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石家庄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石家庄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石家庄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_第4页
石家庄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家庄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组是( )。A埋怨(mi)酝酿(ling)称职(chn)尻尾(ko)B荫蔽(yn)干涸(h)绽开(zhn)怂恿(sng)C粗犷(kung)静谧(m)抽噎(y)狭隘(i)D星宿(xi)炫耀(xun)栖息(q)欹斜(q)2 . 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这样,人方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ABCD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新华中学的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B开发商张经理说,如果要是有人来买这栋房子,他将把价格下调10。C为了防止麻疹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美国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措施。D盐城新区的建设,对进一步提升盐城对外开放新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4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和蔼发髻(j)喜出忘外咄咄逼人(du)B化妆粗犷(gung)油然而生混为一谈(hn)C分歧菡萏(dn)翻来覆去花团锦簇(c)D云霄吝啬(s)截然不同人迹罕至(hn)5 . 李白有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中“孟夫子”指的是( )A孟子B孟浩然C孟郊D孟云卿6 .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潜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而有关大禹精神的传承在当代社会显得更为迫切。B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C做学问最关键的是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见异思迁,终将一事无成。D我想多踢一会儿足球,可是爸爸原形毕露,威胁我说:“你再不回去做作业,小心晚上不给你饭吃。”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乡村的瓦冯杰(1)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2)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来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3)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4)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乌鸟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5)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城市人就爱过河拆桥,瓦看看身上“籍贯”一栏,早己被风的手擦模糊了。(6)瓦上的风景只有一种,那就是“瓦松”,我们那里叫“蓝瓦精”。这称呼多气派啊!那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灵,因为听风观雨的缘故,已经一位位聪明成精了。且慢,它们还是“乡间郎中”呢。乡村药谱如是说: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莲草、向天草,清热解毒。我小时候得过恶性疟疾,久不见愈,姥姥就从旧屋顶上采到几棵瓦松,炖汁连服,止住了。(7)小时候我常在梦里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跷着脚丫,在我不知不觉的夜半时刻,正一颗颗摘星呢。那一辆北斗七星的长勺低低地垂落下来,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颗颗透清的露珠。终于,一不小心,有两颗最大的掉下来,缓缓地,落在我的眼角。(8)当我的灵魂有一天回归大地,就请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泥瓦的余温,还有泥瓦的纹络。这一方故乡的小房子,泥与水组合的小房子,草气上飘摇的小房子,你罩着我。像夜半耳语:“睡吧,孩子,这叫归乡。”7 . 本文围绕乡村的瓦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8 . 第(6)(7)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有何作用?9 . 品味下列句子。(1)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2)像谁夜半耳语:“睡吧,孩子。这叫归乡”。10 . 文中第(5)写道:“有一片瓦迷路了。”为什么“瓦”会“迷路”?如何理解这其中的含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良心(1)父亲因腹痛难忍进医院急诊,B超显示是急性阑尾炎,肠腔上还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不明包块,医生怀疑这个包块是癌。“如果在阑尾手术中病人因其他病灶的影响而死在手术台上,本院不承担医疗责任。同意的话,请你们在手术单上签字。”(2)“你们”是指大哥和我。医生的话让大哥的脸“刷”地变白,手术单在他手中“噗噗”地抖动。他把目光投向我,突然的灾难让他的脸上充满同舟共济的企盼。他问,二子,你看呢?(3)“签就签呗!”我漠然地说。甚至我还打了一个哈欠,不耐烦地说:“昨晚我打了通宵麻将,太困了,想早点回家,手术时你就一个人待在这儿吧!”(4)我想,既然没有大祸临头的感觉,何必要虚张声势地悲伤。大哥最终还是忍住了愤怒,在手术单上赌博一样谨慎地写下自己的名字。(5)我的冷血是存心的,因为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父亲原来是一名工人,45岁那年他病退回家,让与我同班读书的大哥辍学“顶替”。大哥比我大一岁,我俩的成绩不相上下,都是班上的尖子生。可那时家里穷,父亲怕我俩都考上又都读不“终局”,于是决定让大哥回来“顶替”。(6)就这样,我和大哥开始了不同的人生。大哥进厂不久,厂里更新了机器设备,他的工作只是坐在电脑监控室里按电钮,轻松自在,养得白白胖胖,并按部就班地娶了妻,生了子,节假日一家三口共用一辆摩托车,像一串幸福的糖葫芦在大街小巷兜风,活得好不滋润。而我这个世纪末的大学生却赶上不包分配,在一个又一个人才市场里兜售了两年,赔尽了笑脸,仍然没能把自己推销出去,个中辛酸,一言难尽。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他明知我自幼体弱多病,为什么不以保险起见让我“顶替”呢?既然父亲把他的爱以最实惠的方式给了大哥一个人,那么就让大哥一个人来承担养老送终的义务吧!我虽然冷血却不矫情,言为心声是我最大的优点。所以我说要回家睡觉。(7)“请你们帮着把病人抬上手术床。”医生对我们说。我只好跟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病床上的父亲已被自己的汗水淋湿,扭曲的表情昭示着体内的疼痛正像风暴一样肆虐。生命在这一刻显得无比脆弱,大哥的眼睛终于坚持不住漾出红红的雾气,这份柔情有悖于他一贯的钢铁个性。父亲瞬间明白了自己的病情,他忽然想起什么来,吃力地叮嘱大哥:“假如我就这么走了,你只能给我立一根孝子棒(我们的风俗,一个儿子立一根),写上你的名字”(8)“为什么?”大哥吃惊地问。我也对父亲的“遗言”感到不满。到死还在偏心眼儿,这不是变相地骂我不孝,不认我这个儿子吗!(9)“因为二子是我捡来的孩子,我得把这个权利留给他的亲生父母,万一他们以后有机会相认,我可不能昧了良心”父亲说着又把眼光移到我脸上,“二子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我实在不放心。谁会料到大学生就业这么难。那时让他多读书,我是想不能亏待了人家的孩子二子啊,你别怨爸,爸就这点儿能耐。往后,让大哥多照顾着点儿大明,记着我的话,对弟弟要多帮衬啊。”父亲艰难地说完这些,汗水已几乎将他淹没。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而他对我二十多年的疼爱却得不到回报,他要把写有我的名字的孝子棒给别人为了良心。(10)我的身世让我震惊。(11)我的狭隘让我羞愧。(12)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13)我没有离开医院,直至手术结束。医生告诉我们,“不明包块”原来是肠腔积液,真是虚惊一场。(14)而我,已学着乌鸦反哺的姿势,给父亲喂饭。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走过今生。11 .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我”对重病父亲的冷漠,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B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下文“我”之所以对父亲冷漠的叙述。C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病情的严重以及严重的疾病带给父亲的莫大痛苦。D句表明,“我”终于发现自己误会了父亲,内心感到羞愧,良心受到谴责,懂得了父爱的崇高,将终生铭记父爱。12 . 下列对文章标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良心”是父亲朴实的做事宗旨,为了良心,父亲把上学的机会给了别人的孩子,把立孝子棒的机会留给了别人,包容养育多年的孩子对自己的憎恨和不满,把无限的愧疚和自责留给了自己。B以良心为题,突出了父亲朴实而高大的形象。C以良心为题,意蕴深刻,父亲的良心唤醒了“我”的良心和良知,点明了文章的主旨。D以良心为题,寓意是在告诉读者,做人要凭良心,有信仰。13 .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5)(6)两段运用插叙的手法,回溯了父子三人的生活经历,使故事情节更加充实完整。B文章语言形象细腻。“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这句话表现了父亲对“我”深藏的爱和愧疚。C第(2)段中,对大哥的神态、动作、心理和语言的描写,表现了大哥对父亲病情的担忧和他的毫无主见。D“我”大学毕业后漂泊辛酸的生活和大哥按部就班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让“我”对父亲有了憎恨。三、句子默写14 . 古诗文名句默写。大美中国,大好河山,让我们跟着古诗游走祖国的大江南北。地点古诗文江苏常熟破山寺山光悦鸟性,(1)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镇江京口(2)_,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湖北黄州定慧院(3)_,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湖南湖南有长沙的岳麓书院、湘西的凤凰古城、武陵山脉的张家界,还有“烟消日出不见人,(4)_”的永州美景,还有小石潭畔那令柳宗元驻足长望的“(5)_,(6)_”蜿蜒曲折,时隐时现的溪流。陕西山坡羊骊山怀古中再现骊山和阿房宫旧址草木萧疏的荒凉景象的语句是:(7)_,(8)_,(9)_。如此景象不禁让人产生无限的遗憾。四、课外阅读卖 蒜 叟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挪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日:“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日:“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日:“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日:“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15 . 结合语境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旁睨而揶揄之睨:_(2)卒不肯告人姓氏卒:_16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