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_第1页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_第2页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_第3页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_第4页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 (7分) (2018九上宁波期中) 古诗文名句填空。 (1) 登斯楼也,则有_,_,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 长风破浪会有时,_。(行路难李白) (3) _,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4) 苏轼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一句中“此事”指代的词句是_,_。 (5)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 (6) 古诗词中有不少引用典故来表达诗人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 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2. (5分) (2018八上杭州月考)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江村(唐)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注】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此前,诗人经过四年的流离生活,从同州经由绵州,来到了尚未遭到战乱骚扰的成都郊外浣花溪畔。他依靠亲友故旧的资助而辛苦经营的草堂已经建成;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诗人,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栖身之所。清江,指浣花溪。长夏,夏天的天长,故云长夏。微躯:微小的身体。(1) 杜甫的诗,用词准确、形象,请对首联中的“抱”字作赏析。 (2) 简要分析此诗尾联表达的思想情感。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3. (12分) (2019澄海模拟) 以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2月25日发的一个说明的主体内容,请认真阅读,简要概括统编语文教材选择古文的基本原则。 陈涉世家是原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语文统编教材工作启动后,语文教材编写组从思想立意、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等角度,吸收以往各个版本教材的优点,结合教材的整体设计结构,综合考虑安排选文。在古文方面,教材既注重经典性,又兼顾多样性,从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中编选最具代表性的,且适合初中生学习的文章。同时,在三科统编教材编审过程中,为避免不必要的交叉重复,三科编写组根据学科特点,统筹安排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的相关内容。陈胜、吴广起义是初中历史必须讲述的内容,因此,初中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秦末农民大起义一课专列“陈胜、吴广起义”,详细介绍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并引述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考虑到史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在八年级上册从史记中选择周亚夫军细柳替换陈涉世家。周亚夫军细柳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明、令行禁止、不畏权势的形象,文章篇幅较短小、情节性较强,比较适合初中文言文教学。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4. (20分) (2019七下嘉兴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远去的东栅张会芬东栅,是乌镇东边的一条街。2005年,我初到乌镇,进大门便看到几只乌蓬船泊在澄碧的河里,河边青檐黛瓦的房子静默如画。镇中心有一个戏楼,往西是西栅,东边即东栅。长而弯曲的石板路,错落整齐的老房子,就那么静静地在我面前延展,我一时不知道是在梦里,还是在故乡。在被岁月磨洗得光滑洁净的石板路上,我独自慢慢走,慢慢品味着每一道厚实的木门,每一扇木格窗户。悠长的小巷深处,低矮安静的门楣里,一定深藏着无数的沧桑与故事。林家铺子里寂静无人,柜台上光溜溜的,静默的物什无声地暗示着曾经的热闹。茅盾故居就坐落在林家铺子斜对面,走进去仿佛就把满屋子的书香带在了身上。河边的木板房里,有几家店铺。一位老太太坐在柴火灶前卖点心,热气腾腾的蒸锅上,是用荷叶包着的粑粑。我买了一个剥开来吃,那淡淡的甜味、清清的荷香让人回味隽永。临街住房的门半掩或敞开,里面的人说话声音极小,有老人躺在竹椅上摇着蒲扇,有女子低头缝着蓝花布包我的脚步不想迈动,真想留下来享受这静谧安适的日子。东栅尽头,几个女子在河边浣衣,小孩子们欢快地跑来跑去。我伫立在廊桥上,左岸回廊人迹寥落,中间河水碧澈如镜,右边民居似水墨画。在渐渐退去的夕辉中,乌镇就如一位恬静的古典女子,着蓝花布衣,坐在河边默默与我对视。我读出了她的简静,安详,内敛,而她也仿佛看出了我的芜杂,浮躁,虚荣我竟不敢与她长久对视,于恋恋不舍中落荒而逃了。2010年夏再到乌镇,恰逢上海举办世博会,许多游客蜂拥而来。素净的乌镇变成了一个蓬头垢面的女子。河边,街上,小巷,桥头,到处充斥着导游沙哑的声音、游人的吵嚷和攒动的人头。窄窄的石板街上,游人挨挨挤挤,前脚抵着他人的脚跟,后脚可能被人踩掉了鞋子乌镇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宁静,显得喧嚣和烦躁。东栅临街的人家大门紧闭,似已没人居住的房子杳无生气。河边也消失了浣衣的女子和玩耍的小孩,而那河水,已由澄碧变成黯深的绿。踩在东栅的小街上,我似乎听到青石板的哭泣。有导游说,西栅已将临街临河的房屋改造成了度假村,供游客住宿玩乐我咽喉发干,心底苦涩,脚步随着人流匆匆向前,只想快速逃离。梦中的故乡没有了。乌镇这位江南静女,被时代的潮流裹挟前行,已变得面色黯淡,妆容不整,她似乎也逃不出周庄的宿命。在人们从文化遗产中获取经济利益的过程中,许多美好的事物也随之慢慢消逝。再见了,我的东栅!你已渐行渐远,我只能在记忆里把你留存,由此而来的思念却越来越浓。(选自短篇原创文学散文精选,有删改)(1) 作者在文中写了两个阶段的乌镇。请根据作者的描述,概括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2) 文中第段末尾写作者“于恋恋不舍中落荒而逃”,第段末尾又写到“只想快速逃离”。作者两次“想逃离乌镇”的原因一样吗?为什么? (3) 请品读第段和第段的画线句,从修辞的角度各写一条批注。 (4)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从作者对乌镇的描述中,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5. (20分) (2019平阳模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灯市口的兔儿爷黄希妤没人弄得清“兔儿爷”这称谓是哪儿来的。元宵节晚上上了灯,三星出齐,街上的玩意儿都摆出来了。北市有个吹糖人的,手很巧,关公舞刀、猴子捞月,捏得纤毫毕现。西四牌楼门前有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天嗡子蛮牛似地叫。拉得更响,围观的人就多给一点钱。从大街小巷出发的姑娘、媳妇,成群地走动,忙着把平时闷乏的日子补回来。人群里有个简陋的灯火摊,大概总摆着一张小桌,桌上堆层竹篾,摆着几只塞满零碎物件的碗,边上挂一簇一簇的红纸。怪的是旁边有个擦得光亮的高木架,空落落的,只最顶上陈设出来一个兔子灯。老妈妈牵着平儿过去,平儿盯着看,直瞧得迷迷瞪瞪晕花了眼,两个脚尖争斗着磨蹭,迟迟胶着不肯动弹。那兔子灯陷在灯市口拥挤的浮光里,仍很显眼,外边糊的红纸镶了绢纱,细密的绣纹被蜡烛照得亮堂堂的。最妙的是匠人精工烫制的红琉璃泡子,把烛火一罩,金灿灿的光就攀上每寸纸面,温暖又吉祥。每有从摊子旁挨过去的人,总会向摊主老头买上一两个花灯。也有买灯笼的主顾,但到底不如买兔子灯的多。长此以往,老头跟兔儿的关系愈发严丝合缝,称呼他“兔儿爷”倒确是恰如其分。兔儿爷做灯很有办法。挑几根竹篾捏着,手掌灵巧地翻动两下,兔子模样就出来了。糊纸最讲究,没有钱的普遍用红纸,有钱的可以要加细的染布。兔脸总是等交付时才画上。他打量几眼小孩的样貌,一面蘸墨,一面偏着头想。忽而脸上微露一点笑意,提起笔画下去。五官总画得七分肖似,添作三分讨喜神色,眼角眉梢皆透着福气。若是不能面对着孩子,兔儿爷就问前来的人,落笔同样精准,看不出什么分别。孩子们都喜欢,做母亲的每逢节会也一定要买。只有木架上那个兔子灯一直没有脸孔。平儿拉上灯轱辘沿街走了几圈,又转回来蹲在灯市口土墙根下,安分得让人发慌。他眼珠不动,盯着兔儿爷做工:那翻飞的双手简直就是蝴蝶!他多喜欢一只会跳舞的蝴蝶啊。家里开大磨坊的小少爷进过县城,挺着腰板来回踱步:“哼!县城里卖的花灯挺括得多!颜色好,会说话,这算什么东西”老妈妈来找平儿了。他很固执,说:“我长大了要卖兔子灯。”恰巧旁边有邻人在,老妈妈的脸立刻就红得挂不住了,伸出手就去打平儿:“才这么大一点,就说丧气话。”于是他一边哭着一边跑回家里去了。这场打小孩的闹剧被卖凉粉的看了去,走街串巷传播开了。他看买凉粉的女人很有兴趣,于是说:“这是万万要不得的啊!”老妈妈进屋去,麻利地抢了平儿的花灯,拿起烧火的铁叉子来,向着平儿就招呼去了。平儿蒙受了无妄之灾,哭得一塌糊涂。平儿挨完结实一顿打,还是照旧蹲回摊旁墙根下。平儿最终得去上镇上唯一的学堂了。学堂很简陋,仅有的桌椅、砖块摊作一处,没有什么乐趣。家里开大磨坊的小少爷也在学堂念书,时常要把先生问住。据他说县城与小镇有大不同,所有东西一概是机器做的。“手工做的要被地邻笑话。”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先生总很尊敬他。他说这话的时候,平儿可以听见小镇那边建造贸易市场的响动。市场是由镇里集资建造的,可算是前所未有的壮举。又过了些时日,市场启用了,开业典礼办得十分体面和热闹。货台上摆着成百上千种货物,俱是从县城运来的。省道上的车辆多得数不清。人像蝗虫一样拥来,把这里扫荡干净。平儿终于信服小少爷的话了。否则,市场上的物什怎么都千篇一律呢?美则美矣,却实在单调乏味得紧。念及此,他心里忽地掠过去一个身影,当平儿再次来到灯市口时,他几乎不敢相信小摊几乎销声匿迹,只余一个摆赌摊的坐在地上,寂寞地抱着膝盖发呆。兔儿爷呢?兔儿爷呢?平儿奔走到熟悉的、只属于他的位置。那里没有人了。平儿蹲下去,他嗓子发干,只能嘶哑着哼出鼻音。他的眼眶里已然含满泪水了。道边上那棵杨树翻摆着叶子,枝条沉甸甸的,仿佛在受什么压迫。平儿抬头瞧去,心蓦地紧缩了是那个兔子灯。他小心翼翼把它取下来,在袖口上蹭去灰尘。他惊异地发现,这兔子灯最终获得了一副面孔。它极像兔儿爷。他的手猛地一抖,琉璃泡子落地,咔嚓一声碎了。烛火脱了控制,猖獗地烧尽了一切。兔子的脸孔迅速皴皱起来,落了一地焦黑的纸泪。(选自读者20162,有删改)(1) 在文章的46节,作者分别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写兔儿爷的兔儿灯讨人喜欢,请各举一例。 (2) “元宵节晚上上了灯,三星出齐,街上的玩意儿都摆出来了。北市有个吹糖人的,手很巧,关公舞刀、猴子捞月,捏得纤毫毕现。西四牌楼门前有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天嗡子蛮牛似的叫。” 作者为何要在文章的开头描写那些手艺人的精彩表演?(3) “我长大了要卖兔子灯”,平儿的这句话,被老妈妈打,被卖凉粉的说“万万要不得”,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一情节安排? (4) 你从本文读出了什么?“温暖”?“心酸”?“无奈”?,请选取其中一词结合文章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五、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6分)6. (16分) (2019威海)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臣闻众少成多,积小致巨,故圣人莫不以暗致明,以微致显;是以尧发于诸侯,舜兴乎深山,非一日而显也,盖有渐以致之矣。言出于己,不可塞也;行发于身,不可掩也;言行,治之大者,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故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行发于身,不可掩也。(2) 结合本段文字的中心观点,谈谈你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六、 作文 (共1题;共1分)7. (1分) 作文(1)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1月4日,光明中学举行了爱心义卖活动。作为校报通讯员,请你写一则消息,报道此次义卖活动的情况。(自拟标题,内容符合要求,语言通顺,不超过200字)(2)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每个人都希望把事情做得很完美,在做事的过程中奋力地追求着完美,成功之后享受着完美带给我们的快乐;当然,也有可能在品尝了艰辛与痛苦之后,没有达到完美,但追求完美的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