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名句名篇默写_第1页
苏教版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名句名篇默写_第2页
苏教版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名句名篇默写_第3页
苏教版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名句名篇默写_第4页
苏教版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名句名篇默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名句名篇默写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诗文默写 (共9题;共80分)1. (12分) (2017七上灌南期末)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 名句或作家、作品。 (1) 潮平两岸阔,_。王湾次北固山下 (2) 非淡泊无以明志,_。诸葛亮诫子书 (3) _,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4) _,秋风吹散马蹄声。(_潼关) (5) 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_) (6) 学而不思则罔,_。(论语十二章) (7) 僵卧孤村不自哀,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 何当共剪西窗烛,_。(李商隐夜雨寄北) 2. (11分) 填空。 (1) 出师表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_的一篇表文。表中提到的“先帝”指是_。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出师一表真名世,_?” (2) 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着重提出了三条修明政治的主张,即_、_、_,其中最重要的是_。 (3)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_,_”的意思一致。(4) 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_,_。 (5) 出师表中,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_,_,还于旧都。” (6) 出师表中,写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 3. (7分) (2018八上乐陵开学考) 默写(8分) (1) 浩荡离愁白日斜,_。(龚自珍己亥杂诗)(2) 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 杜甫在望岳中表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千古名句是_,_。 (4)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_。4. (10分) (2019九上绍兴月考) 古诗文名句积累。 (1) “月亮”在古诗词中已不是一个普遍的星体,而是通脱淡泊的一种文化象征。在诗人笔下它却是一种情感载体。如杜甫月夜忆舍弟中:“_,_”的思乡之情;温庭筠商山早行中“_,_”。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无不凝聚着诗人的情感经历和生命体验。 (2) 沁园春雪在一片肃杀的北国雪景中毛泽东用了_,_两句诗赋予静态的景物以动感,在苍凉的壮阔中注入了蓬勃的生机;同样是写雪景,张岱则以_,_两句描画出了大雪后西湖水天相连,既浑然一体又层次隐约的画面,传递出了悠远空旷的意境;皑皑白雪除了极富美感,亦能传情。比如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用了_?_来抒发前途莫测的悲怆 (3) 登斯楼也,则有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4) “日”积“月”累。范仲淹登岳阳楼,看见洞庭湖里“浮光跃金,_”,思绪万千;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即景生情,“秋草独寻人去后,_”,惆怅又感伤。 5. (5分) (2019九下杭州模拟) 古诗文名句填空。 (1) _,悠悠我心。(诗经) (2) 浊酒一杯家万里,_。(渔家傲.秋思) (3) 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_”都传神地描写出了水的清澈。 (4) 读到钱钟书在宋诗选注写下的“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冲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我们自然会想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名句: _。 (5) 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还是“_,_”的赤胆忠诚,家国情怀早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选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句) 6. (8分) (2019七下武城开学考) 默写。 (1)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_,_。 (2) _,弹琴复长啸。 (3) 此夜曲中闻折柳,_。 (4) _,惟解漫天作雪飞。 (5) 念天地之悠悠,_。 (6) 荡胸生曾云,_。 (7) 望岳中表示只要不畏艰险去攀登,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境界的句子是:_,_。 (8) 登飞来峰中景、情、理相结合的句子:_,_。 (9) 山重水复疑无路,_。 (10) 己亥杂诗中表现无私奉献的句子是:_,_。 (11) _,天山共色。 7. (13分) (2019九上萧山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sho),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居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辽阔的空间,幽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ji)。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ju)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 , 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1) 根据拼音,写汉字。 shojiju喜上眉_乡土情_取_(2) 给语段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怯_(Aqi Bqu)翘_(Aqio Bqio)(3) 下列对语段中划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故知”在句中是“旧知识”的意思。B . “褪色”在句中是“变淡”的意思。C . 含辛茹苦:经受艰辛困苦。D . 桑梓: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用“桑梓”指代家乡)。8. (12分) (2019七下凤凰期中) 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松间鸣好鸟 鸟鸣山更幽 泉和万籁声风定花犹落 窗外见南山(1) 上联:_;下联:_。 (2) 上联:_;下联:_9. (2分) (2019七上湛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习主席曾说过,领导干部读书学习应该有这三种境界:首先,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淸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请高度概括习主席这段文字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诗文默写 (共9题;共80分)1-1、1-2、1-3、1-4、1-5、1-6、1-7、1-8、2-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