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5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5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5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5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5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5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比较委婉得体的是( )A同学小强被自行车撞伤,你打电话给他妈妈通报情况说:“阿姨,不好啦,小强出车祸了!”B当你排队买车票有人插队时,你说:“喂,别插队,自觉点。”C你参加作文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有天赋嘛!”D当你的同桌想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来研究研究。”2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B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史书”是我国历史的重要佐证,其编写体例较多。司马迁的史记为编年体,刘向的战国策为国别体,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纪传体。C“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后用“社稷”代表国家。D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3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时光的深巷,有这样一个人,她_,_,用自己的根根白发,条条皱纹,换取我们的茁壮成长。当我们学会感恩,蓦然回望之时,她却脚步_,早已躲在时光背后,悄然老去,这个人就是母亲!记住,千万不要让母亲看着我们的背影而独自_,要停下脚步,转过身去告诉她:“妈妈,您不必追,我会等您的,跟紧我!”A不辞辛苦饱经风霜踉跄失落B含辛茹苦任劳任怨蹒跚落寞C饱经风霜忍辱负重踌躇忧伤D勤勤恳恳煞费苦心趿拉凝望二、字词书写4 . 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字。根深(d)_固 (qi)而不舍 _(j)取_(zhu)热5 .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1)吝s(_)(2)攲(_)斜(3)秕(_)谷(4)yn(_)酿三、现代文阅读灯祭迟子建每逢过年父亲都用罐头瓶为我做一盏灯,那灯是不寻常的。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滚热的开水倒进瓶里,“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来,灯罩便诞生了。赶紧用废棉花将灯罩擦得亮亮的,亮到能看清瓶中央飞旋的灰尘为止。灯的底座是圆形的,木制,有花纹,面积比灯罩要大上一圈,沿边缘对称地钻两个眼,将铁丝从一只眼穿过去,然后沿着底座的直径爬行,再扎入另一个眼中,铁丝在手的牵引下像眼镜蛇一样摇摆着身子朝上伸展,两个端头一旦汇合扭结在一起,灯座便大功告成了。那时候从底座中心再钉透一根钉子,把半截红烛固定在钉子上。待到夜幕降临时,轻轻捧起灯罩,“嚓”地点燃蜡烛,敛声屏气地落下灯罩,你提着这盏灯就觉得无限风光了。父亲给我做这盏灯总要花上很多工夫。就说做灯罩,他总要捡回五六个瓶子才能做成一个。不是把瓶子全炸碎了,就是瓶子安然无恙地保持原状,再不就是炸成功了,一看却是一只猪肉罐头瓶子,怎么擦都浑浊,只好弃了。尽管如此,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上一盏称心如意的灯。没有月亮的除夕里,这盏灯就是月亮了。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着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擦根火柴点燃灯去另一家。每每转回到家里时,蜡烛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那时父亲会笑吟吟地问:“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全给丢在路上了。”我说,“剩下最亮的光赶紧提回家来了。”“还真顾家啊。”父亲打趣着我去看那盏灯。那汪蜡烛油上斜着一束蓬勃芬芳的光,的确是亮丽之极。将死的光芒总是灿烂夺目的。过年要让家里里外外都是光明。所以不仅我手中有灯,院子里也是有灯的。院子中的灯有高有低。高高在上的灯是红灯,它被挂在灯笼杆的顶端,灯笼穗长长的,风一吹,刷刷响。低处的灯是冰灯,冰灯放在窗台上,放在大门口的木墩上,冰灯能照亮它周围的一些景色,所以除夕夜藏猫猫要离冰灯远远的。无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还是安闲地坐在低处的冰灯,都让人觉得温暖。但不管它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而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年一过去后,新衣服就脱下来了,灯也收了,院子里黑漆漆的,那时候我就会望着窗外的雪花发怔,心想:原来一年之中只有几天好日子啊。人为了那几天充满光明的好日子,就要整整辛苦一年。唉。我一年年地长大了,父亲不再送灯给我,我已经不是那个提着灯串来串去的小孩子了。我开始在灯下想心事。但每逢除夕,院子里照例要在高处挂起红灯,在低处摆上冰灯。然而父亲没能走到老年就去世了。父亲去世的当年我们没有点灯。别人家的院子灯火辉煌,我们家却黑漆漆的。我坐在暗处想:点灯的时候父亲还不回来,看来他是迷了路了。我多想提着父亲送我的灯到路上接他回来啊。爸爸,回家的路这么难找啊?从此之后虽然照例要过年,但是我再也没有接受灯的那份福气了。正月十五到了。这天是我的生日。二十八年前,一个落雪的黄昏,我降临人世了。那时窗外还没有挂灯,天似亮非亮,似冥非冥,父亲便送我一乳名:迎灯。没想到我迎来了千盏万盏灯,却再也迎不来幼时父亲送给我的那盏灯了。走在冷寂的大街上,忽然发现一个苍老的卖灯人。那灯是六角形的,用玻璃做成的,玻璃上还贴着“福”字。我立刻想到了父亲,正月十五这一天,父亲的院子该有一盏灯的。我买下了一盏灯。天将黑时,将它送到了父亲的墓地。“嚓”地划根火柴,周围的夜色就颤动了一下,父亲的房子在夜色中显得华丽醒目,凄切动人。这是我送给父亲的第一盏灯。(有删改)6 . 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跟“灯”有关的哪三件事?7 . 本文开头说“那灯是不寻常的”,你能说说这灯的不寻常表现在哪里吗?8 . 阅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为什么那些灯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9 . 本文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很有特色。试作分析。10 . 以“灯祭”为题有何作用?公元 2003年10月15日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再过30分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将从这里受命出征,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开始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飞天之旅。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翟志刚和聂海胜。这里广场上响起欢快的迎宾曲奏起,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首飞航天员梯队由杨利伟和聂海胜、翟志刚组成。在此之前,他们按照首飞任务计划完成了综合性演练。飞船发射前,任务指挥部研究决定,首飞任务由杨利伟担任。杨利伟,1965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绥宁县。大学文化,中校军衔。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1998年被选拔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经过5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训练,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从加加林第一次太空飞行到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从航天飞机横空出世到多种空间站问鼎苍穹,40多年时间,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已先后进行240次载人飞行,把951人次的身影印在浩瀚太空。今天,中国人将也要飞向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11 . 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基本内容。12 . “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13 . 冰心成功的花诗中这样写道:“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珠,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诗中“成功的花”,在这里如果比作杨利伟飞天成功,那么诗中“当初她的芽”与课文中什么内容最接近?(用原文语句回答)14 . 第五段为什么要具体描写航天员走出问天阁的情景?15 . 文章为什么要提到美国和苏联、俄罗斯的航天情况?16 . 请结合下列材料,联系文本内容,说说杨利伟是一个怎样的人?出征前,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记者见面会上,回答本报记者的提问时,向全军将士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本报记者问:通过军报,最想对三军战友说些什么?杨利伟答:作为一名航天员,我首先是一名共和国的军人;作为一名军人,通过这么多年军队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我想,在执行这次任务中,一定能够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战胜一切困难,坚决完成任务。我也想通过军报感谢全军战友对我们的鼓励、关心和厚爱,也请战友放心,我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为我们的军旗增彩。解放军报四、情景默写17 . 古诗默写。(1) 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山河破碎风飘絮,_。( 过零丁洋)(3) _,谁言天地宽。( 别云间)(4)_,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五、课外阅读文言文阅读梅庄主人有仆三:一黠,一朴,一戆。一日,同馆诸官小集,洒酣,主人曰:“吾辈兴已尽矣,安得歌者助兴乎?”黠者应声曰:“有。”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守门,而自往召之。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歌者抱琵琶至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曰:“奉主命。”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也。”挥拳逐去,客哄而散,主人愧之。一夕,然烛酌酒编书,天寒酒瓶已尽。黠者令朴者再沽,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沽,伤费;多饮,伤生。”主人强颔之,而心颇衔之。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诱朴者共诬,劝主人逐之。会主人有罪下狱,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黠者逃矣,朴者亦力求他去。戆者攘臂而前曰:“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等报主之时也,仆愿往。”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以从。(注)梅庄主人:清代文人谢济世的号。18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烛酌酒校书然:通“燃”,点燃B夺瓶还谏曰谏:劝说C有益无损也益:益处,好处D市马、造车、制穹庐市:购买19 . 下列句子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遭戆者于道A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C子墨子闻之起于鲁D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20 .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与“戆者攘臂而前曰”中“前”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斗折蛇行,明灭可见B行拂乱其所为C稍稍宾客其父D猛浪若奔21 .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文中推断,“黠”有狡猾之意,“朴”是朴质的意思,“戆”为刚直之意。B梅庄主人和朋友饮酒,要找歌者助酒兴,黠者顺从其意,而戆者却赶走了歌者。C主人酌酒编书,天寒没喝够,让仆人去打酒,被戆者当场拦住,主人心中并不高兴。D主人遇难之时,另两位仆人都明哲保身,只有戆者显出了他的忠直。22 .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会主人有罪下狱,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唐)王勃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注释)碧砌:青石台阶。江山:江水和高山。23 .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24 . 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称赞本诗末句中有一字用得极妙,是哪个字,请作具体分析。七、名著阅读25 . 按提示,根据课文内容填写。通过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之情的文章是_背影通过简单平凡的叙事和平实自然的语言,真实地表达了一种_这一永恒的主题。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突出了父亲对_的追求,突出了父亲_的思想性格。信客中的信客是一个:_的人。八、综合性学习26 . 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可见,交友应有选择,应当慎重。请你参加以“结交益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一 勤积累)写出你在活动中掌握的有关交友的成语和诗词名句(各两个):(活动二 明意义)请仿照下面示例,在横线上写一句话。示例:益友像一面镜子,能照出我们人生的足迹;益友像一束阳光,能驱散我们心灵的阴霾。(活动三 看现状)认真阅读下面表格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一条即可)调查内容所占比例调查对象择友标准不愿交往的人相貌性格品质两面三刀的人不讲义气的人有不良嗜好的人小学生245620493318初中生136225414613高中生8514156386(活动四 知标准)下列句子隐含着古人的择友标准,请选取一个句子,谈谈其中隐含的择友的标准。(1)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李白(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子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