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C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关于思考、关于创造的水平。D福州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2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罗素为什么而活着?我们可以从他的我为什么而活着找到答案:他为寻求爱情、寻求知识、寻求人类的苦难而活着。B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120篇。作者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C散文藤野先生阿长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朝花夕拾,都出自我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之手。D杜甫的春望抒发了诗人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王绩的野望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说“尊严”人是万物之灵!“灵”在哪里?如果按照圣经中描述的那样,人类的祖先和其他动物没有任何区别。使人类脱离动物界而成为万物之灵的,是那枚禁果亚当和夏娃偷食了伊甸园中知耻识羞的禁果,从而被注入了荣辱观,得到了人类最宝贵的东西尊严。尊严的有无构成了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动物界中,最聪明的莫过于我们的近亲猩猩,它们有语言、会思考,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但是唯独不知道尊严为何物。它们没有荣辱观羞耻感,即使被当作玩物,( )能得到一根香蕉,就可以视牢笼为天堂。这使它们终于没有迈出成为人类的关键的一步而被留在了动物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很好地诠释了尊严的重要性:吃喝拉撒睡,这是人类最低层次的,和动物没有区别的生理上的需求;第二第三层次的需求也基本上和动物所共有;变化来自于第四层尊重的需求,尊重产生尊重,这是人类所独有的需求,无关身份地位,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尊重,被认同,渴望向这个世界展示自己的存在和价值,渴望自己能够有尊严地活着。是的,尊严的有无丰富了人类生存的意义。尊严的有无还使人类的生存价值得到了升华。战国时代的孟子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春秋时齐国那个宁可饿死“不是嗟来之食”的饥民,他们敢于对没有尊严的生活说“不”,使人性的光芒在人类的文明史中熠熠生辉,没有了尊严,意味着身为人的价值被否定;没有了尊严,苟活的躯体无异于行尸走肉;没有了尊严,你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没有了尊严,你将什么都不是!维护尊严应健全人格,首先要培养正确的自我观念,要由客观的自我定位。资深望重者,不可小视后生晚辈;满腹经纶者,不可忘记山外有山;家有万贯者,不可抛弃诚实守信;位高权重者,不可忘却义务责任;家境贫寒者,自当奋发图强;才疏学浅者,应当刻苦钻研;人生低谷者,应当力争上游;遭遇挫折者,应当奋勇前行,正确认识自己,是维护尊严的基础。维护尊严,还要能够悦纳自我,能够自我接纳的人,做事往往遵从内心感受,会更积极乐观,容易获得更多的自信。美国历史上伟大的总统林肯,由于他的相貌丑陋,常常被政敌所讥笑。有一天,他的一位政敌遇到他,开口骂道:“你长得太丑陋了,简直让人不堪入目。”林肯微笑地对他说:“先生,你应该感到荣幸,你将因为骂一位伟大的人物而被人们所认识。”能够自我接纳的人更能保持平等而开放的心态,形成积极和正向的认识,这事维护尊严的必要条件。除了依靠个人的努力,维护尊严更要依靠众人的努力和社会的进步。一个好的社会,一个人性的社会,一个文明的社会,必定是尊重个人尊严的社会。尊重个人尊严,也就是尊重社会和国家的尊严,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的尊严遭到践踏而无人问津的时候,那只践踏尊严的脚就有可能落在每个人的身上。因此,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能够维护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尊严,无论是执政掌权者,还是普通公民,都应为此不懈地奋斗。3 . 填入第段括号内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B就C才D只要4 . 文章第段的作用是:5 . 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夏娃和亚当偷食了禁果,得到了人类最宝贵的东西尊严。B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说明人类和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C能够自我接纳的人,一定能维护好个人的尊严。D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尊严遭到践踏而无人问津的时候。6 .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的填空。7 . 下面两个论据,选择拿一个证明第段的观点恰当?请说明理由。(论据一)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卢梭(论据二)没有尊严就会自暴自弃,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啃噬着心灵的毒蛇,它吸走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汁。马克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花盆里的风信子丁立梅他一直不是个好学生,惹是生非,自由散漫,不学无术。老师们看到他就摇头,同学们也不待见他。为了让他少惹事,老师们对他说:“张星,这次考试,你可以不参加。”“张星,星期天补课,你可以不来。”那么,好吧,他乐得逍遥,整日里游东逛西,打发光阴。(A)偶尔坐在教室里,也是伏在桌上睡觉。新来的女老师,有双美丽的大眼睛。女老师特别喜欢花草,自己掏钱包,买来很多的花草装点教室。这个窗台上搁一盆九月菊,那个窗台上放一盆吊兰,教室被她装点得像个小花园。那天,上课铃声响过后,他才拖拖沓沓进教室,却遇见女老师一双微笑的眼。女老师手上托一个小花盆,对他说:“张星,这盆花放在你旁边的窗台上,交给你管理,可以吗?”他有些意外,一时竟愣住了。定睛看去,花盆里只一坨泥,哪里有半点花的影子。女老师看出他的疑惑,笑吟吟说:“泥里面埋着花的根呢,只要你好好待它,它会很快长出叶来,开出花来。”他接下花盆,心慢慢湿润了,第一次有种被人信任的感觉。虽然表面上,他还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他极少再东游西荡,呆在教室里的时间,越来越长。(B)他不再伏在桌上睡觉,他给那盆花松土,浇水。他的眼光,常不由自主地望向那只小花盆,心里开始充满期待。春寒料峭的日子,那盆土里,竟冒出了嫩黄的芽。芽最初只有指甲大小,像羞怯的小虫子,探头探脑地探出泥土来。他忍不住一声惊叫:“啊,出芽了!”心里的欣喜,排山倒海。同学们簇拥过来,围在他的座位旁,和他一起观看花长芽。弱小的生命,在他们的守望中,渐渐蓬勃起来。三月的时候,葱绿的枝叶间,开出了桃红的花,一朵,再一朵。居然是一盆漂亮的风信子。他激动地拉来女老师。女老师低头嗅花,突然微笑地问他:“张星,你知道风信子的花语是什么吗?”他茫然地摇摇头。女老师说:“风信子的花语是,只要点燃生命之火,便可同享丰盛人生。”他没有吱声,若有所思地打量着那盆花。桃红的花朵,像燃烧着的小灯笼,把他黯淡的人生,照得色彩明艳。他开始摊开课本,认真学习。本不是个笨孩子,成绩很快上去了。老师们都有些惊讶,说:“张星啊,没看出你这小子还有两下子呀。”他羞涩地笑。坚硬的心,像窗台上的那盆风信子,慢慢地盛开了。有些疼痛,有些欢喜。做人的感觉,原来是这么的好。后来,他毕业了。由于基础太差,他没能考上大学。但他却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支点,租了一块地,专门种花草。几年之后,他成了远近闻名的花匠,培育出许多品质优良的花卉,其中,有各种各样的风信子。8 . 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9 . 结合短文理解第段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0 . 文中画线句子(A)(B)分别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是什么使他产生了这样的转变?11 . 第段划线句子“桃红的花朵,像燃烧着的小灯笼,把他黯淡的人生,照得色彩明艳。”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12 . 你喜欢文中的女教师吗?说说理由。三、句子默写13 . 古诗文名句默写。(1)是故_,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2)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谁见幽人独往来,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4)李白在送友人诗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抒发游子行踪不定与友人难舍难分的两句诗是:_,_。(5)请写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他想要温暖天下寒士、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的两句诗:_,_。(6)式微式微,胡不归?_,故为乎泥中?(诗经式微)四、对比阅读14 .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韩愈龙说)(注释)(乙)文题为龙说,是马说的姊妹篇,文中的龙和云分别喻指君与臣。嘘气:吐气,呼气。茫洋:辽阔无边际的样子。感:通“撼”,摇动,震动。汩(g):淹没。神:这里是显示的意思。(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一食或尽粟一石执策而临之云固弗灵于龙也乃其所自为也(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则 非 云 之 所 能 使 为 灵 也。(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4)甲、乙两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共同的写作手法?请结合乙文简要分析。(5)在现实生活中,想成为有用武之地的“千里马”,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谈谈你的看法。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5 . 诗人在竹林里做了哪些事情?16 .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六、综合性学习17 . 综合性学习。为了进一步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彰显华夏悠久文明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过好每一个传统节日,传承好、守护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习俗,2018年12月25日起黄海中学开始举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周活动。请你结合材料内容,根据要求完成活动任务。(材料一)现在为什么国人很喜欢过“洋节”?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尽力在我国移植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无论是圣诞节还是情人节,乃至连恶俗的万圣节(鬼节)也趋之若鹜。商家也借机造势热炒,营造气氛,吸引消费者,洋节越来越受到中国一些年轻人的追捧,这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全国政协委员、央视著名主持人朱军说:“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忽略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宣传,最让百姓错愕的是,连幼儿园老师也鼓动孩子过什么万圣节,这怎么还能够让幼儿认识到中国节日的重要性呢?”(材料二)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也衍生出了深厚而璀璨的文化资源。这些优秀而宝贵的文化资源始终滋润着华夏儿女,为华夏儿女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养分。中国传统节日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民族繁荣昌盛的基石。每个中华传统节日背后都有一个或多个感人的历史故事,都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保留下来的精神财富,都具有丰富的道德内涵,我们应该通过提高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过好我们的节日,做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请结合上述材料,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结合材料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节”盛行的原因。请写出你熟悉的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习俗,并说说如何让它更具有时代性、创新性,以便滋养新时代的年轻人。18 . 下列横线上填入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什么是诗人?诗人是对一切事物都关心的人。从枝头的新绿、阶角的苔痕、晨流的清露、向晚的斜阳,到虫的唧喷、鸟的啁啾、水的低语、风的呼啸,乃至山岳的崩颓、江河的转移、国家的_、历史的_,都是诗人关注的对象。所以诗人的题材永不_,诗人的灵泉永不_。A盛衰变迁干涸匮乏B变迁盛衰干涸匮乏C盛衰 变迁匮乏干涸D变迁盛衰匮乏干涸七、作文19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鸡去长空辞旧岁,狗来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际学校教师任职协议及跨学科科研资金协作合同
- 2025年智能变压器租赁与综合运维管理服务合同
- 买房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跨境电商信用证抵押融资服务合同
- 2025年高效节能住宅建设项目进度监控与维护管理合同
- 2025年绿色矿山建设安全生产及环保责任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环保型车辆租赁与城市交通优化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年生态环保型住宅小区屋顶绿化建设与运营合作协议
- 2025年度高端医疗设备集中采购与物流配送服务合同
- 2025年度豪华车牌租赁及专享道路救援与保养服务合同
- 湖北省圆创高中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测评 语文试卷(含答案)
- 巡察整改工作课件模板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农机驾驶维修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理论试题
- 2025年幼儿园教师岗位聘任协议(含资格认证及薪酬激励)
- 成都东部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银行收息管理办法
- 海外房产投资项目方案(3篇)
- 消防员心理健康课件
- 2024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
- 初中地理学科课程规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