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纸上留香包利民记得多年前,在舅舅家的墙上看到一幅字画,四个篆体大字“梅馨入梦”,虽然当时尚是冬天,我们那里也没有梅花,却依然从四个字间感受到了一种若有若无的香气。那不是墨香,而是少年的心中第一次生发出来的意境和想象,从此那四个字便印在了我的心上。读初中时,有一阵子很盛行一种带有香气的信纸。那时我们常常写信,或是给远方的亲友,或是在杂志上看到的作者,而且那些好看且带有香味的信纸,被折叠成不同形状,蕴含着不同的意思。那时也曾收到过这样的信,展读之际,淡香盈然,伴着字里行间的温暖,心儿便无比的宁静和欣喜。现在想来,那是纯真年代最朴素的一种香味,却是遥远得不可追溯。回忆那些书来信往的时光,即使是最简单的信纸最简短的问候,也在生命中氤氲着无尽的香气,淡雅悠长,一如那些如月澄澈的年华。那些写满思念与思绪的信,就像我们的青春一样,一去不回。在这个通讯没有距离的年代,我们失去了等候的味道,也失去了在小窗前在阳光下,捧读远方来信的芬芳心境。后来读书渐多,知道了唐代女诗人薛涛,也知道了她发明的“薛涛笺”。那是一种深红色的纸,可写信,亦可题诗。又叫“浣花笺”,就像李贺诗中说,“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词咏玉钩”,想来就让人神飞无限。我觉得,薛涛制于浣花溪畔百花潭边的红笺,虽美在其色,更重要的,是其所蕴清馨,未题字句而先成意境,所以历来为人所钟爱。高中时有一阵子疯狂迷恋上书法,因为当时有个老师是书法家,给我们看过他的不少获奖作品,毛笔字各体皆佳,一下子镌进心里。当时有几个伙伴一起练,找来许多旧报纸,闲时便写,乐此不疲。那时满室充盈着墨香,还有我们欢快的笑声。随着学业的加重,书法渐渐地远去。闲来写上几笔,却是无由的烦躁。那么多年过去,有时想起曾经泼墨挥毫的岁月,便有着一种沧桑感,我知道,我不可能再有那么单纯而无忧的心境。也许,在走过的成长之路上,除了悠悠的墨香,什么也没有留下。有一天,在网上看到当年一起练书法的同学的博文,她却是迥然的心境,她写道:岁月和心情都远去,可是,我却没有辜负当年的那些旧报纸。没有辜负当年的旧报纸,是啊,那些纸上,曾写下我们多少青春的梦想,留下我们多少稚嫩的情愫,一如初开的花儿,清香满溢。那些香气,那些梦想,那些时光,只有曾经的旧报纸知道。有一次在一家旧书店买回一箱子书,翻看时才发现,其中竟混有一个古老的日记本,塑料皮儿,中间还有彩色插画。上面的字迹已经变色模糊,就像隔着岁月的尘烟。便饶有兴致地阅读,那是一个女生的日记,记录着少年的心事,多么简单的时光,多么朴素的成长。是的,那个时候,我们就是用笔来和自己说话,对着日记,将满腹之言倾吐。于是想起自己曾经记过的几十本日记,它们就放在故乡的老家里,那一刻,有着一种回头看看的冲动。几年后回老家,翻箱倒柜地寻找自己的那些日记,却是杳无踪迹。可能父母搬家时,不知失落于何处。满心的怅然失落,那是我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日记啊!现在,想从当年的心事中重温一遍成长也空如一梦。那些年留在日记上的字,也会有着一种香气吧?就像偶然得到的那本女孩的日记,虽隔着漫长的岁月,却依然洇染着我的心境。我希望,我的那些日记,也会偶尔温暖一个人的回望,好能在这个纷扰嘈杂的樊笼里,感到丝丝的清凉。忽然发觉,似乎已经许久不曾提笔写字了,习惯了触摸键盘的手,对纸笔有着畏惧与陌生。那个夜里,偶然一梦,自己仿佛还是少年时,拿着毛笔在旧报纸上写字,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开出了一朵花,就像当年那些纯真的笑颜,于是梦里一片芬芳。醒来时,眼中心上有着浅浅的濡湿。1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标题即文章的线索,起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B作者用深情的笔调回忆了青少年时期的几件往事,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C第段插写了“薛涛笺”的来历及其清馨的意境,丰富了“留香”的内涵和文化底蕴。D第中“那是我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日记啊!”这句话表达了“我”对父母搬家时遗失了自己日记的不满和怨恨。2 . 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 . 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1)说说第段加点词语“镌”的表达效果。(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4 . “纸上留香”写了关于“我”的几件事?请简要概括。5 . 文末写偶然一梦,“醒来时,眼中心上有着浅浅的濡湿。”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二、文言文阅读(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下列小题。士奇泥爱士奇晚年泥爱其子,莫知其恶,最为败德事。若藩、臬、郡、邑或出巡者,见其暴横,以实来告,士奇反疑之,必语以子书曰:“某人说汝如此,果然,即改之。”子稷得书,反毁其人曰:“某人在此如此行事,男以乡里故,挠其所行,以此诬之。”士奇自后不信言子之恶者。有何附誉子之善者,即以为实然而喜之。由是,子之恶不复闻矣。及被害者连奏其不善之状,朝廷犹不忍加之罪,付其状于士奇,乃曰:“左右之人非良,助之为不善也。”而有奏其人命已数十,恶不可言,朝廷不得已,付之法司。时士奇老病,不能起,朝廷犹慰安之,恐致忧。后岁余,士奇终,始论其子于法,斩之。乡人预为祭文,数其恶流,天下传诵。【注释】士奇:即杨士奇,明江西泰和人。惠帝时以史才被荐入翰林。成祖时为翰林编修。仁宗时为大学士,英宗时为少师,与大学士杨荣、杨薄共同执政,合称“三杨”,是明代中期重臣。泥(n)爱:溺爱,宠爱。藩、臬(ni)、郡、邑:即藩司、臬司、郡守、县令。男:儿子。恶流:一系列的罪恶。6 . 对下面语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士奇自后/不信言子之恶者B士奇/自后不信言子之恶者C士奇自后不信/言子之恶者D士奇自后不信言/子之恶者7 .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故(_)论(_)8 . 翻译下列句子(1)由是,子之恶不复闻矣(2)朝廷不得已, 付之法司。9 . 杨士奇对报告其子劣迹和称颂其子的态度有何不同?(用原文回答)10 .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希望父母如何对待正在成长中的自己。三、对比阅读岳阳楼记(节选)、孟子(节选)(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注:非:责怪。上:此处特指君王。11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不以物喜 以:微斯人 微:乐民之乐者 乐:民亦忧其忧其:1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3 . 范仲淹与孟子的“忧乐”思想有哪些不同?请结合甲乙两文简要概括。四、句子默写14 . 古诗文默写。(1)蒹葭萋萋,_。所谓伊人,_。溯洄从之,_。溯游从之,_。(蒹葭)(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陶渊明桃花源记)(3)_,悠悠我心。(子衿)(4)微君之躬,_?(式微)(5)气蒸云梦泽,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6)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五、名著阅读15 . (题文)年级准备开展“品三国,话英雄”的戏剧表演活动。每班选择一个人物编写剧本。本班选择的是关羽。请你补全下面的剧本提纲。第一幕:温酒斩华雄之_第二幕:_之忠第三幕:华容道释曹操之义第四幕:_之智六、综合性学习16 . 在你们班每周举办的“美文鉴读”课上,你想把这篇名为一棵树的文章推荐给同学,请你写一段推荐语。写作提示:可以从语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