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或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称职(chn)掺和(chn)不期而至心有灵犀B闷热(mn)温驯(xn)祸不单行惊心动魄C禁锢(g)怅然(chng)提心吊胆耐人寻味D惩戒(chng)嗔怪(chn)语无伦次怏怏不乐2 . 下面这段话中,没有语病、表意正确的一句是( )A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B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使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C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 .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品安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关注老百姓餐桌与菜篮子,让人们吃上放心食品。B虽然十年之久叔叔没再来信,可是全家人对他的希望却是与日俱增。C春节期间,王府井大街上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天黑还不绝如缕,热闹极了。D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4 .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辉煌迫不急待嫣然一笑B机械搬门弄斧安然无恙C炫耀劫后余生面面相觑D狡黠乐此不彼溘然长逝5 .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物候观测的数据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你规定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求人们对过度行为引起警惕。你人们遵守规则,发挥人类最大能力而无损健康的肌体。总有个别捣乱分子别家的窝,死乞白赖不走,把“户主”挤在一边。这时候,往往就要动武,需及时把它回去。A反映告诫占据遣送B反应告诫占居遣送C反映告诉占据护送D反应告诉占居护送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失根的兰花陈之藩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笑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如在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大庙中同样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花搬到美国未,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行枯萎了。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6 . 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失根的兰花”的理解。7 . 第段末尾“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请你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流泪的原因。8 . 第段中画线句中“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与“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这种说法矛盾吗?说说你的理由。9 . 第段引用郑思肖画兰的故事有什么作用?躺在母亲身边王晓明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母亲大多数的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是有时候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了。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不累吗?”“聊天。”我不耐烦地说。“聊天?跟谁聊啊?”母亲又问。“一个外地的,不认识。”“不认识?”母亲好像很是不解,“那说什么呀?”“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都行。”我说。“哦。”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我又聊了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我心里突然一动。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什么?(11)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备受疾病的折磨,近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也许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干这干那。(12)母亲这次犯病,就是累病的。她病了,不但得不到我们的同情,反而谁见了她都会抱怨,都觉得她把自己累病了,害得我们也跟着受累。每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声不吭,仿佛她真的做错了什么一样。(13)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还没等我说什么,母亲却说:“看电脑累眼睛吧?快躺下闭着眼歇一歇。”(14)我答应着,拉了一床被子就躺在母亲身边。我说:“妈,你给我说说你以前的事,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15)母亲惊喜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我静静地躺着,耐心地等着她说。(16)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17)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10 . 请结合语境,任选一句分析划线短语运用的妙处。(1)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2)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11 . 阅读第段画线的句子,说说其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及作用。12 .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人物对话,文中有两处“我”与母亲的对话描写。第一处母亲询问我“干什么”时,从“我”回答时的“不耐烦”和母亲说话时的神态中,刻画出母亲内心的_。从母亲问我“不累吗”和第二处让我“闭着眼歇一歇”则反映出母亲_。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了一位_的慈母形象。13 . 第(11)两段运用了哪种叙述方法(叙述顺序)?试分析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14 . 结尾“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这句话该如何理解?三、句子默写15 . 默写。(1),君子好逑。(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流从之,。(3)焚膏油以继晷,。(4)衣带渐宽终不悔,。(5)余闻而愈悲。孔子曰:“。”吾尝疑乎是。(6)这正如地上的路;,也便成了路。四、对比阅读文言文阅读(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选自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乙晋侯之弟扬干乱行曲梁,魏绛戮其仆。晋侯怒,谓羊舌赤曰:“合诸侯,以为荣也。扬干为戮,何辱如之?必杀魏绛,无失也!”对曰:“绛无贰志,事君不辟难,有罪不逃刑。其将来辞,何辱命焉?”言终,魏绛至,授仆人书,将伏剑。士鲂、张老止之。公读其书曰:“臣闻师众以顺为武,军事有死无犯为敬。君合诸侯,臣敢不敬?君师不武,执事不敬,罪莫大焉。臣惧其死,以及扬干,无所逃罪。不能致训,至于用钺。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公跣而出,曰:“寡人之言,亲爱也。吾子之讨,军礼也。寡人有弟,弗能教训,寡人之过也。子无重寡人之过,敢以为请。”晋侯以魏绛为能以刑佐民矣,与之礼食,使佐新军。(注释)魏绛:晋国中军司马,主管军法。仆:指驾车的人。羊舌赤:与后文的士鲂、张老同为晋国大臣。公:指晋侯。礼食:国君在太庙宴请臣子。16 . 用“”为下面句子断句,共断3处。臣 之 罪 重 敢 有 不 从 以 怒 君 心 请 归 死 于 司 寇。17 .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介胄之士不拜/予无重寡人之过B天子为动/臣闻师众以顺为武C何辱命焉/且焉置土石D寡人之过也/人恒过然后能改18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囊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2)绛无贰志,事君不辟难,有罪不逃刑。19 . 周亚夫与魏绛性格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两文内容,做简要分析。五、诗歌鉴赏落日怅望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20 . 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请就这种体裁形式的特点做简明解说。21 . 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六、名著阅读22 .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霎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本段文字选自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美国记者。作者对毛泽东的初次印象是“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后来深入了解后,作者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他评价,请说说作者对毛泽东的其他印象(说出一个即可)。七、综合性学习23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问题。(材料一)2018年10月25日,一对老人把自己儿子儿媳告上法庭,要求其支付“带孙费”。2016年7月2017年6月,孙女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儿子儿媳未恰当履行抚养义务,最终,法院判决被告支付原告垫付的抚养费2600元。其实,所谓“带孙费”也并非照看孙女的劳务费,而是此前两位老人为孙女垫付的抚养费(如日常开支,幼儿园花费等)。(材料二)(材料三)“现在老年人因为隔代带养带出情绪问题的,还真不在少数。每天接诊的三四十个睡不着的老人中有三成都跟带孩子有关。”一家睡眠治疗中心的医生表示。数据显示在我国2岁半以下的儿童中,主要由祖辈照顾的比例达到60%70%,3岁以上占40%,老人成为带孩子“主力军”。只是出于慈爱之情的照看,未必能换来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恐怕也有许多劳苦和辛酸。这一现状折射出当下一些年轻人在经济和家务上双重“啃老”的问题。(材料四)在一次随机的街头采访中,30位老人里有17位老人表示自己是主动要求帮儿女带孩子,另外,有9位老人说是“被要求”帮忙带孩子。石家庄一位带孩子的姥姥在采访中表示,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小两口工作忙,很不容易。(1)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新闻内容。(2)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材料二)的画面内容。(3)针对以上材料,你们班举办了一场辩论会,辩题是“老人该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