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祈祷(do) 恻(c)隐 倒坍(t) 龙吟凤哕(hu)B . 真谛(d) 炽(ch)热 酝(yn)酿 惟妙惟肖(xio)C . 阔绰(chu) 伶(lng)仃 逶迤(y) 鳞次栉(ji)比D . 拮据(j) 强聒(ku) 汲(j)取 心无旁骛(w)2. (2分)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账薄 凋零 幅员 煞有介事B . 缩起 簇拥 心窍 不醒人事C . 商酌 惬意 喘息 狗血喷头D . 盘缠 威摄 轩敬 万贯家私3. (2分) (2019八下郁南期末)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近年,“电子钱包”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人类使用钱包的历史可追溯至五千年前,如今却渐渐被手机代替。B . 王晓光是个典型的“数学迷”,只要钻进那复杂枯燥的方程式里就觉得其乐无穷,从来不知疲倦。C . 郑州火车站,其百年历史不仅映衬出中国铁路的风云变幻 , 而且折射出郑州这座城市崛起的沧桑巨变。D . 绿化树需要经常修剪才能形态完美,如果不修边幅 , 则枝叶参差不齐,既影响美观,又阻碍人们视线。4. (2分) (2019九上长春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B . 通过开展“我和青春有个约会”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的语文能力有了提高。C . 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D . 七月的内蒙古草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5. (8分) (2019八下长宁期末) 课内文言文阅读 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1) 本文作者是_(朝代)的_。 (2) 下列对第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船载以入”是“以船载入”的倒装句,意为用船装着驴进入黔地。B . “以为神”是“以之为神”的省略句,意思是认为它是神奇的东西。C . “蔽林间窥之”,省略了主语,意思是驴躲在林间偷看虎。D . “莫相知”是否定句,意思是虎不了解驴究竟有多大本领。(3) 老虎认识驴的心理过程是:最初_;最后_。 6. (12分) (2019七上黄浦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 下面词语解释正确的是( ) A . 内集:在家里聚集在一起B . 未若:不像C . 期行:相约同行D . 儿女:儿子和女儿(2) 下列对咏雪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俄而雪骤”是咏雪的直接原因。B . 谢太傅对兄子的答案更为满意。C . “未若柳絮因风起”能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D .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和睦、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3) 下面是对陈太丘与友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客人“无信”的表现,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不反省自己,反而发怒,说明客人“无礼”的表现。B . 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说明客人有知错能改的精神。C . “君”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表示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君”表示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D . 本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4) 把下面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7. (6分) (2012扬州) 默写。(1) 关关雎鸠,_。(2) 足蒸暑土气,_。(3) _,秋水共长天一色(4) 桃李不言,_。(5) _,乌蒙磅礴走泥丸。(6) 春蚕到死丝方尽,_。(7) _,思而不学则殆。(8) 杜甫是大地诗人,且行且歌,把对大地山河的无限情深贯注在他的诗作之中,他在塑岳开篇一问一答“_,_”,抒发了对泰山的赞美之情。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8. (15分) (2019九上诸暨月考) 经典咏流传节目在央视播出后,引起同学们的热议。请你参加以下几项语文实践活动。 【节目简介】经典咏流传以“和诗以歌”的方式,将古诗词和现代音乐相结合把诗唱给你听,使经典文化永远流传。【传唱再现】传唱经典苔(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经典传唱人乡村支教教师梁俊和石门坎的孩子们创作故事2013年,梁俊带着新婚的妻子来到贵州省石门坎支教。在两年的乡村教书时光里,他尝试唱着古诗弹着琴,为孩子们带来了100多首诗词,其中50首谱成曲。梁俊骨子里的文人风骨让他坚信:读古诗,是为了更好地做一个现代人。“我发现,原来我也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梁俊如是说。2018年春节,梁俊和孩子们登上了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吟唱了苔。梁俊说:“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就是这首诗歌的意义。在我心中,大山的孩子们也如诗中的苔花一样,也有绽放的时刻,体现生命的价值。”梁俊和孩子们让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在一夜之间,唱响了中国。走红之后,梁俊又着手推进公众号“梁俊唱古诗”,将“诗性教育”理念传播给更多的人。【各方声音】经典咏流传,这节目配得起这么一个名字。一首诗,一支曲,再加上一个人,这其中的故事和缘分让人非常享受,也激活了我们的文化心。纵横天下(来自豆瓣)每期节目,我最爱听康震老师的点评。这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简直是经典咏流传的灵魂人物。麦兜(网友)为古诗词配曲是件有意义的事。可惜的是,节目中有不少歌曲明显是为了节目仓促而作,显得文化底蕴不足。拾文化(来自百度百科)诗词曲赋凝聚了中国古人的审美观念和生命智慧。进行再创作,是一件严肃之事,必须心怀敬畏。一些改编,看似赏心悦目,实则破坏了诗词本身的意象与境界。小桥流水(来自新浪网)节目质量不敢苟同,比如三字经中的“悌”被传唱者读成“d”。还有,鉴赏团某些嘉宾过于煽情搞笑,经常误读诗词,实在看不下去。守护一亩田(网友)【节目影响】经典咏流传在春节期间播出后,就在豆瓣获得94分的好评,创文化类节目新高。前四期节目视频播放量近2亿,近百篇相关文章获得10W关注,节目推送的17首歌曲霸屏QQ音乐排行榜。这些现象都说明了_,也让更多人感受到“诗词唱经典,中国正流行”这一文化新气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在两会上提出将经典咏流传式的美育教育推广到基层和全民的提案。(1) 对经典咏流传这个节目,大家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个节目将古诗词和现代音乐相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文化新气象。B . 这个节目让乡村支教教师梁俊走红,也让一首孤独了三百年的小诗传唱开来,获得了新的生机。C . 康震老师的参与,让这个节目获得了更多的好评。D . 这个节目热播后,文化类节目成为市场的主流。(2) 根据上下文,为【节目影响】部分中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内容。(不超过10字) 这些现象都说明了_,也让更多人感受到“诗词唱经典,中国正流行”这一文化新气象。(3) 有人认为,经典咏流传热播看似带来文化繁荣,但这种繁荣只是一种假象,事实上是种“虚”荣。你赞成这种看法吗?请结合上述材料,阐述你的观点。 9. (25分) (2019九下泉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想念冬日一炉火李风玲立冬了,天冷了。城里的楼房渐次开始供暖。屋子里热烘烘的,热量是有了,可我总觉得,这热看不见摸不着,总不如从前的那一炉火,来得生动立体有味道。记忆中的第一炉火,燃在小学三年级。那个冬天的下午,正在教室里看着我们读课文的老师,似是突发奇想地说:“天冷了,我们砌个炉子怎么样?”只有十多岁的我们,并不知道怎样砌成一个炉子。老师其实是同村的长辈,他一个人守着这间小小的学校。不但教语文数学音乐体育,还要敲钟打锣修修补补。于是,这个冬日的下午,心灵手巧的老师说干就干。年纪尚幼的我们也根本帮不上老师的忙,我们只是坐在凳子上看着老师一个人在那里摆弄忙活。他先是在教室里端详了半天,然后决定将炉子砌在教室的正前方。那里的空场比较大。选好了位置,老师便开始和泥,搬砖,砌炉子。也就半个下午吧,一个又高又粗的炉子便砌成了。算到现在,已是三十多年过去了,但我却仍记得那炉子的大致模样。它底座较粗,上身稍细,敦实实地像班里某个憨厚的胖男孩。老师去教室外面拾了点干柴树叶,火柴一擦,那火苗便起来了。只听得偌大的炉膛里呼呼作响,就是炉火熊熊的感觉。我们经常在下课的时候,将手贴到那炉子的外壁上去。用泥抹成的炉壁,暖得非常妥帖。它好像会呼吸似的,一丝丝渗透到我们的肌肤里去。不记得那炉子生了多久。也不记得是不是在春天来临的时候拆掉了。但那就是我记忆中的第一炉火。后来的初中和高中,都再没有任何取暖的经历。我们就在教室或者宿舍里,靠了自己青春的热度,熬过整个冬天。生命中的第二炉火,是毕业以后。21岁,我大专毕业回到家乡小镇。从教的学校办公室有十几间。每到冬天,寒意渐深时,学校就开始发放炉具,准备生火取暖。那些年年都要取出来的炉具啊,真是有着足够顽强的生命力。炉子早就生了锈,管子就更不用说,有些还破了窟窿。但是,照样拿出来用。年长的老师负责技术指导,年轻的则踩着高凳安装。管子应该用几截,弯脖应该用几个,老师们都是有商有量,斟酌再三。还有的老师打水和泥“膛炉子”。所谓“膛”,就是在炉子的内壁上抹一层泥。经验告诉我们,“膛”过的炉子会更旺。一切就绪。办公室的前辈说:“中午我们祭炉子!”一个“祭”字,有着很强的仪式感。祭炉比生炉,还要让同事们兴奋。大家买菜的买菜,割肉的割肉。也不是什么精菜细菜,不过就是萝卜白菜、粉皮豆腐,就那么热气腾腾地炖上一锅儿。有老师在炉管上放了几只咸鱼,那鱼让火一烤,真是满室飘香。老师们都很自觉,谁早到谁就会生炉子。课间休息的时候,老师们便围着火炉,谈天说地。聊自己的学生,聊国际形势。炉火将我们的脸烤得通红,炉上的水壶“嗞嗞嗞嗞”冒着热气。烤着火炉,抱着水杯,全然忘记了室外是怎样的天寒地冻。炉子烧了整个冬天。从大雪刚至,烧到春暖花开。然后它被收拾起来。待到来年冬天,雪花一飘,又被重新取出,等那炉子管子钩子铲子叮叮当当地安装起来,照样会炉火熊熊,一季暖冬。生命中的第三炉火,是我结婚以后。婚期定在冬天。老公买了新的炉具,安在小小的新房里。仍旧是铁皮炉,炉盖一圈儿一圈儿。管子锃亮,一截伸出屋外。老公劈了木头,买了齐整的煤块。然后揉一团报纸,用火柴点了,扔进炉膛里去。紧接着再放几块砍好的粗细适中的木头,便听得炉膛里“轰轰”作响,有火苗从炉口窜出来。但是不急,先盖上炉盖,再添几块木头,让那火势够大够硬。然后,才将不大不小均匀的煤块填进炉膛里去。很快,煤块便引燃了。火势不张扬,没有声息,但散发的,却是恒久的温度。我坐在炉子旁,抱一本书,围炉夜读。池莉文集让我翻烂了,但还在看。乱世佳人有两块砖头那么厚,我将它放在膝盖上,闷着头看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炉火弱了的时候,我便挑起炉盖,往里面加煤。也顺便活动一下,僵直了的脖颈。我就在这样的温馨与静谧里一直读,读到我也情不自禁拿起笔来,抒写这些有温度的生活。(摘编自三联生活周刊2018年第47期)(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段中“端详”“选位置”“和泥”“搬砖”等词语,塑造了老师心灵手巧的形象。B . 选文中“呼呼作响”“轰轰作响”“炉火熊熊”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炉火的声和形。C . 作者写初中和高中都再没有任何取暖经历,是为了与小学三年级时的记忆形成对比。D . 第段语言生动,多用短句,其中的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尤其细腻,画面感十足。(2) 根据提示,把表格填写完整。 三次炉火事件记忆中的第一炉火_。生命中的第二炉火大家一起安装火炉、围炉谈心。生命中的第三炉火_。(3) 阅读文中的划线句,回答问题。 “用泥抹成的炉壁,暖得非常妥帖”句子中划线词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炉火将我们的脸烤得通红,炉上的水壶嗞嗞嗞嗞冒着热气”句子中,划线部分有什么效果?请简要分析。(4) 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 第段“这些有温度的生活”的“温度”指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9七下江北期末) 请以“太阳升起时”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发挥想象,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 (10分) (2019温岭模拟) 古诗阅读春日宋陈与义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海棠唐郑 谷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注释)莫愁:古乐府中所传美女,善歌谣。 梁广:唐代画家,擅画花鸟。(1) 从海棠中找出与春日一诗中“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写法相似的诗句“_,_”。然后结合其中一诗分析这种手法是如何表现景物之美的。 七、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12. (6分) (2019萧山模拟) 一本好书,是由见字如面原班幕后团队制作的大型场景式读书节目。用舞台表演的形式介绍书的内容,既新颖别致,又能激发观众阅读原著的兴趣。如果节目组还要拍摄一本好书第二季,并向大众征集好书书目,你会向节目组推荐以下哪一本书?请写下你的推荐语。(字数120字左右) A围城 B格列佛游记 C简爱 D世说新语八、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13. (20分) 了让同学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某班准备举办“走进孔子学院”的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1) 活动中,你要根据下面材料,为校报撰写一则宣传稿,要求用上关联词“因为所以”,不超过50字。 材料一: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发展情况时间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数量分布2006年3月54所孔子学院30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9月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