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精编_第1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精编_第2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精编_第3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精编_第4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精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9九上富阳月考)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艾青诗歌特点的一项是( )。 A . 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和反抗,风格凝重、深厚而大气。B . 以“土地”和“光明”为主要意象,具有自由诗的特点:简洁化、散文化、口语化。C . 擅用象征手法融入对青春的感受,细腻地描述恋爱中男女的幸福与忧伤,含蓄优美。D . 1978年“归来”以后,诗意变得更警策,通过镜像反观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2. (2分) 下面是某位学生作文中的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成长的路上,挫折也伴随着我们快速成长,但只要认准方向努力,就能打出灿烂的明天。B . 炎炎夏日,我举目远眺:看到水鸟笨重的身躯掠过水面,羽毛划过水波发出的好听的声音。C . 环保工人的善是在我们吹着空调的时候,顶着太阳,流着汗,鼻头上早已挂满了汗珠。D . 你走过来,伸手一把把我从地上拉起来,紧紧地抱着我,拍着我的背说:“别怕,有我在。”3. (2分) (2019徐州模拟)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如刘禹锡的陋室铭。B . 简爱一书讲述了一位孤女在经历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主人公简爱是一个性格坚强、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C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首诗歌。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D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垂髫”指代儿童,原因是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同样,“总角”“弱冠”也指代童年。4. (2分)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她的诗多借鉴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B .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依恋和赞颂之情。C . 本诗第一节所创设的一系列意象,表达了诗人的自豪之情。D . 这首诗的前两节都是写祖国的历史的,第一节重写实,第二节重写意。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5. (4分) (2019宁波) 根据同学们搜集的“以和为贵”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 【任务一】解释下面三则材料中划线的字。 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B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徐祯稷耻言C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与鲍春霆作:_;善:_;过:_(2) 【任务二】下面是以和为贵演讲稿提纲,把【任务一】中的三则材料作为分论点的论据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_;_;_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6. (5分) (2019八上富锦月考) 默写。 (1) _,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 冰霜正惨凄,_。(刘桢赠从弟(其二) (4) 征蓬出汉塞,_。(王维使至塞上) (5) _,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6) 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 (7) _?但感别经时。(庭中有奇树) (8) 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9) 请写出含有“日”字的连续两句古诗词:_,_。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7. (5分) (2019九下乐陵模拟) 名著阅读。 (1) 我国古代名著中有许多诗词曲赋,作者根据不同的人物形象而写出不同风格的诗词曲赋。红楼梦中的聪明累有一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其中“卿卿”指的是A_。水浒传中“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首七绝被叹道“笔墨如镜,奇文突兀”。作这首诗的人是B_。三国演义中“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写的情节是C_;“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写的情节是D_。 (2) 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的作品是_,刻画了一位千古女英雄形象。“咏絮之才”的典故出自我国古代名著_。 (3)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_的一部长篇小说。下面与这部小说相关的选项有_(多选)。 A羊脂球 B无人孤岛 C“星期五” D诺第留斯号E与野人战斗 F坚韧意志,顽强生存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8. (17分) (2019苏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无纸化办公,即不用纸张办公,是指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进行办公,其主要传媒工具是计算机、ipad、手机等现代化办公工具,可以实现不用纸张和笔进行各种业务以及事务处理。这种无纸质化的办公方式节约了纸质上的交流传递,减少了印刷、笔墨、订书钉等办公用品费用的支出,大大节约了资源。从纸质化办公到现在的无纸质化办公,协同办公系统的推出保证了信息共享的实时性和信息共享的迅速性。企业通过协同办公平台,在平台上共享资料信息,员工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通知、资料等。后期文件的存档入档、查找等更加方便、快捷,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材料二:有数据显示,美国办公室工作人员每年打印或复印的纸张数量高达一万亿张。如果再加上诸如收费票据、发票、银行账单等这些专用纸张的话,这一数字甚至可以达到16万亿张。那么16万亿张纸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如果我们将这些纸张从下至上堆叠在一起的话,它们的高度甚至是珠穆朗玛峰的18万倍,几乎可以覆盖从地球到月球一半的路程。事实上,早在40年前我们最早就提出了“无纸化办公”的概念。但职场中“无纸化办公”的分水岭直到2007年才真正出现,因为此后一年中家庭和职场中打印纸张的数量首次出现了明显下滑。另有数据显示,最近五年来职场中对于纸张的使用量已经出现了每年下降12%的稳定趋势。应该说,这一趋势的出现同诸如电子签名技术以及平板电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但很多小型、中型企业在实现“无纸化办公”方面显得尤为落后,因为他们始终无法高效地将自己的工作完全数字化。需要指出的是,纸张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理想的办公用品之一,因为这是目前唯一一种几乎没有重量、成本极为低廉、无需互联网接入,且非常适合阅读的输入和显示媒介。有人曾组建了专门团队用于研究人们乐于打印纸质材料的原因所在。他们的研究发现“因为有太多传统规则和既定工作理念的存在,老牌企业在实现办公理念转变的时候会显得十分困难”。材料三:根据阿联酋的官方报告,目前在整个阿联酋辖区内的41个独立的联邦实体和部委中,963%的办事流程都使用智能化的应用端。人们只需要按一下按键,就可以随时进入阿联酋政府的所有公共服务,实现了政府面向全体公民的即时服务,也提升了每个政府工作人员工作的透明度。如今,阿联酋面临的挑战是酋长能否与国内所有联邦实体和部委的智能化服务实现无缝连通,同时,提高所有智能应用的质量,升级应用,保持系统与技术更新同步。不光阿联酋,现在很多国家政府都开启了“无纸化”办公,比如我国在两会期间,就全面开启了这一模式,除了留下存档的印刷,简报全部用电子版的形式发给代表。人大代表人手配置一部安全智能终端,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建议、查找会议文件、阅读会议简报等,更低碳、更高效。(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 无纸办公保证了信息共享的实时性和信息共享的迅速性,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B . 无纸办公虽然减少纸张的浪费,但因为其主要传媒工具是计算机、ipad、手机等,今后必然会因电子产品的使用而产生更大的浪费。C . 目前在整个阿联酋基本实现了政府部门的“无纸化办公”,但他们的酋长与国内所有联邦实体和部委的智能化服务却无法无缝连通。D . “无纸化办公”的概念40年前就提出了,而衡量职场中是否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则是看打印纸张的数量是否出现了明显下滑。E . 我国在两会期间,也全面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模式,人大代表人手配置一部安全智能终端,所有材料全部用电子版的形式发给代表。(2) 材料二中的“如果我们将这些纸张从下至上堆叠在一起的话,它们的高度甚至是珠穆朗玛峰的18万倍,几乎可以覆盖从地球到月球一半的路程。”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3) 根据材料二,概括在一些企业中难于实现“无纸化办公”的原因。 9. (17分) (2019九下柳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广西地处南岭之南,由于多山的地势,古时广西的文化发展与中原文化的发展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后来由于中原汉族的大量迁入,中原丰富的文化与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逐渐影响到广西的大部分地区。一些中原士人因各种原因来到广西,给广西的文化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其中柳宗元的到来为柳州乃至广西的文化、教育的建设,人才的培养,移风易俗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中唐时的广西,氏族的观念甚至原始的意识传统仍然在社会上占主流,这与儒家观念占主流的中原社会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柳宗元针对当时柳州的这种落后的状况,采取了许多措施,以移风易俗,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思想意识上的原始状况。元和十年,柳宗元上任伊始即开始把推行儒学作为他移风易俗的措施,以期通过儒学来改变人们的原始状态。于是,他把重建孔庙作为一项改变民风的重要措施,希望为人们树立一个精神偶像和灵魂。但是,长期形成的习俗与民族性格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而文化传统影响的缺失,更使得官方所推崇的儒学一时难以在广大当地百姓中产生认同。于是,柳宗元根据广西巫风盛行、相信鬼神的特点进一步采取援佛入巫、扬佛抑巫的方式,试图进一步改变柳州落后的风俗习惯,其具体措施就是重修大云寺。以期借佛来辅助教育,借佛的慈悲来达到戒杀息鬼的目的。通过以上措施,当时柳州的民风确实有了较大的改观和变化。除了移风易俗、改变民风之外,柳宗元还兴办文教,凭借自己文名远播的影响力为广西培养了许多的人才。这些柳宗元的弟子们除了学习知识外,在思想文化乃至性格上肯定受到柳宗元的很多影响,所以戴义开先生在刚直的柳州人一文中说柳州的古代为官者大多具有“刚直”的特点,并且说这里有柳宗元的影响。而作为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的读书人,他们以其独特的地位,充当着社会的中间力量,对社会风尚起着引领的作用。因此,柳宗元又通过他们,将自己的影响扩展到广阔的时间与空间之中。另一方面,凭借柳宗元的名气与其诗文的影响,客观上又扩大了广西在中原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明代唐宋派的散文家归有光在柳州计先生寿序中说:“柳之山水,待子厚而显”。因此,柳宗元作为一位文化的传播者来说,的确是非常成功的。除了柳宗元以外,广西还流寓过大量中原及外来的文人墨客,比如宋代的江西人黄庭坚、河北大名人柳开、明正德年间的常熟人桑悦等人都曾在广西的宜州、全州、柳州等地做过官。这些外地人来到广西,凭借自己的地位,都曾给予了广西的文化建设以很大的影响。此外,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游记里,也记录了大量广西的地方风物,这对于增进中原及其他地区对广西的了解是很有帮助的。(选自肖扬碚柳宗元及中原文化对广西的影响,有删改)(1) 对“柳宗元为改变广西人们生活及思想的原始状况”所采取的措施,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兴建孔庙,推行儒学。以期通过儒学“淳教化”,来改变人们的原始状态。B . 重修大云寺,采取援佛入巫、扬佛抑巫的方式,以期借佛“以佐教化”。C . 柳宗元教导弟子,不仅教给他们文化知识,还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通过他们扩展影响。D . 柳宗元专为柳州山水写记,对外作以宣传,让人们关注柳州,关注广西。(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柳宗元是为柳州乃至广西带来中原文化影响的重要的人物,他在柳州采取的许多措施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B . 柳宗元在柳州任职期间,通过重建孔庙、重修大云寺等措施,逐渐改变了当地的民风。C . 戴义开先生认为柳宗元的弟子们因受柳宗元性格的影响,大多都具有“刚直”的特点。D . 通过徐霞客的游记,广西特有的风景及物产得以更广泛的传播,增进中原及其他地区对广西的了解。(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作者引用散文家归有光在柳州计先生寿序中所说“柳之山水,待子厚而显”,是为了证明“柳州的山水,因为柳宗元的到来才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的观点。B . 中唐时期,柳州以氏族观念甚至原始的意识传统的思想为主,而中原社会以儒家思想为主。C . 文章围绕“柳宗元及中原文化对广西的影响”这一观点,条理清晰地从多个方面展开论证。D . 文章段与段在结构上是总分关系,第段补充其他外地的文人墨客对广西的影响。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10. (17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 下列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B . 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 . 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D . 顾野有麦场 不屑一顾(2) 下列句子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B .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相委而去C . 久之 亦毙之D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3) 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B . 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C . “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D . 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4) 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狼之并驱如故。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1. (6分) (2019温州模拟)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归自谣(五代)冯延巳寒山碧 , 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注】碧:在古诗词中常作为一种伤心色。潇湘客:去往潇湘的远行客。(1) 词中“寒山碧”、“霜月白”等词语,营造出了送别时_的意境。 (2) 结合全词,试分析“来朝便是关山隔”一句中“隔”字的妙处。 八、 作文 (共2题;共10分)12. (5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