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1页
西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2页
西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3页
西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4页
西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妖娆(ro) 襁褓(qing) 强聒不舍(gu)B . 骈进(pin) 睿智(ru) 涕泗横流(t)C . 谀词(y) 黝黑(yu) 歇斯底里(xi)D . (sn) 抽噎(y ) 一抔黄土(pu)2. (2分) (2018怀化)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sng)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B . 他总是把无穷的忧怨和紧迫的告急调理成文绉绉(zu)的语句,郑重地装进信封,然后,把一颗颗破碎和焦灼(zhu)的心亲自带向远方。C . 这不是害怕自己会束手无策(c)地死于断粮的恐惧,而是害怕在饥饿还没有耗(ho)尽他的最后一点求生力之前,他已经被凶残地摧毁了。D .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漆黑起伏的连山,仿佛(f)是涌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二、 综合性学习 (共3题;共8分)3. (4分) (2017长宁模拟) 按照中国传统纪年之一的干支纪年法,2017年是丁酉鸡年。“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桃花源记一文中的“_,_”一句就表现了桃花源中宁静祥和的生活环境。汉语成语中也有许多带有“鸡”字的成语,请你写出两个成语:_、_。(要求:不得重复使用本试卷中出现过的内容)4. (2分) (2019八下福州开学考)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他从不对我们说这些事的实话。 提取这个句子的主干为:_。(2)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这句话采用的修辞手法有_和比喻。5. (2分) (2016八下丰城期末) 综合性学习。某学校初二年级要开展“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征文活动。你作为一名学生准备参与这项活动。(1) 下面是征文通知的部分内容,请从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材料一】地球上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只占地球的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三。目前,世界上已有超过一半的陆地面积,遍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二十亿人饮水困难。而人类正以每15年增加1倍的淡水需求消耗着水资源。到目前为止,人类淡水消费量已经占全世界可用淡水的54%。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人均水量不足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世界第110位,全国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其中108个严重缺水。主要信息一:_主要信息二:_(2) 你查阅的资料显示世界各国节水各有奇招,这对你参与此次征文活动很有启发。请你从下面材料中提取有关节水的二个关键词。【材料二】澳大利亚是一个节水意识很强的国家,政府要求国民尽量减少用水时无故流失,充分利用湿地和泻湖等自然环境蓄集降水和过滤污水,尽可能节省每一滴水。二个关键词:_;_。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6. (6分) (2015鄂州) 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1) 子曰:“岁寒,_。”(论语十则)(2) _,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 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4) 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6)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委婉地表达自己期望得到朝廷重用愿望的句子是:“_,_?”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3分)7. (3分) (2017八下夏津月考) “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这个人物的名字是_,出自_的作品_。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8. (25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题。生命的力量刘庆邦作为作家,我觉得作家本人应该有一种生命的力量。这种力量体现在作家的人格方面,即作家应该有善良的天性,高贵的心灵,高尚的道德,悲悯的情怀和坚强的意志。当然,说一个作家有没有生命力量,当然不是指他个人的体力,而是指其智力、感悟能力和思想水平。此外,一个人只有对世界有他独特的看法,独立思想的习惯,其生命才可能是有力量的。相反,如果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世界观,那就没有力量。我们中国的作家,我首推鲁迅。鲁迅个子不高,瘦小,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鲁迅是非常有力量的。他可称为思想的巨人。他对现实的看法,他的杂文,都体现出他伟大的、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无论何时看鲁迅都是高山仰止,就是因为其思想的高度与深度。那么,当代作家中还有谁称得上“生命有力量”?我觉得应该推史铁生,他曾是我的同事,我们同岁。我们交往比较多,我称他铁生兄,我对他一直怀有敬意。他去世后,我们给他开作品研讨会。大家是完全发自内心的一种需要与表达,来追思史铁生。史铁生坐在轮椅上,生活不能自理。可是从精神上,他比我们每个人都高大。我们的身体没有毛病,铁生受限制,哪里也不能去。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正是铁生向内挖掘,他的许多思想都上升到生命哲学的高度,因此他的艺术光辉越来越灿烂。因此,作家要使自己的生命变得有力量,就得向鲁迅学习,也应该向史铁生学习。当然,这种力量和分量肯定不是先天就有的,一个作家如果没有阅历,没有经历,其生命肯定是没有分量的。沈从文说,司马迁之所以写出史记,在于他对生命的忧患不是仅靠积学成就的。学问大,可能成为一个学富五车的学者,不一定能成为一个作家。司马迁被处以宫刑我们说士可杀不可辱,宫刑显然就是一个很大的侮辱。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发愤图强,通过史记为生命赢得了尊严。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很大因素取决于其不同寻常的生命分量。当代作家也一样,比如莫言,也是经过很多苦难,才写出优秀的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此,凡是写出好作品的人,其生命的分量都是很重的,其生命的力量都是很强的。(1) 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 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生命力量的作家?(3) 第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4) 请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正是铁生向内挖掘,他的许多思想都上升到生命哲学的高度,因此他的艺术光辉越来越灿烂。学问大,可能成为一个学富五车的学者,不一定能成为一个作家。(5) 请你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9. (16分) (2016七下泰兴期中) 阅读在心田种一畦黄瓜秧,回答后面问题。十三岁那年的夏天,酷热难耐。在城里读书的我,一放假便回父母工作的小学度假。回到家,看见门前的池塘干涸龟裂,池中原本翠绿的茭白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几丛枯茎耷拉着脑袋,在炫目的阳光下泛着白光,先前那一群群自由游弋的鲫鱼早已不知去向。好在池塘边的沙地上,一畦黄瓜秧正郁郁葱葱地蔓延着,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迎着骄阳绽放笑脸,一群群蜂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茂密的瓜叶下隐隐约约点缀着许多黄瓜条。一向爱吃黄瓜的我不禁一阵暗喜,仿佛看见了父亲早晚为瓜秧浇灌的身影在这样一个大地备受饥渴煎熬的时节,只有勤劳的父亲才能赋予这一畦黄瓜如此蓬勃的生机清晨天刚亮,母亲便起床煮饭,我跟着起来晨读。推开房门,一眼就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我家的瓜地里捣腾着什么。“爸,有”我本能地想告诉父亲有贼在我们的菜地里偷黄瓜,母亲却一把捂住了我的嘴,快速把我拉回房里,轻轻关上房门。父亲忙问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有贼!”我气愤愤地说,“有人在我们的菜地里偷摘黄瓜呢,可妈妈却不让我喊,难道就任由那人偷我们的黄瓜吗?”我见父亲没反应,就接着说:“我认得那人,是我同学小磊的爸爸阿根叔,哼,真丢人,这么大的人还干这事!”“嘘!小声点,别吓着人家了!”母亲边朝我打手势,边指指隔床正睡着的弟弟、妹妹,示意我不要让他们听见。我嘴里不说什么,心里还是气恼:刚回来,还没尝过鲜呢,现在可好,那几根大的肯定被偷了我急得想哭,希望父亲能出去制止那人的恶行。然而,父亲却用宽厚的手掌抚摸着我的小脑袋,轻声说:“孩子,你妈刚才做得很对。我们丢失几根黄瓜是小事,让人家丢了面子那可是大事呀!你想想,要不是今年这样干旱的天气,往年这时候可是家家户户菜蔬最丰富的时节啊!人家如果不是实在没菜下饭了,怎么会去干这种不光彩的事情呢?”最后,父亲郑重地说:“记住,今后在任何人面前都不得提起这件事!决不能让你弟弟、妹妹知道。”“可我昨天跟弟弟妹妹说好了今天早上一起去摘黄瓜的啊!我们可都数过了,今天有十二根可以摘了,那等下怎么跟他们交代呢?”“这好办,等下发现瓜少了,我就告诉他们是给田鼠吃了吧!”母亲的话打消了我的几分顾虑。“没错,就按你妈说的办!”父亲边说边温和地看着我尽管我心中仍有丝丝的气恼,但想想阿根叔养活一家十口的不易,顿时觉得自己先前的举动确实有点过分。我不敢迎视父亲殷切的目光,不禁感到有些惭愧:去年,阿根叔因为孩子学费减免一事产生误会,当众数落身为校长的父亲,父亲也没多加辩解,而我过了许久,母亲悄悄推开房门,看清菜地里的人已走了,才让我跟她一起出去记忆中,这是我家最迟的一顿早餐。吃完早饭,父亲还叮嘱母亲到菜地里摘些茄子、豇豆,派我给阿根叔家送去,好让刚回家度假的小磊能吃上新鲜的蔬菜。过了一会儿,父亲又改了主意,交代菜不要我送,叫弟弟、妹妹送去岁月如歌,往事如风。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每当酷暑来临时,每当餐桌摆上脆嫩可口的凉拌黄瓜时,我总会想起年少时的那个清晨,想起父母那一番质朴却让我终身受益的话,想起家门口那一畦翠绿蓬勃的黄瓜秧(1) 根据提示,概括“我”在主要事件中情绪变化的过程。气愤愤_急得要哭_觉得自己过分_(2) 按要求品析词语和句子。母亲却一把捂住了我的嘴,快速把我拉回房里,轻轻关上房门。(品析划线词语)一畦黄瓜秧正郁郁葱葱地蔓延着,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迎着骄阳绽放笑脸,一群群蜂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3) 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4) 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10. (13分) (2018七上温州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论语选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不亦说乎_温故而知新_吾日三省吾身_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知者不惑_知之为知之_(2)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 下列选项中与礼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C .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D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 半个学期过去了,小明同学觉得自己的学习跟不上,不能适应初中紧张的学习节奏,常常感到忧虑。请你结合选文具体内容劝诫小明,打消他的忧虑。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 (10分) (2017七下无锡期中)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暮春(宋)曹幽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春草池塘独听蛙。【注释】冉冉:也作“苒苒”,柔美的样子。(1) 诗歌一,二两句所写景物体现了暮春景色的什么特点? (2) “春草池塘独听蛙”,“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 (2018九上北京开学考) 请结合自己暑假生活的亲身经历,以“难忘的一件事”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内容具体,语言生动,有真情实感。不少于800字。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