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生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B校辩论赛上,李明引经据典,夸夸其谈,最终夺得“最佳辩手”称号。C锻炼身体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收效甚微。D梁益建大夫,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令同行肃然起敬。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课外活动时,操场上表现出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色。B数百年来,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C有时候寻找难题的答案就像捕兔子,若是扑不到它,就想办法让它自己朝你跑来。D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二、字词书写3 . 根据拼音写汉字。阅读也是一种旅行!同学们,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你是否结识了诸多友人?自书而观,一位位同伴(xi)_手走来;淳朴天真的平桥伙伴,热情(png)_湃的黄土后生,技艺精湛的核舟匠人,智(hu)_卓绝的圣人先贤掩卷而思,我们也能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为接下来的航程续航!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美丽的南国树丁立梅在广东,见得最多的树是榕树。今年夏天,初次踏上广东的土地,最先撞入眼帘的就是榕树。那时我尚不认识它,只觉得它跟我在北方见到的树不一样,树冠张开,就参天蔽日的一蓬,像绿色的蘑菇云,极具气概。更奇的是,从绿的叶间,竟垂下无数条褐色的根须,像伸长的手臂,随了风轻摆。正暗自惊异着,陪同我的广东朋友,在一旁笑了,说,这就是榕树呀,语气里颇是骄傲。接下来的日子里,就满眼的榕树。近距离里,远距离里,一抬眼,就是它。街旁,江畔,路侧,山上到处都是。我从最初惊喜地跑过去抚摸,仰视,啧啧地惊叹,到后来,也坦然了。那原是广东最本色的东西,是嵌入广东脉搏里的,用不着惊奇的。但,还是惊讶了。那日,朋友神神秘秘地告诉我,要带我去一个好地方,专门看榕树。我说晕啊,天天见着,还有什么好看的?他笑而不答,驱车几百里,把我带到一个叫石头村河坝寨的地方。天,那哪里是树,分明是一座绿山丘,只一棵,就浓荫蔽日,美得惊心动魄。巨大的主干,中有一洞,洞口像巨象。又生出九根枝干,最粗的枝干要四五个人才能合抱,最小的枝干,我和朋友两人合抱,也没抱得过来。仰头,头顶上是万千条根须。用不了多久,它们又会扎入大地,生出新的枝干来。当地人打着手势跟我们说话,笑眯眯的。我听不懂广东话,但从他们的神情上,可以看出他们的自豪。朋友告诉我,他们说,这是他们的榕树王呢。一刹那都无语,默默看着那棵榕树,只觉得它浑身上下充满神奇。离开河坝寨时,我回头望去,整个寨子,掩映在一片绿色苍穹里,映着蓝天白云,世世代代,让人心中油然而起一种永恒的感觉。后来到珠海去,在唐绍仪故居里,我又着着实实为榕树惊叹了一回。那是一棵硕大无朋的榕树,远看去,像一片小树林。当地的朋友考我,问我能不能看出那棵榕树的奇特之处。绕树转过两圈,除了惊叹它的粗大外,我没看出什么异常。朋友就得意地笑,指着树干让我看,说,这里面是一座塔呀。我凑近了仔细看,果真看到有砖块隐约在里面,外面是盘根错节的根缠绕着。据说,原先那儿有一座小塔,不知哪天,一粒榕树的种子掉落在塔的石缝中,那粒种子便顽强地生长起来,慢慢成树,垂下的根须沿着塔身扎入,最后,竟把塔整个儿抱在里面了。多么强的生命力!我想,人若如此,这世界不知又会多出多少奇迹来。在珠海又一个旅游景点,我看到一棵大榕树上挂满红色飘带,像盛装的新娘。朋友说,那是许愿树。天,榕树又成许愿树了,上面该牵了多少姻缘多少祝愿?定定地站着看,心里,盛满感动。回江苏前,我特意跑去跟榕树合了一张影。我希望自己的生命也能像榕树一样,充满美丽、又充满坚忍不拔。近日翻书,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这样一句话:“我看见一棵榕树,它美丽得好像开花的土地”,非常喜欢。4 . 整体感知全文,说说作者从南国榕树身上读出了什么。(提取原文词句回答)5 . 对于榕树,第段中作者说“用不着惊奇的”,但是第段中作者又说“还是惊讶了”,这两种说法自相矛盾吗?为什么?6 . 第段中穿插了唐绍仪故居中的榕树抱砖塔而生的故事,有什么作用?7 . 比较本文与课文白杨礼赞,说说二者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老母为我“扎红”冯骥才今年是马年,我的本命年,又该扎红腰带了。在古老的传统中,本命年又称“槛儿年”,本命年扎红腰带俗称“扎红”,就是顺顺当当“过槛儿”,寄寓着避邪趋吉的心愿。故每到本命年,母亲都要亲手为我“扎红”。记得12年前我甲子岁,母亲已86岁,却早早为我准备好了红腰带,除夕那天,亲手为我扎在腰上。那一刻,母亲笑着、我笑着、屋内的人也笑着。所有孩子自出生一刻,母亲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孩子的健康与平安,这心愿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执著不灭;而我竟有如此洪福,60岁还能感受到母亲这种天性和深挚的爱。一时心涌激情,对母亲说,待我12年后,还要她再为我扎红,母亲当然知道我这话里边的含意,笑嘻嘻地连说一个字:好好好。12年过去,我的第六个本命年来到,如今72岁了。母亲呢?真棒!她信守诺言,98岁寿星般的高龄,依然健康,面无深皱,皮肤和雪白的发丝泛着光亮;最叫我高兴的是她头脑仍旧明晰和富于觉察力,情感也一直那样丰富又敏感,从来没有衰退过。而且,一入腊月就告诉我,已经预备了红腰带,要在除夕那天亲手给我扎在腰上,还说这次腰带上的花儿由她自己来绣。她为什么刻意自己来绣?她眼睛的玻璃体有点浑浊,还能绣吗?她执意要把深心的一种祝愿,一针针地绣入这传说能够保佑平安的腰带中吗?于是在除夕这天,我要来体验七十人生少有的一种幸福由老母来给“扎红”了。母亲郑重地从柜里拿出一条折得分外齐整的鲜红的布腰带,打开给我看;终于揭晓了腰带的一端是母亲亲手用黄线绣成的四个字“马年大吉”。竖排的四个字,笔画规整,横平竖直,每个针脚都很清晰。这是母亲绣的吗?母亲抬头看着我说:“你看绣得行吗,我写好了字,开始总绣不好,太久不绣了,眼看不准手也不准,拆了三次绣了三次,马(馬)字下边四个点儿间距总摆不匀,现在这样还可以吧。”我感觉此刻任何语言都无力于心情的表达。妹妹告诉我,她还换了一次线呢,开头用的是粉红色的线,觉得不显眼,便换成了黄线。妹妹笑对母亲说,你要是再拆再绣,布就扎破了。什么力量使她克制着眼睛里发浑的玻璃体,顽强地使每一针都依从心意、不含糊地绣下去?母亲为我“扎红”时十分认真。她两手执带绕过我的腰时,只说一句:“你的腰好粗呵。”随后调整带面,正面朝外,再把带子两端汇集到腰前正中,拉紧拉直;结扣时更是着意要像蝴蝶结那样好看,并把带端的字露在表面。她做得一丝不苟,庄重不阿,有一种仪式感,叫我感受到这一古老风俗里有一种对生命的敬畏,还有世世代代对传衍的郑重。我比母亲高出一头还多,低头正好看着她的头顶,她稀疏的白发中间,露出光亮的头皮,就像我们从干涸的秋水看得见洁净的河床。母亲真的老了,尽管我坚信自己有很强的能力,却无力使母亲重返往昔的生活母亲年轻时种种明亮光鲜的形象就像看过的美丽的电影片段那样仍在我的记忆里。然而此刻,我并没有陷入伤感。因为,活生生的生活证明着,我现在仍然拥有着人间最珍贵的母爱。我鬓角花白却依然是一个孩子,还在被母亲呵护着。而此刻,这种天性的母爱的执著、纯粹、深切、祝愿,全被一针针绣在红带上,温暖而有力地扎在我的腰间。感谢母亲长寿,叫我们兄弟姐妹们一直有一个仍由母亲当家的家;在远方工作的手足每逢过年时依然能够其乐融融地回家过年,享受那种来自童年的深远而常在的情味,也享受着自己一种美好的人生情感的表达孝顺。孝,是中国作为人的准则的一个字。是一种缀满果实的树对根的敬意,是万物对大地的感恩,也是人性的回报和回报的人性。我相信,人生的幸福最终还来自自己的心灵。此刻,心中更有一个祈望,让母亲再给我扎一次红腰带。这想法有点神奇吗?不,人活着,什么美好的事都有可能。8 . 文中写老母两次为我“扎红”有什么不同?9 . 第段画线句子富有表现力,请你自选角度加以赏析。她稀疏的白发中间,露出光亮的头皮,就像我们从干涸的秋水看得见洁净的河床。10 . 第段划线处连用三个问句,写98岁高龄老母在“扎红”腰带上绣花,反映了“我”怎样的心理?11 . 在第(12)段冯骥才说“我相信,人生的幸福最终还来自自己的心灵”。请结合全文和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注释】志:志趣、心意。峨峨:高耸的样子。洋洋:宽广的样子。卒:通“猝”,突然。操:琴曲。12 . 解释文中加横线词语的含义。(1)伯牙善鼓琴善:_(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_13 . 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14 .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15 . “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五、句子默写16 . 默写。(1)夕阳西下,_。(2)_,险躁则不能治性。(3)我报路长嗟日暮,_。(4)无丝竹之乱耳,_。(5)_,到处是青青的野草。(6)_,父母岁有裘葛之遗。(7)俗子胸襟谁识我?_。(8)古代诗人常常借酒言事抒怀。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_, _”词句中,借写守边将士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家乡和功业未立而生发的惆怅之情。六、课内阅读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十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变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7 . 解释下列加点词。(1)惩山北之塞:(2)且焉置土石:(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4)始龀,跳往助之:(5)无陇断焉:18 . 翻译句子。(1)甚矣,汝之不惠。(2)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19 .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停顿的地方。(只标一处)箕 畚 运 于 渤 海 之 尾。20 . 对于愚公移山的行为,天神分别是怎样的态度?如何理解文章的神话结尾?七、语言表达21 . 黄河颂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八、名著阅读22 . 将下面引文中的空缺填写完整,并根据要求写作。论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1) (2)。”请以下列名著中的人物故事为例,写一段文字,阐述你对“任”的理解,200字左右。备选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飞向太空港红岩九、命题作文23 .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1)请以那有温度的目光为题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