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翻来覆去截然不同咆根问底惊慌失措B麻木不仁哄堂大笑大相径庭莽莽榛榛C花枝招展豪不犹豫各得其所煞有其事D沉默寡言沾轻怕重水波粼粼众目睽睽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A一进入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B目前,全球用水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由此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C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校园成为实验初中的读书节特色。D通过“最美中学生”张文驰高考前捐肾救人的事迹,使我们看到丁“90后”中学生的人性之美。3 . 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活其间,你优雅,城市便不粗俗;你精神明亮,_。当文明传递在城市的每个神经末梢,流进每个居民的血液之中,我们就敢说,这是一座有品位的城市,一座宜居的城市,一座闪烁着文明之光的城市。A城市便不灰暗阴沉B城市便不急躁喧哗C城市便光鲜亮丽D城市便灿烂辉煌4 .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瞥见(pi)栈桥(zhn)强聒不舍(gu)B亵渎(xi)两栖(q)销声匿迹(m)C恣睢(su)愧怍(zu)根深蒂固(d)D诘问(ji)取缔(t)惟妙惟肖(xio)5 . 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他处心积虑的努力得来的却是大家的一票否决,这对他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B经过他的指点,我恍然大悟,心情轻松多了。C花园里,花儿争奇斗艳,蝴蝶轻飞曼舞,鸟儿欢快唱歌,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D机敏的公安人员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了作案人的线索。6 .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说这首诗借“春雨”的真情诉说,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大地上生活的孩子们的温柔亲切的爱意,以及希望孩子们自由快乐地亲近自己、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的诚挚祝福。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 雪)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 ,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这两句是作者运用的典故,作者把自己比作冯唐,希望能得到朝廷的重用。D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这两句写出了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哀伤是不可触摸的。不但不能说,连想都不能想。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陕西面食(1)从最日常的馒头、锅盔、面条,到肉夹馍、羊肉泡,再到花样百出的各色小吃,共同奠定了陕西这个面食王国难以撼动的基石。在陕西,关于面的做法和吃法就可以总结出近百种,不乏有每天不吃面就心慌的“面肚子”老陕们。(2)作为地道的面食党,你知道三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就有面粉么?也许你会想到打猎得来的肉类和野果,不过事实上,我们祖先的食谱比现代人想象得要丰富。有研究者对旧石器时代研磨工具进行了分析,发现残留着不少植物淀粉颗粒,它们最有可能属于燕麦,这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类加工燕麦的证据。(3)(A)然而中国却比其它国家更早发明了面条。(B)汉代文献上的“汤饼”就有学者认为是面条的雏形,北魏的“馎饦、水引”做法已经可以算是面条了。(C)小麦原产西亚北非一带,传入中国的历史不算久。(D)所谓“馎饨”就是老陕们经常吃的“烩面片”。(4)如今随着面条的规模化生产、小麦的普及,面条可以成为我们每日三餐的主食,这又是何等的庆幸,虽说都是面,但是陕西人把每一种面都做得与众不同,都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就像陕西的历史一样。(5)在众多苗条品种中,知晓麟游血条面的人恐怕不多。其实血条面的做法并不复杂,西府麟游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做。杀猪宰羊时,将鲜血过滤干净,然后用血拌面粉,几经折叠压薄,切成细条,蒸熟晾干,吃时放入浓汤锅煎煮,您若舀一碗煮好的血条面,油汪汪、黄澄澄的蛋絮,白花花的豆腐,闻着喷香,看着更眼馋。(6)踅面,相传是由西汉淮阴侯韩信所创,被称为中国有历史可考的最早方便面。踅面是用荞麦和小麦磨面,经过复杂的工艺制作而成,吃时在沸汤中一烫,调上猪油、大油辣椒,盐、醋、蘸一点花椒面,撒一捏葱花或韭菜花即可,咬到嘴里筋,吃到肚里香,现在合阳各地都可以吃到踅面,坊镇踅面最为正宗。(7)“薄如纸,细如线,放在锅里莲花转”这是人们对子洲杂面的赞誉,将豌豆和小麦按各半兑在一起,推磨成面,再加少许沙蒿面。将面擀薄切细,下出的面不仅有麦面的筋道,而且还有着特殊的豆香味儿,做好的杂面只见油花圈圈,芝麻点点,葱花片片,青、黄、绿各色分明,还未食用,已满足了视角的享受。(8)在陕西铜川耀州人的饮食中,最以咸汤面、荞面饸饹和窝窝面久负盛名,被誉为耀县“三面”。和名满三秦的岐山哨子面比起来,咸汤面则知名度小得多,只在当地受欢迎,并没有打出铜川,走向三秦。据说,老舍先生当年途经此地,吃了咸汤面,盛赞“小小耀县,竟有北京饭店”。如今,外地人盛传“不吃三碗面,不算行耀县”。(9)提起礼泉烙面,许多人只闻其名,未曾浅尝。礼泉人普遍喜欢吃烙面,红白喜事请客吃饭,都是早汤午席。一般都切成面条,浇了臊子吃。这烙面看似像煎饼,却不是煎饼,具有绵软筋韧的特点,遇到热汤,空隙开张,汤的五香美味迅速浸入面中,汤里有面,面中有汤。7 . 本文第(3)段的说明顺序被打乱了,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将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内。(_)(_)(_)( D)8 . 如何理解句中加粗的词语?从日常的馒头,锅盔、面条,到肉夹馍、羊肉泡,再到花样百出的各色小吃,共同奠定了陕西这个面食王国难以撼动的基石。9 . 句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目前”一词有什么作用?这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类加工燕麦的证据。10 . 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A陕西是个面食王国,因此陕西的每一种面都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就像陕西的历史一样。B耀县“三面”虽不如岐山臊子面知名度高,但也颇受当地人的喜爱,老舍先生曾盛赞“小小耀县,竟有北京饭店”。C研究者对石器时代研磨工具进行了分析的事实证明了三万年前,也就是旧石器时代就有了面粉。D合阳踅面是用荞麦和小麦磨面,经过复杂的工艺制作而成,相传是由西汉淮阴侯韩信所创,被称为中国最早的方便面。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那是在1913年,我长途跋涉走进法国普洛旺斯高原,来到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放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一棵树也没有。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一座尖塔倾圮的教堂,显示这里曾经有人居住,但是现在却毫无生命的迹象。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由于我的水在两天前就喝光了,所以急需找到饮用水。我原本以为村子里应该有水井,找到时才发现,它早已干涸。我继续向前走了五个小时,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心想:要找到水,恐怕是没指望了。就在我爬上一个山坡时,忽然看见远处山谷似乎有人影,开始我还以为是棵枯树,但不论怎样我还是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还有一群绵羊,懒懒的卧在滚烫的山地上。牧羊人让我喝了他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汲水给我,井水甜丝丝的。他很少说话,独自生活的人都这样。但可以感觉得出他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坚强的人。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第二天清早,我请求他让我在这里再住一个晚上,其实再待一天并非必要,我只是受了好奇心的驱使,想要了解他更多一点儿,他痛快地答应了。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够扰乱他的生活,他要赶着羊儿去吃草了。出发前,他把昨夜精挑细选的橡实,连同袋子,浸到一桶水中,背着那桶水离开屋子。我发现他带了一根铁棒,大概像拇指那么粗,一米半长。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他停了下来,拿起铁棒向下戳了一个坑,轻轻放入一颗橡实,再仔细覆盖上泥土。他一颗一颗耐心地种下橡实。我好奇地问:“这个山坡是你的吗” “不是。”“那么你晓得这是谁的土地吗” “不晓得,可能是公有地吧!”他一心一意把一百颗橡树都种了下去。第三天,我和牧羊人道了别。第二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五年的军旅生涯使我差不多忘记了“种树的牧羊人”。大战结束后,我再度踏上那条通往高原的道路。这一带乍看景象大致如昔,只是在没有人烟的村庄尽头,看到了一片薄薄的雾气,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我不由得想起他。我想,那一万颗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在五年的战乱里,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怎么生活?事实上艾尔则阿布非耶不但活着,身体甚至比以前更健朗了。现在他不再放羊,因为羊群会啃掉他种的树苗。牧羊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的肩膀这么高了。那大片的橡树也非常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他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他把桦树苗全种到他认为地表湿润的山谷,结果证实他是正确的,这些桦树棵棵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蔚然成林。当我们回头往村庄走时,途中一条原本干涸已久的河床,现在居然水流淙淙。这是种树的连锁效应,这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从192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种树的老人。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怀疑或动摇,只是在执着不懈地种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11 . 请赏析下面句子。(1)“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薄薄的雾气,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2)“这些白桦树棵棵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蔚然成林。”(3)“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12 . 画线句子中,作者细致描写“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等环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画线句子中,说“这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句中“这”指什么?“奇迹”指什么?三、文言文阅读阅读北冥有鱼,完成后面小题。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3 .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怒而飞_(2)水击三千里_14 . 下面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其/几千里也B其翼/若/垂天之云C海/运则将徙于南冥D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5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16 . 从“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中可以概括出哪两个成语?17 . 文章借鲲鹏的寓言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四、句子默写18 . 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晓战随金鼓,_。(李白塞下曲六首)羌笛何须怨杨柳,_。(王之涣_)_,大雪满弓刀。(_塞下曲)_,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二首)陈涉太息曰:“嗟乎,_!(司马迁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司马迁陈涉世家)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民生活幸福安定的句子是:_,_。五、诗歌鉴赏阅读题破山寺后禅院,完成小题(5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19 . 颈联中的“空”字写得极好,请赏析。(2分)20 .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3分)六、综合性学习21 . 你所在的学校正在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我国有许多鼓励人们自强不息的对联。下面的对联就颂扬了这种精神,请你根据上联,选出正确的下联。上联:一路风雨兼程磨砺意志下联:(_)A十年寒窗苦读美梦成真B三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C脚踏实地瞩目千里栋梁D半生拼搏笑看世事沧桑(2)班主任计划组织青春励志会,拟分别围绕“励志”“拼搏”“奉献”开展三项活动。已经设计好前两项,请你帮忙设计第三项。活动一:讲“励志的青春”故事活动二:宣“拼搏的青春”誓言活动三:_(3)少年强,国家强;青春梦,中国梦。请依据下面一段文字,写一句青春座右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标准)光伏工程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关于建设房屋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关爱救助协议书
- 品牌策划与市场推广实战指南
- 物流快递行业智能分拣与配送管理技术方案
- 2026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重庆市七校联盟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幼儿园餐饮废弃物处理制度范文
-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设计指导书
- 202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解读
- 无废工厂宣传课件
- 酒店预算培训课件
- 关于财富的课件
- 2025-2030中国汽车工程服务外包(ESO)行业现状调查与前景趋势研究报告
- 华为荣誉激励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实验室PH电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及应用
- 第四单元整本书阅读《红岩》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特色小吃街商业运营与管理合作协议
- 金提炼过程中的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考核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