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9长春模拟) 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老人路上掉了一张餐纸,清洁人员追上去说“老家伙,你怎能乱扔垃圾?真没素质!”B . 小刘到书店买到了梦寐以求的书,临走时,店老板说:“谢谢惠顾,欢迎下次光临。”C . 快递员送货超时,收货人说:“你是腿短呢,还是属蜗牛的?这么老半天才把东西送到!”D . 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2分)2. (2分) (2019八上大兴安岭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这世上,无论你怎么活,都有人说长do短,无论你怎么做,都有人指手hu脚。无论你做得多好,总有人说你不好,不管你有多对,总有人说你不对。没有不被评说的事,也没有不被议论的人。做人难,难称千人心,难调众人口。所以怎么开心,怎么活。“用加法爱人,用减法怨恨,用乘法感恩,用除法解忧。”取悦别人不如好好善待自己。(1) 给文中划线的字注音。 _难称千人心难调众人口(2) 根据拼音写汉字。 dohu说长_短指手_脚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3. (8分) (2019八下双阳期末) 古诗词运用。 (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诗经关雎) (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诗经蒹葭) (3) 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_,_”的呼喊。 (4) 白居易的卖炭翁中“_,_”两句诗写出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内心活动,倾注了作者的无限同情。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4. (15分) 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5. (1分) 孔乙己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受封建科举制度摧残毁灭的_典型形象,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_,控诉了科举制度的_;小说也揭示了封建社会的_、人们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6. (21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人的山水观罗兰中国人对山水的看法和西方人有所不同。中国人游山玩水,是持着纯欣赏的态度,而西方人则是抱着征服的“壮志”。过去中国人谈游山,从未见有人说他“征服”了某个冰封雪冻的高山而引以为傲。中国人游山是欣赏它的深邃幽眇、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含蓄之美,所以说是“寻幽探胜”。“寻”与“探”,都意味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赞叹激赏之情。唐朝诗人常用山林来造境,以表达他们的禅思和对大自然的喜爱。因此,他们笔下的山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幽谧,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的隐逸,是_,所以,中国人游山是纯然精神上的快乐与解脱,绝无一丝欲“征服”而后快的敌意。再看中国人对水的态度,也与西方人有所不同。我常觉得中国人都是天生的道家,而道家哲学的具体象征就是“水”。从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到庄子的秋水,借河伯与海神来比喻见识的小与大,再到渔父,借江上渔父来象征一种不屑世俗仪节的超然,都是用“水”来给人造成浩阔博大的思想境界,然后才对照出个人的渺小。因此,中国人游山玩水的“玩”,是“玩味”的“玩”,而不是介入其中的玩。文人乘月泛舟,静态多于动态,用心灵多于用体力。中国人是天生的哲学家,我们几乎可以从日常一切活动中提炼出令人感动的意义。即使游玩,也不强调表面的体力活动。历来文人与武人都不鼓励匹夫之勇,他们饮酒是为了_,游山是为了_,玩水是为了_,郊游是为了陶冶性灵。旅行家徐霞客或许比较特殊,他是为了探寻地理山形,不是纯欣赏,但也未闻他以“征服某山”自我夸耀,他只是向大地求知而已。中国人欣赏山水的态度也可以从山水画中看出。国画中绝少穷山恶水,纵使孤峰插云,仍不会给人险恶的感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后人临摹王维的雪石图、燕肃的寒岩积雪图,都使人觉得幽静之至,却又深藏着生机,而不使人感到惊惧可畏,望而却步。这是中国古人借艺术所表达的对世界的善意与爱惜,显现温柔敦厚之美。使人无论读诗看画,在孤高超诣之中却能感到无限的温和与安慰。人类有史以来,确实克服了无数自然界的阻力,创造了文明,这是值得夸耀的一面,但人类真正的成功,还是要与自然合作而善用自然,因“征服”而贬损了对自然界的欣赏,固非人类之福;因“征服”破坏了自然界运行的秩序,恐怕更是人类之祸了。(1) 总体说来,中国人对山水的看法和西方人有什么不同? (2) 请将下边三个词分别还原到第段的横线处(填写序号)。 A赋诗 B旷怀 C寻真历来文人与武人都不鼓励匹夫之勇,他们饮酒是为了_,游山是为了_,玩水是为了_,郊游是为了陶冶性灵。(3) 文章第段把徐霞客的例子拿出来特别说明,请问在表达上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4) 读完全文,你认为人对自然应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5) 请顺其思路,在第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后仿写一句。 7.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独行玉器行余显斌丰阳玉色泽光润,入手清凉,雕为小件,千金难求,很是红火。但是,此玉和当地一种荧光石极为相似。因此,就有玉匠以荧光石为之。王独行却不。王独行是丰阳著名玉匠,秉承祖业,开一家玉器行,不大,所有玉器均为手工雕琢。玉器行的职员,全部是自己的弟子。王独行规定,在他门下,不学满三年手艺,不许出师。王独行还特别规定,不许以荧光石充玉,否则,开除出师门。因此,“独行玉器行”货真价实,生意兴隆。人们说,买王独行的玉器,放心。王独行还有第三条规定,弟子出师,一般不许离开自己的玉器行。因为,他担心没有自己把着,弟子们没了紧箍咒,会胡来的。这样,不只是坏了自己名气,也坏了丰阳玉的名气。当然,有弟子一定要出去单干也可以,必须通过考验,合格才行。至于考题,是临场发挥的。好在,一直没弟子愿意离开他,毕竟,借得大树好遮阴,更何况师父对他们一个个如自己的儿子。因此,第三条规定一直闲搁着。可是,也有例外。这人,就是曾白。曾白投到王独行门下,苦心钻研,手艺日进。一日,王独行雕一棵玉白菜,即将完工,菜叶上,一块玉石一崩,掉了,出现一块黑斑。王独行呆望半天,不知如何是好,继续雕琢吧,这个黑斑,会破坏白莱美感;放弃吧,这么大一块玉石就糟蹋了。他叹口气,走了出去。每次遇见这样的事,他都会去茶室,泡一壶茶,慢慢地喝,静静地想,究竟有没有挽回的方法。一壶茶喝罢,他想,算了,毁就毁了吧,不能让玉器有瑕疵。他走进作坊,玉白莱仍在案上,黑斑没了,上面趴着一只蝉,身子黑亮,薄翼如烟。他走近了,蝉竟不飞,仔细一看,竟然是用黑斑雕成的。这蝉,是曾白雕的。他少有地一笑:“小子,你出师了。”曾白眼睛一亮:“师父,真的?”王独行点着头说,明天,他就是“独行玉器行”的正式员工,可以加工资了。曾白却说,想离开这儿,自己开玉器行。王独行愣了一下。“那就准备接受考试吧。”曾白忙说:“请师父出题。”王独行笑笑:“急什么?早着呢。”几天后,王独行生病住院,将玉器行暂时托给曾白管着。一天,工商局的周局长来了,在玉器行转了一圈,对迎接他的曾白说,刘县长半个多月后过生日,县长喜欢丰阳玉器,自己想弄一件作为礼物相送。曾白建议,祝寿要应景的,自己细心雕琢一件,让周局长半个月后来拿。周局长点点头,转身离开。曾白回去,独自选料,设计,雕琢。半个月后,一件仙猴献桃的玉器出现在周局长眼前。一只猴子举着一个硕大的蟠桃,蟠桃白里透红,水灵灵的,周局长眼睛一亮,呵呵一笑 , 拿着玉器走了。当天,王独行回来,宣布曾白不能离开。“为啥?”大家不解。“考查不过关!”王独行说,“是我请周局长来索要玉雕的,这是一道考题。我一直告诚大家,玉匠要人净心净,曾白如此做法,显然不合格。”正说着,周局长赶来,微笑着说:“过关了,过关了!”王独行一愣,不解地望着他。原来,周局长拿回玉雕,用放大镜仔细一看,竟然是荧光石雕的。底座上隐隐有一行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为灵物,岂能贿官?”王独行听了,哈哈大笑。曾白问:“师父,我能离开了吗?”“不行!”王独行一挥手,“我老了,要退了,玉器行得有人主管。我决定,曾白上。”至于曾白以荧光石充玉,王独行说,应该的。(选自林中凤凰,有删改)(1) 结合文章情节,完成填空。 王独行立下三条规定王独行雕玉白菜遇到黑斑,曾白_王独行要为曾白加工资,曾白_周局长“索要”玉器送县长,曾白_王独行留曾白接管玉器行(2) 从人物形象刻画的角度,说说第段的作用。 (3) 请分别说说和段中周局长“笑”的内涵。 (4)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中胡屠户的两段话,结合本文第段画线句和第段,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吴敬梓范进中举)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王独行对“以荧光石充玉”的态度都有变化,原因分别是什么?这样设计,都是以“变”写“不变”,胡屠户和王独行的“不变”分别是什么?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8. (16分) (2018八下宁波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四海之众,曾亡柱干之固守于四境?殆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节选自汉书)【注】秉:执掌。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殆:大概。中人:中等资质的人。英俊:杰出人物。(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故虽有名马/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B . 食不饱,力不足/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C . 策之不以其道/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D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 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2处。 殆 开 之 不 广 取 之 不 明 劝 之 不 笃。(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陛下秉四海之众,曾亡柱干之固守于四境?(4) “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甲】文第一段的内容,说说文中末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5) 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甲】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_;【乙】文用_的论证方法,强调_。八、 作文 (共1题;共1分)9. (1分) (2016鄂州) 请以“那一幕,让我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提示:横线上可以填“难以忘怀”“懊悔不已”“难过”“感动”等词语。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可能泄漏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互联网应用体验评估方法探讨
- 商业地产发展规则
- 真丝面料穿着规程
- 2025至2030农村养老保险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报告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室内叉车轮胎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
- 国际结算制度
- 2025至2030便携式微型计算机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小区管理纠纷调解程序
- 云平台并行计算部署手册
- 工控编程系统维护指南
- 肺癌全程管理
- 2024年考研英语核心词汇
- 信息系统定期安全检查检查表和安全检查报告
- 核电知识学生科普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钢筋混凝土污水管道施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
- 质量警示卡模板
- DZ∕T 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正式版)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含答案(典型题)
- JJG 86-2011 标准玻璃浮计
- 产业园转让协议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