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练习)_第1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练习)_第2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练习)_第3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练习)_第4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A童年的朋友选自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节选部分运用细腻而饱含深情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乐观坚毅的外祖母形象,抒发了“我”对外祖母的热爱感激之情。B鲁迅在他的一面一文中,善于抓住人物“瘦”的特征,突出他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追求快乐自由的心理,同时也说明了封建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是对儿童天性的束缚。D三颗枸杞豆这篇小说用回忆的笔法,写了三叔一生留给“我”的教训三颗枸杞豆以及这三颗枸杞豆对“我”的启示、教育,告诉人们:要抓住时间,抓住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 . 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_,正是体现了粗犷与细腻结合的美学思想。湖里有湖的精巧布局 使园林境界辽阔起来那些讲究借用远山陪衬 以及园中有园ABCD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绝句由四句组成,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律诗,一般分为八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元曲,是杂剧和散曲的统称,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B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C春和济南的冬天的作者依次是朱自清和老舍,他们都是现代作家。朱自清著有散文集背影等,老舍著有小说骆驼祥子茶馆,戏剧四世同堂龙须沟等。D“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小草”“里”都是名词,“里”是方位名词。二、字词书写4 . 音汉互写。粗犷(_) 抖su(_)澄(_)清 吝s(_)三、基础知识综合5 .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与自己相处的前提是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选择,应当自觉培养自省、敬畏、慎独意识,排出外界纷扰对内心的侵袭。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于能否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知识是提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学习,不断用新知识、。(1)请提取第句的宾语部分,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A丰富自己B充实自己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远眺,全长55公里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由三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形成港珠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大桥。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大桥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要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经过综合考量,大桥的最合理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端建起人工岛连接桥体。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隧道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案,最后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即采用120个巨型钢圈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海底,再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每个圆筒直径有22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一架A380空中客车相当。”工程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6.7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要让3节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的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面对世界首例深埋沉管的岛隧工程,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攻关,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飞越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这是世界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5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这在我国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也创造了世界纪录。施工现场紧邻航道,每天来往航船多达4000余艘。另外,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也对建设者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造。港珠澳大桥的所有构件,无论大小,都是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然后运至海上,像“搭积木”一般拼装在一起,实现了精密制造、精密安装,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白海豚的干扰?工程团队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300多次出海跟踪,拍摄30多万张照片,标识了海域内的白海豚数量,并摸清白海豚生活习性,在施工时采取了针对性保护措施。大桥主体工程完工后,白海豚的数量,由施工之初的约1400头,增加到了约1800头。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从可研阶段到开工建设,科技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这个超级工程集结了我国在桥梁设计和施工、材料研发、工程装备乃至生态环保领域的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在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材料领域取得全面突破,为我国交通建设行业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起到引领作用。材料一:“随着港珠澳大桥等交通基建的落成通车,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合作和优势互补,已经进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阶段,粤港澳大湾区真正迎来了成熟的发展机遇。”在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之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聂德权对港珠澳大桥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更高的期盼。他说,港珠澳大桥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运营,使粤港澳大湾区真正成为一小时生活圈。而在改革开放40周年到来之际,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也有利于让港澳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粤港澳三地一起互利共赢,在进一步改革开放中发挥桥头堡的作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接受专访时同样表示,港珠澳大桥通车也将给澳门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对于澳门这一个国际旅游岛来说,港珠澳大桥将有利于把国际旅客“引进来”,同时,也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组团打品牌“走出去”。随着港珠澳大桥通车、广深港高铁等大型基建投入运营,粤港澳大湾区已经迎来更好的融合发展的机遇。粤港澳大湾区业已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湾区和城市群之一。(摘编自羊城晚报,李国辉 李妹妍)材料二: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州、深圳、珠海等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一二三四”格局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显著特点和优势。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土地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6800万,被视为全球经济未来的第四个增长极。从面积、人口、GDP总量等方面对标纽约湾、旧金山湾、东京湾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初具世界级湾区规模。据2017年统计数据,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GDP总量已突破10万亿元。以2016年的数据进行比较,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旧金山湾区,逼近纽约湾区;经济增速分别是纽约湾区的2.26倍,东京湾区的2.19倍,旧金山湾区的2.93倍。(摘编自粤港澳大湾区来了!,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15期)材料三:2000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GDP及同比增速注GDP同比增速:第n年的GDP绝对额与第n1年的GDP绝对额相比的增长幅度(%)。摘编自粤港澳大湾区:演进发展、国际镜鉴与战略思考材料四:湾区对科技创新资源具有集聚效应,湾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高质量发展,其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为:高能创新要素集聚和发达,科技、金融与产业化的市场机制完善,高科技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发达。粤港澳大湾区既背靠珠三角地区强大的制造产业体系,又有全球前沿的高科技产业与人才汇聚,已经成为连接国际先进技术和产品的重要平台。结合科技变革趋势,构建创新体系,培育创新空间,实现创新驱动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需求。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拥有1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3个国家创新型城市、4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超过200所普通高校和200万在校大学生。其中,香港和广州拥有8个国家级高新园区、16个“863”基地,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平台与空间载体。截至2015年底,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万家,居全国第一;发明专利总量为155074件。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还培育了一批领先世界的创新型企业,在全球细分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摘编自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特征、瓶颈与策略探讨)材料五:广州南沙地处珠江出海口和大珠江三角洲地理几何中心,距香港38海里、澳门41海里,在整个大湾区中,南沙具有天然地理优势。广州要集中力量建设南沙自贸区,让自贸区真正成为对外贸易、吸引投资以及企业走出去的门户枢纽。广州是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要以广府文化为粤港澳重要的文化资源和黏合资源,让广州的“软实力”在湾区的整合中发挥独特的价值。广州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在突出位置,2016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800多家,总数达到4700多家,科技创新企业超过12万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近190家,新引进世界500强项目16个、投资272亿元。广州GDP总量大,但科技创新能力、创新企业活力相对弱一些。特别是金融产业目前比较薄弱,如果能够探讨出新的模式,会给大湾区注入新的动力。(摘编自大湾区龙头城市之广州发挥“9+2”排头兵作用)6 .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港珠澳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有所缩短,形成粤港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B工程建设人员在建设海底沉管隧道时,将3节巨型管节对接好,再安放在海底软基上,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攻关,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飞越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C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从可研阶段到开工建设,在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材料领域均取得全面突破,由始至终体现了科技创新的理念,为我国交通建设行业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起到引领作用。D聂德权认为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让粤港澳大湾区迎来成熟的发展阶段,引领着我国的改革开放。7 .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从2000年的两万多亿到2016年的九万亿左右,粤港澳大湾区的GDP总量十七年间增长了三倍多,尽管前几年增长幅度不大,但总体上一直呈稳步增长态势。B就GDP同比增速来说,20012004年呈增长态势,20042007年基本保持稳定,20072012年波动较大,20122016年间则略有波动,经济发展态势稳中向好。C2007年的GDP同比增速约为17%,之后快速降低,到2009年跌至谷底,这表明2008年和2009年经济走势下滑,2010年则快速反弹,同比增速为历年最快。D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GDP总量已达到较高水平,表明大湾区经济当前颇具实力,但从同比增速已放缓的趋势来看,大湾区经济进一步发展须注入新动能。8 .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粤港澳大湾区以“9+2”城市群的规划发展和“一二三四”格局为显著的特点,是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B粤港澳大湾区集聚了多个创新平台和载体,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高科技企业,这都有利于打造世界级科技产业创新基地。C2016年广州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数量与原有总量持平,科技创新能力与创新企业活力极大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经济结构得到优化。D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科技创新角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都具有规模效应与集聚优势,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是旧金山湾区的2.93倍,超过了旧金山湾区。9 . 请结合上下文,分析以下句子的含义。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10 .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何作用?广州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作用?阅读老海棠树,回答各题:如果能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我想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然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里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奶奶就起来主动扫院子,“刷拉刷拉”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候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3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的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11 . 文章写了关于奶奶的哪些事?12 . “老海棠树”这一事物在本文中有哪些作用?13 . 文章第一段写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从全文来看,“张望”这一动作体现了奶奶怎样的愿望?14 . 作者在追思奶奶时有一种永生的痛悔,那么,我们该如何关爱老人呢?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大风莫言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田野里很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他带着我善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陡,牲口也爱吃。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捉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不知何时,无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爷爷,那是什么?”“风。”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直哆嗦。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起腰。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梁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15 . 莫言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16 .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一句中,“爬行”一词表达上有什么作用?17 . 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18 . 文中画线段描写了大风降临前的情形,请简要赏析。19 . 小说中“我”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五、句子默写20 . 默写。(1)_?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_。(2)荡胸生曾云,_。_,一览众山小。(3)几处早莺争暖树,_。_,浅草才能没马蹄。(4)飞来山上千寻塔,_。_,自缘身在最高层。(5)_,_,上下一白。六、对比阅读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曾子曰:“吾曰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21 . 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1)尊君在不(2)吾曰三省吾身22 .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B下车引之引,引导C吾曰三省吾身曰,每天D传不习乎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23 . 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1)相委而去(2)为人谋而不忠乎?24 . 请从原文摘取合适的词句,将下列空缺处补充完整。与人相处要讲信用。“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人却“过中不至”,从中可以看出友人“ _”;论语十二章中,曾子在“交友”方面强调自我教育与反省,这一句是“ _”。七、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甲】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乙】红桥绝句(其一)苏轼吴绮竹外桃花三两枝,城北风光绝点尘,春江水暖鸭先知。垂杨个个斗腰身。蒌蒿满地芦芽短,榆钱飞尽荷钱出,正是河豚欲上时。买断扬州十里春。【注释】红桥:后改为虹桥25 . 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苏轼诗中写的是时的景物,吴绮诗中写的是时的景物。26 . 因为吴绮的一句“城北风光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