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再见了,亲人教案范文【三篇】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的18个生字,在特定的环境中理解词语。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理解词句表达图意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我国各族人民是友好相处,亲如一家的,学习课文中“我”和妈妈尊重老要,助人为乐的品德。 教学过程: 一、图文对照,理清思路。 1、课文解题:(板书)“亲人”指的是什么?你能举例说说你有哪些亲人? 2、激发兴趣:看了这个题目之后,你有什么问题呢? 二、图文联系,导入情境。 1、看图,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引导学生从远到近。从背景到主要部分观察图画。先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再看旁边的衣物,通过图上两个人的服装,看看他们各是哪个民族的,有多大年纪,在干什么? (2)、联系图上的景物,想想她们会说什么? (3)、看图,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些描写是图上的内容,再说说哪些描写内容是根据图想象出来的? 2、补图。学习第四自然段,这个自然段讲的是“我”的母亲是个热心肠的人,“我”听了妈妈的话,决定多帮老奶奶做一些事,教材中没有描绘出这些情节,所以,教师能够让学生根据课文记叙,让学生发挥想象,口头描述画面。 (1)、妈妈和“我”为老奶奶具体做了哪些事呢?(指名回答) (2)、从这些小事上,你有什么体会?(能够看出妈妈对苗族老奶奶的细心照顾和体贴) 3、绘图,学习一至三自然段。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讲的是邻居苗族老奶奶的生活情况,要求能根据文章的内容,给合自己的理解加以描绘,然后集体评议。 (1)、指导朗读思考:课文通过哪些方面写出了老奶奶的生活状况? (2)、根据这三个自然段的描写,你能画出一组插图吗? (说明:从图到文,用图学文,不但把学生带入了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中,而且在“看图、补图、绘图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想象水平,学习了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语言表达方法) 三、品词析句,感受意境 1、独立学习,自行钻研。课文是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我阅读,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相互质疑,共同欣赏。课文中有很多词句准确地反映了人物的特性,教学时,教师能够利用学生提出的疑问实行全班讨论、质疑,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1)、她(毕竟)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该买的不能出去买,该做的不能(即时)做。 (2)、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总是)到老奶奶家去看看。 (说明:抓住关键词句,实质上是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最简单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扣住语言文字,品味出其中包含的意味,丰富语言的积累,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实行合作学习) 四、朗读升华,体验情感。 朗读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操、培养形象思维水平起着其他任何教学活动不能替代的作用。 1、有感情地朗读,想一想:课文为什么用“亲人”作题目? 2、朗读谈体会:如果你是老奶奶的邻居,你会做些什么?篇二教学要求: 1.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固而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 重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比较准确的表达课文思想特点。 教学过程 : (一)简介背景,揭题释题。 1、(1950年10月25日,我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58年3月15日那天,朝鲜人民去车站含泪送志愿军踏上回国的列车,志愿军也含泪告别,彼此的嘴里深情地说着:再见了,亲人(板书课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题,读出依依不舍的感情。 3、“亲人”在生活中一般指哪些人?通过预习你知道文中的亲人指谁?课文具体写了哪几位朝鲜亲人? 板书:大娘 小金花 大嫂 4、小结:她们和志愿军没有血缘关系,为什么彼此称为亲人?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文中的哪句话最能看出志愿军与大娘的深情厚谊?用“”划出来。(板书:深情厚谊) 2、出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忘记?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说明了什么? 这是什么句?把它改成陈述句。(出示) 两句话比较,那一个句子好,好在哪里? 指导有感情朗读。(指名读、齐读) 3、为什么这么说,课文回忆了大娘的哪几件事? 板书:送打糕昏倒 救伤员失孙 4、课文中把大娘的“送打糕”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结合理解“雪中送炭”。 5、(出示投影)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真是雪中送炭呀! (1)齐读这句话,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词中读懂的? (大娘冒着生命危险送打糕,可见她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从“冒、穿”等词看出。) (2)“雪中送炭”用得好,谁能用“雪中送炭”说一句话? (3)指导有感情朗读。 6、自由读“救伤员失孙”这个部分,读懂了什么?从哪些关键词中体会出来的? (丢丢掉的是自己的小孙孙的生命)(结合理解:) (背背回的是志愿军伤员,一背一丢反映了大娘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 7、这两件事都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紧紧抓住这句话中的哪个关键词写的? 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称大娘为亲人了吧。是啊,大娘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8、看课文插图我们的战士握着大娘的手会说些什么?(想象说话) 带着尊敬、感激、劝慰的感情朗读书上的相关句子 9、小结学法。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学懂第一自然段的?(投影出示) 读课文,找出最能反映志愿军深情厚谊的句子改陈述句 寻找事例,抓住重点词体会思想感情 感情朗读,加深理解分层 (三)按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二三自然段。 1、按要求自学。 2、分四人小组讨论。 3、全班反馈讨论。 检查第二自然段 (出示投影)不过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A、改陈述句 B、比较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从哪件事可看出这件事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板书:救老王失母 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小金花的刚强?(结合理解“噩耗、同归于尽”的意思) 感情朗读,体会小金花落泪的原因是她对志愿军的那份依依惜别的深情。 检查第三自然段 (投影出示)您为我们付出这么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A、改陈述句。 B、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大嫂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板书:挖野菜致残 分层引读。 (四)小结。 1、有感情朗读1、2、3自然段 2、志愿军与大娘、小金花、大嫂道别,来送行的人成千上万,志愿军战士多么想一一道别呀,可列车已启动,千言万语只能汇成一句话再见了,亲人(齐读课题) (五)读中诵情,想象创造。 1、引导学生变换角色,入境体验列车启动时,志愿军战士的内心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再次感受中朝人民之间似鸭绿江水一样源远流长的浓浓真情。 2、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与想,分别后的志愿军与小金花、大娘、大嫂是如何传递这种伟大的友谊的?五十年后的今天,面对感人至深的告别场面,你又有何感受?引导学生通过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唱一唱等多种形式,再次感受中朝人民之间“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 (六)、拓展延伸 (1)推荐大家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 (2)小练笔。 写你周围的同学是怎样讲礼貌的。要求:选择典型事例,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七)板书 再见了,亲人 大娘 送打糕昏倒 救伤员失孙 小金花 救老王失母 深情厚意 大嫂 挖野菜致残篇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比山高比海深”的战斗友谊是牢不可破的。 2.学会生字新词。 3.学习使用反问句表达强烈感情的写法;会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本课建议安排两教时。第一教时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划分段落,重点讲读第一段。第二教时学生自学第二、三段和最后一段,总结课文。 【教学主要步骤】 一、课前预习,提出要求 1.读准生字,使用字典理解不懂的字词。 2.想想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课文中写了哪些亲人,哪些事例? 二、揭题解题,简介背景 1.板书课题,提问:通常情况下,什么样的人称为亲人?课文中的亲人指谁?课题上的中心词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亲人”原指直系家属,比喻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人,课文中的“亲人”指大娘、小金花、大嫂,代表朝鲜人民。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课题上的中心词是“亲人”。) 2.简介课文的背景材料。(略)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看课文,听录音,让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进那人头攒动,相互道别,两情依依的场景中去。边听边思考:课文围绕亲人写了哪些内容?(讨论后明确:课文分别写了大娘送打糕,救伤员;小金花救老王;大嫂挖野菜的事。) 四、理清脉络,划分段落 接问:根据上面内容该怎样分段?为什么?(讨论后明确: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大娘、小金花、大嫂爱志愿军的事,能够自成段落,后三个自然段抒发志愿军与朝鲜亲人的惜别之情,这样课文可分四段;也可将前三自然段合在一起为一段。这样课文就分两段。) (一)讲读第一段,要体现教师的“导”。 1.默读课文 按照“志愿军劝大娘不要相送具体事例写大娘爱志愿军反问句肯定深厚情谊”的顺序,给这段话分层。 2.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概括表现大娘爱志愿军的句子。 (交流后划句:八年来,您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 提问: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大娘爱志愿军?为什么?(突出关键词:多少、慈母般、心血。) 接问: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起承上启下作用,是个过渡句。) 设问:这句话是怎样承上的呢?大家齐读第一层。读后师述:志愿军劝大娘不要相送,告诉大娘,我们永远是不会忘记您的,为什么呢?因为“八年来,您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这句话就是这样来承接上文的。那么,又引出下面的什么内容呢?(引出大娘是怎样爱志愿军的。) 再问:大娘爱志愿军,文章中具体写了几件事?从什么词语能够看出?学生看书划词。(从“记得”、“还记得”两个词语能判断出是写了两件事。)3.指名读第一件事。 (1)思考:这是一件什么事?(归纳并板书:送打糕昏倒在路旁) (2)默读,找出一个最能体现大娘爱志愿军且又高度概括的词语。(交流后划词:雪中送炭)“雪中送炭”的意思是什么?课文中“雪中送炭”指什么?(交流后明确: “雪中送炭”是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物质上的协助。课文中是指在志愿军“空着肚子”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急需食物的情况下,大娘为他们送去了打糕。)文中哪些句子具体写大娘“雪中送炭”的?(划出句子:“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圈出重点词。(带着、顶着、冒着、穿过。)从这些词你能看出什么?(讨论后明确:大娘是冒着生命危险为志愿军送打糕的,说明大娘对志愿军怀着多么深厚的情谊。) (3)指导有感情地读第一件事。 4.指名读第二件事: (1)思考:这是一件什么事?(学生概括回答后板书:救伤员失去小孙孙) (2)划出最能体现大娘爱志愿军的两个关键词。(背进、丢下。) 提问:为什么这两个词最能突出大娘爱志愿军?(讨论后明确:这个“丢”、一“背”,集中体现了大娘在危急关头,首先想到的是志愿军的安全,而不是自己的亲人“”的小孙孙。可见大娘爱志愿军胜过爱自己的亲人。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5.齐读最后一句 提问:这是一个什么句?谁能把它改为陈述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6.教师小结: (1)这个段写志愿军与大娘在车站话别,追忆了大娘爱志愿军的两件事,告诉我们大娘是志愿军的亲人。 (2)我们是按照这样的顺序学习这个段的:先默读课文,划分层次;再找出概括句并理解句意;然后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并体会感情。 (二)学生自学第二、三段。 师述:课文的第二、三段与第一段在写法和结构上都基本相同,同学们能够使用学习第一段的方法自学第二、三段。大家边读书,边思考,边划词句,边体会。(教师起检查、引导、归纳和总结的作用。) 1.讨论第二段,要突出以下几点: (1)扣住关键词“刚强”,理解小金花的刚强表现在听到妈妈牺牲的消息时嘴角仅抽动两下。 (2)抓住重点句:不过你把脚一跺,嘴角抽动两下,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从小金花的动作、神情、语言中领会小金花的刚强性格。 (3)从小金花和妈妈救侦察员老王的事例中体会小金花爱志愿军的感情。 2.讨论第三段,要突出以下几点: (1)着重抓住过渡句“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友谊”,从大嫂架双拐,不顾山路崎岖送志愿军的事,理解大嫂对志愿军的情谊之深。 (2)抓住重点句:“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跟到前沿阵地上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理解大嫂为了志愿军吃上蔬菜而不顾个人安危,大嫂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感人至深。) (三)教学第四段,着重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 1.轻读课文 看“再见了,亲人”这样的句式在文中出现几次?为什么反复出现?(明确:反复出现三次充分体现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难分难舍之情。三次出现,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 2.提问 志愿军为什么对朝鲜的土地怀有深深的感情?(讨论后明确:志愿军与朝鲜亲人在这块土地上以前并肩战斗过,结下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特殊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
- 地质细则考试题及答案
- 海底世界课件绿色圃
- 安全驾驶培训信息课件
- 包票合同模板6篇
- 2026届山东省日照市高新区中学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图文排版考试题目及答案
- 公司股东内部转让股权合同4篇
- 2026届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威海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重点群体人员本年度实际工作时间表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导论-第1章-数据科学概述
- 健康指南妊娠糖尿病孕期饮食控制的重要性
- 军工行业保密知识传授培训
-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实验报告
- 殡葬经济现代墓地投资项目分析报告
-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护理课件
- 外墙保温一体板监理细则
- 云南省学校食堂“六T”实务管理验收评分标准(2021版)
- 深基坑土石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 云梯车作业交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