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冀教版七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冀教版七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冀教版七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冀教版七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教版七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是“义”这一点上 却是共同的。晃盖智取取生陈刚是“义”,鲁智深醉打将门神是“义”,武松拳打镇关西是“义”。B博雷家书中博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的舐犊之情。C培根随笔中的谈美一文阐明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它集中体现了培根善于用诗化的语言阐述精辟哲理的特点。D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二、基础知识综合2 . 下面是一位语文老师出的作文试题,阅读后按要求答题。冬去春来,花落花开,我们的年龄在增长,我们的情感在丰富,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在深入。回首过去,有多少成功的喜悦,多少失败的痛苦,多少期盼与憧憬,多少苦闷与( )。通过对这些事物的感悟,一定能使你的文章更加充实。(1)在括号处填写一个词语,这个词语是鲁迅的一部小说集的名字,这个词语是_。(2)这段文字运用得最多的修辞是_。(3)找出一个病句,并且改正。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秋天的怀念选段,回答问题。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 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要好好活3 . 第一段中母亲为什么“悄悄地躲出去”,又“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呢?4 . 文中的划线句子属于哪种记叙顺序?具体说说它的作用。5 . 理解最后一段“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郑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的含义。6 . 象征是托意于物,其中的“物”与“意”必须有相似之处方可成立。本文用白杨树象征西北敌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说一说白杨树和抗日军民有什么相似的品质?四、句子默写7 . 古诗文默写。(1)_,阴阳割昏晓。(2)不畏浮云遮望眼,_。(3)山重水复疑无路,_。(4)_,青草池塘处处蛙。(5)_,夜泊秦淮近酒家。_,隔江犹唱后庭花。(6)人有情,花有性。即使坠成片片落红,也不忘自己一片奉献之心,恰如龚自珍己亥杂诗所言:_,_。五、课内阅读8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及鲁肃过寻阳(_)(2)即更刮目相待(_)(3)见往事耳(_)(4)对镜帖花黄(_)(5)徐以杓酌油沥之(_)(6)凭君传语报平安(_)六、课外阅读9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肃王与沈元用(宋)陆游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馆于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甚偶俪,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欲矜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略无矜色。元用骇服。(注释)虏:指北方的金国。矜:自夸。他语:说别的事情。骇服:吃惊佩服。(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元用素强记取纸追书之(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3)细读选文,说说肃王哪些方面让沈元用“骇服”。七、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夜宿田家宋戴复古簦笠相随走路歧,一春不换旧征衣。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注)簦(dng)笠:古代的一种有柄的笠。崦(yn):山。坂(bn):斜坡。化蝶梦:庄子齐物论中庄子曾梦化蝴蝶。李商隐锦瑟有“庄生晓梦迷蝴蝶”。10 .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旅途苦况,以“簦笠相随”极写孤独,以“路歧”极写行路难,又以“一春不换旧征衣”极写寒酸,一唱三叹,感慨深沉。B颔联描写了诗人下雨时在黄泥坂上艰难跋涉,夜晚投宿富裕田家崭新农舍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劳苦奔波、四处漂泊的生活状况。C颈联“乱”字写出了蛙声的嘈杂、喧闹,衬托了诗人乡书难寄、久游思归的纷乱愁绪。D尾联抒发思乡之情,上句有“家书抵万金”的感慨,下句以景结情,富有无穷余味。11 .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簦笠”(雨伞和草鞋)、“征衣”这些意象本身就与羁旅生活有密切关系,积淀了与离情寄思有关的感情内容,因而诗人选取这两种意象,就给了读者以离情羁思的暗示。B颈联化用庄周化蝶的典故,抒写了自身的迷茫怅惘之感。“身”与“心”相对,有身在江湖,心存仕途之意。C“天南天北雁自飞”一句,是景语也是情语。思乡之情是无形的、抽象的,“雁”则是有形的实物,把抽象感情与具体形象结合起来,这就使无形的乡情仿佛可触可见了,从而收到生动的艺术效果。D诗歌主要运用了白描手法,前三联不加渲染地写出诗人羁旅的艰难寂寞与夜宿田家的情景,尾联写乡书难达、漂泊无依的苦况,情置于景,朴素真切。八、名著阅读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1)一到夏天,睡觉时( )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2)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 )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3)( )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12 . 三个选段均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_。13 . 选段中空格处对应的三个人物分别是:_ _ _14 . 选段(3)中,为什么说“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九、作文15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天津“奶奶大学生”仝正国初中毕业38年重返高中,经过三年苦读、三度高考,60岁终圆大学梦。2012年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后,她又两次考研但都遗憾落榜。2014年1月4日上午,66岁的仝正国第三次走进考场,希望圆自己的研究生梦。已经是“全国最年长考研生”的她坦言:“我考研不是为拿文凭,而是享受学习的过程。”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