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精编_第1页
北师大版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精编_第2页
北师大版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精编_第3页
北师大版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精编_第4页
北师大版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精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 雾凇(sng) 长堤(d) 毳衣(ci)B . 沆砀(dng) 拏(n) 喃喃(nn)C . 金陵(ln) 芥(ji) 崇祯(zhn)D . 更定(gng) 铺毡(zhn) 痴(ch)2. (2分) (2019八下高密期末)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赋予 漩蜗 震耳欲聋 川流不息B . 颠簸 缅怀 慷慨激昂 名幅其实C . 瞭望 抉择 格物至知 纷至沓来D . 挚爱 推搡 接踵而至 义愤填膺3. (2分) (2019九下弥勒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万众一心,三人成虎 , 众志成城,只要团结一致,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火焰山。B . 一位位声音大咖在声临其境中用他们忘乎所以的表演向观众们诠释了声音的魅力。C . 随着“五个一”城市战略的实施,弥勒将成为一座浮光掠影的宜居城市。D . 三年时光匆匆而过,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不禁潸然泪下。4. (2分) (2019九下越秀模拟)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网络消费的飞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更重塑了人们的消费心理。B . 人们希望庙会能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和回归,重现昔日节日的热闹场景与文化盛况。C . 广州之所以被称为“千年商都”的原因,是在不同时期的经济浪潮中都能走在全国先列。D . 新华网承办的“粤建粤美”广东绿色发展主题网络采风活动在广州于11月22日启动。5. (2分) (2019扬州) 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外小说中有一大批下层人物形象。如孔乙己中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中虚荣势利、自私贪婪的小市民于勒。B . 阅读游记,要读出作者的感受与思考。余秋雨的阳关雪,记录阳关文化苦旅,抒发历史沧桑感;谢大光借鼎湖山听泉,表达于游山听泉中净化心灵、感悟人生之思。C . 乡土、家国情怀深植人心。余光中将乡愁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德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对国土沦丧的悲愤之情浓缩在了最后一节法语课中,引起无数共鸣。D . 读古代典籍,获人生智慧。无论是春秋时期的论语、战国时期的礼记,还是编年体史书左传,纪传体史书史记,都能从不同方面给予我们启发。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6. (3分) 学校正在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老师准备利用星期天时间到你家走访,可是你的爸爸却说因为生意上的事没有时间在家等老师,你该如何说服你的爸爸呢?(1)我对爸爸说:老师骑着摩托车走了几十里的山路到你家走访后,又要风尘仆仆地赶往另一家了,老师临走时,你会怎么说?(2)我对老师说: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7. (4分) (2019九下东莞月考)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浊酒一杯家万里,_。(渔家傲秋思) (2) _?悠悠。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_(用鱼我所欲也中的原句) (4)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右) (5) 请把夏完淳的别云间默写完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_,_。_,_。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8. (5分) (2019九上长春月考)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甲】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地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乙】“黑大汉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分兵丁、百姓,见人就砍。”晁盖猛然想起,戴宗曾说过有个黑旋风李逵,最佩服宋江,便喊:“那位好汉是不是黑旋风?”李逵正杀得高兴,也不理晁盖,两把斧子乱砍过去。几个好汉冲进刑场,割断宋江、戴宗身上的绑绳,背起二人。晁盖不识道路,便命令跟着李逵杀出城去。众好汉跟着李逵来到江边,李逵仍逢人就杀。(1) 【甲】【乙】两个选段均出自元末明初小说家_(填人名)的水浒传。 (2) 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两个选段的情节。 (3) 鲁达和李逵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暴的人物形象,但他们又有不同的个性。请结合选段内容,分析鲁达和李逵个性的不同之处。 五、 对比阅读 (共1题;共9分)9. (9分) (2018九上黑河月考)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选自柳宗元传)【注】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播州:今贵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质:抵押。营护:料理,护送。(1)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实词的含义。 援疑质理_腰白玉之环_禹锡终易连州_时人义之_(2) 下列各句朗读停顿划分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B .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C . 同舍生/皆被绮绣D . 腰/白玉之环(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4) 甲文作者以自己的切身经历谈了为学之道,乙文从为友、为官、为师三方面谈了柳宗元的为人之道,试用自己的话分别简单概括。 六、 诗歌阅读 (共1题;共10分)10. (10分) (2019九下通州模拟) 阅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 阅读画线句,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借助月亮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所表达的情感,与下列哪两个选项的诗句相通?( ) A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C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D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3) 古诗词中有许多写“月”的诗句,请你再写出一句带有“月”字的古诗词。(诗句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11. (16分) (2019九上杭州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稚子不识白蜡烛,是孤陋寡闻吗?【新闻事件】孙老师在杭州一所热门公办小学教科学,有20年的教龄,这周竟然被一个三年级小朋友问傻了!当天,她上的是实验课,因为要研究材料的沉浮,所以给班里每个小组发了一根白蜡烛,让学生们把蜡烛放在水里,观察蜡烛的浮沉。实验做到一半,有个学生跑到她身边,拿着蜡烛偷偷问:“老师,这个是什么?”后来给另一个班上课,孙老师留了个心眼,实验前就指着蜡烛问全班:“有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第一个举手的同学说是塑料条,第二个同学倒是答对了,但根据举手情况,她发现班里95%的同学不认识白蜡烛。让孙老师哭笑不得的是,即使告诉学生“这是蜡烛”,仍有孩子在实验报告里写“蜡烛是塑料做的”。也就是说,这些孩子根本没明白蜡烛是用什么做的,用途是什么。(摘自钱江晚报)【媒体观点】这则新闻背后,可以看出很多孩子的生活由父母一手包办,缺乏常识。杭州留下小学科学仰毅明老师告诉记者,之前班里有许多学生,被父母保护得太好,任何锋利的东西都不让碰,更不要提动手操作。六年级学习“工具与机械”单元,要求孩子们将教室橱柜上的螺丝狩下来,结果很多孩子还是人生第一次碰螺丝刀。没有生活阅历,课本上的知识点就无法活学,只能靠死记硬背。(摘自钱江晚报)看似很传统、很落后的白蜡烛,确实有几分“自古以来”的意思。所以,我们没有因为BP机、5寸软盘的过时而奇怪,却对看起来“土气”的白蜡烛,倒会有“怀古”之心。唐诗有云“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其实在古代,点蜡烛是达官贵人才有的待遇。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白蜡烛也是70年代刚刚普及的现代产品。我们不必感慨白蜡烛从孩子们的认识中消失,那是自然而然的事,也是合乎知识更迭规律的。(摘自新浪网)教材固然需要与时俱进,尽可能贴近现在学生的生活与认知,但更值得担忧的是学生缺乏生活常识,而其背后往往折射家庭教育中的娇生惯养问题。比如划火柴点燃酒精灯,一看突然冒出火焰,全班都吓坏了,很多学生都不敢点,怕被烫伤。如果不是从小呵护过度,何以至此?不识蜡烛和火柴,或许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只会纸上谈兵,却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如果缺失了基本的动手能力,孩子难免沦为“套中人”。(摘自人民网)【网友评论】网友一:蜡烛就是蜡烛,应先不管颜色,先教孩子们怎么区分蜡烛与塑料以及各自在常生活中的一般用途,加深孩子们的认识与实践,这才是家长和老师的责任!网友二:蜡烛已经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了,确实有很多孩子不知道。但一想,当我们的孩子读到“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却茫然不知何物,着实有点遗憾。我:作为学生,我认为_。(1) 针对“稚子不识白蜡烛”,各方见解不一,请阐述两种主要观点。 (2) 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内涵。 却对看起来“土气”的白蜡烛,有“怀古”之心。如果缺失了基本的动手能力,孩子难免会沦为“套中人”。(3) “新浪网”引用“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网友引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处古诗句的引用各有什么作用? (4) 请在“网友评论”区添加一条评论,先表明观点,再用恰当的论证方法论述。 12. (25分) (2019枣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耐寒植物如何过冬李耕拓植物生长活动的最低温度通常是0。秋天之后,有些植物特别是很多一年生草本植物纷纷枯萎。到了更为寒冷的冬季,冰封的大地上几乎看不到红花绿叶,但也有些“英雄好汉”是不怕严寒的。通常而言,即便是同一种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也不一样在夏季活动期多不耐寒,在冬季休眠期则更为耐寒。这是因为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盛,养分消耗多于积累,因而其抗冻能力较弱。如北方的梨树,在-30-2低温下能平安越冬,在春天却抵挡不住微寒的袭击;松树的针叶,冬天能耐30的严寒,夏天如果人为地降温到-8就会冻死,就是这个道理。到了秋天,情形就变了,秋季白昼温度高日照强,叶子的光合作用旺盛;而夜间气温低,树木生长缓慢,养分消耗少,积累多,于是树木越长越“胖” , 变粗壮并木质化,树叶里合成了更多的脱落酸(休眠素),这种植物激素被输送到植物枝梢的尖端和侧芽后,这些部位的新陈代谢会受到抑制,从而进入休眠状态,不再萌芽生长,植物体也停止生长。这意味着植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耗大大减少,养分因此被积蓄起来,树木逐渐有了抵御寒冷的能力,即使叶子在冬天被冻掉,小枝依旧完好无损。耐冻植物都有休眠的特点,它们常使用“沉睡”的妙法来对付冬寒。一般而言,处于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力强,并且植株休眠越深,抗寒能力越强事实上,多年生植物的季节性休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应对不利环境的一大绝招。此外,每一棵树木都有一副“甲胄”,保护它们娇嫩的组织不受寒气侵袭。这副“甲胄”就是木栓层。每年夏天,树木都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木栓组织死的间层。木栓既不透水,也不透气。停滞在其气孔中的空气能够阻挡树木的热量向外散发。树木年龄越大,木栓层越厚。因此,老树、粗树的抗寒能力比枝嫩干细的小树强。另外,植物还常常会通过细胞膜脱水或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的抗冻性。有的植物会通过降低自身含水量以适应低温环境,安全过冬。具体来说,就是将水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植物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其体内既有自由水,也有结合水,二者的“脾气”大相径庭:自由水在100沸腾,0时结冰;结合水要高于100才沸腾,在比0低得多的温度下才会结冰。冬天,植物体内的自由水减少后结合水所占比例则相对增加,使细胞液浓度增高,不易结冰,植物因此可以忍受更低的温度。当然,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足以抵抗严寒,一些植物还会通过增加糖或蛋白质、脂肪的含量,或者增强生物膜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来练就更高更强的御寒本领。(有删改)(1) 本文主要介绍了耐寒植物过冬的哪些方法? (2) 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