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陕西省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陕西省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陕西省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_第4页
陕西省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正襟威坐抑扬顿挫畸形明信片B荡然无存诚慌诚恐胆怯座右铭C暗然失色名副其实犀利百叶窗D锲而不舍微不足道咆哮遥控器2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甲骨文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它与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一样,在各自环境中独立诞生,但传承3000年以上的,只有汉字。 这种文字对3000多年来中国文化产生了根本的影响。后期的隶、楷、行、草,均发轫于斯。在河南安阳殷墟文字博物馆,可以看到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 甲骨文。十几亿中国人今天使用的汉字,即源自甲骨文。它不仅证明古老的汉字是独立起源的,还提供了中国古代独立的造字法则。ABCD3 . 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站在聚龙湖畔,极目远眺,只见湖光潋滟,高楼林立,令人心旷神怡。B大田里的麦苗像一片海,星罗棋布的村庄是不沉的舟。C七(9)班小周同学学习很努力,一遇问题就到办公室向滕老师不耻下问。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4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叱咤风云(ch)锲而不舍(qi)殷红(yn)奠基(din)B妇孺皆知(r)迥乎不同(jing)呜咽(yn)骨碌(g)C酣然入梦(hn)目不窥园(ku)硕果(shu)校对(jio)D苛捐杂税(k)慷慨淋漓(l)污秽(hu)亘古(gng)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 (1)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2)。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3)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4)。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5)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5 . 选文中有五处空出来的词语,填写顺序正确的一项是A见解了解体会曲解理解B见解了解体会理解曲解C了解见解体会理解曲解D了解见解体会曲解理解6 . 对画线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陶渊明读书主张读书要会意,做不到,退而求其次“不求甚解”。B陶渊明读书主张读书要会意,不容易做到,只好说“不求甚解”。C陶渊明所说的“不求甚解”是合情合理的。D陶渊明所说的“不求甚解”时谦虚地说法。7 . 对文段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B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C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D读书的终极目的并非“会意”,而在于“求甚解”。8 . 下列语言风格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平易亲切,条理分明。B观点明确,细腻翔实。C说明条理,平易简约。D记叙平实,娓娓动听。李大柱去哪儿了 张军霞老十街路口,人来人往。路口有家牛肉面馆,雪白的墙壁上,用粉笔写着一行字:“李大柱去哪儿了?”偶然,顾客中正好有叫李大柱的,就会半开玩笑地问:“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呀?”服务员会反问: “你真的叫李大柱?”顾客就较7真,掏出身份证,往桌子上一拍: “绝无假冒!”服务员见状,就会毫不含糊地说:“好,今天您在我们店里吃饭,免单!”正当顾客不知所以时,牛肉馆的老板,胖胖的王师傅,就会笑眯眯地迎上来:“欢迎您光临!现在不是流行去哪儿了吗?时间去哪儿了,爱情去哪儿了,我们小店也跟着时尚一把。不过,凡是名字叫李大柱的人来吃饭一律免费,这可是我这里的老规矩了。”说话间,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已经上桌,还搭配着精美的小菜,名字叫李大柱的顾客继续追问:“这规矩真奇怪,为什么呀?”老王一笑:“说来话长呀!三年前的一个傍晚,我骑着三轮车去买菜,走到路口,忽然有辆摩托车冲过来,我摔倒在地上,头上顿时血流如注,骑摩托车的人却一下子跑远了。我疼痛难忍,连连呼救。当时,正是下班高峰期,路上行人很多,可他们谁也不肯停。就在我快要昏过去时,有位开着货车的小伙子,快速跑过来,扶起我,还拨打了急救电话。很快,我被送到了医院,等我清醒过来时,小伙子却没了踪影。我问遍了所有的医生扣护士,他们只记得,有一个人和小伙子一起来的,他们只听到同伴叫他李大柱出院之后,我想了很多办法,想要找到好心人李大柱,却一直没有任何消息。无法报答这份恩情让我十分过意不去。一次偶然,我想到这个主意,就是凡是来店里吃饭的顾客,只要名字叫李大柱,我就不收费。我想,总有一天,我会遇到真正的恩人,向他当面说一声谢谢”老王的故事讲完了,顾客在恍然大悟之余,往往也会竖起拇指称赞他的创意。慢慢地,很多老顾客都熟悉了这个故事,他们时常问老王: “找到李大柱了吗?”一天晚上,面馆打烊了,服务员在收拾餐桌时,发现了一个装着钱的纸袋,还有一封信,上面这样写着:“老王你好,一年多以来,我时常到你的面馆吃饭,每次看到墙上面的字,内心都很煎熬。本来,我在老家当快递员,一天上班时,忽然接到家人的电话,说父亲突发心脏病,我在赶往医院的途中,撞倒了一位刚刚走出菜市场的老大妈。由于恐慌,我没有停留。等到父亲痊愈,出院,我脑海里始终忘不了撞人的那一幕。最终,我逃离家乡,来这里打工,偶然在你的面馆里听到了李大柱的故事。我又来过很多次,却始终没有告诉你们,我的名字也叫李大柱。现在,我决心回老家去弥补欠下的良心债。在离开之前,我想留下这些钱,就算为今后在这里吃饭的李大柱们买单吧!”老王看完信,什么也没说,只是拿起粉笔,郑重地将墙上的字又描写了一遍。老十街路口,人来人往。(选自天池小小说,有删改)9 . 小说写了关于“李大柱”们的三件事,请简要概括。 事件一:顾客李大柱凭借其姓名免费享用牛肉面。事件二:_事件三:_10 . 仔细揣摩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顾客就较了真,掏出身份证,往桌子上一拍:“绝无假冒!”(根据加点词语,结合上文,在“较了真”后进行神态描写,要求符合人物性格和本文语言风格,不超过15个字。) (2)老王看完信,什么也没说,只是拿起粉笔,郑重地将墙上的字又描写了一遍。(老王为什么如此“郑重”?)11 . 小说首尾都写到“老十街路口,人来人往”,有什么作用?12 . 小说为什么以“李大柱去哪儿了”为标题?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理解。三、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乙)李光地字晋卿。年四岁,能以炭摹地上灯字影。稍长,力学,有通才。尝举家陷贼,挟以邀金,欲杀者屡,终不惧。间即取书读,贼大奇之。其伯父日燝,募死士,袭破贼寨,拔以归。光地少无声色之好,衣食裁取粗给,经年不奏丝竹,门馆寂寥,无有私谒。(安溪县志)注:日燝,李光地伯父的名字,燝,音同“景”。13 . 解释加点词。(1)走送之(2)援疑质理(3)或遇其叱咄(4)贼大奇之14 . 与乙文“其伯父日燝”中的“其”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A其真不知马也B以其境过清C告之于帝,帝感其诚D不能指其一端15 .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2)经年不奏丝竹,门馆寂寥,无有私谒。16 . 从“嗜学”的角度,简要分析宋濂与李光地各自不同的表现。四、情景默写17 . 名句默写 (1).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_(2)商山早行中运用典故含蓄地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3)许浑的咸阳城东楼中感慨历史沧桑的句子是:_(4)李商隐的无题中表达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的句子是:_(5)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_”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填写)(6)岳阳楼记中传诵千古,表达范仲淹宏伟抱负的名句是:_五、诗歌鉴赏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8 .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这几句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9 .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中“空”能否换成其他词?为什么?六、名著阅读20 .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作答。忽听半天空一声霹雳,只见一个光膀子的黑大汉,挥动着两把板斧,从房上跳下来,手起斧落,两个刽子手已被砍翻,又向蔡九杀去。上述文字选自水浒传中的哪个故事?其“起因”和“结果”分别是什么?七、综合性学习21 . (题文)请你用一个比喻句,让人们记住高新区地图的形状,句中须有这样比喻的原因。 句式提示:“苏州高新区就像,她。”八、作文22 . 作文百草园,鲁迅曾经走过,留下了童年的快乐记忆;井房,海伦凯勒曾经走过,唤醒了她求知的欲望;北海公园,史铁生曾经走过,激发了他生命的烂漫绽放有很多地方,你也曾经走过,那人、那事、那景,触动了你的心弦,带给你人生的启迪。请以“这里,我曾经走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记叙文。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23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学校将举行班级篮球对抗赛,叶凡同学报名参赛,旁边的同学却起哄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