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怀素是唐代著名的草书大家,代表作有自叙帖,局部图如下。对此作品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多中锋用笔,线条圆劲有力。B整篇横无行、纵无列,不讲章法。C字形大小参差错落,上下字一气贯通。D点画间或字与字之间多牵丝连带,潇洒飘逸。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朗读者见字如面等电视节目深受观众青睐,是因为它们所传递的人文情怀和责任感拓宽了人们的传统价值观。B2017年盐城城南新区将垃圾清运全面推向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增加工作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质量。C2017年1月2日上午,大约1500名左右的跑步爱好者齐聚盐城东方汽车广场,参加了“第二届盐城坐标城市定向赛”。D近日,美国波士顿市政广场,一辆由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波士顿橙线地铁列车吸引了大批民众驻足。3 .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每思及年轻无知时所犯的错误,常觉有如芒刺在背,惶惶不安。B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乐此不疲地玩微博、玩微信。C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D在每一次正式辩论前,辩方队友不依不饶的挑战令我疲于招架。4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要塞(si)泻气深恶痛绝()震撼人心B悄然(qio)缅怀翘首以待(qio)诚皇诚恐C绯红(fi)燥热屏息敛声(bng)眼花缭乱D炽热(zh)胆怯杳无消息(yo)和言悦色5 . 重复啰嗦是一种常见语病。下面各项没有这种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看他的面相,大约三十岁左右。B我也想见一下宋老师一面。C他的表情太逗了,连老师都不禁忍不住地笑了。D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二、字词书写6 .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tn wi guan zh(_)。(2)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xi di (_)着自己的恐龙而去。(3)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mn hng (_)下去的!(4)潭水映照雪山,真让入m xun shn m(_)啊。三、现代文阅读说明文阅读核能利用的历史人类利用核能是从原子弹、核游艇等核武器开始的。随着在军事领域的不断应用,核能利用技术日趋成熟。上世纪50年代初期,人类开始探索核能的和平利用。1951年12月20日美国爱达荷国家反应堆试验中心使用实验增殖反应堆的余热试验发电,第一次通过核反应获得了电流。虽然爱达荷实验反应堆第一次用核能点亮了灯泡,但并没有将电输入电网,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不能算作“电厂”,当然也不能算作世界上第一座核能发电站。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能发电站奥布宁斯克核电站。它利用浓缩铀作燃料,采用石墨慢化水冷堆技术,输出电功率为5000千瓦。奥布宁斯克核电站的投入使用标志着人类核电站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核能的和平利用成为现实。此后,英国和法国也建成一批生产钚和发电两用的气冷堆核电站。美国西屋公司利用其核潜艇技术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商用核电站美国希平港核电站。核电站真正大规模发展是在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早期,人们称这一时期建设的核电站为第二代核电站。从1970年至1975年,全世界核电装机容量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有的国家增长速度甚至超过100%。这是因为当时全球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电力的需求也在高速增长。同时,人们理想地认为,核能已经可以大规模地取代煤和石油,煤和石油可以不再作为能源而仅仅作为化工原料来加以利用。至1987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世界核发电量就从可忽略不计发展到占全球总发电量的16%。在此阶段,形成了几种主要的核电技术:轻水堆(分为压水堆和沸水堆)、重水堆、气冷堆,以及压力管式石墨水冷堆。其中,由于经济性不及轻水堆,气冷堆在上世纪70年代末停止了兴建。石墨水冷堆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以后也不再兴建。80年代后,核能发电的发展逐步缓慢,其根本原因是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其他因素还包括环境保护者的反对、高利率、1973年和1979年石油价格震荡引起的能源消耗下降等,特别是受到了1979年美国三里岛和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两起核事故的影响。三里岛核事故是发生在民用核能界的第一次重大核事故。虽然没有对公众和环境产生放射性影响,但是增强了公众对核能发电的担忧和反对。同时,巨大的经济损失打击了新核电项目的投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更增强了人们对核电安全的担忧。之后除了亚洲国家,其他国家基本上没有建设新的核电站。进入21世纪,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新一轮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增加,而核电是可以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安全能源,因此发展核电重新成为世界热点。已有核电的国家纷纷提出新的核电发展计划,没有核电的国家也纷纷计划建设核电站。根据统计,有30多个国家向国际原子能机构表达了希望建设核电站的愿望,其中10多个国家已开展了一些实质性的行动。7 . 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利用核能的历史是从民用领域开始的。B目前核能已经完全可以取代化工原料而成为世界主流的能源。C目前还在使用的核电技术只有轻水堆和重水堆。D目前有10多个国家得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同意,已开展了一些实质性的行动。8 . 对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早期,核电站得以大规模发展的原因陈述不正确的一项( )A当时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致使电力需求也在高速增长。B当时的人们理想地认为,核能是可以大规模取代煤和石油的。C当时的人们觉得发展核电绝对安全。D当时核电技术较原来有很大进步,这就为核电站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9 . 下列对文中说明方法理解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爱达荷实验反应堆第一次用核能点亮了灯泡,但并没有将电输人电网,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不能算作电厂”一句诠释了“电厂的特点之一将电输入电网。B“它利用浓缩铀作燃料,采用石墨慢化水冷堆技术,输出电功率为5000干瓦”一句科学地解释了奥布宁斯克核电站的性质和特点,使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C“由于经济性不及轻水堆,气冷堆在上世纪70年代末停止了兴建”一句比较说明了两种核电技术的优劣。D第段中列举三个百分比数字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核电发展速度之快。10 . 下列对文中说明语言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有的国家增长速度甚至超过100%”一句中的“甚至”科学估计了“有的国家”的增长速度,符合实际情况。B“美国西屋公司利用其核潜艇技术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商用核电站”一句中的“商用”清楚地表明了该座核电站的用途。C“核电是可以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安全能源”句中“大规模”准确界定了核电代替化石燃料的范围。D“特别是受到了1979年美国三里岛和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两起核事故的影响”一句中的“特别”突出强调了两起核事故是导致核能发电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阅读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蚂蚁唱歌依成人的经验,蚂蚁唱歌是骗人的鬼话。换句话说,就算是蚂蚁能唱歌,谁又能听得见呢?可我证明起码有一个人能听见蚂蚁唱歌,而且常常听得如醉如痴。这个人是谁呢?是我老家邻居的女儿小毛豆。毛豆这个名字是我给她起的,她姓黄,合起来就是黄毛豆。她爸老大不乐意,说,亏你还写文章有文化,就给我女儿起名叫毛豆?还嫌不土呀,干脆叫地瓜得了。毛豆只有四岁,调皮得像个野孩子,并且身上永远脏污不堪。在街坊邻居之间,大家都不太喜欢她,不喜欢的原因之一,就是她爱撒谎,连她母亲也这么认为。大家喜欢把毛豆和我女儿作对比,我女儿永远文静、听话,每天早晨她早早起床自觉地背英语单词,然后吃饭上学。出门给她两元零花钱,到晚上她不知怎么用就又还给我。黄昏降临的时候,她会自动打开乐谱架夹上乐谱,练上一小时的小提琴。我有时候也觉得她生活太单调沉闷了,就带她上公园,希望她放开手脚像毛豆那样疯野一下,可她只是斯斯文文地站着,不肯坐在泥巴地上。几天前我们回家又看到毛豆,吃饭的时候我也给毛豆盛了一碗饭,毛豆妈看见了,喝斥道:到一边吃去。她跟毛豆说话从来都用这种口气。毛豆觉得母亲在外人面前不给她面子,嘟着嘴一脸不悦。我捧着饭碗慢慢凑近她,她见了我立马笑了起来,吃了一大口饭。我也模仿她吃了一大口,她忽然神秘地冲我说:昨晚,我下了一个,一个天蓝色的蛋。我故意一惊,说:哎,蛋在哪儿?她把我带到她家鸡窝边,一指,说:在这儿。我想怪不得大家都说她爱撒谎了,她哪儿是在撒谎呢,她是把孩子的幻想、梦境与现实完全搅和在一块儿了,用作家的观点就是魔幻现实主义。我追问:蛋呢?她想了一下说:让蚂蚁搬走了。我忙说:我昨晚也下了一个蛋,是红的。她一怔,她没想到一个大人会用这种口气和她说话;怔过之后她大笑起来,一直笑出了鼻涕。她说你的蛋有多大?我说有红灯笼那么大。她激动万分地跑去报告说,陶书天爸爸也下了一个蛋,比我的蛋还大。她为找到一个同行而心满意足,可是却没人附和她,她稍稍显得有点失望,不过总算找到了一个知音,一下午她就缠着我。我午睡醒来,在厨房后面找到了她,我问她在干什么?她说我在听蚂蚁唱歌。土墙上果然有一窝蚂蚁,我侧耳静听了一会儿,说:我也听见蚂蚁唱歌了,唱得可好听了,你看那个蚂蚁王,它像猪哼,那个小细腰蚂蚁,声音又尖又脆。还有那个来回跑的蚂蚁,嘎声嘎气的她不住地点头,呃,呃,我天天都要来听,天气好时它们才肯唱,她仰起小脸冲我说着,开心地笑了起来。我羡慕毛豆的快乐与幸福,这份快乐我女儿不会拥有,她长大了多半会成为一个白领吧,机械、冷漠,这与不完整的童年肯定有关。毛豆长大了会干什么呢?干什么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她拥有一个浪漫主义的童年,一个会下天蓝色蛋、能听见蚂蚁唱歌的童年该有多么快乐。11 . 作者主要讲述关于毛豆的哪两件事?12 . 毛豆是一个爱撒谎的孩子吗?为什么?13 . 毛豆这个孩子有哪些特点?14 . 为什么毛豆会把我当成“同行”“知音”?15 . 毛豆“快乐”“幸福”吗?请谈谈你的理解。16 .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以反问和设问的形式,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阅读的兴趣。B蚂蚁唱歌”“油蛉低唱”“蟋蟀弹琴”纯属自然现象,完全有可能发生的。C街坊邻居对“我的女儿”和毛豆的不同态度,反映出“大人们”的教育观念。D全文的主旨在呼吁:尊重孩子的天性,还孩子完整的童年。四、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阅读愚公移山(节选自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17 . 选文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B始龀/跳往助之C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D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18 . 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且(将近)九十B且焉(哪里)置土石C何苦(痛苦)而不平D河曲智叟亡(通“无”,没有)以应19 . 下面有关选文内容,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智叟目光短浅,他是以静止的观点来看问题,对困难采取逃避态度,不可取。B愚公目光长远,他是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勇对困难,不怕牺牲,精神可佳。C文中运用对比手法,其妻“献疑”与遗男“助之”形成对比,一个消极一个积极。D有人说,愚公与其移山,不如搬家,这种观点与原文本意不符,与作者写作意图不符。20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五、情景默写21 . 默写。 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了却君王天下事, _。(辛弃疾破阵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_。(诸葛亮出师表) 横眉冷对千夫指,_。(鲁迅自嘲)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说环境会改变人,但莲“_,_”,这一品质表明人们完全可以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六、名著阅读22 . 名著阅读。我打算捉一只狼蛛。于是我在洞口舞动一根小穗,模仿蜜蜂的嗡嗡声。我想狼蛛听到这声音会以为是猎物自投罗网,马上会冲出来。可是我的计划失败了。那狼蛛倒的确往上爬了一些,想试探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但它立刻嗅出这不是猎物而是一个陷阱,于是一动不动地停在半途,坚决不肯出来,只是充满戒心地望着洞外。看来要捉到这只狡猾的狼蛛,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活的蜜蜂作诱饵。于是我找了一只瓶子,瓶子的口和洞口一样大。我把一只土蜂装在瓶子里,然后把瓶口罩在洞口上。这强大的土蜂起先只是嗡嗡直叫,歇斯底里地撞击着这玻璃囚室,拼命想冲出这可恶的地方。当它发现有一个洞口和自己的洞口很像的时候,便毫不犹豫地飞进去了。它实在是愚蠢得很,走了那么一条自取灭亡的路。当它飞下去的时候,那狼蛛也正在匆匆忙忙往上赶,于是它们在洞的拐弯处相撞了。不久我就听到了里面传来一阵死亡时的惨叫那只可怜的土蜂!这以后便是一段很长的沉默。我把瓶子移开,用一把钳子到洞里去探索。我把那土蜂拖出来,它已经死了,正像刚才我所想象的那样。一幕悲剧早已在洞里发生了。这狼蛛突然被夺走了从天而降的猎物,愣了一下,实在舍不得放弃这肥美的猎物,急急地跟上来,于是猎物和打猎的都出洞了,我赶紧趁机用石子把洞口塞住。这狼蛛被突如其来的变化惊呆了,一下子变得很胆怯,在那里犹豫着,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根本没有勇气逃走。不到一秒钟功夫,我便毫不费力地用一根草把它拔进一个纸袋里。我就用这样的办法诱它出洞,然后捉拿归案。不久我的实验室里就有了一群狼蛛。(1)以上选段出自法布尔的昆虫记,这部作品行文活泼,语言诙谐,情趣盎然,请举例简要说明这种语言特点。(2)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狼蛛的特点。七、综合性学习23 . 在“我的语文生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以下资料,请按照提示完成题目。(1)我品析下列公益广告语很有创意,请选择一例,用简洁的语言加以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