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时同步练_第1页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时同步练_第2页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时同步练_第3页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时同步练_第4页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时同步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时同步练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B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C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D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2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要达到引导孩子健康上网的目的,就要提升网游的内容品位,_键康,绿色的网络环境。孙东林兄弟的动人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平凡人身上_的诚比金坚的力量。今年1月至8月,仅武汉市就发生了多起交通意外,这大多是由于_导致的。A建造蕴藏疏忽B营造蕴藏疏忽C营造潜藏忽略D建造潜藏忽略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电影火锅英雄中熟悉的城市、地道的方言,呼唤了山城人民的家乡记忆。B石柱中学的课间操以太阳的后裔为背景音乐,提升并调动了学生的热情。C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屠呦呦课题组成功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D2016年初的一场雪,让许多重庆人想起了许多年前那些与小伙伴堆雪人、打雪仗。4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朱熹(x)肇(zho)彷徨(png hung)B儒家(r)诚意(chng)袖手旁观(xu)C遵照(zhn)毅力(y)不知所措(cu)D华裔(y)接触(ch)埋没(mi)5 . 本文标题中的“最后”一词的具体含意是A闻一多是当天讲演的人中最后一个讲演的。B李公朴先生讲演过了,后来闻一多先生又讲演。C李公朴讲演被杀害,闻一多先生讲演又被杀害了。D这是闻一多先生生前的最后一次讲演。6 . 下列对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一文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的作者顾拜旦是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B本文是顾拜旦在1919年4月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发表的演讲。C作者认为根除恐惧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用的良药是勇气。D本文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奥林匹克精神使人养成平和自信的品德,包括并超越了一般体育运动,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是属于大众的。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做人的气节(萨苏)七八岁时,我第一次听评书,就是单田芳先生的隋唐演义。直到现在,隋唐演义中的十八条好汉,我都能背下来:第一条好汉李元霸,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第三条好汉裴元庆还有各种“绝”,大傻子罗士信是一绝,秦琼的交朋友是一绝,杨广的混蛋也是一绝。那时,“文革”刚结束,一听是单先生,所有老听众都热泪盈眶,就好像当年的说书先生柳敬亭复活了。柳敬亭曾入左良玉幕僚,南明覆灭后走南闯北,看遍人间百态。单先生也是这样,他一生受尽苦难,评书中的一句感慨就让你心生唏嘘。比如童林传里,混元侠、厉胆侠、安良侠、济世侠、紫面昆仑侠说了一堆“侠”,他会突然冒出一句:“侠客多少钱一斤?”如果没有生活底蕴,就说不出这么五味杂陈的话语。我第一次见先生,是 2008 年在北京电视台录节目。当时我便向他表达了倾慕之情,说从小就有两个心愿:一是与蒋百里(著名军事理论家)为友,二是拜单田芳为师。我给他说了一段“八大锤”“岳家军”里最能打的四员大将,每人两锤,先生听完笑道:“现在想拜师也可以呀。”从此,我一有空就去先生家拜访。我写东西像章回小说,喜欢“挖坑”,类似先生的“且听下回分解”,所以我们俩常在一起探讨。我还记得他拖着长音说:“主要还是要写人哪。写故事是次要的,把人物的灵魂写出来,作品就好了,就亮了。”任何時候,先生的眼睛都是张开的,随时捕捉生活中有趣的东西。他有很多“先进”的爱好,当年在东北就是最早骑凤头自行车的,到北京也是最早开上私家车的,70 多岁了还经常开车带上弟子,沿着三环路兜风。有一年,他过生日,我祝他长命百岁。先生说:“你知道长命的诀窍吗?就是没心没肺,傻吃闷睡。”意思是,像我们这些思虑过度的人,长寿恐怕不太容易。他对什么事儿都好奇。有一次,他问我:“日本那个森喜朗是怎么回事儿呀?”我告诉他:“那个首相不得人心,支持率只有5,电视里看着人挺大个儿,其实只是肚子大,人不高。”我写过一些公安刑侦题材的故事,都是小时候从前院派出所警察那儿听来的,诸如十八里店飞毛腿,电车上活捉盲眼独行大盗,帮北京动物园追河马、擒蟒蛇之类的。我讲给先生听,他听着也觉得好玩儿。我和先生的另一位弟子肖璞韬计划把这些故事录成评书,原想请先生说第一段,我们再跟上,现在只能我们自己慢慢摸索了。其实这也是我和先生比较投缘的地方,我们都喜欢讲故事,尤其是市井民间的故事。当年柳永“奉旨填词”,有井水人家处便有人唱柳词。而今天,或可说有中国人处,便可听到先生说的书。他代表的是民间艺术,不沾官气,永远“草根”。我曾经问先生,说书应该怎么说?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了一个梅兰芳与杨小楼的故事。1937 年,日本人占领北平,梅兰芳送杨小楼回乡。到运河畔,杨小楼问梅兰芳还唱戏吗?梅兰芳说不唱了。杨小楼说我也不唱了,演了一辈子忠臣孝子,不能临了失节。说完这番话,二人在码头上最后演了一出霸王别姬。一年后,杨小楼病故。我想,先生要说的,是艺人的气节。他们在旧社会是“下九流”,但在动荡乱世,将军可以走,大员可以走,艺人心中的良心不能走。说书人上了台,把惊堂木一拍,代表的就是忠孝节义、天地良心。“文革”那时候, 很多人彼此揭发,互相争斗,在权力面前不讲良心,但先生却宁折不弯,打断了腿也坚持: “我没错,我不服!”所以先生的书,幽默有之,诙谐有之,就是找不到猥琐,看不到迎合。单先生做人, 永远捍卫自己的原则,“一力降十会”。我佩服先生的艺术,但更尊敬的,还是他做人的气节。(注)单田芳,中国评书表演艺术家、作家、曲艺世家,2018 年 9 月于北京病逝。7 . 简要说说文中的单田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8 . 结合语境,品味加粗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1)他代表的是民间艺术,不沾富气,永远“草根”。(2)“文革”那时候,很多人彼此揭发,互相争斗,在权力方面不讲良心,但先生却宁折不弯, 打断了腿也坚持:“我没错,我不服!”9 . 下面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中,当单田芳先生说了一大堆“侠”后,会突然冒出一句:“侠客多少钱一斤?” 表现了先生在受尽苦难,看遍人间百态后,对动乱时代“侠客”作为微小的深深慨叹。B第段中,我回答先生“电视里看着人挺大个儿,其实只是肚子大,人不高”,是在幽默地告诉先生,森喜朗其实并没有太高的能力与水平。C第段中,写到柳永“奉旨填词”的故事,意在衬托单田芳先生的评书深受普通老百姓的喜爱。D第段中,先生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讲了梅兰芳与杨小楼的故事,意在告诉我, 作为艺人,在动荡乱世,要学会审时度势,急流勇退。10 . 单田芳曾语重心长地对作者说:“主要还是要写人哪,写故事是次要的,把人物的灵魂 写出来,作品就好了,就亮了。”请结合下面的文字,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