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搓捻(cu)盔甲(ku)嗔怪(zhn)瘫痪(tn)B殉职(xn)头衔(xin)虐杀(n)凯歌(ki)C狭隘(y)卑微(bi)抽噎(y)赫然(h)D惩戒(chng)瞵视(ln)较量(jio)蹒跚(mn)2 . 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早上小明到校后,发现没带语文作业。于是他给还在家的爸爸打电话,想让爸爸帮自己把语文作业送到学校来,小明给爸爸打电话,对爸爸说:“_”A“爸爸,我的语文作业忘记带了,你快点给我找找!”B“爸爸,我忘带语文作业了,一会儿着急交,你快点儿给我送过来!”C“爸爸,我忘带语文作业了,你帮我送到学校来!”D“爸爸,对不起,我忘带语文作业了,您帮我找找,请您送到学校来,谢谢爸爸!”阅读下列文字,回答后面小题“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这是一句人们_的民谚。据史料记载,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也许有人会问:“北京最早的城市是燕国的蓟城,距今至少三千多年,比潭柘寺早了一千多年,不是应该先有北京城吗(甲)其实,那时候的蓟城,只是一个诸侯国小城。北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都市,应该是在元朝。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建成元大都,使它初步具有了中国政治中心城市的规模,也奠定了现在北京城的基本格局。而此时已经晚于晋代800余年了。明朝初期,明成祖朱棣命姚广孝负责迁都事宜。据说姚广孝_潭柘寺设计建造了紫禁城(今“故宫”)。潭柘寺在鼎盛时期有房999间半,而故宫则有房9999间半。不仅如此,故宫一宫一殿的布局也如同潭柘寺一样(乙)以一条中轴线纵贯当中,左右两侧基本对称,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学原则,使整个建筑群显得规矩严整,层次清晰。北京城与潭柘寺的渊源之深可见一(bn)_。3 . 给加点字注音、对画线字笔画和根据读音写出的汉字作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燕国(yn) “贯”字的第3笔是:一可见一般B燕国(yn) “贯”字的第3笔是:一可见一斑C燕国(yn) “贯”字的第3笔是:丨可见一斑D燕国(yn) “贯”字的第3笔是:丨可见一般4 . 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耳濡目染 仿照B耳熟能详 仿照C耳熟能详 按照D耳濡目染 按照5 . 下列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业已建树由衷为富不仁摧枯拉朽B酷似咆哮匿名筋疲力尽殚尽竭虑C教诲呜呼吹嘘重岩叠嶂藏污纳后D粗造滞留禁锢器宇轩昂诚皇诚恐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海水容纳百川,水以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却从不居功。清风飘送花香,雨水润物无声,这温柔敦厚的自然总是厚德载物,却又不事张扬,更不会以造物主自居。那么自称万物灵长的我们,更应该学会不以自我为中心。只有当你不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你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只有跳出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本不必与外夷互通有无”,正是清朝常常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没有认识到自身各种弊病,从而日益落后于世界。后人再看历史,无不扼腕叹息。因此,跳出自我,并审视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并完善自我。不以自我为中心,就要有谦和的姿态。北大校长、国学大师季羡林以一位平凡老者的身份替一位入校新生看行李,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不恼不怒,反倒用一句“没关系”化解了那名新生的不安。著名影星林志玲在参加一个宣传活动时,很多经销商都和她握手。有人注意到身高174公分又穿着高跟鞋的林志玲,一定会膝盖微弯,蹲到和对方一样的高度,眼神平视地和对方握手。那天她总共蹲了八十几次。生活中,有些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每个人都保持一种“高姿态”,这种人其实最无实绩。反而是季羡林和林志玲这样的人,以谦和的姿态平等待人,更显高贵。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都需要学会尊重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保持自身的风度与姿态。不以自我为中心,还要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而不单从自身出发。或许你以为自己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是舞台的焦点,可是,在一个农民眼里,你只是个普通的人,远不及他的庄稼重要。或许你正逼着自己的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殊不知在他们眼里,蓝天、白云、草地、游戏才能构成最美的童年。所以,在别人眼中你不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在孩子眼中,你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可能一文不值,所以你要以孩子的眼光去帮助他们找到幸福与快乐。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你将看到更绚丽的色彩。不以自我为中心,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万事万物皆有其闪光的一面。师法自然,小草的坚韧,大树的昂扬,细流的执著,大海的宽容都会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师法大师,圣贤的哲思,大儒的风范,永远是我们追随的目标;师法凡人,芸芸众生里有很多普通人更值得我们学习。“当代雷锋”郭明义,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爱心,几十年如一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不顾个人安危勇救学生这些平民英雄在日常生活中所展示出来的人性光辉,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地学习中成长起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向他人学习是不以自我为中心的更高境界。当你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你将明白众生平等,从此不再轻视一只蝴蝶、一片落叶,你将读懂无言的自然和多彩的生活。6 .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7 . (1)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第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8 . 下列可以作选文第段道理论据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小题。荷叶帽于君(1)那是发生在去年夏天的故事。 (2)在一家超市的二楼,一位年轻的父亲,穿着打扮显得干净体面。他领着一位一两岁的小男孩,小男孩长得浓眉大眼,聪明可人。小男孩不知道从哪里捡来一支荷叶。这支荷叶上面有根长的叶柄,可是叶子已经半干,软软地向下垂着。小男孩翻来覆去看这把荷叶,一脸的兴奋,喜不自禁。大概他从来没有见过荷叶,可稀罕了。他想了想,又想出了一个玩法把荷叶戴在头顶上,大眼睛在荷叶下面忽闪忽闪地看着大家,希望能得到众人的回应。孩子的爸爸也微笑着看着孩子。(3)周围卖服装的叔叔阿姨们看样子都认识他们父子俩,因为说话很熟络。他们都看到孩子头上的荷叶,七嘴八舌地夸赞说:“这顶帽子真漂亮。”(4)“哪儿买的这么好看的帽子?借给我戴戴吧。” (5)“真好看!真好看!这是谁家的孩子,长得又漂亮,戴的帽子又好看。啧!啧!啧!”(6)小孩子在众人的夸奖声中别提多美气啦,很骄傲地跟在父亲身后,脸上全是幸福。在一步步下楼梯的时候,还特别小心地扶着他的令人眼红的“帽子”,唯恐掉了。(7)再走出去几步就到大街上,那位父亲停了下来。也许他觉得小孩戴的这个帽子实在有些太不合适,就想把这个别致的荷叶帽从小孩子头上拿下来。可是小孩子死活不肯。他拿下来,小孩子戴上。他拿下,小孩子再戴上。再后来小孩子干脆用手捂着,不让拿。做父亲的也发了急,硬是从小孩子头上抢下来,扔在路边。小男孩跑上前去捡,父亲的脚更快,早把帽子踢得更远。小男孩还要去捡,父亲趁着小男孩还没有走到荷叶跟前,很迅速地伸出他的大脚,在荷叶上狠狠地旋转着踩下去那片荷叶被踩得面目全非。这一切就在小男孩眼前发生,小男孩的哭声凄厉地响起来,可是还不愿放弃。小男孩想把那个烂烂的荷叶帽捡起来可是,已经烂得拿不起来了。小男孩手拿着那支没有踩烂的叶柄,看着地上一片一片的碎叶,哭着不走。他哭着蹲下身体,看看手中的叶柄,又看看地上的碎叶,哭得更伤心了。(8)父亲要把他拉走,可是他一直哭着不愿走。从父亲手里挣出来,还去看那个已经碎烂的荷叶帽。(9)父亲早已不耐烦,他劈手把叶柄从孩子手里夺下来,顺手扔得远远的。然后抱起孩子就走。(10)渐走渐远,那位父亲哄孩子说:“宝宝,别哭,走,爸爸去给你买一只又漂亮又高级的玩具。”孩子仍是哭。“走,爸爸给你买一顶最最漂亮的太阳帽。”(11)孩子的哭声不绝于耳。看到这一切的我,泪水盈眶,我向远处望向那个小孩子。(12)孩子仍是满脸泪痕,眼睛还是越过父亲的肩头,久久地看着那顶荷叶帽。9 . 说说文章以“荷叶帽”为题的妙处。10 . 你能领会作者写周围卖服装的叔叔阿姨们七嘴八舌地夸赞戴着荷叶帽的孩子的匠心吗?请做简要分析。11 .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章第二小节画线句。他想了想,又想出了一个玩法把荷叶戴在头顶上,大眼睛在荷叶下面忽闪忽闪地看 着大家,希望能得到众人的回应。12 . 读了文章后,你一定有很多共鸣吧。当孩子的父亲“很迅速地伸出他的大脚,在荷叶上狠狠地旋转着踩下去”时,假如你在场,你会对孩子的父亲说些什么呢?三、句子默写13 . 古诗文名句填空。(1)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2)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_,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4)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以“_,_”两句写出了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_,_”两句点明了暮春时节,又渲染了黯淡、凄楚气氛。四、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4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名之者谁_(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15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16 . 醉翁亭记中极力渲染“乐”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7 . 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这给你怎样的启示?五、语言表达18 .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在这学期的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感受了人间的真情、母爱的可贵;我们领略了山水的魅力、名胜的不朽;_;_。六、名著阅读19 . 名著阅读。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去。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生的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高八尺,腰阔十围。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着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选文出自水浒传,选文中“胖大和尚”的绰号是_,选文所叙述的情节是_。七、综合性学习20 . “最是书香能致远,青春读书好时节。”近日,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第四届读书节系列活动精彩上演,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提取信息)以下是学生收集的两则有关读书的材料,请从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材料一: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三毛材料二: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然而我没有什么成就,这是读书不得法的缘故特地写出来,望读者鉴于我的短处,第一要专心,第二要勤笔,一定会有许多成效。蔡元培_(活动形式)用知识引导生活,让书香安顿灵魂,4月26日下午,学校影剧院开展了精彩纷呈的师生读书会活动,请你仿照示例,再补充两项活动。活动一:播放视频,引领读书风尚活动二:朗读美文,激发读书热情活动三:_活动四:_(精彩结语)有书为伴,诗意盎然;有书为伴,心源常清。师生读书会活动即将结束,请你作为主持人,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段精彩的结束语。_八、作文21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请以“假如我是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