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专题讲座PPT课件_第1页
记叙文阅读专题讲座PPT课件_第2页
记叙文阅读专题讲座PPT课件_第3页
记叙文阅读专题讲座PPT课件_第4页
记叙文阅读专题讲座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叙文阅读专题,近六年北京市记叙文类型记叙类文章阅读(小说、散文)2010年忆冼星海(叙事散文)2011年鞋(小说)2012年白梅无价(叙事散文)2013年洞茶(叙事散文),北京市近几年出现较多的中考题型:行文思路内容理解语言赏析感悟启示人物形象分析,紧扣文本,读通、读懂、读透文本是所有阅读题的前提和基础。然而我们的学生在平时记叙文阅读中却不会读文本。当检查学生的记叙文阅读时,你会发现不少学生文本很干净,没有圈画的痕迹,看不出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引导学生读文本,圈画重点内容非常重要。比如:记叙的要素;重点内容的标注、议论抒情句的圈画;过渡句、表示情感变化、态度变化等的重点词句的圈画标注等。它们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典型题型和答题方法,一.行文思路,考试内容和目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表现为两种形式:情节概括题和心理情感变化题。,(一)情节概括题,三种题型:,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3.情节补充,用填空的方式概括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示例:2008中考乡间的庙会13.本文写的是乡间庙会,简要说出全文围绕“庙会”行文的思路。(每空须有“庙会”二字),举例,示例:2012年中考白梅无价,举例,15本文主要用五个场景来写人叙事,请依次概括前四个场景。(每个场景用5个字回答)(4分)场景一:场景二:场景三:场景四:场景五:深夜赏白梅,白梅无价,当代大画家李苦禅撒手人寰驾鹤西游的时候,我的老师许麟庐正在山东旅行。许老听到噩耗,立即登车,直奔北京。到了苦禅灵堂,满头白发的老人,长跪不起,恸哭不止。他和苦老,同是齐白石大师的弟子,手足之情,比一奶同胞还亲。师兄师弟,年轻时在白石先生左右,一个是左膀,一个是右臂。贫困的时候,他们一个烧饼掰作两半儿充饥。艺术上更是志趣相投,画画儿画疯了的时候,两个人一夜之间画一刀纸,一百张,酣畅淋漓。这会儿苦老一去不归,许老恨不能跟随而去。那哭声,真是撕心裂肺,好几个年轻人才把他从灵前拉起来。透过老人迸溅的泪花,我能感受到两位画家半生坎坷、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感受到这种渗透着深深文化气息的友谊是何其珍贵。第二天,许老到我家来,进门就说:“静霆啊,苦禅兄走了啊”接着又嚎啕起来,这回是在“家”里哭,而且当着我和我妻子的面儿。许老失去了大师兄,那种绝望的悲伤,那种真情的倾泻,让我永生永世都忘不掉。那天,妻子做了老师爱吃的饼,弄了几样好菜,还有好酒,可老师吃不下去。看许老骨瘦形销的样子,我们执意请他休息一会儿,睡个午觉。谁知,许老刚躺下,又爬起来,大叫“拿宣纸来”。我那时经济不大宽裕,哪里有好宣纸存用?翻箱倒柜,才找到两张质量低劣的四尺宣纸,两支破毛笔。许老捉了笔就在四尺宣纸上横扫。他哪里是在作画,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他笔笔中锋,含泪挥笔画梅花。只听见宣纸沙沙地响,力透纸背,情透纸背。毛笔直冲斜行,犹如剑器在许老手中挥舞。他把痛悼师兄之情,倾洒在纸上,朵朵梅花都是泪!老师画枝干的时候,一言未发,该点蕊了,说了四个字“泥里拔钉”。梅蕊虽“拔”了出来,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这张四尺宣纸上的白梅花,干湿浓淡,墨色淋漓,疏影横斜,笔意纵横。笔墨狂放霸气,不仅世间难得如此珍品,就连许老自己也绝对不可能再画出第二张。那个下午,许老那种横扫千军的运笔速度,那种大悲大恸之后,寻觅到的恣意宣泄情感的方式,那天,许老收了笔,兀自对着那张白梅看了好半天。我大气也不敢出。心里痒,想要这幅画儿,可是不敢说。沉吟半晌,许老说:“带上,到我家盖上章子,给你了。”白梅,已经成为我的传家之宝。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和妻子才会小心翼翼地把这张画儿展开,来一番精神享受。我不敢拿到裱画店里去裱褙,怕裱坏了。仔细想想,许老的这幅画昭示了一个道理:在中国画界,松竹兰梅笔情墨意,难免重复,可至珍至宝的神品,灵堂哭苦老,家中哭苦老,白梅赠爱徒,挥笔画梅花,深夜赏白梅,/,/,/,/,示例:2013年中考洞茶,举例,15本文写了作者与“洞茶”几十年一波三折的情缘。请参照所给语句,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每空用8个字回答)(4分),寻找砖茶,失望困惑,事件心情,隐含主语:“我”(作者),线索:洞茶,1.审清题目要求,注意关键语句。依据示例,确定范围,发现规律:主语、格式、线索、范围等。2.注意给出部分的示例、暗示作用。3.根据已知情节来划分未知情节,再加以概括。对事件的叙述一般可以按照“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果”的格式加以概括。4.注意字数要求。,解题策略,(二)心理情感变化题(1)理作者的感情变化(2)理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概括段意、层意可采用下列方法:抓文段的中心句。即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括。用概括法。即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各层写了什么或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己组合成句来概括。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的段落概括出联合段意。总之要求:完整、简洁、明确。,知识链接概括段意、层意,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词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词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以写事为主的文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知识链接分层,以写人为主的文章: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知识链接分层,二.内容理解,1.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和作用。2.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引用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示例:2012年中考白梅无价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白梅无价”。(4分),举例,答案示例:因为“白梅”这幅画是许老痛悼师兄的渲泄情感之作,是他与师兄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是许老集人生和艺术的体验,创作出的独一无二的、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珍品。所以,作者认为“白梅无价”。,当代大画家李苦禅撒手人寰驾鹤西游的时候许老听到噩耗,立即登车,直奔北京。到了苦禅灵堂,满头白发的老人,长跪不起,恸哭不止。他和苦老,同是齐白石大师的弟子,手足之情,比一奶同胞还亲那哭声,真是撕心裂肺,好几个年轻人才把他从灵前拉起来。透过老人迸溅的泪花,我能感受到两位画家半生坎坷、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感受到这种渗透着深深文化气息的友谊是何其珍贵。,白梅无价,白梅,已经成为我的传家之宝。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和妻子才会小心翼翼地把这张画儿展开,来一番精神享受许老的这幅画昭示了一个道理:在中国画界,松竹兰梅笔情墨意,难免重复,可至珍至宝的神品而是在笔端凝注了浓烈的情感,集人生和艺术的体验,在某个特别的时间创作的东西。正因为如此,神在,许老的白梅在,示例:2013年中考洞茶16.品读第段画线句,联系全文,说说“洞茶”对于“我”有哪些意义。(4分),举例,答案示例:“洞茶”是“我”在藏北高原戍边时的营养品、救命茶,给了“我”许多温暖和力量。“洞茶”承载着“我”对藏北高原那段青春年华、军旅生活的记忆,也寄托着“我”对战友的怀念之情。,拿东西时砖茶一不小心掉到雪地上,我没有捡,弯腰太费体力。一旁的老医生心疼地说:“关键时刻砖茶能救你命呢。”我不以为意。老医生告诉我,它叫青砖茶,用茶树的老叶子压制而成,发酵后颜色黢黑,茶碱含量很高。茶碱可以兴奋呼吸系统,如果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喝一杯砖茶,可缓解症状,它是高原之宝。从此,我与这砖茶朝夕相伴,它温暖了我的胃,安慰了我的心,清醒了我的脑,成为我无声的知己。,洞茶,青山绿水中的赤壁茶林啊,你可知道你曾传递给边防战士多少温暖,你曾给予边防战士多少力量!你可知道你对我有着怎样的意义!我用当年的方法熬煮洞茶水,把它洒向大地,对天而祭。司务长和老医生都因高原病早逝,他们在天堂一定闻得到这质朴的香气,沉吟片刻后会说,是这个味道,好茶!,1.审清题目要求,勾画题干关键词,确定答题范围、答题内容和答题主语。2.整体感知,把握内容,理解主旨即作者的思想情感。3.局部精读,联系具体语言环境,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抓住关键词,结合上下文去推测语句的含义;若句中有修辞或表达方式上的特点,也应根据语境意加以分析。4.抓事说人,具体而准确地表述文章由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所要表达的情或理。,解题策略,三.语言赏析1.了解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2.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选好切入点:A.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B.用词(多为动词、形容词、叠词等);C.句式(多为反问、双重否定句、感叹句等);D.描写方法(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形成解释:结合文化背景,内涵、思想情感倾向、情境、形象进行独特领悟,品味语言。,17本文的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请以第段的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赏析。(不超过150字)(7分),举例,答案示例:第段描写了许老在“我”家作画的过程,用“捉”“横扫”“挥舞”的动作描写,写出了许老作画时恣意挥洒的样子;用“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的议论,表达了许老作完画仍沉浸在悲痛之中的状态令“我”既感动又担忧的复杂感情。这些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表现了两位画家之间的深厚友情,感人至深。,那天,妻子做了老师爱吃的饼,弄了几样好菜,还有好酒,可老师吃不下去。看许老骨瘦形销的样子,我们执意请他休息一会儿,睡个午觉。谁知,许老刚躺下,又爬起来,大叫“拿宣纸来”。我那时经济不大宽裕,哪里有好宣纸存用?翻箱倒柜,才找到两张质量低劣的四尺宣纸,两支破毛笔。许老捉了笔就在四尺宣纸上横扫。他哪里是在作画,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他笔笔中锋,含泪挥笔画梅花。只听见宣纸沙沙地响,力透纸背,情透纸背。毛笔直冲斜行,犹如剑器在许老手中挥舞。他把痛悼师兄之情,倾洒在纸上,朵朵梅花都是泪!老师画枝干的时候,一言未发,该点蕊了,说了四个字“泥里拔钉”。梅蕊虽“拔”了出来,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白梅无价,动作描写,议论句,语言描写,议论句,1.首先勾画题干,明确答题范围(第段)和答题内容(赏析描写和议论中饱含的感情)。2.可从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或者形容词的角度谈谈人物描写所产生的表达效果,以及表现的人物的内心情感。,3.勾画出第段的议论句,并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人物的感情,切忌泛泛而言,缺乏语境意。,解题策略,2013年中考洞茶17.这篇文章浸透着作者深挚的情感,富有感染力。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段和第段两段为例作简要分析。(不超过150字)(7分),答案示例:作者运用多种手法抒发深挚的情感。第段运用排比和连续反问,从茶的味道、煮茶器具、饮茶方式等方面把天下名茶和洞茶作对比,突出了洞茶的质朴,表达了作者对洞茶以及它所代表的藏北军旅生活的怀念和赞美之情。第段作者直呼洞茶为“你”,仿佛在和老友面对面地诉说再次重逢的惊喜,情感抒发更加强烈直接。,举例,1.审清题目要求,注意关键语句“浸透着作者深挚的情感,富有感染力”;2.赏析范围:第段和第段两段;3.赏析角度:修辞(排比、反问、对比、拟人)、用词(富有感染力的动词或形容词)、表达方式(议论、抒情)、第二人称(“你”)、句式(感叹句)、标点(感叹号)等;4.答题步骤:明确写法举出例句结合文章分析情感。,解题策略,几个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比喻:形象生动地突出事物特点拟人:生动形象,表意丰富排比:加强语气,增强语势反问:加强语气,表达更加确定的意思反复:表强调,增强感染力,夸张:突出所描绘的事物或情境的特点(程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对偶:句式整齐,押韵,知识链接修辞手法,四.感悟启示1.找出体现作品中心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什么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3.结合全文的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或看法。,启示领悟的道理。(结合人物、主题答)评价对人、事的看法。体验亲身经历或通过实践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示例:2007年中考晶莹的泪珠16阅读文章,说出“40年前”和“今天”作者对女教师泪珠的不同感受,以及作者“今天”的感受带给你的启示。(不超过150字)(5分),举例,答案示例:40年前,作者从女教师的泪珠中感受到的是对自己的关怀、安慰和期待。今天,作者认识到女教师饱含晶莹泪珠的泪泉是滋养生命灵魂和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带给我的启示是:我们要向女教师那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纯真和善良。,1.审清题目要求,注意关键词。感受是从作者角度说,启示是从自己角度谈。2.结合人物性格谈感受。3.结合文章中心句(或自己概括的中心),感悟启示要与文章中心保持一致。4.注意字数。,解题策略,示例:2008年中考乡间的庙会15你怎样理解作者今天对“庙会”的认识。(不超过150个字)(2分),举例,理解(要点):作者今天对庙会的认识比儿时对庙会的认识更加深入,作者为多少年来农民生活的贫乏而感到哀伤。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状态的关注与同情。,1.审清题目要求,注意关键词。2.结合主旨谈作者今天对“庙会”的认识。3.注意字数。,解题策略,1.抓住文章主要内容、中心思想。(阅读时要标画出文章的主旨句,往往是文章结尾处的议论抒情句)2.贴近主要内容、中心思想进行归纳,不脱节、不架空。3.根据题目要求逐一回答,切忌似是而非。,解题策略,感悟启示题往往有很多限制,比如: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的认识。这样的题目,感想必须来自文章本身,源于对文本的阅读。答案既不能离开文章内容,也不能是文章内容的重复。一般有这样的步骤:引、感、联三个步骤,如果题目有特别要求,再加步骤。“引”就是引出阅读中印象最深、感受最切的部分或某一点,接着写出自己由此而引发的认识,然后还要结合文本联系社会或个人的实际佐证你的认识。,解题策略,它相当于一个缩微的议论文。认识、感想、启发会有很多,要总结出一个观点。然后围绕观点或认识,用文中的某内容和生活实际去佐证你的观点。“结合文本和实际”可以用这样的词句表明:正如文中;生活中就有这样层次感很强,要求的点在答案中表现很清楚。,解题策略,五.人物形象分析考试内容和目标: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题型:1.判断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心理、动作、语言;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并能结合描写概括人物思想性格。2.结合人物理解作品主题、了解创作意图。3.对人物有自己的体验评价感悟。,人物形象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结合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正侧面描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