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m内河货船结构规范设计范文_第1页
81.6m内河货船结构规范设计范文_第2页
81.6m内河货船结构规范设计范文_第3页
81.6m内河货船结构规范设计范文_第4页
81.6m内河货船结构规范设计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I 摘摘 要要 作为我国设计与制造主流船型之一,干货船有着巨大的市场需 求。81.6m 内河干货船属于标准干货船,依据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 范(2009 年)进行计算和强度校核。本文是着重计算货舱区域和艏 艉主要构件尺寸的设计。 本船是钢质干货船, 在货舱区设双舷、 双底, 货舱底部和甲板采用纵骨架式,非货舱区域采用横骨架式结构。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 1干货船的发展概况、分类,结构规范设计概述以及设计存在 的问题。 281.6m 内河干货船船体结构规范计算书。 3船中货舱区横剖面的弯曲强度校核。 4中横剖面图和基本结构图的绘制。 关键词: 关键词:内河船;干货船;规范设计;横剖面图;基本结构图 Abstract 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II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dry cargo ship is one of the mainstream in Chinese ship building, which has a huge market demand. 81.6m inland river dry cargo ship belongs to standard dry cargo ship, as its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ccordance with thesteel inland vessels construction norms (2009) to the calculation and the required strength. This article is focused o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argo area and the area of bow and stern. This ship is steel dry cargo ship. The cargo area is equipped with the double hull, double bottom. The bottom of cargo area and the deck adopt the longitudinal framing. The non-cargo area use the transverse framing.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 1.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dry cargo. Structure specification design overview and design problems exist. 2.81.6m inland river dry cargo ship structure specification calculations. 3. The cross-section of the cargo area bending strength check. 3.Mapping of the midship section, basic construction profile and plan. Key words: inland river ship;dry cargo ship;specification design;map of the midship section;map of basic construction profile and plan 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III 目 录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1 1.1 干货船的发展概况 .1 1.2 干货船的分类 .2 1.3 结构设计的概述 .2 1.3.1 结构设计的依据 .2 1.3.2 结构设计的任务 .2 1.3.3 结构设计的方法 .2 1.3.4 规范设计的基本步骤 .3 1.3.5 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 .3 1.4 设计存在的问题 .4 第二章 81.6m 内河干货船船体结构规范计算书第二章 81.6m 内河干货船船体结构规范计算书.5 2.1 说明 .5 2.2 航区 .6 2.3 结构尺寸计算 .6 2.3.1 外板、内底板、甲板 .6 2.3.1.1 船底外板 .6 2.3.1.2 平板龙骨 .7 2.3.1.3 舭列板 .8 2.3.1.4 舷侧外板 .8 2.3.1.5 舷侧顶列板 .8 2.3.1.6 内舷板(纵舱壁) .9 2.3.1.7 内底板 .8 2.3.1.8 甲板 .9 2.3.2 船底骨架 .11 2.3.2.1 实肋板 .11 2.3.2.2 中桁材、旁桁材 .11 2.3.2.3 船底纵骨与内底纵骨 .11 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IV 2.3.2.4 肘板 .13 2.3.2.5 开孔 .14 2.3.3 舷侧骨架 .15 2.3.3.1 普通肋骨 .15 2.3.3.2 强肋骨 .16 2.3.3.3 舷侧纵桁 .17 2.3.3.4 舱底纵骨 .17 2.3.3.5 舱底实肋板 .17 2.3.3.6 舭肘板 .17 2.3.3.7 梁肘板 .18 2.3.4 甲板骨架 .18 2.3.4.1 甲板纵骨 .18 2.3.4.2 甲板纵桁 .19 2.3.4.3 强横梁 .19 2.3.5 舱壁 .19 2.3.5.1 平面水密舱壁板 .209 2.3.5.2 平面舱壁扶强材 .21 2.3.5.3 垂直桁和水平桁 .22 2.3.6 机舱 .22 2.3.6.1 主机基座 .22 2.3.6.2 机舱骨架 .23 2.3.7 尾部结构(横骨架式) .23 2.3.7.1 船尾部实肋板 .23 2.3.7.2 中内龙骨 .24 2.3.7.3 旁内龙骨 .25 2.3.7.4 尾部甲板 .25 2.3.7.5 尾部舱壁垂直、水平桁 .27 2.3.8 首部结构(横骨架式) .27 2.3.8.1 船首实肋板 .27 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V 2.3.8.2 中内龙骨 .28 2.3.8.3 旁内龙骨 .28 2.3.8.4 首部甲板 .28 2.3.8.5 首部舱壁垂直、水平桁 .31 2.3.9 上层建筑及甲板室 .31 2.3.9.1 上层建筑围壁 .31 2.3.9.2 上层建筑围壁扶强材 .32 2.3.9.3 首尾楼侧壁和端壁 .32 2.3.9.4 甲板室 .32 2.3.10 舱口 .33 第三章 强度校核第三章 强度校核.34 3.1 船中剖面模数及惯性矩的计算 .34 3.1.1 船中最小剖面模数计算 .35 3.1.2 船中最小惯性矩计算 .35 3.2 实船剖面惯性矩及剖面模数计算 .35 3.2.1 实船剖面惯性矩计算 .35 3.2.2 实船剖面模数计算 .36 表 3-1 船体等值梁计算表 .37 图 3-1 中横剖面简图 .37 结论结论.39 致谢致谢.4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36 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1 干散货船的发展概况 1.1 干散货船的发展概况 造船业是最古老的制造业之一,在人类石器时代就出现了最早的船独木舟, 随后出现了有桨和帆的船以及用蒸汽或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的船。 如今已经出现最高 可以达到 500 千米的喷气式发动机船。 造船业的进步发展见证了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 的历史。 干货船, 是我们最常见的货船, 主要是用来运载干燥货物, 也可以运载桶装液货。 干货船的货舱较为宽敞, 在甲板上装有门式或人字型吊杆, 以及各种类型的起货机械。 这大大提高了干货船的装卸货效率。干货船上的上建都比较矮小,只有简单的生活设 施。 干货船的排水量从几千吨到几万吨,在货运船舶里占有较大比重。20 世纪 50 年 代末我国建造的“东风”号是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级干货船。从 20 世 纪 50 年代中期,由遮蔽甲板船发展来的干散货船技入营运以来,经过了五十多年的 发展,干散货船队已经成为世界海上运输中一股举足轻重的运输力量。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出现以来,干散货船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在国际航运界 中运输占货物运输 30%以上,由于干散货船货运量大,货源充足,航线固定,装卸效 率高等因素, 它的运载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干散货船已成为运输船舶中的主力军,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干散货船仍然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尤其是大灵便型和 灵便型的干散货船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 ,由于船体损伤引起的沉船事故不断发生 ,干散货船 的结构安全问题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降低干散货船的安全隐患 ,目前己出现 了双壳结构的干散货船 ,虽然双壳干散货船的重量和成本有所提高 ,但是其安全和 运营的优势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干散货船的双壳化已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船舶事业飞速发展 。在国家 一揽子经济政策的刺激下,长三角地区的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建材需求飙升,内河航 运迎来新的商机。同时钢板价格下跌,内河航道改造升级,成品油税费改革,内河船 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大型内河干散货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是仍然有很多造船厂家为了追求效益,减少钢材使用量 ,一味追求进度,忽略 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 建造质量, 在许多结构、 构件上都没有符合 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 的要求。 1.2 干货船的分类 1.2 干货船的分类 杂货船、干散货船、冷藏船、多用途船、木材船、集装箱船、滚装船、载驳船、 重大件运输船等。(根据所装的货物及船舶设备、船舶结构不同) 其中: 杂货船是以装载成包、成捆、成桶等件杂货为主,也可装运某些散装货。 干散货船是专运散装货的干货船,如运输谷物、矿砂、煤炭等大宗散货等。 冷藏船是使鱼、肉、水果、蔬菜等易腐食品处于冻结状态或某种低温条件下进行 载运的专用运输船舶。 多用途船是可运载集装箱、木材、矿砂、谷物或其他杂货等各种货物的干货船。 木材船是专门用以装载木材或原木的大型船舶。 集装箱船是以船的中央部位作为集装箱的专用舱位, 其他舱位仍装普通杂货的船 舶,或专门用以装运集袋箱的船舶。 滚装船利用运货车辆来载运货物的专用船舶, 用牵引车牵引载有箱货或其他件货 的半挂车或轮式托盘直接进出货舱装卸的运输船舶。 1.3 结构设计的概述 1.3.1 结构设计的依据 1.3 结构设计的概述 1.3.1 结构设计的依据 船体结构设计通常是在船体总体设计基本完成后,根据已经确定的主尺度、型线 图、总布置图以及任务书(对船舶用途、航区、主要设备、使用要求、建筑形式、甲 板层数等)的要求进行的。 1.3.2 结构设计的任务 1.3.2 结构设计的任务 结构设计的任务是选择合适的结构材料和形式,决定全部构件的尺寸和连接方 式,在保证足够的强度、安全性等要求下,使结构具有最佳的技术经济性能。 1.3.3 结构设计的方法 1.3.3 结构设计的方法 (1)母型船设计法:按照母型船的结构形式、尺寸和航区等,经分析处理后设 计出新的同类船舶。 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 (2)规范设计法:目前民船多采用这种方法进,即主要按船舶建造规范进行结 构设计,辅以必要的强度计算。这种方法简便,能保证一般强度,但规范只能包括一 般的运输船舶和常见通用的结构形式,而对于特种尺度船,特种船舶与特殊形式的结 构,仍然需要按照船舶结构力学的方法进行强度校核。 (3)直接设计法:对规范规定以外的船舶,只能采用直接设计的方法来决定设 计船舶的构件尺寸,但目前这种方法还不够完善。 (4)近几年,船体结构设计原理由确定性设计逐渐向概率性设计过度。概率设 计原理就是将结构寿命期内影响结构安全和性能的各个参数作为随机变量, 用概率和 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结构在使用期内基本满足要求的概率。 1.3.4 规范设计的基本步骤 1.3.4 规范设计的基本步骤 (1)根据型线图、总布置图及任务书的要求,通过调查研究、总体分析同类船 舶在结构上的优缺点,确定结构形式,肋骨间距以及改进措施。 (2)船体中部剖面结构设计。 (3)根据传统中部剖面与总布置图进行全船结构布置,即绘制基本结构图。同 时完成主要构件计算书。 (4)完成其它所有的图纸和文件。 船体中剖面图与基本结构图是全部结构的全局性构想, 它集中反映了设计船的结 构形式、主要构件尺寸、连接方式与构件布置,是其它结构图的原则依据,但随着设 计阶段的深入与发展,结果图的绘制与计算都要不断修改和完善,直至达到最佳。 按规范进行船体结构设计的一般流程也可用下图表示: 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4 1.3.5 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1.3.5 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 (1)结构的整体性原则 (2)受力均匀性和有效传递原则 (3)结构的连续性和减少应力集中原则 (4)局部加强原则 (5)规范对结构布置的一些基本规定 1.4 设计存在的问题 1.4 设计存在的问题 通过王老师的讲解以及以上对船体结构设计方法的概述, 我对船体规范设计有了 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由于我尚未参加工作,虽然有两次船厂参观的经历,但由于时间短促,没有 对更多的结构细致的观察研究。对船体结构的知识仅来源于课本和参考资料,加上对 艏艉、舱壁等不太熟悉,缺乏深层次认识,以及对 AutoCAD 软件操作不熟练。本次 结构规范设计难免存在不足与错误。 但正是这些不足和错误,让我对规范设计有了新的认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 将这次毕业设计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随着对工作经验和船舶知识的提高, 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5 今后一定能够做出更加优秀的结构规范设计。 第二章 81.6m 干货船船体结构规范计算书 第二章 81.6m 干货船船体结构规范计算书 2.12.1 说明 说明 本计算书按照中国船级社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2009)进行船体结 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6 构设计计算与校核。 本船为 81.6m 内河干货船,前倾型船首,双机、双桨。货舱区设有二个货舱,甲 板和双层底为纵骨架式、舷侧为横骨架式。艏艉为横骨架式单底单舷单甲板结构,设 有尾楼,为二层甲板室。 本船主尺度: 总 长 LOA 85.80m 垂线间长 LPP 81.60m 型 宽 B 16.00m 型 深 D 6.50m 吃 水 d 5.75m 肋 距 s 0.60m 梁 拱 f 0.20m 2.22.2 航区航区 本船航区为长江 A 级。 2.32.3 结构尺寸计算结构尺寸计算 2.3.12.3.1 外板、内底板、甲板外板、内底板、甲板 2.3.1.12.3.1.1 船底外板船底外板 根据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第 1 篇8.3.1.1 的规定: 大舱口船货舱区域的船底板厚度 t 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 t = a(L+s+) mm 式中:L 船长,m; s 肋骨或纵骨间距,m; a 航区系数,A 级航区船舶取a=1; 、 系数按纵骨架式,由规范表 8.3.1.1 选取。 其中:s=0.60 m,a=1,=0.05,=3.9,=1.0,L=81.60 m 1 t=a(L+s+) 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7 =1(0.0581.60+3.90.60+1.0) =7.42 mm 根据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第 1 篇2.3.2.1 的规定: 船中部船底板厚度t应不小于按下式及规范 8.3.1.1 式计算所得之值: )(sLat mm 式中:L 船长,m; s 肋骨或纵骨间距,m; a 航区系数,A 级航区船舶取a=1; 、 系数按纵骨架式,由表 2.3.2.1 选取。 其中:s=0.60 m,a=1,=0.066,=4.5,=-0.8,L=81.60 m 1 t=)(sLa =1(0.06681.60+4.50.55-0.8) =7.286mm 根据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第 1 篇8.3.1.1 的规定: 大舱口船货舱区域的船底板厚度t应不小于按下式及 2.3.2.2 式计算所得之值: 4.8ts dr mm 式中:d 吃水,m; s 肋骨或纵骨间距,m; r 半波高,m,A 级航区取1.25rm。 其中:s=0.60 m,d=5.75 m,r=1.25 m 2 t =rds8 . 4 =25. 175. 560. 08 . 4 =7.620 mm 本船船底外板厚度 实取 t=8 mm 2.3.1.2 平板龙骨 2.3.1.2 平板龙骨 根据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第1篇2.3.1.1得: 平板龙骨宽度b应不小于B1 . 0=0.116.00 =1.6 m。 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8 本船平板龙骨厚度 实取 b=1800mm 船中部平板龙骨厚度应按船中部船底板厚度增加1mm, 平底船的平板龙骨厚度可 与船中部船底板厚度相同。 本船船中部平板龙骨厚度 实取 t=9 mm 本船首、尾部平板龙骨厚度 实取 t=9 mm 2.3.1.3 舭列板 2.3.1.3 舭列板 根据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第1篇2.3.3.1规定: 舭列板厚度应按船中部船底板厚度增加0.5mm。若船底板厚度大于8mm时,则 舭列板厚度可与船底板厚度相同。 t =.50 船底板 t = 8+0.5 = 8.5 mm 本船舭列板厚度 实取 t=9 mm 根据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第1篇2.3.3.2规定: 如采用圆舭,则舭列板宽度应至少超过舭部圆弧以外 100mm,并应超过实肋 板面板表面以上 150mm。 本船舭列板超出舭部圆弧以外 实取 200mm 2.3.1.4 舷侧外板 2.3.1.4 舷侧外板 根据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第1篇8.3.2.1规定: 舷侧外板的厚度在全船长度范围内与船底板厚度相同。 根据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第1篇2.3.4.1规定: 船中部及过渡区域舷侧外板厚度应不小于船底板厚度的0.9倍。 本船舷侧外板厚度 实取 8 tmm 2.3.1.5 舷侧顶列板 2.3.1.5 舷侧顶列板 根据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第1篇8.3.3.1规定: 货舱区域舷侧顶列板在强力甲板以下的宽度应不小于0.15D,其厚度不小于强力 甲板边板厚度的0.85倍或舷侧外板厚度增加1mm,取其大者,货舱区域外的舷侧顶列 板厚度可逐渐减至首、尾部舷侧外板的厚度。 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9 根据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第1篇2.3.5.2规定: 船中部舷侧顶列板的厚度应不小于强力甲板边板厚度的0.85倍或舷侧外板厚度 增加1mm,取其大者。 本船舷侧顶列板厚度 实取 t=9 mm 根据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第1篇2.3.5.1规定: 舷侧顶列板在强力甲板以下的宽度应不小于0.1D,且应不小于250mm。 得 65. 05 . 61 . 01 . 0Dbm 本船舷侧顶列板宽度 实取 b=800 mm 2.3.1.6 内舷板(纵舱壁) 2.3.1.6 内舷板(纵舱壁) 根据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第1篇8.3.4.1规定: 内舷板的厚度应与舷侧外板厚度相同。 本船内舷板厚度 实取 t=8 mm 2.3.1.7 内底板 2.3.1.7 内底板 根据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第1篇8.3.5.1规定: 内底板的厚度应t应不小于按以下两式计算所得之值: 15 . 5hst mm 1 8 . 0tt mm 式中:s 肋骨或纵骨间距,m; t1 由8.3.1.1计算所得的船底板厚度,mm; h 计算水柱高度,m。自内底板上缘量至干舷甲板边线(或舱棚顶板与 围壁板交线)的距离。 其中:s=0.60m,h= 5.6m ,t1 =8mm t =15 . 5hs =16 . 560. 05 . 5 =8.8 mm t = 1 8 . 0t =0.88 =6.4 mm 根据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第1篇2.3.9.1规定: 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0 内底板的厚度t应不小于船底板厚度的0.8倍: tt8 . 0 1 =6.4 mm 根据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第1篇2.3.9.2规定: 载货部位内底板厚度t尚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 5.5ts h mm 式中:s 肋骨或纵骨间距,m; h 计算水柱高,m,自内底板上缘量至干舷甲板边线(或舱棚顶板与围 壁板交线)的距离。 其中:s=0.60 m,h= 5.6 m 2 t =hs5 . 5 =6 . 560. 05 . 5 =7.8mm 本船内底板厚度 实取 t=9 mm 2.3.1.8 甲板 2.3.1.8 甲板 (1)中部强力甲板 根据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第1篇2.4.1.1规定: 船长大于50m 的船舶, 其中部强力甲板的最小厚度t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 值: )85(Last mm 式中: L 船长,m; s 纵骨间距,m; a 航区系数,对A级航区船舶取a1; 其中:L = 81.60 m,s= 0.60 m 1 t =)85( Las =)856 .81(160. 0 =7.744 mm 本船货舱强力甲板、平台甲板 实取 t=8 mm 根据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第1篇8.3.6.1规定: 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1 货舱区域内甲板边板的厚度t尚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 937. 96 .811 . 11 . 1Ltmm 本船甲板边板 实取 t=10 mm 货仓区域以外的甲板边板可以逐渐减薄至甲板相同厚度: 本船首尾部的甲板边板厚度 实取 t=8 mm (2)首尾部强力甲板 根据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第1篇2.4.1.1规定: 首尾部强力甲板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中部的0.9倍: 2 . 789 . 09 . 0 12 ttmm 本船首尾甲板 实取 t=8 mm 2.3.2 船底骨架 2.3.2.1 实肋板 2.3.2 船底骨架 2.3.2.1 实肋板 根据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第1篇8.4.2.1规定: 纵骨架式的实肋板间距应不大于2.6m。 根据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第1篇2.6.2.1规定: 纵骨架式的实肋板间距应不大于2.5m。 实肋板间距 实取 2.4 m,即每四个肋位设一个实肋板。 根据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第1篇2.6.1.2规定: 双层底无论何种骨架形式,其在中纵剖面处的高度h应不小于下式计算之值,且 不小于700mm 也不大于1500mm。 1 4727Bh mm 式中: 1 B 双层底计算跨度,m。单舷侧船取舷侧至舷侧之间的距离,双舷侧船 取内舷板至内舷板之间的距离。 1 4727Bh0.85 时, 取 b C0.85。 其中:81. 0945. 0951. 050. 600.1660.811 21 b CKKmDmBmLa, LBDKaKWo 21 50. 600.1660.81919. 0951. 01 =7416.85mcm 2 根据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第1篇8.2.1.1规定: 船长大于或等于40m的大舱口船,其船体中剖面的最小剖面模数应不小于下式 计算所得之值: o WKW 1 mcm 2 式中: o W 按本篇第2章2.2.2.1 计算所得之值; 1 K 系数,按基本结构型式和船长由表 8.2.1.1选取。 其中:018. 1 1 K, o W7416.85mcm 2 o WKW 1 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6 85.41671 35.5507mcm 2 3.1.2 船中最小惯性矩计算船中最小惯性矩计算 根据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第1篇8.2.1.2规定: 船长大于或等于 40m的大舱口船,其船舯剖面惯性矩应不小于下式计算之值: 2 100 . 3 LWI o 22 mcm 式中:L 船长,m; o W 按本篇第2章2.2.2.1 计算所得的剖面模数, 22 mcm 。 其中:L=81.60m, o W7550.35mcm 2 2 100 . 3 LWI o 2 1060.817550.350 . 3 26.18483 22 mcm 3.2 实船剖面惯性矩及剖面模数计算实船剖面惯性矩及剖面模数计算 3.2.1 实船剖面惯性矩计算实船剖面惯性矩计算 根据计算(见表 3-1) 假定中和轴距离: 484. 1 6069.433 9008.071 A ZA e m 剖面惯性矩: AeCI 2 2 6069.433484. 12642.22035101.8812 2 312.48755 22 mcm 3.2.2 实船剖面模数计算实船剖面模数计算 甲板距水平中和轴距离: 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7 016. 5484. 15 . 65 . 6eZt m 对强力甲板的剖面模数: 959.9719 5.016 312.48755 t j Z I Wmcm 2 W =7550.35mcm 2 对基线的剖面模数: 984.32853 1.484 312.48755 e I Wbmcm 2 W =7550.35mcm 2 以上计算得出结论:对船体可能出现最大应力处,甲板和船底的强度满足要求。 表 3-1 船体等值梁计算表 编 号 构件名称 构件尺寸 剖面积 距假定中 和轴距离 静矩 惯性矩 自身惯性矩 厚度 宽度 A Z A*Z A*Z2 i 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8 mm mm cm2 m cm2*m cm2*m2 cm2*m2 1 平板龙骨 9 900 81 0 0 0 0 2 船底板 8 6100 488 0 0 0 0 3 舭列板 9 1413 127.17 0.378 48.07026 18.17055828 8.583975 4 舷侧外板 8 4800 384 3.3 1267.2 4181.76 737.28 5 舷顶列板 9 800 72 6.1 439.2 2679.12 3.84 6 内底板 9 6000 540 0.9 486 437.4 0 7 纵壁板 8 6550 524 3.275 1716.1 5620.2275 1873.409167 8 甲板板 8 2000 160 6.5 1040 6760 0 9 平台板 8 2000 160 4.4 704 3097.6 0 10 中桁材(1/2)9 900 81 0.45 36.45 16.4025 5.4675 11 旁桁材 8 900 72 0.45 32.4 14.58 4.86 12 舱口围板 11 840 92.4 6.97 644.0284488.87516 5.43312 13 舱口围板面板180*110*10 28.373 7.39 209.67647 1549.509113 0.028609442 14 舱口围板 加强材 HP100*26*6 8.63 6.97 60.1511419.253167 0.000486157 15 内底纵骨 HP140*35*9(11)134.8 0.83 111.88492.86372 0.220173333 16 船底纵骨 HP160*36*8(11) 143.68 0.08 11.49440.919552 0.306517333 17 甲板纵骨 HP100*26*6(3)17.26 6.45 111.327718.05915 0.014383333 18 平台纵骨 HP100*26*6(3)17.26 4.35 75.081 326.60235 0.014383333 19 內舷侧纵骨 1HP100*26*6 8.63 5.1 44.013 224.4663 0.000486157 20 內舷侧纵骨 2HP100*26*6 8.63 5.8 50.054 290.3132 0.000486157 21 外舷侧纵骨 1HP100*26*6 8.63 5.1 44.013 224.4663 0.000486157 22 外舷侧纵骨 2HP100*26*6 8.63 5.8 50.054 290.3132 0.000486157 23 舷侧纵桁 15010 35010 45 2.65 119.25 316.0125 0.084375 24 内舷纵桁 15010 35010 45 2.65 119.25 316.0125 0.084375 25 6069.433 9008.07135101.881 2642.220 图3-1 中横剖面简图 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9 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40 结结 论论 本次毕业设计主要是依据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 (2009)对81.6m内 河干货船进行船体结构规范设计,最终绘出中横剖面图和基本结构图。经过为期三个 月的努力,我的毕业设计接近了尾声。在本次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对船体结构规范 设计的任务、要求以及内容等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大量资料的搜集,我学会了不仅 仅有书本查找、网络搜索,还有文献检索。通过中横剖面图和基本结构图的绘制,我 现在已经可以熟练使用AutoCAD软件了。然而由于理论知识不扎实和经验不足,本 次毕业设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长大开口船舶在船中部不知道如何加设箱形横 梁、在基本结构图中对艏艉结构尤其艏艉舱壁框架表达不够清楚明确。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分析得到一下结论: (1)在绘制中横剖面图时要注意所有尺寸均要来自结构规范设计书。 (2)要保证基本结构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