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丰子恺先生有的作品满纸儿童情趣,令人忍俊不禁。B局机关中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别人,自己挑轻的。C他对计算机游戏非常痴迷,已经达到了强聒不舍的程度。D对于名著,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2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贮蓄(zh)静谧(m)徘徊人迹罕至B倜傥(tn)侍弄(s)和霭各得其所C粗犷(un)确凿(zo)荫蔽咄咄逼人D莅临(l)吝啬(s)诀别呼朋引伴3 . 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疮疤(chung)书斋(zhi)镶嵌(qin)肿胀(zhng)B愧怍(zu)门框(kung)惶恐(hung)哀悼(dio)C憎恶(zng)诘问(ji)取缔(d)滞笨(zh)D门槛(kn)晌午(shng)膝盖(x)塌败(t)4 .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辉煌迫不急待嫣然一笑B机械搬门弄斧安然无恙C炫耀劫后余生面面相觑D狡黠乐此不彼溘然长逝5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畅销读物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于它具备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B为了提高大家阅读的兴趣,我校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和主题诗歌朗诵。C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亚洲文明的交流互鉴开辟了一条新路。D广州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二、现代文阅读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光,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6 . 选出对这段话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花图,主要是抓住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写的。B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万木争春图,主要是抓住桃树、杏树、梨树的特点写的。C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意图,主要是抓住花、蜜蜂和蝴蝶的特点写的。D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园图,主要是抓住春天花园中的果树和动物的特点写的。7 . 选出对这段文字的层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可分三层,是按虫、树、花的次序安排结构的。B这段文字可分三层,是按花朵、果实、野花的次序安排结构的。C这段文字可分三层,是按树上、花下、遍地的次序安排结构的。D这段文字可分三层,是按树木、花朵、昆虫的次序安排结构的。8 . 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句子的句序不能颠倒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三个句子是按颜色由深到浅的次序安排的。B这三种颜色是和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一一对应的。C“火”、“霞”、“雪”是按照从热到冷的次序安排的。D这三个句子是按照春花开放的先后次序安排的。阅读湿地和森林一样重要一文,完成后面小题。大家知道,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天然工厂”。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要吸收4000亿吨二氧化碳,释放2000亿吨氧气,其中绝大部分就是森林的“功劳”。人类和绝大多数生物,都需要靠绿色植物制造的氧气来生存。除此之外,森林还是天然的吸尘器,1亩森林一年能吸附2.4吨粉尘。森林中有许多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杀死空气中的病菌,从而净化大气环境。相比森林来说,湿地似乎离我们比较远,它对生态环境的贡献,在过去更是受到较少的关注。所谓湿地,一般是指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由于长期被水淹没或有大片浅水区域,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土壤系统。我国湿地面积约有6600万公顷(还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总面积的10,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我国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沼泽、湖泊、河流、浅海水域、水库、河口、海岸滩涂、池塘、稻田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别小看湿地,它可是和森林、海洋并列的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这是因为湿地对各种各样的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净化和分解作用,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巨大的“解毒”功能。在湿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植物,伴生其中的有各种水生动物以及肉眼不可见却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体。随水流入湿地的各种污染物,或直接被土壤阻截,或被湿地动植物利用,或被湿地微生物分解。整体上看,湿地就像一个巨大的天然净化器。湿地还有很重要的蓄水功能。在天气多雨、河流涨水的时候,湿地就像“海绵”一样储存过量的水分,减缓洪水的流速和流量。等天气转好,洪峰退去,储存在湿地中的水再通过下渗的方式来补充地下水。由此可见,湿地对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一点也不逊于森林。9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吸收数千亿吨二氧化碳,然后释放出等量的氧气。B湿地,一般指水体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C沼泽属于自然湿地,稻田属于人工湿地。D水库、河流、海岸滩涂、池塘、稻田等等湿地,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巨大的“解毒”功能。10 . 兴化地区湿地资源丰富,如水上森林和西郊镇境内的徐马荒就是有名的湿地。暑假里,李静和家人去徐马荒游玩,看见湿地里河沟密布、野草丛生、蚊虫无数,就觉得徐马荒没有存在的意义,还不如填土改造,变成居民区。请你以李静的同学身份,结合两段内容,告诉他徐马荒的重要作用。李静,你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_11 . 联系文章内容,回答下面两小题(1)第段画线句中“绝大多数”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_(2)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_三、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 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2 .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1)又何间焉(_)(2)小信未孚(_)(3)必以情(_)13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4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和深谋远虑。B“远谋”是文眼,曹刿的远谋在政治上体现为战前预见“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并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C本文略写战争的经过而详写战前和战后议论,主要是因为本文的重点在于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无需详写。D课文主要记叙曹刿与庄公的对话及指挥作战的史实,说明只有取信于民和战略战术得当,把握好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对应的题目。(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牧竖)(注释)牧竖:牧童。竖,童仆。 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15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一狼径去_(2)一狼洞其中_(3)相去数十步_(4)意甚仓皇_16 . 划分停顿节奏。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17 . 翻译下面句子。(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18 . 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19 . 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五、句子默写20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子夏曰:“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2)_,_。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3)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_。(5)请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默写完整。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_,_。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六、诗歌鉴赏阅读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21 . 从诗的题目看这是一首_诗,从结构特征看是_言_诗。22 . 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23 . 诗中借用典故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诗句是七、名著阅读24 . 名著阅读。自此,A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地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A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纪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A,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1)这段文字选自章回体小说_,刻画的主要人物是_,它主要采用了_手法来达到讽刺的效果。(2)在赵氏之前有好几个人猜测A(人物)为什么“伸着两个指头”的原因,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而没有一下子就让赵氏来说?_(3)选段人物A迟迟不肯断气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文中的主人公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_八、综合性学习25 . 综合运用。有人认为,我学习工作忙,我钱赚得还太少,我的父母身体都还很健康,等我将来有时间了,等我将来有能力了,等我的父母老了身体不好了,我会来尽孝。针对这种“将来再尽孝”的观点,你同意吗?谈谈你的看法。九、作文26 . 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竖起大拇指”常用来表示鼓励、夸奖、赞美、肯定、自豪生活中、学习上值得为自己竖起大拇指的事太多了: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帮助别人、努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