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化学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化学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化学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化学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上学期参加了九年级第一阶段的化学考试。名字:班级:成就:一、单项选题1.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A.质量下降B.化学性质的变化C.提高质量d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2.化学性质的下列用法是()A.通过气味区分酒精和醋氮气可以用作食品包装的保护气体。C.稀有气体可以用作霓虹灯D.液氮作为制冷剂3.下面的实验操作是正确的A.液体读数B.液体通路C.过滤D.滴落的液体4.下图是过氧化氢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以下错误理解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该反应可以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进行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数量不变这个过程可以表明分子可以被分离,但是原子不能在化学变化中被分离。5.在室温下,白磷在氧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自燃。在实验测量的反应过程中,系统固体质量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陈述是错误的()磷和氧之间的反应是放热的B.化学反应方程式:4P 5O2=2P2O5C.反应的氧质量为1.6g2.84克固体含有两种成分6.以下过程没有化学变化的是()A.燃放烟花B.面包腐败C.植物光合作用D.活性炭吸附7.“绿色消费”是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它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是一门防止污染的科学。这个主题旨在强调绿色消费,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促进低碳生活B.工业废水达标排放,防止水污染。C.合理开发利用金属资源,寻找金属替代品禁止焚烧塑料制品,农作物秸秆焚烧后可用作肥料。8.据报道,由科学家研制的以锶原子(符号Sr)为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下图是锶颗粒结构的示意图。以下陈述是正确的A.这个元素处于第五个周期B.粒子是非金属原子。C.原子核外的电子总数是36D.粒子可以表示为9.硒被称为“抗癌之王”。众所周知,硒原子的核荷数是34,其相对原子质量是79。以下关于这个原子的陈述是正确的()A.质子数45B.核外电子的数量是34C.中子计数34D.原子序数7910.在不混合其他气体的情况下,从密闭容器中的空气中去除氧气,并燃烧以下物质()A.木炭B.红磷C.硫磺D.电线1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物质的有A.矿泉水B.天空C.蒸馏水D.石灰石12.建模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模型是正确的()A.原子结构模型B.空气成分模型C.材料分类模型D.地壳元素含量模型13.以下是小吴对他所学内容的总结。这完全正确()一、物质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例如:b、气体的性质决定了收集方法,如:c、材料的性质决定了其用途,如:d、材料由于成分和结构的不同,在性质上也不同,如:A.AB.BC.CD.D第二,多主题选择14.钛铁矿制备二氧化钛的工艺过程(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同时含有少量的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铁等)。)然后由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的方法如下:(参考数据)钛和镁在高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反应。(2)二氧化钛在高温下与氯气和焦炭反应,氯气与碳的质量比为7112。以下陈述是错误的A.生成硫酸铁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操作2的名称是筛选;水解是一种化学变化C.钛是由金属镁和四氯化钛反应制备的。氩起催化作用。D.高温下tio2与氯气和焦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 2cl2ccticl42co三、填空15.“眼见为实(1)从宏观角度看,微: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的原子必须是_ _ _ _ _ _和_ _ _ _ _ _(填入元素符号)。(2)从微观到宏观:(1)粒子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 _ _ _ _ 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出现_ _ _ _ _ _(填入“得到”或“失去”)电子;(2)在粒子a、b、c、d、e中,相应的简单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最稳定的_ _ _ _ _ _(单项选择,填入数字,下同),属于同一元素的是_ _ _ _ _ _和_ _ _ _ _ _。16.从下列距离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来填空,并在横线上填入字母数字。金刚石干冰稀有气体大理石一氧化碳赤铁矿(1)可以用来切割玻璃的是:_ _ _ _ _ _ _ _(2)具有还原性的氧化物:_ _ _ _ _(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 _ _ _ _ _ _ _(4)可用作炼铁原料的材料有:_ _ _ _ _ _ _ _(5)可以用来制造霓虹灯的是:_ _ _ _ _ _ _ _(6)建筑材料中常用的是_ _ _ _ _。17.用适当的物质填空(用字母填写):A.氮B.钻石C.二氧化硫D.油(1)空气污染物为_ _ _ _ _ _;(2)金属焊接保护气体为_ _ _ _ _ _;(3)它可以用来切割玻璃。(4)所谓的“工业血液”是_ _ _ _ _ _。1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其内容非常丰富。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试着根据上表:回答以下问题(1)地壳中最丰富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 _ _ _ _ _。(2)属于第四周期的元素是(填写元素名称)_ _ _ _ _ _ _ _ _ _ _(只写一个)。(3)闫妍的检查发现,第三个周期的开始是元素_ _ _ _ _ _(填写“金属”或“非金属”,下同),结束是元素_ _ _ _ _ _。(4)每个周期中元素从左到右排列遵循的一个规则是_ _ _ _ _ _ _ _ _;然后x=_在表中;如果钙原子的相对原子量是40,它的中子数是_ _ _ _ _ _。(5)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最近,科学家宣布元素118是人工制造的。这种元素的核能电荷是_ _ _ _ _ _。19.二氧化碳的生产和利用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1)实验室使用图1的装置来产生CO2。(1)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 _ _ _ _。(2)仪器A的名称是_ _ _ _ _,装载药物时会先将_ _ _ _ _装入锥形瓶。(3)实验证明锥形瓶排气的方法是_ _ _ _ _。(2)中国CO2利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如下。(1)“可呼吸CO2”电池:使用时,钠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非金属单质。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CO2转化为甲醇:图2所示为相关反应(非平衡),参与反应的甲、乙分子数之比为_ _ _ _ _。四.实验问题20.(实验1)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二氧化碳气体由a图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如果长时间在锥形瓶中反应后,将燃烧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仍未熄灭,则装置a的缺陷是装置a的缺陷,即_ _ _ _ _ _;(2)图B、C和D是探索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实验。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图E和F是探索哪些离子可以促进H2O2分解的实验。现象是在E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而在F中没有明显的现象,那么促进H2O2分解的离子的符号是_ _ _ _ _ _。(实验2)探索燃烧条件实验:下面显示的装置可用于探索燃烧条件。现象:无氧气时,甲中的白磷不燃烧;(2)当没有氧气时,硼中的白磷不会燃烧;(3)当引入氧气时,甲中的白磷不燃烧;氧气引入时,硼中的白磷燃烧。(1)证明燃料燃烧(2)向步骤(1)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够的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3)如下图所示测试步骤(1)中获得的无色溶液A。请回答以下问题:(1)B的化学式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A中必须存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产生白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4)该包粉末中可能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六.流程问题据报道,苏州某生活污水处理厂引进了“污泥合成生物质燃料技术”,可将3t生活污泥生产1t“煤”。苏州的一家造纸厂将清洁的概念融入到生产过程中,仅去年一年就节省了4000万元的“清洁费”。这两个工厂的生产流程如下所示。注:造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可能由木材、秸秆等残余粗纤维、复杂有机物和含钙无机矿物组成。(1)众所周知,X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气体,在光合作用中用作反应物。试着写出热解的化学方程式和X和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在锅炉高温条件下,烟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与氧气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固体和氨气。达到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目的。写下了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请从社会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指出两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的合作方式(回答2分)。七、科学探究题23.为了探索催化剂对过氧化氢(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一个研究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实验1:图中的实验能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吗?并解释原因。实验二:在学习了催化剂的知识后,一个化学研究小组开始了“寻找新催化剂”的研究实验:(提问)氧化铁能成为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剂吗?如果是,它的催化作用是什么?(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I .分别测量5mL5%的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银氧化铁粉末,将火星木条插入a、b试管中观察现象。试管甲内产生气泡,带火花的木棒重新点燃,试管乙内无明显现象二。当试管a中没有现象时,再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并进行重复试验以观察现象。_三.小心过滤实验二中的残留物,并洗涤、干燥和称重获得的滤渣。得到的固体质量为_ _ _ _ _ _克四、分别测量5mL5%的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银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银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试管中气泡的产生速度更快(实验结论)(1)实验(填写实验步骤的代码号,例如实验二的代码号是“二”)证明氧化铁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评估)(2)实验设计四的目的是_ _ _ _ _ _;(3)根据实验四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八、计算问题24.现有的100克8%氢氧化钠溶液可以计算出下列问题的答案:(1)如果CO2被该溶液吸收,最多能产生多少克Na2CO3?_ _ _ _ _ _(写下详细的计算过程)(2)当氢氧化钠完全转化为Na2CO3时,Na2CO3将继续与CO2反应,H2O:Na2CO3 CO2 H2O=2na CO2 3,直到na2co 3完全反应。如图所示,请画出用l00g8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和生成碳酸氢钠的曲线。_ _ _ _ _ _ _(3)目前有三种溶液:100 G8 %氢氧化钠溶液,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