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语文检测题_第1页
人教部编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语文检测题_第2页
人教部编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语文检测题_第3页
人教部编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语文检测题_第4页
人教部编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语文检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语文检测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依次填入横线中词语恰当的项是( )(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找宝藏。(2)当时,它是美国的人物,因为他曾经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3)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的人物,和他谈话的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4)当时大家不解其中的意思,都以为鲁迅先生不加以休息,后来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才明白了。A寻找妇孺皆知引人注目不以为然B寻找家喻户晓锋芒毕露不以为意C寻求家喻户晓引人注目不以为然D寻求妇孺皆知锋芒毕露不以为意2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选自呐喊,从题材上说属于小说。B说明文有其说明顺序,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C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仆先生追悼会上的演讲,地点在昆明。D马说是一篇议论文,它的中心论点是“食马者不知马”。3 . 下面加点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日本报纸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B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C实在标致极了。D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4 . 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秀颀(q)迸溅(bng)魁梧(w)矢志(sh)B竭力(ji)附和(h)亵渎(xi)黝黑(yu)C驾驭(y)奇崛(ju)笃信(d)阔绰(chu)D分歧(q)带挈(qi)充塞(s)拙病(zhu)二、基础知识综合5 . 下面的语段有多处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修改。2019年3月25日下午,镇江市长张叶飞赴企业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强调要深刻汲取响水“3.21”爆炸事故教训,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加大提高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1)第处搭配不当,应将_改为 _。(2)第处语序不当,应将_与 _互换位置。(3)第处词语赘余,最好删去_(4)第处成分残缺,应在_词语后面增补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爱是最大的出息我有一个很个性的朋友,她从小到大都住在城西的小平房里,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这座城市。用她的话来说,她就喜欢这座古幽幽的老城。关于她的传闻很多。比如她从小学习都很好,从小学到高中的成绩基本上都名列前茅,期间还跳过级,为此,她很庆幸地说过自己省了不少学费。就在大家都期望着她考上清华、北大为校争光的时候,她却只报了西安的一所大学。成绩出来的时候,遥遥超过了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大家都问她怎么犯傻了啊?她却总是很羞涩地说:“我就喜欢西安,不想去别的地方。”据说校长最后都止不住骂她一句没出息!但这似乎掩盖不了她的优秀,在西安的那所普通大学里,她依然出类拔萃、独占鳌头。在她毕业的时候,她被学校推荐到美国的一所大学留学,费用减免。当美国的大学寄来入学通知书的时候,她依旧羞涩地回答说:“我就喜欢西安,哪里都不想去。”老师们又重复了一句话没出息。发生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初识。我一听说这件事情,就为之扼腕,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心中也觉得这么优秀的女孩,怎么就这么没有出息呢?直到去年初秋的时候,她第一次邀请我们去她家里,她的家依旧是那城西的小平房。去的途中,我一路试想这个有个性的姑娘家里会有什么新奇的摆设,个性的装点。直到我跨进她的家门的时候,眼前的情形让我触目惊心。在她的家里,家具摆设都是上了年月的,破破烂烂,显示着主人生活的艰辛。而更让我吃惊的是,她家里还有一个双腿残疾、瘫痪在床的母亲。原来,她的父亲早在她3岁的时候,因为一场矿难去世了,丢下了她们母女俩,她的母亲为了供她上学,每天在马路上冒着生命危险给来回的车辆司机卖报纸。终于有一天,一辆车将这位辛苦的母亲撞倒在马路上,车轮轧断了她的双腿。好心的司机补偿了一些营养费,但母亲却用这笔钱缴了她的学费。从此,她就坐在轮椅上,在居民区的门口卖些小百货,她们母女俩一直靠这微薄的收入相依为命地生活着。她“很没出息地”放弃了上名校和留学的难得机会,为的只是更好地照顾母亲,因为她知道母亲离不开她。而她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母亲。我明白过来的时候,泪水盈眶了。我责怪她说:“你怎么不早点说出来呢?大家就不会说你没出息了!”她微笑着淡淡地回答说:“我妈本来就觉得自己耽搁了我,如果大家知道了,说起来,我可能会被人理解,但我妈心里一定会很难受的。如今,我早已经目标明确了,如果能让妈妈好好地生活,爱她到老就是我最大的出息了。”她话一说完,眼神温和地望向卧在里屋床上的母亲。而我早已思绪飘走了。我想起了去年冬天的这个城市的一则新闻,26中学的一位老师破天荒地让她那年少的学生们,在风华正茂的年纪畅想人生,写下自己的墓志铭。学生们的墓志铭各式各样,有人给自己这样写道:“这个人是第二个姚明”,还有的人给自己这样写道:“这个人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更有人写道:“有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这里长眠”。诸如此类,充满了豪情壮志,我们有理由相信是这些有出息的孩子,但是,其中有一个学生的墓志铭却异常得平淡,可是却深深地打动了细心的人们,他给自己的墓志铭是:“这个人将毕生的爱献给了他深爱的母亲!”据说,有人笑他没有像其他的同学一样有出息,但他的母亲却没有指责他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反而沉浸在莫大的幸福当中。其实,人们又有什么理由指责他没有出息呢?如果他们读懂了我朋友的故事,再回头看看这个孩子的墓志铭,或许都会明白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爱是最大的出息!6 . 概括选文段“我”对女孩的情感变化过程,填入横线上。_理解_7 . 赏析选文段画线句子。她依旧羞涩地回答说:“我就喜欢西安,哪里都不想去。”8 . 选文段为什么反复强调女孩“没出息”?9 . 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阅读“奶奶从集市上回来,带给了我们一人一颗桃子”到结尾,回答后面的问题。10 . 文章多处写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11 . 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1)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2)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12 . 作者对人生有着怎样的深切感悟?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四、情景默写13 . 关于“桥”的古诗句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洛桥晚望 孟郊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古人很喜欢将桥作为歌咏的对象,你肯定也积累了许多关于桥的古诗句,下面就请你搜集几句关于“桥”的古诗句吧(至少两句)。五、诗歌鉴赏14 . 阅读宗白华的夜,完成相应的任务。夜一时间觉得我的微躯是一颗小星,莹然万星里随着星流。一会儿又觉着我的心是一张明镜,宇宙的万星在里面烁着。(1)这首诗选取的两个重要意象是“_”和“_”。(2)诗人既觉得自己是“莹然万星里”的一颗小星,又觉得“宇宙的万星”被自己装在心里“烁着”,这表现出诗人_的胸襟。(3)阅读夜后,有同学写了一段关于“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文字,请根据这段文字,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每点不超过六个字)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在我们的基因里。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但其意义又不止于传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时,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_(4)上段文字画线句成分残缺,请改正:_六、名著阅读15 . 一部部璀璨的文学名著,引领着我们走进一座座文学殿堂,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多彩多姿的人生画卷请从下面所提供的名著书目中向你朋友推荐一部,并说说理由。书目: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朝花夕拾、名人传。推荐书目:;推荐理由:七、综合性学习16 .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现在,学校组织了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活动一:我参与我宣传)为了宣传这次活动,校学生会拟写了一幅宣传标语。下面是这幅标语的上半句,请你补出下半句。(要求:与上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上半句:严家训时时记下半句:_(活动二:我参与我劝说)今年春节你去一位亲戚家作客,只见亲戚家6岁的小孩儿拿起筷子,把桌上爱吃的菜一个劲地往自己碗里夹,亲戚劝阻无效,小孩的奶奶在一旁说:“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你见此情景该怎样劝说这位小孩的奶奶?_(活动三:我参与我思考)认真分析下面调查结果统计表,请写出你的探究结论。某市家庭教育情况调查结果统计表(调查了1988人)结果统计调查内容选项A选项B选项C内容百分比内容百分比内容百分比父教缺失与否缺失60.7%不缺失13.0%无法判断26.3%谁承担更多家庭教育责任母亲46.9%父母均担28.7%其他人24.4%结论:_八、作文17 . (写法借鉴)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