间推广普及。有专家认为,筷子的发明与面条有关。2002年,青海喇家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实物距今400年的面条,或许让筷子的出现变得顺理成章。考古学家发现的这些古老面条保存完好,长而细,呈黄色,盛在一个倒扣的密封的碗中。科学家确定这种面条是用小米制成的,小米是中国的本土谷物,在7000年前便被广泛种植。而现代北美和欧洲的面条则通常是用小麦面粉制作。这个发现将面条的发明权交到了中国人的手上,从制作水平来看,面条在当时是比较流行的食品。但使用匙匕吃面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早已放弃了手抓习惯的先民也许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用骨箸食用面条。面条的出现,或许是筷子出现的最大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古人同时使用匕和著进餐,但箸的地位渐渐取代匕,却是在汉代开始的。而以汤饼为前身的面条,也是在汉代开始普遍流行的,到了宋代,面条已经发展出炒鸡面、笋辣面、卷鱼面等不同品种。或许,正是面条走入寻常百姓家,才让筷子成为人们的主要进食工具。筷子曾经传播到中国周边的国家,如日本、朝鲜、韩国等,形成东亚地区使用筷子进餐的传统。这些国家使用筷子的习惯延续至今。然而,东亚地区之外的外国人见到筷子的第一感觉多半是新奇并且惊讶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明朝时来到中国,他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记录了中国人使用筷子吃饭的习俗:“他们吃东西不用刀、叉或匙,而是用很光滑的筷子,长约一个半手掌,他们用它很容易把任何种类的食物放入口内,而不必借助于手指。食物在被送到桌上时已切成小块,除非是很软的东西,例如煮鸡蛋或鱼等,那些用筷子是很容易夹开的。”到了全球化的今天,使用筷子吃饭已经不再是中国人或者东亚人的专利,美国每年都会从中国进口数千万双竹筷子,法国甚至还设立了“金筷奖”来表彰中餐及其他亚洲风味餐的出色经营者。如今,有3000年历史的筷子传递着东方特有的饮食文化,正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发挥着它的作用。(节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7 . 选文从哪几个方面对筷子进行介绍?请简要概括。8 . 文章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9 . 第段中加点词“目前”删去好不好?请说明理由。10 . 为什么专家认为筷子的发明与面条有关?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古用蔑缆,今民则以大麻絙,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胸前。分两朋,两向齐挽。当大絙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胜,就者为输,名曰“拔河”。中宗时,曾以清明日御梨园球场,命侍臣为拔河之戏。时七宰相、二驸马为东朋,三宰相、五将军为西朋。东朋人多,西朋奏“胜不平”,请重定,不为改,西朋竟输。韦巨源、康休璟年老,随絙而踣,久不能兴。上大笑,令左右扶起。明皇数御楼设此戏,挽者至千余人,喧呼动地。蕃客庶士,观者莫不震骇。(选自宋朝王谠唐语林)(注)絙(gng):粗绳。朋:群。御:驾临。蕃客庶士:蕃客指外国、少数民族的客人;庶士指平民和官员。11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临溪而渔(_)(2)往来而不绝者(_)(3)泉香而酒洌(_)(4)颓然乎其间者(_)(5)就者为输(_)(6)明皇数御楼设此戏(_)12 . 用“/”为文中两个画横线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1)颓 然 乎 其 间 者(2)观 者 莫 不 震 骇13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1)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2)随絙而踣,久不能兴。14 . 甲文中太守见证了“众宾”参与的_、_游戏,乙文中明皇见证了众人参与的_游戏,从中隐约可以看出封建统治者_的思想。三、句子默写15 . 默写1.忽逢桃花林,中无杂树,落英缤纷。2.苔痕上阶绿,谈笑有鸿儒,。3.荡胸生层云,。4.白头搔更短,。5.夜久语声绝,。天明登前途,。四、名著阅读名著阅读16 . 骆驼祥子写了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_,大胆泼辣有点变态的_。17 . 小说的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含哪些含义?五、综合性学习18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无论是洋洋几十万言的鸿篇巨作,还是寥寥数语的经典语录,无论是立意高远、技艺jng zhn的名著华章,还是质朴平实、深入浅出的俚句俗语,都可以引人入胜,撼人心魄,感人至深,摧人奋进,都具有to y 情操,洗涤灵魂,营养头脑,升华气质的作用。就是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汉字,几千年来,绽放出一朵朵绚烂夺目的文学之花,普写出一曲曲悦耳动听的和谐乐章,演绎出一幕幕回肠荡气的生命绝响。(1)按拼音写汉字。jng zhn _ to y _(2)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_改为_改为_(3)仿照划线前后再续写一句。_19 . 你们班想开展一次调查苏州园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你是本次调查活动的负责人,请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你在查阅“苏州园林”相关资料时发现,园林中很多庭院推门进去首先会看到一个屏风或屏障(如下图),有的是一堆石头或假山,有的是一堵墙,有的高有的矮,大小姿态不一。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庭院中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