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春市2020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B刘翔这个名字对中国人都很熟悉。C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其美。D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2 .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惟妙惟肖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B我国强化法治反恐,已通过不断完善相关立法,构建起行之有效的反恐布主义法律体系。C面对美国加征中国商品关税调起的中美贸易战,中国政府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D他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辩论会上劲夸夸其谈,令人大吃一惊。3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语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我想起那个被我摔碎的布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ABCD4 . 下列词语拼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亢(kng)奋踌躇(ch)飘悍(pio)B滑稽(j)洗濯(d)自怨自艾(y)C瞬(shn)间目眩(xun)匿笑 (n)D叱咤(ch)风云真知卓(zhu)见干瘪(bi)5 . 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A原句:他像亲兄弟一样拥抱着这位比他略高的俄国小说家。改句:他拥抱着这位比他略高而又像亲兄弟一样的俄国小说家。B原句:王强把教室外的走廊打扫得干干净净。改句:教室外的走廊被王强打扫得干干净净。C原句:在深圳特区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改句:在深圳特区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不能不使我感动。D原句: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真是一个奇迹。改句: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难道不算奇迹?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正能量来自哪里郑念(1)面对社会快速发展所产生的种种纠结、思虑、怨忧和恐惧,无论是政府、社会、组织,还是善良和正义的人们,都需要正能量,渴望获得正能量。(2)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出自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但“正能量”的流行则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该书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3)由此可见,“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大意是指那些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给人力量、充满希望的人和事。当下,正能量已经成为一种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代表着善良和正义,表达着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渴望和呼唤。(4)正能量本质上是一种行为选择,只有正确的思维才能产生正确的理念,并产生正确的行动。中国传统教育历来强调学思行,彰显从学习知识到产生思考和付诸行动的认识轨迹。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就告诫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近代教育家则强调学知行的统一,尤其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无论是知而行之,还是行而知之,都是要求知行合一。但离开思维层面,都难以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思想既是行动的指南,也是学习的动力,思想和行动结合才是有目的的、负责任的、有效果的正能量。(5)正能量的产生缘于多种情况。其一是产生于自身的正念思维;其二是受到别人的正能量的鼓舞,包括话语鼓动和行为示范;其三是内心的觉醒和自我升华,主动去追随正能量,包括追随充满正能量的人或事物。(6)正念思维不仅要方法正确、手段先进、效果明显,还要看其作用方向,产生的效果是否具备“正能量”。这种效果正能量不仅仅利己还应该利他,甚至要有利于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正念思维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具有科学性和社会性。任何领域都需要正能量,都需要正念思维。(7)那衡量正能量有哪些指标呢?(8)科学理性的思维是产生正能量的基础,但并非所有的科学方法都会导致正能量的结果。我们知道,科学方法有很多,对于认识事物产生了很大作用。正是运用这些科学方法,才使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这些思维和方法所产生的效果或者结果,其是否有利于人类社会,需要历史来做出结论。(9)正能量的语言和行动,起码要做到心口合一。这里的心,在我看来就是想,就是思维。正能量还要思行合一。只有正能量的思维,才能形成正确的理念和行动。(10)正能量的效果和目的则是正能量的根本。除了效果正义外,还要看效果作用的范围,即看是利己、利他、利社会还是利于全人类。凡是立意高远,为了全人类的福祉而奋斗的人,多是具备正念思维的人,会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在历史上,这样的人都至少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做出了较大贡献,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多为后代子孙所景仰。(选自科普时报2018年4月13日,有删改)6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正能量”一词因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一书而流行。B多种情况会产生正能量,但主要还是缘于自身的需求。C正念思维要求方法正确、手段先进、效果正能量。D因为科学理性的思维是产生正能量的基础,所以所有的科学方法都会导致正能量的结果。7 . 文章主要从哪三个方面来论述正能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8 . 衡量正能量有哪些指标?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动物迁徙,寻找心中的诗和远方高晓松说,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我们常常为了理想去到远方,但又为了亲情重回故里。我们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地走着同一条路,成为了一直在路上的迁徙者。我们为了理想奔波迁徙,很多生物也一样,它们也有着自己波澜壮阔的迁徙盛举。那么,它们的迁徙又是为了寻找些什么呢。生物的迁徙皆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压力导致的,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的选择。冬天来临,气候骤降,没有充足的食物供应,而它们又没有其他办法,比如冬眠,于是只好选择逃离,待到山花烂漫,气候回暖时再迁回来。所以,生物迁徙便是为了寻找更加适合生存的环境,或是充足的食物,或是舒适的气候,或是利于繁殖的条件。对于生物如何确定它们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了好奇。人旅行时会带着地图或指南针辨别方向,而迁徙的生物可没有这样先进的设备,但是它们却从不会迷路,它们的奥秘是什么呢?科学家认为,迁徙生物都有其独特的“助航设施”,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最近还有研究认为很多生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候鸟是一种典型的代表,候鸟在长距离迁徙时,大脑能记录下每一个特殊地点的磁场特征,将它们之间的距离、方向信息组合在一起,绘制了一张精准的“地图”,据此找到到达各个目的地的飞行路线。然而有趣的是,有科学家发现即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途进行迁徙,也就是说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了它们,它们生来便知道自己该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气候条件的改变,是驱动生物迁徙的根本原因。而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平均气温升高了0.4-0.8。这会如何影响生物的迁徙呢?很多生物之所以选择迁徙是为了逃离冬天的寒冷,温度升高对它们似乎是有利的。有科学家通过实验模拟,发现气候变化短期内确实可以增加黑脸琵鹭的越冬区,然而到2080年,3个最适宜黑脸琵鹭的越冬区可能严重缩减,它们只能选择移动越冬区。可是,越冬区并非是想移动便移动那么简单的,很多地理屏障会阻碍生物的迁移,导致它们无路可走。比如那些生存具有限制性的海域生物,像生存在珊瑚礁三角区的生物,很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另外,还有一种情况,那便是不少生物需要的是较低的温度,比如鱼类。气候变化影响海水的温度,很多鱼类选择逃离赤道附近的热水域,向更冷的水域移动。由于气候变化,北美水域中超过70%的海洋物种的栖息地发生了变化。更骇人的是,科学家通过分析,发现如果不阻止气候变化,34%的动物,57%的植物,将失去一半甚至更多的生存区。科学家说,迁徙是生物对恶劣环境的集体逃离,是对生存压力的妥协,是不可不做的选择。对这些迁徙者来说,行万里迢迢之路,看不一样的风景,或许也是在找寻他们心中的诗和远方吧。9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有些无法冬眠的生物,在寒冷的冬季离开栖息地,待到山花烂漫,气候回暖时再迁回来。B饲养在室内的年轻乌鸦,通过与其他同伴的接触,掌握了祖辈迁徙的路线而不会迷路。C北美水域中超过70%的鱼类选择逃离赤道附近的热水域,这些鱼类需要的是较低的温度。D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4-0.8,使34%的动物,57%的植物失去一半的生存区。10 .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动物迁徙而不迷路的奥秘在哪里?11 . 第段划线句“很多生物之所以选择迁徙是为了逃离冬天的寒冷,温度升高对它们似乎是有利的”中,“似乎”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12 . 第段中“对这些迁徙者来说,行万里迢迢之路,看不一样的风景,或许也是在找寻他们心中的诗和远方吧”,结合全文,你认为这些迁徙者“心中的诗和远方”指的是什么?三、句子默写13 . 古诗文默写填空。(1)_,恨别鸟惊心。(2)_,铜雀春深锁二乔。(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_。(4)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5)_,路远莫致之.(6)_,狐兔翔我宇。(7)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借用典故,表现诗人誓死报效国家的句子_,_。(8)使至塞上中作者既写景又言事,运用比喻,表达出作者受排挤的孤独抑郁之情的句子:_,_。(9)李清照的渔家傲中展现了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的句子是:_,_。四、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0分)张元传(节选) 张元,年六岁,其祖以夏中热甚,欲将元就井浴。元固不肯从。祖谓其贪戏,乃以杖击其头曰:“汝何为不肯浴?”元对曰:“衣以盖形,为覆其亵。元不能亵露其体于白日之下。”祖异而舍之。南邻有二杏树,杏熟,多落元园中。诸小儿竞取而食之。元所得者,送还其主。村陌有狗子为人所弃者,元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类,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是以收而养之。”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未几,乃有狗母衔一死兔,置元前而去。(注释)谦谨:谦虚谨慎。微:稍微,稍稍。释典:释,释迦牟尼的简称,后泛指佛教。释典,佛教的典籍。亵:指家居所穿的便服。亵:轻慢,亲近而不庄重。14 .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4分)(1)元固不肯从( ) (2) 祖谓其贪戏( )(3)诸小儿竞取而食之( ) (4)遂许焉( )15 . 下列各句中的“以”与“其祖以夏中热甚”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乃以杖击其头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C吾欲辱之,何以也D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16 . (小题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衣以盖形,为覆其亵。_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_五、诗歌鉴赏17 .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小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小题1】(1)“浊酒一杯家万里”和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都写到酒。两句诗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_(2)“长烟落日孤城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建筑大学自考试试题及答案
- 城府游戏测试题及答案
- 社交电商考试试题及答案
- 策展方案试题及答案
- 大学科学试题及答案
- 初级漫画考试题及答案
- 插画理论试题及答案
- 地铁英文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财务管理考试高效学习试题及答案
- 涉及财务的2025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湖南省长沙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二地理试题 含解析
- 产后康复培训课件
-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册重点知识复习梳理(全册)
- 足疗店装修施工合同协议
- 装饰布展项目合同协议
- 《骨膜下注射技术》课件
- 建筑垃圾清运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2025-2030中国前列腺癌筛查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社保知识视频课件
- JJG 134-2023 磁电式速度传感器检定规程
- (高清版)TDT 1055-2019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