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长沙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长沙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长沙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4页
长沙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沙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2018届广西桂林市第一中学九年级上期中)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虬枝qu婆娑su涸辙h潜滋暗长qinB禀赋bng短暂zn枝柯k揠苗助长yC省悟xng谄媚xin绽出zhn惴惴不安zhuD谩骂mn沮丧j皲裂cn不屈不挠ro2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阑珊侏儒相辅相成闲情逸致B亢奋坦露莫忠一是孤陋寡闻C斑驳撤销别开生面提心掉胆D白析丰腴如逝重负逢场作戏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锄磨得发亮的小三角形铁板,连接一个曲线玲珑的颈部,再配上细圆纤长的木把,这就是锄。仲夏,三五把锄高挂在房檐下的横木上,锄板乌黑、巨大,锄把雪白的是新锄;锄板发亮、细瘦,锄把油亮泛黄的是老锄。从春到夏,它们一直被农人扛在肩上,或是握在手中,它们既是卫士也是杀手,一直游走在日渐蓬勃的田垄上。把锄向前一递,再向后一拽,田垄被揪起薄薄的一层,疯长的野草瞬间便失去了依托,与土地剥离开去。野草被铲除,田里的土也被松过,爱撒娇的庄稼们像是被搔到了痒痒穴,一个个笑逐颜开,很带劲地向上长,向上长。铲头遍地时,庄稼们还是可爱的小宝宝,很享受农人像伺候小孩子一样的精心侍弄;铲二遍地时,庄稼们已长成了风华正茂的少年,英姿飒爽的,努力聚集起生命的能量。那些对庄稼呵护有加的农人有时会把他们的土地铲上三遍。大半年的时间,他们扛一把锄头,飘进雾里;又扛一把锄头,戴月归来兮。一杆纤细、令人敬重的锄,把农人和庄稼紧紧地联系起来,农人的日子就像庄稼一样,在季节里欣欣向荣,单纯而又明媚。曾经,锄是少年的我们手中最为痛恨却又不得不整日握紧的农具,我还记得铲二遍地时玉米长得一人多高,掣着锄,穿行在玉米的方阵中,玉米叶拉伤了赤裸的手臂、脖颈,汗水浸湿了头发、衣服,闷热、痛楚,劳动的艰辛让我几乎落泪。而且,每天一大早就要去除草,露珠打湿了衣裳,我总是会长出满身的荨麻疹,奇瘁无比。那时,锄就是刑具,让岁月暗无天日,让少年的心遍布茧花,受尽磨砺。像许多孩子一样,就是为了彻底摆脱锄,我才拼命读书,决心跳出农门。“田园几换主,梦归犹荷锄。”如今,房檐下再没有谁会把锄挂上横杆,农具都住在气派的仓房里,偶尔的,也会看到一把老旧的锄孤零零地呆在落满蛛网的一隅,锄板锈迹斑斑,锄把灰暗枯朽。就算田里长了草,也全然没有锄什么事了,农人看中的是五花八门的农药、除草剂,这是个属于科学技术的时代,那个需要农人身体力行、手工操作的家伙已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注定要被淘汰。扣了薄膜的田不需要锄。使用塑料,可以把不知好歹的小草晒死,憋死,庄稼们大可以无忧生长。倘若根系呼吸困难,无法吸收足够的养分,那也不必努力向下长,色彩斑斓、味道刺鼻的肥就在地表,绝对能做到对庄稼进行按需分配。庄稼们没有了扎下根茎吸收来自土地的极少养分的艰辛,变成了轻浮懒散的富二代、富三代,它们一个个长得肥头大耳,膘肥体壮,却再没有了从前的滋味,倒是满载着农药和除草剂的毒素残留,让以食为天的“民”顾虑重重。是的,没有了锄,庄稼们一样会战胜野草,连年丰收,粮食储备得大仓满小仓流;没有了锄,少年们仍然会像庄稼一样一茬一茬地长大,走出乡村,走向各地。锄成了落后时代的代言,只有在极偏远的地方,我们的父辈偶尔还会荷一把锄,去自家的小菜园侍弄一畦绿色的蔬菜,那是些不够肥壮不够饱满的植物,只有它们还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一如岁月里锈迹斑斑被人遗忘的锄。3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对“锄”的三种情感态度。4 . 请按照例句仿写一个句子例句:锄就是刑具,让岁月暗无天日,让少年的心遍布茧花,受尽磨砺。5 . 如今,庄稼们“长得肥头大耳,膘肥体壮,却再没有了从前的滋味”,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你觉得科学技术应该快速发展还是放缓脚步,或者你还有其他看法?请简要陈述你的观点及理由。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也谈“到此一游”几乎每个国庆长假,都俨然是全民出游的时节。每每此时,都有不少“游客在名胜古迹上刻字涂划”的新闻出现,并且引发热议。其实,游客喜欢在名胜古迹上刻字涂划的行为,是有一定深层原因可以探究的。人作为生命体,相对于其他动物,就在于试图追求某种“意义”或者说“永恒”,以证明自己的存在,超越生命体的有限性。比如,人可以选择通过出人头地成为名人、英雄而使自己的事迹、成就流芳百世;还可以通过产出今天谓之知识产权对象的智力成果、作品而将“自己的思想”传之久远。可以说,追求永恒是人类的本性,但追求永恒的手段和途径各有不同,且有层次之分。实际上,在名胜古迹刻涂诸如“某某到此一游”字样的行为就是一种追求永恒的任性层次或状态。确实,中国自古就有在山石或建筑上题字的传统,也可以说,今日游客的行为有仿效古人做法的意味。古代文人们热衷于题壁作诗,以致古诗里专门有个种类叫题壁诗,不少诗歌就是这样得以传播开的。也有的皇帝喜欢在巡游中题诗词于名山胜水,以示临幸。然而,总的来讲,古人题词与今日游客的做法还是存在很大不同。从写作的主体来讲,在古代农业社会,有能力出游并有资格题诗作词的人一般都是社会的文化精英阶层。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而现在很多游客,既写不出像样的诗来,也没有什么书法功底。再就客体即题诗作词的载体来讲,古人虽然也是用料广泛,但并不会选择在受到法律保护的文物上或者国家明确禁止的载体上题诗作词;此外,与第一点相联系,古人所题的内容大都比较有文化意蕴,具有较强的文学艺术美感,能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总之,古人题诗作词达到了悦人悦己的效果,具有正外部性;而今日游客的做法,仅是一种赤裸的自我宣示和标榜,只具有悦己效果,不具有正外部性,而且可以说具有明显的负外部性破坏了名胜古迹的完整,降低了名胜古迹的审美价值,减损了其他游客的旅游收益等。因此,这种在名胜古迹上刻涂字画的行为理应受到法律的明确禁止,相应的责任人也应受到法律的制裁。然而,面对一种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民众行为方式,仅仅禁止是不够的,还应该有科学的引导方式。首先,我们要考虑到民众在景区有抒发自己心情的心理需求,因而可以设置一些供游客签名留念甚至是涂鸦的设施。当然,墙上的内容是需要定期清理的(电子设备除外)。实际上,我们的室内博物馆、展览馆大都已经设置了相应的具有留言功能的设备,只不过没有把这种做法延伸到开放性的景区而已。另外,我们也要允许游客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在景区留言墙上有更多个性化的表达。再者,也是最根本的,还是需要对民众进行意识和思维方面的引导。这其中,核心就是民众的公共意识或公共理性,或者说是如何处理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一些人之所以难以树立公共意识或公共理性,是与我国长期存在的农业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农业社会,人们以家族、村落为单位进行生产、生活,安土重迁,进而形成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人们基于因关系远近亲疏、身份高低贵贱而形成的“礼”进行交往、活动,谈不上什么公共理性和公共意识。换句话说,只有在与陌生人相处的过程中,只有在一个由陌生人构成的空间内,只有在脱离了熟人社会的环境中,才谈得上公共意识或公共理性的问题,也即如何在公共场所或空间选择自己行为的问题。而这种陌生人社会,正是工业生产方式以及城市的兴起所带来的结果。众所周知,今天,我们的工业化以及城市化仍然是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因此,立基于陌生人社会之上的公共意识或公共理性自然也仍处于一个不断培育的过程。6 . 作者探究出游客在名胜古迹上刻字涂划行为的原因是什么?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长期的农业生产方式让人们树立了公共理性或公共意识,导致在名胜古迹上刻涂。B游客认为自己的书法功底深厚,刻画在名胜古迹上可以让其得到更有观赏性。C游客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试图以此来追求某种“独特的思想意义”或永恒。D现代人大多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因为个人素质低下从而导致的行为。7 . 作者在文中详细分析了古人题壁作诗的做法,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古人所题的内容大多不会降低名胜古迹的审美价值,具有正外部性。B古人出游时题壁作诗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文学艺术美感,可随意题在名胜古迹上。C有能力出游并有资格题诗作词的古人多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文化精英阶层。D古人题壁诗也是证明自己的存在,超越生命体有限性的表现形式。8 . 面对民众在名胜古迹上刻字涂划的现象,下列表述最符合文本观点的一项是( )A我们应该认可这种人类本性追求永恒的做法。B只要具有正外部性,可以允许在名胜古迹上刻字涂划。C我们要不断培育公共意识或公共理性。D民众在名胜古迹上刻字涂划的行为既要禁止,又要加以引导。三、句子默写9 . 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日暮乡关何处是?_。(崔颢黄鹤楼)(2)月下飞天镜,_。(李白渡荆门送别)(3)_,猿鸟乱鸣:夕日欲颓,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4)风声一何盛,_。(5)王维使至塞上诗中描写塞外壮美景象的名句是_,_。四、对比阅读文言文阅读(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节选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0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树林阴翳(_)(2)游人去(_)(3)乐其乐也(_)(4)念无与为乐者(_)(5)盖竹柏影也(_)11 . 翻译下列句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2 . (甲)段写太守日暮醉归这一段有描写、叙事、更融入了_和_两种表达方式,表现出全文主旨。13 . (甲)(乙)两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期间所写,请比较其在思想感情上异同。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4 . 诗人通过_和_等景物表达了离别伤感的愁绪。15 . 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六、语言表达16 . 仿照划线句子,补写句子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我们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冈;_。七、名著阅读17 . 名著(1)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_;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人是_。(2)阅读礁石,回答问题。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诗中的“礁石”象征_。全诗采用了_的艺术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歌咏,寄寓了深沉的生活哲理内涵。诗歌中礁石给人以_、_的感觉,洋溢着一种_情绪。八、综合性学习18 . 阅读下面的材料,在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连贯,语句通畅。戴安娜高登,这个美国运动史上的传奇人物,_。她小时候就患上骨癌,为了保住生命,她被迫锯掉了右脚。但癌细胞还是扩散了,在非人的折磨中,她又失去了子宫。当厄运接连不断地降临在这个幼小的生命上时,她哭泣过、痛苦过、悲伤过,但从未放弃过自己从小以来的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滑雪运动员。在一次次的滑雪练习中,戴安娜高登不断地品尝着失败的滋味。因为身体的原因,很多时候训练都无法持续很久,_,她参加了多次美国滑雪锦标赛,共获得29枚金牌,还创下了多项世界纪录。九、作文19 . 阅读材料作文品尝香茗,我们顿感神清气爽;品赏美景,我们情思心驰神往;品读好书,我们终生受益匪浅。我们在品味这些事物的过程中,会渐渐走向成熟。请以“品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若选题,请先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短语,完成题目,然后写作立意自定,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文中不得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