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诗有律诗、绝句等,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是律诗。B曹操是我国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龟虽寿短歌行等。C背影骆驼祥子都是我国近代作家朱自清的作品。D泰戈尔是印度诗人,曾获诺贝尔文学奖,飞鸟集是他的作品。2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菲薄(fi)崩殂(c)臧否(fu)怫然(f)B陟罚(zh)徒跣(xin)鸿鹄(h)乐毅(yu)C忿恚(hu)咨诹(zu)脉脉(mi)存恤(x)D休祲(jn)屏人(bng)社稷(j)舴艋(zh)3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B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C一个人能否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但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己的品德修养。D即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就能伴你一辈子,因为好体魄是成功的前提。4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斡旋(w)突兀拾级而上(sh)相辅相承B龟裂(gu)追溯携手并进(xi)消声匿迹C冗杂(rng) 暄嚷挑拨离间(jin)川流不息D俯瞰(kn)缄默接踵而至(zhng) 不知所措5 . 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茂密的树林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大的厂房。B在娱乐圈销声匿迹两年之久的张韶涵,最近带着他的电影新作影子爱人走进观众的视野。C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新知识,使自己获得创新的动力和源泉。6 . 选出下列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尽管前几年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是一点也不灰心。B王芳那篇作文昨天已经写好了,今天交给了老师。C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做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人们对环境科学引起了重视。D我有一个印象,喜欢搞理论的人多,肯在观察、实验上用功夫的人少。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苏州园林(节选)叶圣陶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术,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散,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范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剪,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7 . 简要说明第段在文中的作用。8 . 第段除了用举例子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这种方法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9 . 设计者和匠师们讲究假山堆叠的艺术性,追求池沼布局的自然之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10 .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的画意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文言文阅读惟有少年心昝圣骞整理书柜时,在角落里发现一旧课本,我有点好奇地想看看。伸手一拿竟感觉有点阻力,于是稍微用力把它从书柜壁上揭了下来,只听“刺啦”一阵响。捧在手中,我慢慢地抚摸着它的苍老。几道灰白的折痕上,模糊的“昝圣骞”三个字告诉我,这是我十岁读初中二年级时用过的语文课本。我一直认为,自己比同龄的孩子少了许多童年的乐趣,因为父母急盼着我成材,我五岁就进了小学。但妈妈还是嫌慢,于是又跳过了四年级,最后以小学的年龄上了初中。正常学龄孩子的童年是随着小学毕业而毕业的,而我的童年却一直延伸到初中。看着十岁时读过的课本,“翻开它吧”,我对自己说,去找一找童年的踪迹。长期被挤压在柜壁上,书页间已没了空气,很实在,也变得难以翻动。我尽量温柔地慢慢捻开相邻的两张纸,缓缓掀起,再轻轻放下,无声无息,全然没有翻动新书时“哗哗”的响。这一连串的动作在我看来是如此慎重与长久,仿佛过去了一个世纪。我不敢用力,只想轻轻唤醒一篇篇记忆深处的文章,唤醒熟睡已久的九年前的心。一页页翻下去,仿佛是走进一片宁静的大海,波澜不惊。九年,竟让一本书也厚重了、成熟了。穿过了白杨礼赞,望见了背影,看到了杨修之死他们都被我打上了儿时的烙印空白处密密麻麻都是字。小小的年纪学那样的经典,只知道把老师讲的内容赶紧写下来。我那时大概属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那类学生吧,对课文大多是囫囵吞枣。只是在用一片片、一行行稚嫩而工整的文字,向老师,向父母,也向自己证明:我看过了,我学过了。这种少年苦事、少年心思,今天想来多么可爱。当众朗读,是那时语文课上的一大快事,务求读得抑扬顿挫,神采飞扬,不破句不倒句,以博得同学的羡慕,老师的赞许。童年就是这样一个痛快的年纪,展示自己不会被说成“出风头”,投入感情也没人认为是“做作”。我的朗读一向很好,又少年不知“羞”滋味,所以在一群很“老成”的同学中,我很容易争取到读书的机会。但有多少次“眉色飞舞”的朗读,我已经不记得了。手里这册旧课本与案头的书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写在书中的字迹的颜色了。小时候对红颜色的字十分敬畏,全然不似现在,随手“朱批”。那个时候总认为红笔代表了正确,代表了辈分,代表了学问,是老师、父母才能用的。敬畏之余,更多是羡慕,期盼自己快点长大,这样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用红笔了。现在大了,这个愿望彻底实现了。所看之书,随手的圈画批注都是红笔,内容也都是自家之言了。自由是自由,但反而觉得少了些什么。忽然想在这语文书里找找自己年少顽劣的痕迹,果然找到了。一看忍不住笑出声来,那是上课无聊时画在页脚的一幅简笔画,简单到画中仅有的两个小人全由不规矩的圆和歪歪扭扭的线组成。我会心地向后翻去,果然连续十几页都有。一页页单独看,是看不出个所以然的;连续翻过去,人物都活了。内容是两个武林高手过招,有持流星锤的,有舞狼牙棒的,还有在远处发气功的。翻着,看着,耳边犹闻打斗声。在课本的方寸之地,在四十分钟里,忙里偷闲,上演一场场孩童心中最简陋的功夫戏,也算是老师眼皮底下最快活的童年了。想起宋人章良能的小重山:“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旧课本中的情景仍历历可寻,但年少时的那种情怀,却无从寻觅了。11 . 根据提示,概括“我”年少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小学跳级到初中,我遗憾少了童年乐趣;儿时勤快做笔记,_;当众朗读,_;看到红颜色的字,_;在课本页脚画简笔画,_。12 . 品析第5自然段中划线语句的表达效果。13 . 文章第段写到“我”不知有过多少次“眉色飞舞”的朗读。请根据上下文揣摩“我”那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写出来。14 . 文末引用了宋人章良能词中的一句话:“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这句话引得恰当吗?请谈谈你的理由。三、句子默写15 .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1)子曰:“_,可以为师矣。”(论语)(2)知困,_。(礼记)(3)_,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4)乱花渐欲迷人眼,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无可奈何花落去,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6)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7)枯藤老树昏鸦,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8)路漫漫其修远兮,_。(屈原离骚)(9)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_,_”两句,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表达自己身在高层的独特感受。四、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哦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6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17 .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8 . 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_”。(用原文回答)19 . 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五、名著阅读20 . 班级要开展“阅读与青春同行”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封面品鉴。下面是骆驼祥子不同版本的三个封面,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哪一个?请结合你对小说的理解,用一两句话谈谈理由。(2)事迹点评。“中国青年网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了丁安琪同学的读书事迹,请你前去阅读并发表一句话点评。山东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的丁安琪同学因为热爱读书,读书量惊人,走红校园,被老师和同学们称为“图书馆女孩”。“我很享受一本厚厚的书越看越薄的那种过程”,丁安琪说,她平均每天读书8小时,目前正在研究著名作家巴金和萧红的作品。通过不断阅读、不断学习,到大三下学期结束,丁安琪的学习成绩上升到了班级第二名。由于成绩优异,2018年,她被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3)书房拟名。读书人一般都有自己的书房(书斋),还会为其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北京中智集团总部招聘2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高血压宣教课件
- 初中广告词训练
- 游戏用户行为洞察
- 工厂安全培训意义课件
- 虚拟试穿交互优化-洞察及研究
- 胜任力模型动态调整机制-洞察及研究
- 手拉风箱呼啦啦课件
- 化肥厂投诉响应处置制度
-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思路、关键点及控制方法课件
- 《情满今生》读书笔记模板
- 胸痛中心网络医院STEMI患者绕行急诊和CCU方案流程图
- 2021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试题答案
- 急危重病人营养与代谢支持
- 甲醇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MSDS
- GB/T 7216-2009灰铸铁金相检验
- GB/T 5796.3-1986梯形螺纹基本尺寸
- 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互换性及技术测量》期末考试复习题
- 医学影像学总论-X线课件
- 大班科学《神奇的洞洞》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