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沈阳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沈阳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沈阳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_第4页
沈阳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选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A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B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著名诗人光未然作词,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C阿长与选自呐喊,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其中收录了十多篇回忆性文章。D都德(18401897),法国19世纪的著名小说家,毕生从事创作,写过一百多篇小说。2 . 下列句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朦胧的月光,实在照不了多远”和“月色便朦胧在水气里”句中的“朦胧”都是形容词。B短语“尊师重教、赴汤蹈火、扬眉吐气、粉身碎骨”和“卧薪尝胆”结构完全相同。C“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句中“这种魅力”作主语。D兴,也叫起兴, 朱熹诗集传中解释:“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回延安中“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就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二、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成功的演讲,以机智的语言,诚恳的态度、自信的气势,让思想的清泉流进每一个听众的心田。最后一次讲演中,闻一多先生高呼: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丁肇中先生告诉我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探索不能熟视无睹。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中,王选说自己不再是权威,已经du( )落为“卖狗皮膏药”的,他的谦虚博得了人们的尊重。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中,顾拜旦希望用奥林匹克的精神教育青年,使他们不被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演讲者睿智的思想、惊人的口才深深打动了我们。而那些特点鲜明、风格各异的演讲词,也让我们学会运用并了解了演讲的知识。3 . 根据选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du(_)落拙(_)劣4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处画线的句子中“最后一次讲演中”是状语。B处画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C文中加点词语“诚恳”“思想”“自己”“束缚”分别是形容词、名词、代词,动词。D“最后一次讲演”“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都是偏正短语。三、现代文阅读阅读脚下的流沙,完成小题。放学回到家,母亲在院子里看到我回来了,抬头看了看我,皱起了眉头,说道:“怎么,放学后又到小河边玩去啦?”我心中慌乱地赶忙回答道:“没有啊,一放学我就回来了。”母亲听了,脸一下子拉下来了,她有些生气地说道:“你撒谎,你脚下的流沙告诉了我,你到小河边玩去了。”母亲铿锵有力的一句话,吓得我赶忙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下,这一看,不禁令我大吃一惊,只见两只鞋边粘上了点点粒粒的沙子,没想到,这粘在鞋上的沙子,竟成了无可抵赖的证据。我无话可说,只好羞愧地低下了头。母亲走了过来,拿来一双干净的鞋,让我将脚上的鞋换下来。母亲将那双鞋拿到水池边,边洗刷鞋上的流沙,边说道:“脚踩到哪儿,流沙就跟到哪儿,即使细小到你眼睛看不见,但别人也能看得见。流沙,就是一个人的足迹,也是一个人的人生。”我惊讶地望着母亲,没想到,我那没有多少文化的母亲,竟说出了这么富有哲理的话来。那一刻,我感到母亲好聪明,甚至好伟大。那是在我七八岁的时候,第一次听到流沙这个词,原来流沙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它就像影子一样,如影随形,伴随在人的脚下。一次,老师让同学们用“沙”这个字组词,班上同学大都组成了沙漠、沙发、沙子、沙滩、沙地只有我一个组成了“流沙”这个词,当时课本上还没有学过这个词。老师特意在全班表扬了我,说这个词组得好,并问我是怎么知道这个词的。我将那个鞋上粘有流沙的故事说给了老师听。老师夸我有一个十分聪明的妈妈。听到老师的夸赞,我心里充满了自豪和甜蜜。二十多年后,当年的同学聚会,许多同学还说起那个我在班上说过的流沙的故事。他们说,这么多年了,只要一看到自己鞋上粘上的那些流沙,他们就会想起我,想起我说过的那个故事。我听了,一下子感动莫名,眼睛一下子湿润了。少年时,大家在一起的许多时光,都已淡忘、模糊了,但课堂上偶尔说过的一个故事,竟然让同学们记了几十年,甚至触景生情,思绪万千,不能不令人感慨万千,心如潮涌长大了,我离开母亲,到过许多地方,并在很远的城里安了家。每次回家,母亲看到我,总是先低下头,看我脚上的鞋。我开始不明就里,问道:“妈,您在看什么呢? ”母亲认真地说道:“我在看你脚上的流沙,看你是否走错了道,沾上了不该沾的流沙。”母亲轻轻的一句话,惊出了我一身冷汗。孩提时的那一幕,像电影蒙太奇,又在眼前浮现,真真切切,恍如昨日。我下意识地在努力检索自己所走过的路,心中隐隐地有些忐忑和不安。这么多年过来了,尽管母亲不在自己的身边,但我仿佛感到她一直就在自己的身边,她的一双眼睛一直在紧紧地盯着我脚下所走过的路,使我丝毫不敢懈怠和放纵,生怕自己一招不慎,走错了路,脚下沾上了不该有的流沙。母亲说得对,人走到哪儿,流沙就跟到哪儿,无论自己行走的多么隐蔽,都隐藏不了脚下的流沙。这世界上有一种孝,就是努力走好自己人生的路。可以平凡、可以寻常、可以贫穷,但绝不能走错了人生的路。只有走得正直、走得刚强,才是对母亲最大的孝。5 . 文章围绕“流沙”写了哪四件事,请细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6 .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味第段划线语句。7 . 第段划浪线句“脚踩到哪儿,流沙就跟到哪儿,即使细小到你眼睛看不见,但别人也能看得见。”这句话蕴涵着怎样的含义?8 . 用“脚下的流沙”作为标题,有什么好处?9 . 作者在第段写道,“这世界上有一种孝,就是努力走好自己人生的路”,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为什么?阅读下文,完成小题。雨天读杨绛安徽亳州第三中学陈真2016 年 5 月 25 日,有关杨绛先生辞世的消息传遍网络,杨先生总算不用再忍受思念的折磨,“我们仨”终于团聚了。次日,原本夏意浓浓的小城内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让我不禁起了疑心:莫非这场雨是上天在为杨绛先生送行吗?冒着小雨,我跑到图书馆里借了一些杨绛先生的著作,一个人躲在音乐教室里如痴如醉地重读这些文字,以此来缅怀杨绛先生。对于一位作家而言,读她的书或许是对她最好的纪念了吧。“我和谁都不争 / 和谁争我都不屑 / 我爱大自然 / 其次就是艺术 /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 火萎了 / 我也准备走了。”杨绛先生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不追名逐利,单单钟情于自然与艺术。人各有志,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人世间,杨绛先生始终保持着自己内心的那一份安宁,她在百岁之时曾说:“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多么优雅闲适的生活境界,令多少文人雅士心驰神往。数十年前,清华园内,一个是清逸温婉、知书达理的杨绛,一个是衣冠简朴、文采飞扬的钱锺书,两人一见如故,侃侃而谈。钱锺书直言:“我还没有订婚。”杨绛也当即表示:“坊间传闻追求我的男孩子有 72 人之多,也有人说费孝通是我的男朋友,这些都不是事实。”恰巧两人在文学上有共同的爱好,自从初次见面之后,两人来往更加密切。正是因为有着共同的追求,钱、杨两位先生从同一所校园走到同一个屋檐下,成为一对文人伉俪,后来的许多风风雨雨都未将二人分开。如此忠贞不渝的爱情,真是羡煞旁人。在日常生活中,钱、杨两位先生与他们的女儿都不善交友,只爱躲在小楼里,每人一张书桌,埋头苦读,潜心治学。多少个日月,杨先生与爱人在书房里吟诗作对,激扬文字,“为伊消得人憔悴”。爱人和女儿相继离杨绛先生而去之后,又有多少个孤独难熬的日子,她独自一人借着灯光,整理爱人生前的手稿与文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一段被传为佳话的爱情,一生对文学至死不渝的追求,杨先生的至高境界,吾辈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先生做人、做文的品质,值得我们景仰。斯人已去,风骨犹存。 (节选自作文2016年第9期)10 .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淅淅沥沥的小雨营造了凄清的气氛,也烘托我的悲伤和不舍。B第段“如痴如醉”写出了我对杨绛作品的喜欢,也表达了我对杨绛的缅怀之情。C第段“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一句显得突兀多余,应该删去。D文章抒发了小作者对杨绛先生的热爱、景仰和怀念之情。11 . 作者“雨中读杨绛”,读到了什么?请简要概括。12 . 104岁的杨绛先生曾送给年轻人的一句话“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请结合文章第段,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四、句子默写13 . 用诗文原句填空。(1)蒹葭苍苍,_。(诗经蒹葭)(2)芳草鲜美,_。(陶渊明桃花源记)(3)_,悠悠我思。(诗经子衿)(4)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_。(贺敬之回延安)(5)微君之故,_。(诗经式微)(6)_,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7)悠哉悠哉,_。(诗经_)(8)八月湖水平,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9)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表示友谊不受时空阻隔的诗句是_,_。五、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乙)诸葛恪字元逊,瑾之长子也,少知名。恪父瑾面长似驴,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坐欢笑,乃以驴赐恪。(节选自陈寿三国志)注释:瑾:指诸葛瑾,字子瑜,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长检:长的标签。乞请:请求。因:于是。听:听从。与:给。续其下:在下面添加。举:全。14 .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画一处)君 与 家 君 期 日 中15 . 解释加点的词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太丘舍去孙权大会群臣乞请笔益两字16 . 翻译下面句子。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举坐欢笑,乃以驴赐恪。17 . 有人说,最后友人都认错了,而元方却“入门不顾”,也是一种无理的行为,你如何看?18 . 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内容,说一说元方和诸葛恪的人物形象有何共同之处。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9 . 诗中写“杨花”的作用是什么?20 . 请从修辞和情感表达两个角度简要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七、名著阅读21 . 名著阅读甲: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乙: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上面两段文字选自鲁迅先生的 _集朝花夕拾 ,甲段中的先生是指“我”幼年时在_地点)读书的老师_(人名)乙段写的是要去看会时的情景,其中 “全县中最盛的会”指的是_。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么说?”八戒道:“我说:妖精,你不要无礼,莫害我师父!我还有个大师兄,叫做孙行者。他神通广大,善能降妖。他来时教你死无葬身之地!那怪闻言,越加忿怒,骂道:是个甚么孙行者,我可怕他?他若来,我剥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碎着油烹!”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行者道:“贤弟,你起来。不是我去不成,既是妖精敢骂我,我就不能不降他,我和你去。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普天的神将看见我,一个个控背躬身,口口称呼大圣。这妖怪无礼,他敢背前面后骂我!我这去,把他拿住,碎尸万段,以报骂我之仇!报毕,我即回来。”八戒道:“哥哥,正是,你只去拿了妖精,报了你仇,那时来与不来,任从尊意。”22 . 选段出自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西游记第31回。根据节选内容和回目(章回题目)对称特点,请你补充该回回目:_,孙行者智降妖怪。23 . 孙悟空不是保护师父去西天取经吗,为什么他会在花果山?24 . 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猪八戒和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八、作文25 . 阅读下列材料,写作。有些花儿,总是静静地在没人关注的地方,默默地打苞、盛开、凋谢。对于路边这些随处可见的花儿,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特别关注。错过花期不要紧,只要你还记得下次花开的时间,终归有机会在那一季花开的时间欣赏到最美的绽放时刻。要求:(1)以“花会开”为题写一篇作文;(2)有真情实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